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8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9/2337

  正做遗世而独立之绝代高人的年轻人,一口茶喷出,还呛入鼻腔,一时间,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我……我乃李元,乃……乃礼部侍郎李峥之子,今为宁侯献银行大计而来!”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奇才!
  “李元?李峥那老小子的龟儿子?”
  贾环看着这狼狈之人,不无鄙视地笑道。
  “宁侯,起码的口德还是要有的吧?我若说你是贾政的龟儿子,你乐意?”
  别看方才李元狼狈不堪,一副装世外高人露馅后的窘状。
  可当贾环侮辱到他父亲时,李元还是正色起来,直起腰身,眼睛直视贾环大声道。
  如果不看他哆嗦的两手,单凭这幅敢在煞气之名传神京的煞星权贵面前大声反驳的作态,就是好样的。
  当然,即使哆嗦着双手,李元能有这等勇气,也是不俗。
  贾环眉尖轻挑,侧目看着他,笑着点点头,道:“你小子说的对,是得有点口德。
  不过……
  本侯和你爹李峥是同僚,同殿为臣,更一起共事过,自然是平辈论交,叫他的名字,没有不妥吧?
  倒是你……
  你什么身份?敢直称我爹的名讳。
  信不信本侯把你屎打出来,再让你吃下去?”
  “呕……”
  只想想那画面,李元就干呕不止,面色如土,连连作揖道:“宁侯,是在下无礼,我……我同您道歉。”
  贾环嘿了声,笑道:“倒是能屈能伸……
  说说看,老子在你们读书人心里,怕是不比狗屎强多少。
  你就这样不避嫌,跑来给我献策?
  别是想着给老子使坏吧!
  再者,你老子李峥看我不顺眼,老找我事。
  你敢跑来跟我做事,不怕回去挨家法?”
  李元已经缓过劲来,掏出帕子擦净了脸和衣裳,又恢复了翩翩公子的做派,听到贾环之言后,唰的一下打开折扇,摇了摇,笑道:“宁侯不知,小可在都中士林中的名声,也不怎地……”
  贾环抽了抽嘴角,道:“你可有功名?”
  李元闻言,面色一滞,嗤笑了声,道:“区区功名,于在下而言,触手可及。
  只是,李某何等人物,虽不及宁侯英雄,但又岂能受一功名所诱,去钻那酸臭无比的八股经义?”
  韩大这时从堂门口处接过一纸卷,略一看过后,嘴角抽了抽,回到贾环身后,交给了贾环。
  贾环看过纸卷后,忽地哈哈大笑起来,道:“李元,字汉卿,三岁启蒙,八岁进学,考了……考了十二年,连生员都没考上,至今无秀才功名。
  被夫子视为学堂之耻,被李峥视为李家之辱……
  噗!
  哈哈哈!”
  贾环笑的前仰后合,李元一张脸却成了虾爬子,怒吼道:“宁侯,咱俩半斤对八两,你有甚资格笑我?”
  贾环又笑了几声后,摆摆手,又指了指这间宁安堂。
  李元登时明白过来贾环的意思,贾环是告诉他,就凭这贾家的富贵……
  反应过来的李元,面色颓败,叹息一声,无力道:“不瞒宁侯,在下幼时亦被认为神童,三岁已可识千余字,可背三百诗。
  只是……说来不信,我竟不能看那四书五经,八股文章。
  每每入目时,便头疼欲裂,只欲作呕。
  故此,杂书读了千万本,正经书却……
  家父曾以为是我顽劣,不愿行正道。
  随以荆条家法相逼……
  可,纵然被打的皮开肉绽,只要嗅到经义文章的气息,我就呕吐不止,几欲送命。
  有一回,竟吐的三天三夜昏迷不醒。
  如此,家父也就彻底放弃在下了……”
  贾环知道李元说的都是真的,随口劝慰道:“天下奇人无数,你小子想来也算是个奇人。
  再说,不能科举就不科举罢了,你老子是礼部侍郎,位高权重,随便给你找个官做做不就得了?
  投奔我能有什么前途?”
  李元闻言,却勃然大怒,道:“宁侯焉敢侮辱我李家门风?宁可直中取,不求曲中来!
  李家世代清名,岂能毁于我手?”
  贾环点点头,道:“好好好,你李家世代清名,你回家好好守着吧。
  本侯公务繁忙,况且声名狼藉,你还是离远些比较好,免得坏了李家的清名。
  到时,你爹也饶你不得!”
  李元闻言,面色一滞,忙道:“宁侯,你怕是误会我爹爹了。今日我前来宁国府,我爹爹也是知道的。”
  贾环闻言一怔,随即好笑道:“怎么可能?”
  礼部,素来是六部中最清贵的部堂。
  为天下读书人养望之最佳地,也汇聚了极多儒教大家。
  想入内阁,礼部尚书几乎是最佳的跳板。
  张廷玉在太上皇在时,便一直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养望。
  他为天下文宗桐城四老顾千秋的弟子,出身不俗。
  自身又是进士及第……
  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他会再在礼部待上十年,或是二十年,直到名望厚重名动天下时,便晋升内阁阁臣,乃水到渠成之事。
  而所谓的士林清流,礼部便是他们的大本营。
  李元的父亲李峥,如今便是礼部侍郎。
  贾环先杀顾千秋,又抓了黄理、海闻,他在士林中的名头,真真是迎风臭三里。
  可谓儒教死敌!
  李峥居然会让他的独子,与贾环来往,甚至投效于贾环?
  他这是自绝于士林吧?
  就像如今的张廷玉……
  怎么可能!
  李元却解释道:“宁侯,家父与黄理、海闻等人绝非一类,甚至与张程、李谦等人也大道不同。
  钱庄害人之罪行,家父早在多年前就数次上书太上皇和陛下,只是背后牵扯太大,始终无法解决。
  若非看家父赤胆忠心,因此太上皇和陛下屡屡关照,李家怕早就因此事被打压败亡了。
  半年前,家父还上过一道折子,诉君子钱庄和四海钱庄之滔天罪行。
  然后,就被打发去了西域谈判……
  若非宁侯一路照顾,以家父的春秋年岁和身子骨,怕早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虽然家父亦看不惯宁侯种种所行,但却以为,此类皆小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9/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