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2337

  都说皇宫就像一个到处都漏风的筛子,有一点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传的漫天飞。
  其实荣国府里也差不离儿,有什么消息,用不了多久,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人,都会知道。
  而在这众多真真假假的消息里,贾环即将订亲的消息,在神京权贵圈子里,传的最火热。
  贾环刚刚因为平妻之事,被皇太后悔了亲。
  虽然狠狠丢了次脸,可众人还没来得及嘲笑,却不想他在太上皇前的圣眷如此深厚,太上皇竟又让他出银为明珠郡主建造一座公主府,未来很有可能尚主。
  按理来说,既然尚主做驸马,那么别说再娶妻,就是纳妾都不许。
  可贾环情况毕竟不同,宁国一脉,就剩他一根独苗,还是过继的。
  强说是兼祧两房,一边宁国府,一边公主府,倒也勉强能说的过去。
  当然,这只是一种很小的可能。
  除非皇太后早早的薨了,这个可能才能实现。
  若不然,为了太后的颜面,贾环也只能和赢杏儿做一对有实无名的野鸳鸯了。
  不过,有太上皇的暗许,这种事倒不是什么大事,想来太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任谁都没想到,贾环会在这个时候又订亲!
  若是与其他公侯甚至是伯爵府邸订亲也就罢了,可以看做是对皇太后的反击。
  可他却与区区一商户之女订亲,还是做正室。
  这……
  众人就有些不理解了。
  这是要破罐子破摔,还是想通过作践自己来恶心太后?
  不少人都在怀疑,这是个假消息。
  不过,当玉虚观张老神仙的批卦跟着传出来后,众人在恍然理解的同时,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薛家那位福祉极为深厚的姑娘身上。
  都想看看,到底什么样的姑娘,会有这般了得的福运。
  没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玉虚观的张道士乃是国朝最有名的活神仙,连太上皇都尊称其一声“老神仙”,若是江湖骗子之流,断不会欺骗的了太上皇。
  所以,众人的好奇心一时间被勾的老高……
  只是,贾家门第太高,轻易的人家谁有资格登门求见女眷?
  当然,也不是没有。
  比如说镇国公府的郭氏、武威侯府的张氏、奋武侯府的刘氏等人。
  也不知是先入为主,还是因为张道士的名头着实太大。
  总之,这几人在相看过薛宝钗后,每人都满意的不得了,纷纷送出了不少名贵的珍宝首饰,算是添箱之礼,然后便一个劲儿的夸赞薛宝钗果然是有大福相的人。
  贾环娶了她后,眼睛定然能早早的好过来。
  经过几番折腾后,贾环为了治眼而娶商户女为妻的消息越传越广……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为这个消息感到高兴。
  除了贾琏整天提心吊胆,唯恐贾环让他换眼外,李纨也有些担忧,严厉的命令贾兰在家读书,不许出门一步,否则就是忤逆不孝,是逼她去死……
  至于王夫人和贾宝玉,就更不用提了。
  贾宝玉倒不是因为这事不高兴,他心里也有数,换谁的眼也不可能换他的……
  他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他近来刚刚才发现一个标志的小丫头子,名唤红玉。
  可没等他好好的和人家谈谈人生谈谈理想,人居然被王熙凤给抢走了。
  若只是被王熙凤抢走也就罢了,他再央求着要回来,真要不回来也没关系,他也可以时常过去找她玩。
  可他没想到,也不知薛姨妈怎么想的,居然也相中了这个丫鬟,又从王熙凤那里要了过来,给了薛宝钗。
  还说什么,到了东边儿后好使……
  这就真真太可气了!
  不过,气了半天,他也只能在屋里转圈,干生闷气,拗了半天,却只觉得一肚子火气,就又去找袭人了……
  除却这几个外,还有一人,是最忐忑不宁,也是最闹心的,就是钱启。
  如今府上都在猜测,三爷到底会和那三位爷中的哪一个换眼。
  因为贾家的直系血亲,只有他们三个都是男性,又年龄正好。
  可钱启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却是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
  贾家这边的直系血亲,的确只有贾琏、贾宝玉和贾兰三个。
  可他们却忘了,贾环生母这边,赵家还有几个直系血亲呢。
  血亲最近的,就是他钱启,还有赵国基。
  钱启与赵姨娘和赵国基都是同一个妈生的,地地道道的至亲。
  只不过,他和后两个不是同一个老子罢了。
  可一个老子不一个老子的估计没多大关系,从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就是。
  钱启深知,贾环对于他这个大舅舅,着实不怎么看的上。
  也怪他自己当年作孽,可谁又能想到,他这个外甥能生发到这个没天理的地步?
  相比于他,贾环对老实本分的赵国基就格外亲厚了,言必称舅舅,而对他,则直呼其名,钱启。
  所以,如果选人换眼,很显然,他中奖的概率高的超乎想象。
  所幸的是,一时间,竟没人能往他们身上想……
  所以,闷声在贾府躲着,忙完了初六初七两日后,在大年初八这一天,天色刚蒙蒙亮,钱启就带着妻子刘氏和儿子钱槐,邀着马车,悄悄的前往城南老丈人家拜年去了。
  还留下信儿给家里的老奴,说至少要住三日方回……
第五百五十四章
纳征
  正月初八,乃传说众星下界之日,习俗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
  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而天阴则年歉。
  隆正十九年的正月初八,天气很不错。
  一早起来,众人便可见到一轮大红的旭日东升,漫天晴霞。
  这一日,神京西城公侯街荣宁二府,从一大早开始,就陷入一种喜庆的气氛中。
  尽管已经是年初八了,却好像比年初一、年三十还要喜庆!
  两府上下,不管是主子还是奴才,前宅还是后院,男仆还是女婢,所有人,都身穿一身大红。
  按理说,宁国府仍旧在孝期,过年除了能将桃符换新外,其他的规矩都不能动。
  但昨儿西边儿老太太亲自过来发话了,换,全部换新!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道理很简单,宁国乃将门。
  若是一直守在孝中,这些规矩自然是要守的。
  可宁国侯年前匹马入西凉,为国征战立下了赫赫武功,已经算是朝廷夺情启复了。
  自然不用再去忌讳什么。
  于是,一夜间,宁国府从上到下都换了个新!
  不过,虽然折腾了一宿也累了一宿,可却没人喊苦喊累。
  自李万机、付鼐等管家起,再到下面的仆婢们,一个个都干劲十足。
  连贾芸、贾荇这样的族中后起之秀们,昨夜也都过来帮忙,虽熬了一个大夜,脸上却一直都挂着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