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8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4/2337

  “那就谢过世叔宽宏大量了。”
  贾环拱手笑眯眯道。
  石光珠大笑道:“好说好说,走,环哥儿,咱们里头说话!你刚才说的对,之前你要请咱上门,那贺礼,是一定要再重三分的。世叔带你去瞧瞧我缮国公府的宝库,看看比得上比不上你贾家的内库!”
  说罢,石光珠拉着贾环,往缮国公府内走去。
  “世叔啊,这宝库,咱们还是一会儿再看。小侄儿今儿上门,是来送世叔一份富贵的。”
  入了缮国公府后,贾环不动声色的抽出手后,笑呵呵的道。
  石光珠闻言,眼睛一眯,笑道:“环哥儿所言的,便是银行之事?”
  贾环点点头,道:“看来世叔也听说了,不错,正是银行之事。”
  石光珠道:“好啊!环哥儿你想做大买卖,还带着为叔一起发财,自然没说的。
  你办的那什么银行,听说是一千两银子一分股,为叔要一万两银子的!
  不为发财,只为帮环哥儿你架架场子!
  同为勋贵一脉,又是老亲,又是世交,没有不帮衬自己人的道理。
  环哥儿你说对不对?”
  贾环点点头,道:“对,世叔言之有理,所以,小侄今日便亲自上门,给世叔一个兼并的机会。”
  “兼并?”
  石光珠眼角一抽,笑容敛去了大半,道:“什么兼并?谁兼并谁?”
  贾环道:“自然是……大秦银行,兼并世叔的大富钱庄。”
  石光珠不笑了,看着贾环正色道:“环哥儿,非要如此吗?咱们勋贵一脉,同气连枝,何苦自相对付,让外人看了笑话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贾环摇头道:“世叔,不是相煎何太急,是一起发财。”
  石光珠冷笑一声,道:“我缮国公府本来就在发大财……环哥儿,我也听说了,你给人许诺,只要来年银行的收益比不上钱庄的收益,你就十倍补偿。却不知,你敢不敢对我缮国公府也这般许诺?
  你若敢,大富钱庄你现在拿去就是!
  为叔也不是小气的人。”
  贾环轻轻一笑,道:“若是旁的钱庄,我还有这个胆量。可世叔的大富钱庄,小侄还真是……不敢把话说死了。”
  石光珠以家势为资本,强行借贷给没有跟脚的巨贾,或是初来都中扎根的商家。
  逼的人家业破败,被他生吞活剥的大富之家不知多少。
  贾环还真没把握,一定能让石家银行收益,高于钱庄收益。
  毕竟,他家钱庄不会置换多少股份。
  其次,他家做的是没本的买卖,一本万利。
  听贾环这般说,石光珠脸色难看起来,冷笑道:“既然如此,环哥儿你还是免开尊口的好,省得伤了你我两家的情分。”
  贾环轻轻沉吟了会儿,道:“果真没法谈?”
  石光珠断然拒绝道:“绝无可能。”
  贾环点点头,拱手道:“既然如此,贾某就告辞了!世叔,多保重。”
  石光珠冷笑一声,道:“好走不送!”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再好的交情都没用。
  更何况,本就是场面上的交情,顶个屁用。
  不过,想起贾环最后一眼中,有些怜悯的眼神,石光珠忽然觉得,好像哪里有些不对。
  刚准备让奴仆门子把大门关上,就见数十骑缇骑,狞笑着打马而入。
  石光珠眼前一黑,凄厉声道:“贾环,你助纣为虐,你会有报应啊!”
  ……
  “环哥儿……”
  看着百年世族缮国公府的门匾掉落在地,韩让还是有些担忧,唤了声。
  贾环摇摇头,道:“真要让他家安然度过这一劫,我心里反而不会痛快。
  天日昭昭,报应不爽。
  岂可让奸邪平安过关?
  至于勋贵中的波澜,我会处理妥当的。
  无非是付出些利益罢了……
  走吧,收拾完那一伙子,进宫分赃!”
  ……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凶名
  神京城南,开化坊,黄府。
  思圣堂。
  黄家,是大秦最清贵也最有声望的百年仕族之一。
  或许黄家不曾出过宰执,不曾出过勋贵,更不曾出过大将军。
  但那又如何?
  自前朝起,黄家便很出了几个名动天下的经义大家。
  更是代代皆出进士。
  就黄家族谱所记,从黄家高祖以降,黄家一门所出的进士,竟比寻常一府百年所出的进士还多。
  一门八进士,祖孙五翰林。
  说的就是江南名望之族,余姚黄家。
  到了今朝,黄家家主黄思更是手执探花之位。
  若非醉心于经义大道,无心俗务,二十年来,也不至于才做到太常寺四品司官。
  但,这却并不妨碍他成为士林领袖之一。
  在清流中,最敬仰的,绝非当朝宰执。
  张廷玉在他们眼中都不算什么。
  他们最敬重的,是学问大家,尤其是经义大家。
  因为唯经义,才是大道。
  黄家百年望族,名望如日中天。
  往来无白丁,交流应酬,不知凡几。
  自然,花费就极大。
  穷文富武,只是相对而言。
  实际上,无论哪样,都不是省钱的。
  想要科举,想要进学,哪一样不要花银子?
  先生的束脩都是小事,各种科举参考书,再加上同年之间的探讨,银子花的不见比习武少哪去。
  黄家虽然也有不少田产,但靠田里刨食儿,或许可供得起一两个进士,却供不起祖孙数代进士。
  更何况,黄家人不务俗务,一门钻研经义,往往坐不上高官,握不住实权,就捞不到太多油水。
  想要过的体面,想维持黄家名望,就得想法子捞银子。
  而钱庄,便是不二法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4/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