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2337

  许是见武官这边纷纷发表意见,而又难得看到方南天在军中竟稳压荣国系一次……文官这边可能也想刷刷存在感,尤其是那些官职正处于可上可不上之间的中级官员,正缺一足够硬的垫脚石,助攻他们踏上青云路。
  而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又岂能放过?
  兰台寺四品御史庄宁发出列,一脸正气的慷慨激昂道:“陛下,抚远大将军秦梁,世受国恩,位高权重,却不思忠谨报国,玩忽职守,以致国朝丧地折师,罪无可赦。
  此等不忠不诚之人,当以丧地折师并欺君之罪严惩不贷,剥其爵位大诰,抄其家业,以诫……啊!”
  庄宁发一番大义凛然,并让群臣动容的话还没说完,忽然惨叫了声。
  众人看去,见他白胖的脸上竟印着一只鞋底黑印……
  而另一边,贾环一只脚着靴,一只脚只穿了白袜,缓缓出列,贾环躬身沉声道:“臣请陛下,准臣诛此秦桧,以靖朝堂。”
  “嚯!”
  群臣再次动容,发出一阵哗然,龙椅上的隆正帝面沉如水的看着贾环,握在龙椅扶手上的拳头攥紧……
  “贾……贾环,你血口喷人!谁是秦桧?”
  庄宁发简直都要奔溃了,原本多么精彩的一记强攻,看着那么多大人物投来的赞许目光,庄宁发觉得他即将就要迈上一条通往三品大员的康庄大道了。
  可一切,都被这一记臭鞋子给砸飞了。
  如果再背负一个“秦桧”的名头,庄宁发觉得他还不如直接撞死在这金銮殿上算了。
  贾环也看出了隆正帝眼中的怒火,知道今天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怕是第一波受到秦梁波及的倒霉蛋。
  贾环没有看庄宁发,而是正色看向诸位皱眉看向他的大臣,沉声道:“小子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也没做过什么大官,可是却也知道,这个时候!值此国难之机,我等要做的,绝不是去追究谁的责任!
  小子以为,这个时候,诸位大臣之间无论过往因为何种原因而有过不合、不满和斗争,但到此国难之时,都应该同心协力起来,精诚合作,以御外侮。
  小子愚鲁,读不进四书五经,唯好读史。
  却意外发现,自千年前先秦以降,历次我老秦人的江山之所以被异族攻破,都绝非是因为敌人太过强大所致,而都是因为我们自己。
  每一次当敌人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朝廷里还是到处充斥着蔡元长、秦桧、钱谦益之流,为其一党之利益,党同伐异,党争不止。
  这等人为了攻击对方,甚至会出现故意构陷、拆台,以引发国朝战败的骇人之事。
  这种人,难道不该诛之以靖朝堂吗?”
  ……
第四百零八章
喜闻乐见
  “贾环,你不要血口喷人,谁党争了?
  秦梁犯下此等罪过,难道还有功无罪不成?这是莫须有的罪名吗?
  本官乃兰台寺御史,弹劾罪臣乃是本分,你……你要说清楚!”
  庄宁发被贾环一席话说的又羞愤又恼怒,气的一张白脸发抖,指着看也不看他一眼的贾环声调尖锐道。
  贾环依旧不看他,冷笑了声,道:“我何曾说过武威侯有功无罪?
  只是,秦家自先武威公秦扬以降,祖孙三辈,皆于西北苦寒之地,为国戍边,从无怨言。
  秦家安定西北,严恕有道。在西北各族民众中颇有名望,使得西北各族安守本分三十年,从无犯乱。
  可以说,秦氏一门,劳苦功高,于国更有扶邦鼎定之功。
  就是此役,武威侯只以五万军队,便与敌军二十万铁骑对抗,几尽丧命时,尤死战不退。
  不曾失我老秦铁血之风骨!
  纵然暂失国土,纵然战事暂时失利,何惧之有?
  只要我等老秦男儿齐心协力,共赴国难。
  以我大秦今日之国力,想要拿回失地,不过是翻手之事尔。
  而你,身为大秦官员,却以此为由,动辄叫喊抄家灭族。
  瓦剌和厄罗斯人都做不到的事,你一个大秦御史便妄想代劳。
  你就不怕此举寒了我老秦男儿的热血?
