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2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7/2337

  只是因为贾环一意为之,再加上这三四年来,的确为朝廷收敛了许多银财税赋,解了朝廷的大难,他才试着推行。
  如今看来,他终于能彻底放心了。
  不管什么法子,只要能让底层百姓的生活有希望,越过越好,那么大秦的皇统根基,便只会更加壮大。
  自古而今,皇朝少过三百年者。
  往往前一百年,是锐意进取盛世之时,奠定了盛世之基。
  到了中间百年,则是平稳期。
  最后几十年,则是暗无天日的腐朽衰亡期。
  然而,实际上到了皇朝中期,虽亦称盛世,实则颓败之意,已经显露无遗。
  太平百年,人口渐多,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朝廷里,党争基本已经开始显现,军队军纪败坏,战力退化严重。
  底层百姓虽过着太平犬的日子,但出头之日艰难。
  阶层固化。
  只不过日复一日的熬着日子,难有什么改变。
  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多半便会化身为奴……
  这还只是起初,等到百姓们连卖身为奴求活命的机会都没了,只能化身为流民时……
  也就到了皇朝的末期了。
  原本,大秦已经几乎走到了这一步。
  好在……
  在他和贾环的联手施为下,不禁稳定了江山,又开疆拓土,扫平外患。
  更别出心裁,从海外运回大量米粮,平息了内忧。
  将原本已经大规模出现的流民,送去黑辽开边,开垦出百万亩良田,收获颇丰,甚至已经能反哺关中。
  再加上前所未有的工商兴邦之策,让百姓们从死水般波澜无惊的日子,变得欣欣向荣,绽发生机。
  这一切,让隆正帝打心底感到喜悦。
  他看了眼乐呵呵的贾环,道:“李光地那边的事,你怎么办?
  真要是有干碍,就由我去同他说。
  为了江山大局,纵然是他,也不能阻绊。”
  最后一句话,说的有些淡漠。
  让董皇后、贾元春和苏培盛等明白人,都变了脸色。
  贾环却笑了笑,道:“老爷,倒不是完全迁就他。
  说到底,不可能将士林一网打尽。
  总还要留下些做事的。
  有那位老爷子在,剩下那些人的反弹,反而容易控制些。
  这场行动展开后,剩下的那些人,纵然心里再不甘,也不敢再轻易翻浪了。
  他们顶多会蛰伏起来,以图后事。
  只是,他们怕不知道,相比于滚滚大势而言,他们那些小算计,又能算得了什么?
  难道,他们还能再将百姓赶回去,重新过那种靠天吃饭,浑浑噩噩当草民顺民的日子?
  这些人惯是高高在上,视民如草。
  却从没想过,为了生活的希望,百姓会爆发出怎样强大的力量。
  任何开历史的倒车,企图阻拦百姓通往富强的人,最终都会被淘汰。”
  隆正帝闻言,深深看了贾环一眼,顾不得早就云山雾绕的桑娘等人,直言道:“朕不知道你从哪来的这些奇思妙想,朕既然敢让你放手施为,就必定信任你。
  只是,你若开启民智到连官府都不畏惧的地步,他们可还会敬畏朝廷,敬畏王法,敬畏天家?”
  儒家千百年来,都在帮助天家牧民。
  一个“牧”字,道尽个中真意。
  然而按照贾环所言,百姓难以被“牧养”时,担心的,就是天家了……
  贾环却笑道:“这一点,老爷尽管放心就是。
  大秦的百姓,永远都是最良顺的百姓,只要不逼到极致,他们极少会心生妄念。
  再者,我打算,日后让这些小家伙们启蒙读书时,不是先学礼,而是让他们学会一句话。”
  “什么话?”
  “我是一名秦人,我为自己的祖先和血脉感到骄傲。
  我爱我的国家,我要为民族的强盛,而读书!”
  ……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让路
  从桑娘家出来后,贾环又推着隆正帝在洛阳南城转了转,走访了几处人家。
  除了个别几家人懒混死的人家外,只要肯出力做事的,生活都在改善中。
  如此,隆正帝的心情也愈发好了。
  到了傍晚时分,一行微服私访的贵人们,才折返回行在。
  劳累了一天,隆正帝由董皇后服侍着睡下了,贾苍和小六儿被接去了西苑。
  贾环,则被叫去了李光地住处……
  今日李家老仆对贾环的态度,明显恶劣许多。
  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贾环本还纳闷,可在看到李光地那一刻,就明白了……
  “老爷子,您这是怎么了?”
  看到一日未见,精气神好似完全垮掉的李光地,贾环大惊,三两步上前,关心问道。
  李光地面色发青,呼吸有气无力,有些吃力的抬起眼皮,看向贾环,老眼中遍布血丝……
  他气虚的哼哼了声,道:“贾小子,老夫……老夫真真是看错你了。
  你这是……要毁我儒家根基啊!”
  贾环“诶”了声,道:“老爷子这话怎么说?所谓毁根基者,一焚书,二坑儒。
  小子我何曾做过此等暴行?
  儒教传承依旧在,科举依旧存,顶多让儒生们再学一些其他实用些的学问。
  哪里叫毁儒家根基嘛!”
  李光地侧着老眼看贾环,道:“你还想哄老夫?
  日后百姓要么学手艺去做工,要么学经济之道去做买卖赚银子。
  谁还学儒家经典?
  学之何用?”
  “怎么没用,学会做人啊!”
  贾环笑道:“老相爷您想啊,不管是学手艺,还是学经济做买卖,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赚银子。
  这无可厚非吧?
  俗话说,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7/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