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2337

  江南甄家,乃是江南第一家,乃是真正的太岁。
  黑白两道,无人敢不敬服。
  在这种放眼望去,举世无敌的情况下,家中养着这么一个武宗,岂不是多此一举?
  想想这些年一个武宗的花费,连贾环都忍不住替甄府抽口冷气。
  也难怪乌远如此依赖奉圣夫人,看她若同看亲祖母一般。
  若没有奉圣夫人支持,乌远是万万不会有今天的。
  这世上有资质的人不知凡几,可真正能成材的,又有几个?
  修行讲究财侣法地,财居其一!
  花费如此之巨,偏又没什么用处。
  难怪方才甄府满堂,没有一个出言挽留的……
  “三弟啊,啧啧啧,你可是走大运了。武宗!老祖宗对你可真是没得说的。”
  甄頫面色轻松,语气也轻松的含笑说道。
  贾环笑道:“确是奉圣夫人慈爱。”
  甄頫嘴角抽了抽,而后又笑道:“这日头也不短了,前头席面也都备好了,只不过大伯他忽然有事,就先出去了。不过有为兄在,正好还有些事想和三弟说说。另外,老祖宗送了你一个人,为兄也不能小气,也有人相送。虽然没有老祖宗那么大手笔,一下送出一个武宗,但是,为兄所赠之人,保管三弟你喜欢。走走走,咱们前面去花厅边吃边说!”
  说罢,甄頫拉着贾环,就要离去,似是没看到一旁沉默不言的乌远一般。
  他如此,贾环却不能如此,贾环顿住脚,笑道:“大兄暂且稍等……”
  说罢,他从怀里取出一乌木对牌,递给乌远,道:“远叔,这是我管家所用之对牌,你持此牌,前往宁国府,将此牌给一名唤纳兰森若之人,他就会明白如何招待远叔了。
  我先陪大兄用完午膳,然后再回去与远叔你详谈。”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所求
  乌远闻言,深深的看了贾环一眼,却也没说什么感激的话,接过对牌后,转身大步离去。
  贾环不以为忤,堂堂武宗,何等人物!
  又岂是小恩小惠能够打动的?
  而且方才乌远已经当着奉圣夫人的面起过誓,贾环也不屑于做这些施恩的小动作。
  只是尊重而已。
  贾环不介意,不代表甄頫不介意。
  他介意的是,乌远乃是甄府所出的人物,却这般不懂规矩,丢了他的颜面。
  重重的哼了声,甄頫冷声道:“不知礼的粗鄙武夫。”
  贾环在一旁抽了抽嘴角,却没有说什么,笑着打了个哈哈,饶过了这一茬。
  ……
  金陵的冬日很冷,湿冷。
  甄府又位于玄武湖畔,水汽充足,自然更冷。
  但甄府大花厅内,却暖若春季。
  四周都设有暖墙,下面更烧有地龙。
  从外走入后,只见满眼姹紫嫣红的名花贵草,窗子也俱是玻璃所制,透过铮亮的玻璃,可以远眺紫金山上的雪景和玄武湖上仙气蒸笼的美景。
  在百花丛中,设有一亭,亭内有一宽大圆桌,桌上摆满了各色佳肴。
  亭外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
  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
  这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那边另外几个丫头也在煽风炉烫酒。
  丫鬟身上只穿小衣,偏面上却无甚媚色,仔细的做事,却更添几分韵味。
  甄頫携贾环入亭内后,分开坐下。
  贾环笑道:“大兄,就咱们兄弟二人,就做了这么些菜,哪里又能吃的完?”
  甄頫闻言一怔,随即笑道:“三弟果真是雅人,若无妙人相陪,想来进饭不香。哈哈,为兄早已料到,提前预备下了。”
  说罢,他轻轻的拍了拍手,而后只见花厅里侧的一间耳房内,忽地走出四个身姿曼妙的女孩子,年纪多在十六、七上下。
  姿色过人,然神态只含轻笑却并无妖气。
  四人自百花深处来,饶过曲径,来到亭中,齐齐屈身一福,莺莺做声道:“奴家见过大爷,见过三爷。”
  不想,她们竟然连贾环的身份都已知之。
  甄頫笑的极为得意,道:“三弟此行原就是要下扬州,为兄本不该多此一举。但不是为兄自夸,就是在扬州本地,遍数瘦西湖千百画舫,也再难找出为兄这儿这样好的四位佳人了。最正宗的扬州瘦马,而且原俱是大家闺秀出身,精通琴、棋、书、画,且以四季为名。”
  自得说罢,又依次指着面带恬静微笑的四女道:“此女为望春,莫看她娴静,可一笔王右军的行书写的刚劲有力,笔力浑厚。诸多江南书法大家,数次上门求见,只为此女墨宝。若非此故,为兄将她相送也不是不可……”
  “此女为远秋,哎呀,更加了不得了。她猜她最擅何物?竟是四书经学!江南乃文化宝地,历代经义名家倍出。可此女竟能与诸名家辩解三天而不败,折服士子无数。时至今日,每日依旧不知有多少名家士子求见。若非如此,咳咳,为兄将她相送也不是不可……”
  “此二女分别为有夏和立冬,乃是一对孪生姊妹。老实说,我也分不清她们二人谁是有夏,谁是立冬。两人皆擅抚琴,不过立冬还擅丹青之术,虽不是大家,但在画坛亦是小有名气。
  这二人,便是为兄送于三弟的人了。三弟,你可要好生相待,不要辜负了为兄的美意哟!”
