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9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2/2337

  能知道韩楚是从都中下来的,还是今日站队时,韩楚与他行礼时才问到的……
  更让他尴尬的是,他已经知道,在与厄罗斯一战时,他所立的功勋,怕远不及韩楚这个冲杀最狠的锐士营校尉立的大。
  之所以他能成为县伯,官居两江总兵,是因为朝廷压住了眼前这位宁侯的盖世功勋。
  而韩楚等人,不过是受到了牵累罢了……
  这一次,贾环却没有再给他颜面。
  因为他之后的一系列行动,都需要借调军队的力量。
  他最大的力量,都来自军方。
  让力量掌控在这样一个明显已经被腐蚀拉下水,且锐气不再的军官手里,绝不符合他的利益。
  甚至还有极大的风险……
  尽管,刘昌邦是秦家的人,对他依旧保持着敬畏。
  贾环看着无言以对的刘昌邦,笑道:“想来是刘将军身子不大爽利的缘故,这才耽搁了军务。
  不过没关系,咱们都是自己人,得相互体谅……”
  刘昌邦闻言,心里不知是该感激还是苦涩,垂头拱手道:“末将多谢宁侯体谅。”
  贾环眉尖一挑,道:“不过,总是耽搁军务,也不是法子。
  当今陛下最是勤政,自然也最不喜耽搁公务之辈。
  若是总是军务不备,让人递了折子上去,怕是连义父他老人家都要跟着吃挂落。”
  刘昌邦闻言,面色隐隐发白,就想保证,再不会疏忽军务,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贾环呵呵笑道:“不过本侯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刘将军看看行不行?”
  刘昌邦心中隐隐感到不妙,却只能硬着头皮道:“敢闻宁侯高见。”
  贾环诧异的看了刘昌邦两眼,笑道:“刘将军说话很有水准啊,呵呵……”若真若假的调侃一句后,他面上笑容一收,指着韩楚道:“咱们都是自己人,你是黄沙军团出来的,想来知道本侯与秦家的关系如何。
  你是义父的爱将,本侯也不能看你作难,更不能看到义父受牵连……
  不如这样,两江军务,暂且让韩楚先管起来,刘将军你就先好好疗养身子。
  本侯那里有几株好参,都是从奋武侯府那里得来的,回头使人送你一棵。
  等过个二三年,你的伤养好了,本侯也要离开江南了,正好把韩楚一并带走,送他去九边。
  到时候,就只好再劳累刘将军你继续亲自收拾军务了。”
  刘昌邦闻言,真真是满口的苦涩。
  他虽粗坯出身,却也明白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他能一到江南,就成为各方的座上宾,被人送银子送宅子送女人……
  是因为他是江南武官第一人,手握军队大权。
  若失了这个权利,顶着一个空名,谁还鸟他?
  可是,他又怎么敢反抗?
  他用膝盖想都能想的出,贾环一张条子递回京,都不用通过军机阁,秦梁就能主动把他拿下,招回京。
  若是通过军机阁,就更不用说了……
  他只是想不通……
  “宁侯若想让韩将军坐这个位置,何苦……何苦这般?”
  刘昌邦满脸苦涩道。
  贾环当初要是安排一个韩楚来当两江总兵,或许会引起极大的非议,但绝不是难事。
  贾环见刘昌邦自己不识趣,脸上的笑容也寡淡下来,淡淡道:“本侯只是没有想到,堂堂西北虎狼战将,竟也经不住这十丈红尘的诱惑和腐蚀。
  若是让义父看到他麾下战将,让一个咳嗽一声就出头,你猜猜看,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刘昌邦闻言,面色登时如土灰般,缓缓点点头,苦涩道:“如此,就按宁侯所言罢,末将回头就将虎符送上,末将告退!”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天下师,黄以周
  码头上的这一场夺权大戏,看的江南诸官目瞪口呆,心底发寒。
  他们没想到贾环竟会如此果决,更没想到他会如此肆无忌惮。
  堂堂两江总兵,竟就被他这般明目张胆的架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嚣张跋扈了……
  等刘昌邦仓惶离去后,贾环看着面色凝重的一干江南大员,笑道:“诸位不必如此,这件事本侯会如实的上书陛下和军机阁,不会欺上瞒下,巧言妄为的。
  你们也大可将今日之事,呈密折快骑传递进京。
  本侯为武勋将门,对江南政事是没有资格干预,也没兴趣干预。
  但对军方军务之事,却有督查之权。
  本侯这次下江南,虽不会干涉地方政务分毫,但军务不在其内。”
  原本面色凛冽而忌惮的江南大佬们一听此言,眼睛纷纷一亮,面色多云转晴。
  他们对两江总兵到底何人去当,不会关心半分。
  他们只关心他们自身的利益会不会被侵犯。
  军方不得干政,在神京朝堂上自然是条铁律,无人敢触碰这条死线。
  但在地方上,因为总有丘八想法子惹事敛财。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尤其是那些跟脚极硬的丘八。
  这世上还有比贾环跟脚更硬的小丘八吗?
  原本连两江总督黄国培在内,都准备闭上眼惹二三年暗无天日的日子。
  只当被狗日了二三年……
  虽然会身心俱是屈辱,可也就二三年。
  忍忍就过去了……
  想想京中那群大佬,被强上了这么些年,到头来实在没法子,不也只是将这位爷打发到江南富贵乡来祸祸。
  如此想想,心里总能平衡些吧?
  谁曾想,幸福来的这么突然。
  江南官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这位主居然守起规矩来……
  贾环亲口应承了这一点,对他们而言,实在是惊喜非常。
  研究过贾环的人都知道,这位主虽然跋扈顽劣,但极重诺言,还未听说过他说话不算话的事……
  由此一来,别说之前那些面色凝重的大佬,就连一旁处的巨贾富商们,都无不面露喜色……
  两江总督黄国培笑道:“本督曾听陛下金口玉言,宁侯年虽幼,但颇识大体,懂得大规矩。
  且每逢国难时,宁侯都会当仁不让,挺身而出。
  之前江南水灾,宁侯更是举合家之财,襄助朝廷购粮赈济,活人无数,阿弥陀佛,真真是天大的功德……”
  贾环面色古怪的看着黄国培,现在他敢断言,这黄国培一定是隆正帝的铁杆心腹。
  因为当初太上皇好玄,也就是好道,却不喜秃驴。
  太上皇在时,大秦国内每每有道门欺压佛门之事发生。
  既然上有所好,下面也多有捧场的。
  也许有人有风骨,不去捧场做道童,但也绝不会成为佛门修士。
  然而贾环却知道,隆正帝是好佛的。
  在隆正帝极少的私欲中,好佛能排名前三甲,甚至还在女色之前。
  连御膳都舍不得多吃些的隆正帝,却会让内务府每年从江南清凉寺,进贡清凉佛香给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2/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