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9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4/2337

  “黄以周,怎么有些耳熟……”
  贾环挑了挑眉尖,轻语道。
  然而,身后的凤辇竟忽然打开了车门,有昭容忙递上脚凳,赢杏儿一身公主大妆,从车上一步跨下……
  在众人目瞪口呆又慌不及跪拜后,赢杏儿对黄以周屈膝一福,礼敬一声:“黄爷爷……”
  而后,又侧身对贾环眨了眨眼,道:“驸马,当日皇祖在世,曾派御辇轻至金陵燕子矶,请黄爷爷进京延讲。
  皇祖当日亲言:当世可为帝王师,可为天下师者,唯有江南黄以周。
  便是本宫与赢历,都要以黄爷爷敬之。
  黄爷爷不拘泥于世间俗法,不拘泥于富贵名利,且从不自命清高不凡。
  天家皆深敬之。
  不想今日,能再临黄爷爷当面,恭听教诲。”
  ……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好自为之
  听赢杏儿说罢,贾环一拍脑门子,笑道:“想起来了,李光地李老相爷之前写了封信,推荐我去燕子矶拜访一下黄以周……拜访一下黄老,说同一时代的老朋友不多了……
  哟!黄老,您和李老头儿一个岁数,那年岁不小了。
  他都卧床了,您怎么还敢到码头上来溜达。
  别染了风寒,快家去吧!”
  黄以周虽然老迈之极,但看起来身子还算健朗,一双眼眸,平静的一点不似这个岁数的老人。
  他看着贾环,微笑着点点头,道:“我也是收到了故友的来信,他让我好好见识一番神京俊彦,国之柱臣。”
  贾环扬起嘴角,笑道:“怕是大失所望,以为李老头又在吹牛了吧?”
  黄以周呵呵笑着摇头道:“恰恰相反,老夫所见不凡。
  老夫对宁侯的关注,其实不止从今日始。
  早在宁侯第一次奔赴西域,覆灭准格尔龙城时,老夫就已惊为天人。
  再往后之种种神奇,也多有耳闻。
  与晋卿(李光地)书信往来时,也每有讨论。
  老夫当真极好奇,不管是晋卿还是老夫,都是过了八十以后,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被名利富贵所羁绊,不为批判不解而愤怒的境界。
  可是你……
  你今年,才十五啊。
  为何除了女色以外,竟也能做到这个地步?”
  贾环本来还听的隐隐有些得意,冲赢杏儿悄悄挑了下眉头。
  结果就听到了“除了女色以外”……
  赢杏儿甚至当场笑出声,然后颇有深意的看向贾环。
  贾环则瞬间黑了脸,对黄以周道:“黄老头儿,别以为我不打老人。为老不尊的坏老头儿,我一样会打!”
  黄以周闻言,是当真开怀笑了起来,道:“少年好色,不是坏事。
  若是少年时不好色,那只能说明此人要么是大奸大邪之辈,要么是不能人道的可怜人……”
  贾环嗤笑了声,道:“错,还有第三种人!”
  黄以周忙道:“第三种何人?”
  贾环道:“就是长的太丑,讨不到老婆的人。”
  听到这里,站在江风中的江苏巡抚谭磊,三角眼不自觉的眯了眯,眼神悲伤自怜……
  黄以周则摇头笑了笑,道:“晋卿说的不错,你的确是个有趣的伙伴……”
  这个“伙伴”,当真让无数人面色一变。
  只有同等身份同等成就同等地位的人,才能当得起“伙伴”一称,因为人以群分。
  可是,李光地什么人?
  黄以周什么人?
  前者历三帝相二主,当世人杰。
  后者虽不在官场,也不似桐城四老、白寿那般名满天下,因为他从不经营自己的名声。
  但他的名不是流传在民间的,而是流传在大人物、大名士心中的。
  真正的超然不凡。
  连太上皇那样强绝一世的人,都赞他当为帝王师,可为天下师。
  可见一斑。
  相比之下,贾环除了滚滚骂名外,还有什么?
  贾环狐疑的看着黄以周,呵呵道:“黄老,您有事就说。
  能办到的,小子绝不推辞。
  办不到的,您也别怪我不给你面子。
  那边黄大人准备好了酒宴,咱们一起去扰他个东道,喝两盅。”
  黄以周平静的眼神中闪过一抹无奈,点点头,道:“也好,那我就张口了……
  宁侯,老夫厚颜,想向宁侯求个情。
  白寿此人,老夫是了解的。
  做经义文章有几分能为,但却和那顾千秋一般,都是个糊涂蛋。
  为了所谓的大儒名声,为了他们自以为的圣道,就总是被人当枪使。
  人虽愚鲁,但论本心,毕竟还是不坏的。
  万万谈不上什么谋逆逆贼……
  宁侯可否给老夫一个薄面,放他一马?
  他也不再在金陵当官了,回乡种田读书去。
  可好?”
  贾环还没开口,那被压着白寿却惨声道:“雁栖先生,我……我与顾千秋,如何就是糊涂蛋?”
  黄以周却没有和他说话的心思,对贾环笑道:“瞧瞧,这种人读书没读透,不解圣人真意至理,以己心,代圣心。
  自己给自己灌迷魂汤,还将自己感动的无以名状,以为千秋名士。
  可怜不可怜?
  你是个明白的,又何必和他们这种糊涂蛋一般见识?”
  贾环缓缓点点头,瞥了眼脸色惨然的白寿,道:“黄老之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只要不跑到我面前恶心人,谁愿意搭理他们?”
  说罢,看向黄以周,再道:“黄老之前问小子的问题,小子现在就可以回答。
  我不是不为名利富贵所羁绊,恰恰相反,我喜欢名利富贵,我很喜欢。
  但我喜欢这些,不只是因为我自身喜欢,而是这般,能让我的家人,我的亲人们过上好日子。
  贾家,国之世勋,一门双公。
  只要贾家子弟稍微出众些,便可世享富贵。
  对贾家而言,想要做到世代富贵,最难的不是自家子弟的出众,而是大秦国朝的延续。
  贾家的利益,和大秦的利益,是一致的。
  大秦万世不衰,则贾家百代绵延,这就是所谓的与国同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4/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