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2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9/2337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曲终人散。
  隆正帝回宫,俘虏被押回营,百官还朝,十数万百姓心满意足的或各回各家,或寻个茶馆酒楼,再议今日盛事……
  而两阁阁臣,和新进武勋,则一起进宫等待隆正帝的消息。
  看着川流不息的宫人和御医往来于大明宫,不少人心里都颇为沉重。
  或许,在今日之前,武勋将门世家,对隆正帝的感观,已经快到了生出恶念的边缘。
  但一切不满,随着今日之大封,全都不复存在。
  这就是皇权时代下,人们的思想。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在行完霹雳雷霆后,再施雨露,臣子之心,就多半由怨望,变成感恩。
  今日隆正帝施下如此前所未有之隆恩,满朝勋贵之心,都从之前的动荡不宁,转换成了坚定的支持。
  看着那一张张关心沉重的脸,牛继宗秦梁等人相互看了眼,眼中唯有苦笑……
  到底是御宇二十多年的帝王啊!
  帝王之术,超凡不俗。
  今日之前,贾环若起事反秦,这里的大半武勋都会相随。
  但今日之后,贾环若再起事,这里的大半武勋都会反目。
  原因很简单,就算冒着抄家灭族的危险,随贾环起兵造反,得到的,多半还不如今日之多。
  既然如此,谁还会反?
  不仅不会反,他们还会拼死维护大秦皇朝。
  因为大秦若是没了,他们身上的名爵富贵,也就没了。
  相比于赢祥、张廷玉等人的提防防范,诓骗贾环入上书房监视,隆正帝此法,何等大气,也何等高明!
  当然,若隆正帝身体无恙,他应该不会行此等封赏。
  以他隆崇的威望,只会行削藩夺权之事。
  毕竟,今日之举虽高明,可多少会留下一些不小的隐忧。
  但现在……
  隆正帝已经没有他法了,他是在为赢昼收人心!
  一旁处,泾渭分明的站着内阁三位大佬。
  张廷玉、胡炜和陈西樵,三人不动声色的站在那里,可余光从未放松对武勋的观察。
  待看到这群武勋,多半在担忧隆正帝的安危时,动荡了一天的心,总算稍微得到了些慰藉。
  牛继宗秦梁能想到的事,他们自然不会想不到。
  但是,他们依旧担心,此举会饮鸩止渴。
  皇庭众人正各怀心思,就见贾环红着眼,阔步走了出来。
  众人忙围了上去……
  贾环微微扬了扬下巴,道:“陛下无事,只是受了些劳累,修养几天就好。
  未来几日,依旧由皇五子赢昼监国,总理王大臣赢祥摄政。
  军机要务,由军机阁处置。
  其他的,待陛下醒来后再说。”
  说罢,没理会还想问什么的张廷玉等人,而是看向许崇苏武等人,淡淡道:“这个时候,好些人的眼睛都在盯着你们。
  都收敛点,不要得志就猖狂,让人小瞧了去。
  哪个敢仗势欺人,胡作非为,不要怪孤王不念旧情。”
  许崇、苏武等人凛然,忙躬身领命:“谨遵王爷谕旨。”
  “散了吧。”
  ……
  军机阁。
  推了几次没推掉,贾环到底上了主座。
  国朝礼法如此,牛继宗等人也不敢违背大义。
  不过,贾环却无论如何都不让一群长辈喊他王爷。
  除非在君前,其他的,一切照旧。
  牛继宗等人自然欣慰无比。
  只是,贾环随即之言,却让他们有些为难……
  “牛伯伯,义父,您几位回去后,写辞爵折子吧。”
  牛继宗、秦梁等人都陷入了沉默,牛奔、秦风等认反倒急了,牛奔看着贾环正色道:“环哥儿,这世上没有以子逼父的道理。
  若是让父亲辞爵才能受爵,我情愿不受此爵。”
  秦风、温博等人也点头称是。
  秦风道:“父亲原本就是国公,如今我承袭的,亦是国公。
  若非让父亲辞爵,我才能获封,又何必多此一举?”
  这一幕,让牛继宗等人心里痛快了许多。
  牛继宗瞥了牛奔一眼,沉声道:“混账东西!你那爵位是靠我辞爵才得来的吗?
  原当你长进了,还这般糊涂!”
  秦梁也皱眉喝道:“若无环哥儿,等我百年之后,你能承袭国公?”
  牛奔和秦风都不说话了。
  他们开口,是应有之义,否则传出去不像。
  虽然武勋都厌倦儒家那一套,可生存在这个世间,大势如此,他们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贾环笑道:“不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才逼得伯父义父他们去爵,这里面还有更重的意义。
  如果没有意外,等陛下养好些后,就会行禅让之事。
  陛下退位成太上皇,五皇子登基继位。
  这个时候,陛下希望朝事尽可能平稳些。
  哪怕是去武勋军权的大政,也要减缓脚步执行。
  去了几位长辈的爵位,为的是让他们继续执掌军机。
  如此,也算是在去武勋军权上,进了一步,开了个好头。”
  听贾环这般一说,牛奔、秦梁等人顿时高兴起来。
  既然各家爵位都有了极好的继承人,也得到了更好的爵位,那么他们最在乎的事,就是手中的权利。
  原本以为马上就要赋闲在家,成为废人了。
  这让手握大权一辈子的几人,心里其实都不是滋味。
  却没想到,还有这等转机!
  贾环道:“日后两阁阁臣,都有任期年限限制,多以十年,甚至是五年为期。
  伯伯、义父,您几位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算长。
  最多也就五年时间。
  这五年,希望你们能选好合适的接班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9/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