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999

  不过与湘云着男装的飒爽英姿不同,黛玉穿这身,却愈发显得娇俏动人。
  一双水雾冬泉般的眉眼,总是有情……
  宝玉一双眼睛,几乎离不得她……
  贾探春见之好笑,道:“二哥哥,你林妹妹在这,你还能读进书?仔细老爷知道了,你的好多着呢!”
  贾宝玉闻言,高兴道:“老爷再不会因为这件事教训我,这是老太太的主意!”
  贾琮、探春都明白,必是贾母以为贾宝玉下月就要去国子监读书,委屈他了,才想着去前尽量顺着他的心意。
  然而贾宝玉再没想到,他话音刚落,就听外面传来通秉声:
  “宝二爷,琮三爷,老爷喊你们去书房。”
  听到这声音,宝玉脸上的血色一瞬间抽干,煞白煞白的,笑脸也成了惊吓之脸。
  贾琮见他唬成这样,好笑道:“你怕什么?你和林妹妹才从老太太那边过来,老爷都不知道,必是其他事。”
  “果真?”
  额头汗都吓出来了,贾宝玉听闻此言,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急问道。
  贾琮见他不信,挑门帘探出头,对外面传话的婆子问道:“嬷嬷可知老爷传我们过去何事?可要带书本笔墨?”
  那婆妇笑道:“并不用,就在老爷书房,哪里还用带笔墨书本?听说是来了外客,要三爷和二爷一起去见客。”
  贾琮笑着谢过后,回身对贾宝玉道:“听到了吧?”
  贾宝玉正拿帕子擦满头大汗,连连点头。
  又见探春不厚道的大笑,羞恼的白了眼,然后叮嘱林黛玉道:“林妹妹先在这和三妹妹说话,我去去就来。”
  犹不放心又嘱咐道:“可千万别走了,不然今日一字也读不下去了。”
  林黛玉不耐烦道:“就你事多,也不怕人笑了去……我知道了,你快去吧,仔细老爷等久了又该恼你!”
  宝玉这才不啰嗦了,忙和贾琮一起往外书房走去。
  ……
  从贾府西边角门进来,初见便是西侧的贾政外书房。
  寻常来客,贾政都在此招待。
  一应清客相公,也俱在此处。
  梦坡斋则是内宅书房,寻常外男自不可入内。
  等贾琮与贾宝玉一起过来,就见五六个小厮侍立在书房外的廊下。
  见他二人到来,一起躬身请安。
  里面听到动静,书房门被打开,门客程日兴笑着出来,请两人入内。
  书房内燃着熏笼,檀香袅袅。
  又有书墨香气怡人。
  堂上各处布置着名人字画和古董,于文雅气中透着奢华。
  哪一副字画,都比金银贵重十倍。
  堂上贾政居于上座,满面含笑,丝毫看不出昨日暴怒后气病于床榻。
  看起来,心情十分愉悦。
  堂下两排楠木交椅上,北面坐着四位年轻人。
  两位年长些的,看起来有二十上下。
  两个年幼些的,和贾琮宝玉年纪相仿。
  皆着儒衫。
  南面则坐着贾政的数位清客。
  此刻见贾琮与贾宝玉前来,四位客人皆起身。
  待两人与贾政见过礼后,就见其中一年长些的儒生上前,对贾琮躬身礼道:“宋华奉祖命而来,见过小师叔。”
  上面贾政介绍道:“琮儿,这是你先生司空大人的长子长孙,表字子厚,今日特来见你。”
  贾琮闻言点点头,对宋华道:“子厚无需多礼,先生和师娘可好?”
  宋华一行人见贾琮这么点年纪,就面色沉稳,举止得当,言谈周全,心中暗自点头。
  宋华起身道:“祖父祖母大人皆安,只是牵挂小师叔。”
  说着,目光落在贾琮额前包扎着的白纱上。
  贾政等人见之,面色隐隐不自在。
  贾琮却歉意道:“因琮行为不谨,摔倒受伤,就劳师父师娘挂念,实在罪过。子厚归去时,还请转告师父师娘,待琮伤愈后,再登门拜见请罪。”
  宋华应下后,贾琮再介绍贾宝玉与他相识,又是一番繁琐礼仪……
  因为有长辈在场,哪个都不好失礼。
  等介绍完宝玉后,宋华又对贾琮介绍他身边人,道:“师叔,此为我同年好友赵宁赵玉华,其祖父是当朝礼部右侍郎。
  这是赵兄幼弟赵彦飞,将与师叔一起入读国子监。
  这位则是我舅家子弟吴凡,亦要于今岁入读国子监。
  因念及他们要与小师叔一起入学,日后必为同窗,所以先带来一见,到时候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若非国子监今日没休沐,不然子奋兄也会前来。
  张元张子奋如今是国子监内舍监生,文章功底极为扎实,小师叔去后,若有疑难,可寻其解惑。”
  贾琮闻言,微笑道:“难为你想的这般周到,多谢了。”
  贾政也赞道:“松禅公有此佳孙,令人艳羡。子厚有龙驹凤雏之姿,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这话让宋华红了脸,忙躬身道:“世翁着实谬赞了,学生微末之姿,岂敢称赞?倒是小师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先入牖民先生法眼,又因一笔妙书,名动京华。如今不知多少同年好友,托晚生求得小师叔墨宝一见。”
  一旁处,赵宁、赵彦飞兄弟并吴凡三人,也一直都暗中打量着一夜扬名神京城的贾琮。
  相比于赵宁、赵彦飞兄弟的稳重,十来岁的吴凡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的转,似想要将贾琮看出花儿来……
第七十四章
登门
  盖因初次见面,大家不会交浅言深。
  又有长辈在,所以相互介绍一番后,又大概讲说了国子监情形,宋华、赵宁等人就一起离去。
  贾琮和贾宝玉代贾政送完客,又和宋华约定好月底去尚书府拜见,两人折回外书房。
  看得出,贾宝玉已经腻味透了。
  回程上,贾琮劝道:“宝玉,因为初次见面,老爷也在,所以子厚、玉华他们才会一板一眼的遵守礼数而行。待下回见面,想来必不会如此。你面上还是不要带上不耐烦好,不然一会儿老爷见了着恼。”
  贾宝玉忙摸了摸脸,小心道:“这么明显?”
  贾琮笑道:“人之常情,你没见子厚的表弟最后差点坐不住了,扭来扭去。想来在家也是个追求恣意舒服的主儿……”
  贾宝玉闻言,讪讪笑道:“我倒不是贪图享受,只是实不耐那些繁琐刻板的礼数。”
  贾琮道:“只是场面上的规矩,等去国子监熟了后,你瞧好吧,光那个叫吴凡的就能闹翻天。”
  贾宝玉好笑道:“我也发现,那双眼睛总是不老实到处乱看。他那哥哥也是瞧他实在坐不住了,猴屁股一样,才不得不赶紧告辞。”
  贾琮想了想又道:“宝玉,其实我也觉得,好些人劝你多与为官做宰的交流,并不正确。”
  贾宝玉虽自我,却并不是傻子,狐疑的看着贾琮。
  在他眼里,贾琮和国贼禄蠹之流没甚区别。
  贾琮却好似不知贾宝玉的眼神,继续道:“我以为,与人交往,没必要太过功利。
  况且,这世上为官做宰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我更崇尚,交百种人,知百样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