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2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4/2337

  看碧波高涨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
  既是男儿当自强!
  昂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
  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天辟地
  为我理想去闯
  看碧波高涨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
  我是男儿当自强
  ……”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龙舟议政
  “词虽粗气,但意却不俗,倒是符合贾小子的身份……”
  待贾环唱罢,李光地看起来还算满意,点头点评道。
  隆正帝细眸微眯,看着笑的阳光的贾环,和贾苍赢福两个小儿一一击掌。
  贾苍倒罢了,隆正帝不熟悉。
  但六皇子赢福……
  他从未见过,赢福笑的这样欢快过。
  在那座皇宫里,在赢福的家里,他都整日里怯生生的坐着,安安静静。
  然而此刻,却激动的小脸上满脸通红,咧着嘴笑的欢实,用小手和贾环击掌庆祝。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有些僵硬的转了转脖颈,看着缓缓行驶的龙舟,渐行渐远的码头,两岸的青山白雪……
  相比于那座皇城,那间紫宸阁……
  一切,都是那样的鲜活。
  怪道,赢昼如此抗拒为帝,不愿一辈子被困在宫里。
  这一刻,隆正帝心中似明白了缘由。
  不止赢昼,眼前那个顽的和傻子似的少年,不更是这般吗?
  换做任何一人,有他这样的条件,想不谋反称帝都难。
  唯独他……
  视皇帝为世间最苦的差事,避之不及。
  原来,宫外的日子,果然舒爽……
  出了渭水码头,距离那座巍峨的神京城越来越远,周边的百姓也多了许多。
  隆正帝身上盖着董皇后亲手披上的厚厚的狐裘,静静的看着他的江山。
  这还是平生第一次,他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天下……
  正看着,忽地,眼前多了个玩意儿,挡住了他的视线。
  隆正帝细眉登时皱起,眼神凌厉的看向作怪之人。
  却见贾环嬉笑道:“陛下,好东西!您用这个瞧……”
  贾环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金色的铜管,放到了隆正帝眼前。
  隆正帝不晓得他做什么怪,不过因为对贾环的信任,才一时没发作,睁眼看去,登时唬了一跳……
  方才只能遥遥相望的河岸边,此刻好似忽地移到了眼前般,真山真水真人,竟看的清清楚楚!
  “这是……”
  隆正帝避开了铜管,面色惊诧的看向贾环,道:“这是千里眼?!”
  贾环呵呵笑道:“不算千里眼,最多只能看个几里。这是臣那个妾室,给孩子们做的玩具。”
  隆正帝闻言一怔,转头看向贾苍,果不其然,就见他和赢福人手一个小号的千里眼,正趴在船舷上看的高兴!
  一时间,隆正帝竟不知该说什么才是……
  李光地在一旁哼哼笑了笑,也举了举手中的铜管,道:“陛下莫听他鬼扯,这个玩意儿,贾小子若没用在战场上,老臣给他倒写个伏字!”
  贾环打了个哈哈,道:“顺便,顺便用到了战场上……”
  隆正帝闻言,瞪了他一眼后,喝道:“整日里满口胡言!给朕拿来!”
  贾环笑道:“这个是给娘娘的,臣单给您准备了一个别样的!”
  说罢,同苏培盛点了点头,苏培盛一张老脸笑的跟菊花褶子似得,转身离开了半炷香的功夫不到,就亲自举了个架子回来。
  架子上,正有一个比贾环手里拿的千里眼更大更长的。
  贾环接过架子,安放在甲板上,对着隆正帝坐在轮椅上的高度,调整了下支架的高度后,对他道:“陛下,您再看看!”
  隆正帝见这个这般大,心里便知是好东西,满意的点点头,凑过脸去看,果不其然,千里眼中的人物更加清晰鲜活。
  听着一旁李光地不满的怒哼声,隆正帝心里甭提多爽快。
  不过看着看着,他脸上的得意就渐渐消失了……
  原本偏瘫正在努力恢复的身体,竟生生板直起来,贾环见之忙道:“陛下,快放轻松,这阵儿可绷不得!”
  一边说,一边将隆正帝往轮椅靠背上扶。
  隆正帝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了,回过头看向贾环,眼神阴沉。
  贾环莫名其妙,一旁的李光地和董皇后也都噤声不解。
  隆正帝眼神微微激荡,看着贾环一字一句道:“岸边的百姓,怎会清苦至斯?!”
  贾环闻言,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看了看,只见岸边有不少百姓,大概有三四十名,却都是衣衫褴褛,这样的天气,好些人穿着单衣不说,还不能遮蔽尽身体。
  一个个拿着铁锹,在挖着什么,看起来,都有些吃力,很是辛苦……
  贾环看了稍许后,没放下望远镜,道:“陛下,看他们的脸色。”
  隆正帝深深看了贾环一眼后,再回过头,对着镜桶,看向那群百姓。
  只是这一看,他铁青的面色微微一滞……
  一旁,李光地也举着他手中的望远镜看着,忽地笑了笑,道:“虽然生活辛苦多艰,可百姓脸上都带着笑意。
  这便说明,他们的日子,有盼头……”
  贾环放下望远镜,对隆正帝道:“陛下,百姓艰难了几十年,这三五年来,虽然渐渐开始休养生息,得了喘息,但想让他们短短二三年里,就摆脱贫穷,成为富庶之家,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只要他们愿意出力劳作,最多再有二三年,他们的日子就会大变样。
  当然,臣所言的大变样,不是躺在家里就有饭吃,有银子花。
  他们依旧会像今天这样,辛苦劳作。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身上一定有完整的衣裳,家里米仓里有存粮,箱笼里有压箱底的银子。
  百姓最苦的不是劳作,最苦的,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
  隆正帝闻言,叹息一声,道:“这些道理,朕难道不比你懂?
  只是……
  这两年国库日益丰盈,商税一年比一年足,朕原本以为,至少关中百姓,生活会大大加好……
  却不想……
  贾环,前几年你都在南边折腾,是不是越往南走,百姓生活反而越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4/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