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2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9/2337

  贾苍咧嘴笑道:“娘答应了,不过其她妈妈们都很笑,我也不知道为啥子哩……”
  贾环哈哈一笑,道:“苍儿,你不是一直想跟你韩大伯去虎贲营里耍子吗?明儿起,就带着小六儿一起去耍耍?”
  贾苍闻言,登时欢喜应道:“好!”
  贾环点点头,也揉了揉他的脑瓜,一抖肩头,将小灰抖下来,对俩小儿道:“继续耍子去吧。”
  贾苍和小六儿便笑着去追逐小灰了,贾环进了正堂。
  ……
  “咦,老祖宗,你们这是……”
  进了西苑正堂,贾环就觉得今日之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
  虽没什么压抑,可却安静的出奇。
  放眼看去,竟发现自贾母起,好些人手里都有不少信。
  薛姨妈自不必说,连赢杏儿甚至是林黛玉、史湘云等人手中,都有不少信。
  见贾环进来出声,众人才回过神来。
  贾母神色有些感慨,看着贾环笑道:“也是奇了,自从当年从金陵老家搬至都中,几十年了,好些没联络过的旧交,竟又写信来,问咱们何时归乡。
  不止是我,还有你姨妈,也有好些人给她写信。
  这倒也罢了,咱们就要下江南,有人听到信儿不足为奇。
  可连杏儿她们也有人来信……
  你林姐姐的林家族人那边,也打发了人来……
  环哥儿,你是不是又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贾环自然知道是什么缘由,他见众人都看着他,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实话,道:“老祖宗,是这样……
  昨儿个,孙儿奉陛下去少林寺还愿。
  本来一切都顺利,只是不想,在回程时,遇到人效仿张良博浪沙刺秦般,行刺陛下。
  本孙儿拿下后,那人招出了幕后主使者,便是江南士绅。”
  “什么?!”
  贾母等人闻言,无不骇然变色。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因为我不准!
  “环哥儿,你是说江南士绅谋逆弑君?”
  贾母惊骇问道,手里原本紧抓着的信,却如同烫手山芋一般,一把丢了出去,再不见之前的惊喜……
  作为执掌贾家多年,保全贾家多年的国公太夫人,贾母若是个好管闲事的心思,贾家早不存矣。
  莫说只是些几十年没联络过的旧交,就是贾族中人,非荣宁二府嫡脉近支,都不会被她放在心里。
  她只是个老妪,没那么大的能为,去庇佑那么多人。
  见贾母如此,贾环笑了笑,道:“咱们家建了那么多厂子作坊,百姓们发现去厂子作坊里做工,赚的银子远比给乡绅地主们做佃户赚的多,日子好过了,自然不会再去种地,给乡绅们做牛做马。
  如此一来,那些以万亩良田为基业的乡绅们,没了劳力,荒芜了田地,自然急了眼。
  狗急跳墙之下,就想要除去太上皇和孙儿。
  只可惜,这种货色,焉能媲美张良?
  张良尚且失手,更何况他们?
  孙儿随手除去后,接下来便要清算后账。
  总不能被他们算计暗杀一回,当什么都没发生吧?
  这些人本想杀陛下和孙儿,杀之不能,如今算盘倒是打的好,又想托庇于老祖宗等家人手下。
  真真是小觑我家啊,殊为可恨。
  呵呵。”
  “这起子混账东西!”
  贾母闻言,勃然大怒,一把将桌上的信都洒落在地,面带薄煞道:“他们焉敢如此?欺人太甚!”
  林黛玉等人也纷纷丢了手中的信。
  这和以前完全是两回事……
  那些人,竟然想杀贾环,杀之不得,又来求情,把她们当成什么了?
  蠢妇吗?
  真真让人生气。
  贾环却笑道:“老祖宗,和这些人生气多不值当!
  这些读书人出身的家族,多有一些臭毛病。
  自视甚高,总以为满天下唯他们是聪明人,其他人都是傻子。
  殊不知,在咱们眼里,那些人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为他们生气,根本不值当!
  不信您问我爹和兰儿,是不是都有同年写信来求救?
  旧交拉扯一堆不说,还满口仁义道德,得饶人处且饶人……
  关中离洛阳几百里地,快脚递连夜不休的跑马,也要跑一夜。
  难道就是为了叙旧,为我家仁义之名着想?
  呵呵,可笑之极。”
  贾母闻言,看向下面,果不其然,贾政和贾兰都是一脸为难之色。
  贾母登时撂下脸子来,她可以为了家人跟贾环求情,但那也是因为王夫人、贾宝玉、贾琏当初并没有谋杀贾环。
  若不然,她也不会轻易让贾环放过。
  可放过贾琏等人,是为了家和万事兴。
  外面那起子自以为是的小人,又算什么阿物儿?
  贾母沉声对贾政道:“你致仕多年了,受用了这么些年清福,要明白是靠哪般来的。”
  到底儿媳妇孙媳妇跟前不好多说贾政,就又对贾兰道:“你在族里算是不错的,有出息的了,可你要记得,你这些是怎么来的。
  族学里原本不过是让代儒公做夫子,是你三叔特意请来了翰林,来教你们读书,还专门给你开了小灶,让你同当朝宰相做学生。
  若不是看在你三叔的面上,你当人家会要你?
  这会儿子要是犯了糊涂,胳膊肘往外拐,我可是不依的。”
  贾兰闻言,忙跪下道:“太祖宗,重孙儿岂敢亲疏不分?
  再者,这二三年来,重孙儿受三叔命,随芸二哥四处游历观看,行万里路,涨了许多见识,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三叔做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圣人伟业。
  比王安石、张居正变法之路更广阔。
  重孙儿亲眼所见,各地百姓们的生活,因为三叔所建之工厂作坊,大为改善。
  最为可贵者,在工厂作坊劳作的百姓,纵然遇到天灾之年,竟也丝毫不影响!!
  无论旱涝,皆有收获。
  此实乃数千年未有之善政也!
  纵观史书前贤,也无此类。
  重孙儿唯有敬佩至五体投地,只盼能为三叔效犬马之劳,纵然牵马坠蹬,亦与有荣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9/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