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9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5/2337

  如此,你有没有觉得也很高兴?”
  小吉祥思想境界到底不足,莫名其妙的抓了抓脑袋,道:“她们高兴,我高兴个啥?”
  “噗!”
  众人见贾环黑了脸,登时纷纷喷笑出声。
  但她们都懂了,她们做的事,是真真的大好事。
  是真的有大功德。
  不提贾环之前说的那些利国利民的大功劳,单为那些不幸女孩子寻一条清白的活路,就已经让她们一万个自豪了。
  既然是这样的大事,众人也都认真了许多……
  林黛玉正色道:“环儿,咱们在金陵做罢,还会去其他地儿做吗?”
  贾环笑道:“当然,只做一处,又有什么意思?
  不过像金陵、都中这样的大城,就做大些。
  其他的小城,就办小些。
  只是不管大城小城,都要咱们这几年亲力亲为。
  让女人出面做事,建一个只准女儿家才能去的街,不晓得有多少老夫子大骂,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其他人做不好这个,只有咱们亲自去做。
  每到一地,救一批人,教会她们算账,买卖商货。
  再将皇后娘娘亲笔书写的女儿街建成牌坊,立在街口,就算一处了。
  江南那么些城,咱们可有的忙喽!
  你们怕不怕累?”
  “不怕!”
  林黛玉、史湘云等人脸上,甚至蒙上了一层善良圣洁的光芒,果断应道。
  能力所能及的救得了天下那么多女儿家不再受苦难,不被那些臭男人肆意欺负,不被可恶的青楼大份额抽成,以至于到头来,连看病吃药的银子都攒不下,凄惨病死……
  她们怎会不为?
  这些日子,她们不知听了多少青楼女儿家的悲惨事。
  那一个个被男人玩弄至死的女子,那一个个被人哄骗,骗财骗色而死的可怜女子,不知让她们落了多少泪。
  若非后来贾环翻脸,指着那十二花魁的鼻子一通大骂,严禁她们再说过去的惨事,不然就送她们回去继续做花魁。
  林黛玉怕是又要回到前世的泪美人……
  虽然这些故事被禁止了,林黛玉她们也不再在贾环面前流露出伤感来,可不代表她们心里就不再想这些事。
  那些女儿家的惨事,只是被压在心底罢了。
  如今,她们得知可以帮到天下间那么多苦难的女孩子,不再悲惨,她们怎会怕累?
  累点又何妨?
  连小吉祥和贾惜春都握着小拳头,一副誓师出征的模样。
  终归到底,这个世上的女儿家,心底深处都有那么一抹不安的感受。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要知道,很有些沦落青楼的女子,当年何尝又不是高门大户家的小姐?
  她们虽不认为有朝一日她们也会落到那个境地,但如果世上的女儿家都不用再受那样的苦,最好。
  唯有赢杏儿清醒着,面色古怪的看着眼神隐隐得意的贾环。
  真真是了不得……
  光这份哄女孩子心甘情愿为他做事卖力的嘴巴,就算不是侯爷,也能做个吃软饭的白脸儿活的滋润!
  女儿街分明是贾环为了壮大银行根基,才开展的一项圈银子充实实力的经济之道。
  正如他之前所言,那分明就是一条流金淌银的金河。
  而那些青楼女子,更是这世上仅有的愿意抛头露面谋生的女子。
  她们只不过是被抢来,为贾环所用,给他赚银子。
  然而,居然被他升格到功德菩萨的境界……
  偏偏还没法拆穿。
  且不说不忍破坏众人心中这一美好的功业和功德,再者贾环这番解释本身没甚太大疏漏。
  他说的那套居然能圆的过去……
  赢杏儿啼笑皆非的暗自摇摇头,心中笑道:
  何苦去做这个恶人?
  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也是幸福的。
  ……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年礼
  神京西城,公侯街,荣国府。
  自打贾环带着整个宁国府,和园子中的大部分姊妹离京后。
  不止宁国府门前彻底清冷下来,连寻日里常往荣国府请安的人,都一下子少了许多。
  毕竟传闻中,贾环是因为被那位所忌,才被放逐出京的。
  到底是什么样个下场,还能不能回来,谁又能说得清?
  大家都开始观望起来……
  等到贾环在江南将整个秦淮河畔的妓家全部抢回慈园后,大家便认定贾环纨绔本色爆发,并且彻底自暴自弃,人已是废了。
  贾家门前就更是连鸟都不愿往近前飞……
  对于曾经那些“旧交”府第,忽然间都不上门了,贾母倒没什么失落。
  自先荣国战殁后,风风雨雨几十年,什么样的人情冷暖她没经历过?
  自然不会因为眼前这些短视的家族不亲近了,就不高兴。
  贾环虽然离京,可牛家、秦家、温家几家的诰命,却时不时的来坐坐,说些家常话。
  这就足够了。
  就算那些往日里闹腾的人不来了,可贾母在家里,照样高乐顽笑。
  每日里不是与薛姨妈鸳鸯等人抹骨牌、叶子牌,就是与宝玉、探春、王熙凤等孙子孙女去园子里逛逛,看看冬景。
  间或里,也会教教贾探春持家的秘法儿心得和规矩。
  日子过得自得其乐……
  享福受用了几十年,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贾母却从不会让生活单调下来……
  ……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窗花。
  到了这一日,荣国府上下已然焕然一新。
  衣着鲜亮的仆婢小厮们重新油了桃符,贴好了年画和对联。
  宁国府虽然无主子在家,却也不好空着,不吉利。
  因此贾母打发了贾琏,去把宁国府上下也里外清扫收拾一通,好沾沾年节喜气儿。
  况且,到了三十那日,还要开宗祠祭祖。
  空荡荡的总是不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5/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