  甄頫笑的春风满面,温声道。
  贾环嘴角抽了抽,看了看站在他跟前的两个一模一样的姑娘,有些头疼道:“大兄,你这是……太……”
  贾环话没出口,甄頫就摆手道:“你我兄弟,万万不要客套,否则岂不是生分了?再说,为兄第一次相送礼物于三弟,你若不收,岂不是看不起为兄?”
  贾环无言,眨巴了下眼睛,然后笑道:“那就多谢大兄的美意了。”
  甄頫大乐道:“诶!这就对了!来来来,快吃菜,莫要凉了。来到金陵,一定要尝尝我们金陵名菜,盐水桂花鸭。我金陵又称鸭都,就因为这著名的盐水鸭。”
  贾环:“……”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甄頫有点酒色上脸了,赤着一张脸,对贾环道:“三弟,实不相瞒,为兄……为兄还……还有些事,要与三弟……说说。”
  贾环接过不知是立冬还是有夏递上的帕子,擦拭了下嘴角,而后嘴角擎起一抹玩味的微笑,道:“大兄有事尽管吩咐便是。”
  “好,痛快!”
  甄頫闻言大喜,抚掌一击,高声叫道,而后又压下声音,语重心长道:“三弟,你也不是外人,有些话为兄也不藏着掖着……我甄家,名满江南。都说我家是江南第一家,家中金银如土。可,谁又真能知道我家的苦处?
  唉,当年为了迎圣驾,银子花的淌海水一般。可圣上又不愿担一个奢靡的名声,那银子,只能算是我甄家从内务府借出来的。
  三四百万两啊!何等惊人?
  后来为了还亏空,太上皇特旨恩典,抽一部分江南盐政与我甄家,以还国库亏空。
  原本倒也没什么,挺好,再还个十来年也就还清了。
  可……可你那姑丈来了扬州后,每年分予我甄家的盐税,竟一年比一年低。
  这二年来,更是减少了一半还多!”
  贾环皱眉道:“既然是太上皇恩旨,那我那姑丈为何……大兄,若是不妥的话,你为何不和他好好沟通?再者,若还是不妥,你也可上疏太上皇啊。”
  甄頫嘿了声,仰口灌入一口桃花酒,而后恨声道:“不是我不恭,背后议人长短。那林如海,当真是隆正的一条……当真是他的死忠。我百般相劝,又续交情,又讲渊源,还将太上皇那道恩旨拿出给他看,可他依旧是油盐不进。一点法子都没有……
  至于给太上皇上疏?呵,我家只有老祖宗和我那伯父有这个权利。可我伯父向来不关心这些俗事,不愿理会。至于老祖宗,更是严令家人,绝不可打着她的名义给都中送信,否则,必然逐出甄家。这种事以前也有过,谁还敢?”
  贾环摸不着头脑,道:“不知小弟有何能帮到大兄之处?”
  甄頫笑道:“其一嘛,自然就是希望你能和你那姑丈好好谈一谈,于情于理,都没有拿我甄家做筏子的道理。我们虽不欲和他理论,可他总不能太过了不是?
  其二嘛,呵呵,为兄当真有些不好意思说,只是……”
  贾环嘴角弯起,道:“大兄尽管说便是,只要小弟能做到的,必然不会推辞。”
  甄頫闻言,面色更喜,道:“实是难以启齿,不过因为家中经济艰难,当初为了那乌远不知花了多少银子……为兄知道三弟胸怀陶朱之术,所以特意向三弟求教。
  或是水泥妙法,亦或是玻璃妙方儿,要不那东来顺的秘药……总之,呵呵,只求三弟相助了。当然,最好是前两者,开酒楼的话,毕竟还是慢了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