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6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6/2337

  至少,累积到国公线的功勋,至少要清除一大半。
  这也意味着,此生他再无成国公的可能。
  黄沙军团拆分,日后即使国朝再有大战,也不会再派秦梁出征。
  好事,不可能让一个人全占了……
  可即使如此,秦梁还是选择了出头。
  这让方冲等人的面色一时间难看之极。
  方冲、叶楚都不是寻常百姓,心里抱有什么“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可笑想法。
  他们都明白,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交换,无论是从前还是未来,从没有什么真正的天理公正。
  甚至,都中朝廷里那些大佬们,会巴不得秦梁能用他累积的战功保下贾环。
  没有人想看到一个超然的大佬崛起。
  那可是实权国公啊!
  叶道星又死了,秦梁回京后,根本没有任何其他阻碍,便可正位太尉。
  这个太尉,可不是方南天和叶道星能比拟的,手下掌控着大秦最强大,兵力最多的军团,实至名归。
  他一旦回京上位,整个神京的政治格局都会发生改变。
  所以,如果能用一个死人,来狙击秦梁的上位,怕是连大明宫里的那位,都会很乐意。
  秦梁愿意,但贾环却不愿意。
  秦梁和牛继宗、温严正的关系不密,这点贾环一直都知道。
  除非有人能超然上位,否则,一旦秦梁回京,内斗将不可避免的发生。
  甚至即使秦梁以国公爵回京,有些事还是难免。
  这不是意气之争,而是利益。
  他们甚至都未必是为他们自己争,可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他们必须为依附他们而生的部下争取利益,从而巩固各自集团的地位。
  秦梁若是以军功晋升为国公,超然一等,叶道星一死,他再接掌军机阁首席大臣,大秦太尉,那么以一超然的身份,虽然还是难免斗争,但却不会那么激烈。
  若秦梁依旧是一侯爵身份,还接掌不了太尉之职。
  那后续的斗争,一定会达到白热化。
  利益之争不是儿戏,也是不可避免的。
  它有必然性,这绝不是贾环在中间说几句好话就能圆掉的。
  正是明白如此,贾环才不愿让秦梁为他出头。
  否则,便宜一时,日后让他头疼的日子却远比现在要更难熬。
  贾环笑道:“义父,这件事没有您想的那么严重,这里面有蹊跷。
  只是内中之事,暂时不能跟您说。
  您只要帮孩儿保管好叶道星的尸体就好,回到都中,打官司好用!”
  “贾环,你休想颠倒黑白!我爹身为国朝太尉,又有圣命在身,得知厄罗斯公主在此,才特来会晤,却被你的小妾和你一起偷袭杀害,我一定要你们偿命!!”
  本来被方冲都快安抚住的叶楚,听到贾环和秦梁两人竟然当着他的面,商议“善后”之策,一个要保,一个居然以为不需要……
  叶楚真真都快要炸了!
  最让他绝望的是,他心里其实很虚。
  因为他真的没把握,能够为他父亲报仇。
  天啊,这暗无天日的世道,还有天理吗?
  还有王法吗?
  这苍天,还他娘的有眼吗?
  倒是方冲,心里冷静了下来,他绝不信贾环这次能平安度过。
  否则,这世道还有天理吗?
  纵然秦梁保他,贾环都要被扒掉一层皮。
  跋扈至此,若不重惩,日后谁人能治?
  念及此,他拉住叶楚,沉声道:“楚哥儿,你放心,待回京后,我们一定为太尉大人讨一个公道!!”
  说罢,又对秦梁道:“还请武威侯派兵相护,唯恐小人暗袭。我等死不足惜,只怕会牵累到侯爷清誉。”
  秦梁闻言皱眉道:“你在威胁我?”
  方冲躬身道:“不敢。”
  秦梁眉头更皱,不过,他何其骄傲之人,不愿对一失怙弱子施威。
  否则传出去,还真会影响他的清誉。
  他倒不大在乎这些,只是单纯的不愿对一个没了老子娘的小子对手罢了。
  “大将军,厄罗斯人退军了!”
  天际微明,一负责侦查敌军动向的游击将军前来禀报。
  秦梁闻言,凝重了一夜的面色终于缓和了些,他点点头,道:“继续侦查。”
  游击将军得令后退下,秦梁深吸了口气,看着贾环沉声道:“环儿,今日起,你们便动身返回神京吧。我派两万大军护送你们,剩下那些重甲御林军,就暂先留在西域,由他们护送彰武侯的遗体入京……
  待送厄罗斯大军出了西域后,我便立刻快马回京。
  记住,回京后,不要冲动。
  万事等为父回京后再做计较!”
  ……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红翎信使
  隆正十九年,八月二十三。
  今日,是刑天王千秋之日。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武威大营内,车马流转。
  无数的物资如流水一般,运进又运出。
  从大秦各地赶来的徭役民夫们,也都形色匆匆,面色苦楚。
  今年,不是一个好年份。
  各地都在闹灾,虽然朝廷英明,从番邦夷国弄来了许多船粮食,解了江南饥荒。
  可百姓也多只能勉强度日。
  水灾无情,流离失所,已成定局。
  而西域又起刀兵,大战燃起,本就艰难的百姓身上,再加重了一层负担。
  前明有个辽东饷,如今也有一个西域饷。
  许多有文化的老爷都在暗里传说,朝廷如今在步前明的后尘,怕是没几个年头了。
  更有甚者,还言道当今天子,十有八九要走崇祯爷爷的路子。
  东面那座紫禁城后山上有座煤山,而据说神京大明宫皇城后面,也有一座煤山,就是为当今天子准备的……
  不过,民夫们却觉得好像不大一样。
  前明皇朝的辽东饷,搜刮的是本就贫苦的困难老百姓的底子,榨干了他们的骨头,逼得他们易子相食,却不敢动读书老爷们的荷包。
  可如今读书老爷们整天私下里咒骂的昏君暴君,虽然也收战争饷银,却是按照田地亩数来收,而不是按照人头丁口来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6/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