  你可知此议若是传至西北,会造成何等崩坏的影响?
  就你这般为了幸进官位名禄,就信口开河,胡乱撕咬的官迷蛀虫,我呸!
  你也配做我大秦的官?
  丢尽祖宗颜面的东西,你就是我大秦的秦桧,不死何为?!”
  说罢,不等气的浑身打摆子的庄宁发再反驳发难,贾环大步上前几步,轰然跪倒在地。
  看着上方面色无喜无悲看着他的隆正帝,朗声道:“陛下,准葛尔的铁骑并不可怕,厄罗斯的哥萨克更不足惧。
  只要我老秦男儿一心为国,敢于尽忠赴死,莫说只是区区二十万,就是再来两百万,我大秦又有何惧?
  今日来时,家父……微臣二叔父曾告诉臣,三十年前,也是在这样的夜晚,宫中景阳钟大响。
  先祖荣国公闻声入宫,得知厄罗斯二十万哥萨克铁骑入侵北海后,便义无反顾的率领我老秦十万健卒出征,奔赴北海,一战灭尽厄罗斯二十万铁骑,更诛杀了厄罗斯皇太子和三大国公。
  使得整整三十年,厄罗斯哥萨克不敢再饮马北海。
  先祖之功绩,亦余心之所善兮,纵九死而不悔!
  况且,今日之势,还远没有当年艰难。
  故,微臣不才,愿效仿先祖,请缨出征。
  微臣虽然年幼,但身为大秦武勋,又何惜百死报国恩?!
  陛下!臣贾环,请旨出征!”
  朗声说罢,一叩到底!
  满朝宁寂,数百双眼睛看着大殿上慷慨激昂的少年,面色复杂。
  纵然之前还有人想替庄宁发分辨几句,或者有德高望重之辈,想要站出来斥责贾环小儿胡闹,此乃朝堂重地,不可顽劣云云。
  可待贾环说起了三十年前之事时,众人又纷纷选择了沉默。
  贾政更是惊、怒、喜、悲百味交加,可是又不知为何,看着跪在金砖上的熊儿子,他心中又忍不住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才是我贾家的男儿,这便是荣国公的亲孙!
  沉寂了一小会儿后,武勋将门一系彼此互视一眼,纷纷出列,跪倒在地,齐声道:“陛下,吾等请旨出征,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见到这一幕,隆正帝的心情似乎忽然就好了许多,与下方站在文臣之首的李光地对视了眼,见他轻轻颔首后,他又微微沉思了番,看着百官道:“都平身吧,众臣工之心,朕已知之,余心甚慰。
  此小儿虽然顽劣,又不成体统,口出无状,但朕观其心还是好的。
  他有一句话说的对,只要我大秦上下一心,莫说是区区二十万,纵然再来两百万,又有何惧?”
  文武百官一起躬身,齐齐喝道:“臣等定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隆正帝见状,面色再轻松一分,看向内阁方向,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接下来的日子陈阁老、葛阁老要多费心操劳了。”
  陈梦雷和葛礼两人分别分管户部和太仆寺,一个负责粮草饷银,一个负责战马的抽调。
  经过方才贾环那一番直白不加掩饰的话后,陈、葛两人如何还能有何话说?
  若是稍微推诿,岂不是正应了贾环那句为了党争,不惜让国朝败北以拆台的“可笑之言”吗?
  虽然都知道那是歪理,可谁也不敢自己往上坐……
  看看庄宁发吧,这辈子都难逃一个大秦秦桧的骂名了,除了辞官归隐外,再难在朝中立足。
  因此,两人只能躬身领命。
  隆正帝细眸中闪过一抹喜色,又看向军机阁四位大臣,道:“诸位爱卿,该从何处调兵?”
  方南天道:“北方无事,不若从长城军团调三万精兵过去。”
  牛继宗闻言摇头道:“太远了,来不及。
  陛下,霸上大营中有十万大军,可从中抽调三万,还可再从蓝田大营中抽调一万,凑足四万大军。
  再加上嘉峪关驻扎的八万,共计十二万。以我大秦兵卒兵甲之利,足以抵御甚至是消灭强敌。”
  隆正帝又看向温严正和施世纶,两人齐齐点头,附和牛继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