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999

  这话倒也说的真心诚意。
  却将薛姨妈的眼泪都感动下来了,一把拉过薛蟠抱住,心疼哭道:“我的儿啊……”
  不过只哭了一句,就戛然而止了。
  一把将薛蟠从怀里推开,怒视啐骂道:“该死的畜生,一身的骚味,还敢跑来哄我们?”
  薛宝钗闻言,也沉下脸来。
  她方才也要落泪了……
  薛蟠满心的懊悔,竟忘了沐浴了,却跳脚道:“真真冤枉死人了,妈不知道我为了得这个好东西,费了多大劲!银子都买不来的,专门淘给妹妹的!”
  说着,从怀里小心翼翼掏出一个纸笺来,递给薛宝钗道:“妹妹你只管看,若说出一个不好来,打今儿起我再迈出这个门我就不是人!”
  心里其实还是很有些忐忑,他不大懂这些……
  薛宝钗将信将疑的接过纸笺后,缓缓看去,看了点题后,秀美微微一蹙,继续往下看,然而只入目了第一句,眼睛就再也移不开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直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薛宝钗仍未回过神来,这边薛蟠已经得意的连连跟薛姨妈使眼色。
  薛姨妈从炕上起身,悄然走到薛宝钗身边,看了过去……
  她也是能识文断字的,哪里读不出这阙词的好来?
  只是,却以为不适合未出阁的闺秀看,幽怨太重,怕让她们心生恐惧。
  因而又骂道:“从哪寻来的这些教坏人心的怨词,也敢拿给你妹妹看!”
  “啊?”
  薛蟠脸上的得意凝固了,铃铛大眼睁的溜圆,以为被锦香院的云儿给哄了。
  正要跳脚骂街,却听宝钗笑道:“妈放心,这词是极好的词,虽怨意重了些,到底是那不得意的女孩子所写,对我……”
  一番话没说罢,就见薛蟠张大嘴笑个不休。
  薛姨妈恼道:“猫尿灌多了,这会儿发疯!”
  薛蟠连连摆手道:“不是不是,是妹妹往日里总劝我多读些书,如今却连男女也分不清了!”
  薛宝钗并不理他,也不觉得难堪,眼神还是落在那首词上,随口道:“纵然不是女子所写,也是摹拟女子口吻而写。只是……难得此人如此懂女儿心……”
  薛蟠凑趣道:“妹妹可喜欢?”
  见薛宝钗缓缓颔首,薛蟠大喜,道:“这里面还有一桩公案呢!妹妹若是听了,保管更喜!”
  薛宝钗闻言,抬起眼帘,一泓秋水般的眸眼看着薛蟠,道:“是何公案?”
  薛蟠得意洋洋的将从云儿那里听来的故事又叙述了遍,让薛姨妈和薛宝钗两人都惊叹不已。
  薛姨妈恼道:“亏那人还是状元,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薛宝钗倒是冷清,笑道:“妈又何必动气?俗话说的好: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为了功名利禄,前程富贵,多少人连老子娘都不要了。更有人破家舍业,只为考取一个功名。只可惜,熬白了头,也考不得一个生员。这般心思下,读书人心中自然多乖戾之气。”
  薛姨妈闻言,叹息一声,道:“难为你看得明白。”
  说罢,又看向薛蟠,心道,不爱读书也就不爱读书吧,左右家里不指望他考功名。
  万一读成了那些黑了心的混账,连老子娘也不认,还不如不读。
  薛宝钗却又对薛蟠笑道:“不知哥哥故事里的那少年词人,到底是何人……”
  薛蟠抓了抓脑袋,道:“听说,叫什么劳什子贾……清臣,怪耳熟的一个破名,好似在哪听过。”
  薛蟠从未与贾琮蒙过面,也没在意过贾家有这样一个子弟。
  但是,他没听说过,薛姨妈和薛宝钗又怎会没听说过?
  薛姨妈是与王夫人话家常时,听说过东路院有这样一个庶子,极得老爷喜爱。
  而薛宝钗则是与探春等人交往时,多次听说过贾琮之名。
  这一会儿,听说故事中一词压倒状元的少年词人竟是这位还未见过的“熟人”,母女二人不由面面相觑。
  ……
  荣府,向南大厅。
  贾政也正纳罕,怎今日那么多故旧好友上门?
  往日休沐之日,也不见有几人来拜访。
  他甚至连询问一二的功夫都没有,只顾着忙于迎客。
  直到仪厅内足足坐了十七八人后,大门外才不见客来,贾政心里既有些惊喜也有些慌张。
  他素来好客,只是志同道合者寡,就算有几个好友,旁人也多以为荣国府门槛太高,极少登门。
  今日却一下来了这么多,岂能不喜?
  慌张的是……
  那么多来客,见面就道恭喜,可他这东道,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日子为了给贾赦延医问药,贾政也极头疼,哪有什么喜事可言……
  顾不得这许多,不好让客人干等,贾政一边吩咐人去准备茶果,并通知里面准备宴席,一边往里面进去。
  虽然今日工部尚书和侍郎没来,可工部四司的四位郎中却都来了。
  再加上主事、员外郎,只工部就来了十二三人。
  还有礼部和户部的几个旧交,满满一堂人。
  贾政入内后,众人再度齐齐道贺:“存周,恭喜恭喜啊!”
  贾政实在摸不着头脑,众陪座清客也都茫然,他只好拱手问道:“诸位大人,却不知这喜从何来啊?”
第九十八章
摔玉
  荣禧堂,东厢耳房。
  虽入春月,但天气尚凉。
  炕上东西两边依旧铺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中间摆放着一炕桌,设有茶水瓜子等物。
  王夫人与薛姨妈姊妹俩分坐两头,叙着家常。
  听完薛姨妈的话后,王夫人倒是怔怔的出了会儿神,而后微微疑惑道:“我恍惚记着,前二年里,琮哥儿还说他尚未学作诗,如今已能作出这样的好诗词了?果真是好词?”
  薛姨妈笑道:“你没瞧宝丫头喜欢成什么样了,说是本朝以来第一词呢。就是……”
  王夫人道:“就是什么?”
  薛姨妈惋惜道:“就是为了一个花魁所做,不大好听。人家再一打听,他为何会为一个花魁出头,倒把他自己的出身暴露出去了。怕少不得让人耻笑一番……”
  王夫人闻言,想起贾琮的生母,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其实莫说是这个年代,纵然几百年后,若是听说哪个的生母是失足女,旁人都会“另眼相待”。
  更何况是礼教森严的当下?
  王夫人淡淡道:“幸亏是个男孩子……”
  薛姨妈笑道:“可不是嘛!这点上,爷们儿倒比咱们女人强多了。要是换是个女儿家,那可了不得,日后说亲都让人挑拣。”
  王夫人笑了笑,岔开话题道:“宝丫头这几日如何了?”
  薛姨妈叹息了声,道:“今日看起来倒是好了许多,方才去寻她们姊妹们说话去了,八成是说那首词的事。
  薛家这几年,虽不缺金不缺银,可到底少了顶梁柱。
  老爷过身后,薛家就每况愈下。
  等他二叔也没了,就彻底没了当家的。
  薛家也是个大家子,虽比不得贾家二十房,也有八房人,乱糟糟的闹心。
  宝丫头是个有志气的,原是准备进了宫,家里能有个让人忌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