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7/2337

  众人大笑,苏叶出身象阳伯府,其父苏卢现袭一等男,任东方军团都虞侯。
  苏卢默默无闻了许多年,但在今年,名声大噪。
  齐鲁之地今年多灾,先是春季的大旱,赤地千里。
  到了夏季,黄河在入海口处居然发生了改道……
  因民风彪悍之故,再加上一起子混账官员那些操蛋事,使得山东之地落草起义者数不胜数。
  有一名唤王波之人,想效仿宋时梁山旧事,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帜。
  还别说,一时间从者云集……
  和梁山上那些人差不多,历代农民起义,其血腥暴虐程度,其实都超出了后人的想象。
  无论是前汉时的黄巾,前明的李自成,还是后世的太平天国,做的都是比八国联军和日本鬼子还要残忍的事。
  连屠了几座城后,王波麾下已经聚集了十万“大军”。
  这个时候,征东将军诸葛城,也就是诸葛道之父,派遣苏卢,率麾下两千五百兵出征,连战十八场后,诛杀王波,取其首级于黄河边。
  苏卢的爵位,怕是要往上提一提了。
  苏叶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
  倒不是众人势力,看中他爹的权势。
  只是单纯的敬佩能打的人。
  二十多个衙内吃饱喝足后,三只大黄羊连骨头都被嚼碎了,酒也喝干。
  众人围着篝火坐着,远处的军鼓声渐息。
  离睡觉还有一些时间,许多人也都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和贾环、牛奔几个核心相处相处,因此,没谁离开。
  贾环用一根木棍拨拉了下篝火后,看着围在大篝火旁的一群伙伴们,轻声笑道:“都还记得襄阳侯府的陈贺吧?”
  众人闻言,无不面色微变。
  谁会不记得那个倒霉鬼?
  此人是近三十年来,武勋将门家族出来的最大的耻辱。
  铁网山之变,先和几个武勋子弟脱离了贾环的序列,然后又在宁至杀向皇帐时,居然弃兵逃遁,使得大阵被破,上千御林军被宁至麾下的蓝田大军砍瓜切菜般斩杀。
  丢尽了武勋的颜面,也让他们自身死亡,家族败落。
  只是,贾环现在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贾环又挑了挑篝火,道:“咱们是自己兄弟,这会儿又没事,所以有些话,我就不遮掩,直接同大伙儿说明白。”
  这个时候,牛奔、温博、秦风几个不好接,所以诸葛道就接道:“宁侯,就像你说的,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自己人,你有话只管说,我们都听你的。”
  贾环笑了笑,秦风等人看向他也笑了笑。
  诸葛道这一伙儿,再加上曹雄赵虎,是仅次于贾环、牛奔、温博、秦风这一核心的,第二紧密梯次。
  因为他们的靠近,原本渐行渐远的东方军团,又回到了荣国一脉的核心利益圈中……
  贾环对着数十双看着他的眼睛,道:“这次和铁网山之时不同,那会儿陈贺他们虽然先跟着我,却只是他们自己想跟着我立点战功。
  当然,这没什么,以我们这样父祖辈的交情,一起立功也算是一件美事。
  至于他们后面离开,想自己去建功,我也没拦着,也没这个资格和权利。
  但这次不同,这次是我同陛下打擂,才求来这次机会。
  本想带几个兄弟,几个老兄弟,去西域见见大阵仗。
  比如诸葛道、苏叶、涂成、马刚他们,都是上回随我一起去西域出生入死,在铁网山时也紧跟着我的,我本只想就带着他们去就好。
  因为他们信我。
  只是后来,好些叔伯前来寻我,托我把你们也带上,去见见世面。
  都是自家叔伯,好言相说,我不好驳他们的面子,也就答应了。
  然后又到陛下跟前去磨,好说歹说,总算说通了。
  不过陛下警告过我,再有铁网山陈贺之流出现,我是要负责的。
  不止是我,整个武勋一脉,都要承担着再次出现陈贺之流的风险。
  今儿正好赶巧,大家兴致也高,所以我就同大伙儿提前说说。
  我明白的告诉大家,这次去西域,我们一定会上战阵,与罗刹鬼正面厮杀。
  光看是没有用的,这一点,我和诸位叔伯都说过。
  他们也都理解和支持,并且表示,可以接受战死……
  其中有多危险,不用我多说了,都是出身将门,该明白罗刹鬼是什么样的敌人。
  如果有兄弟还没准备好,现在告诉我,私下告诉我也行,这不丢人,再经历些阵仗,日后就不怕了,没什么的……
  告诉我,我提前安排你在后面观战。
  而如果有人好虚面,分明还没准备好,却强自上阵,临阵前,却又和陈贺、杨坞他们那般,转身逃跑,致使战阵崩坏……
  不用等回京后捉拿下狱,谁先跑,我杀谁。
  都记住了吗?”
第九百九十三章
愚蠢
  大明宫,紫宸书房。
  又经过一夜操劳后,上书房外间的西洋钟连敲了五下,隆正帝抬起头,颈椎部传来一阵“咔咔”轻响声。
  他太久没抬头了……
  细眸微红,稍微看远一点,眼睛有些发花。
  长时间盯着奏折上的小字,极伤眼。
  再者,岁月不饶人……
  心里暗叹一声,隆正帝看向御案左下侧的案几,忠怡亲王赢祥眉头紧皱着,面色凝重,还在持笔批改着奏折。
  之前的钟声,对他仿佛丝毫没有影响。
  他身前的案几前,也摞着两摞高高的奏折。
  一摞是已经批改完的,一摞是还未批改的,几乎等高……
  这些奏折,都是经内阁筛选后,分出来的。
  最紧要的一部分,交由隆正帝批改。
  其次的,交由总理王大臣赢祥处理。
  当然,这并不是定死的。
  隆正帝时常将自己的折子划给赢祥看,赢祥也时常请教隆正帝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分权,最为帝王所忌。
  但赢祥不同,他最得隆正帝信任。
  这与他谨慎谦恭的作风有关。
  虽然有权,却不贪,更不揽。
  对于赢祥而言,这份权利,与其说是他拥有的,不如说是承受的。
  权利并不是他的红利,而是他帮助隆正帝的心意。
  这点隆正帝也知道。
  他私下里曾问过许多人,许多高人。
  那些人都告诉他,对于一个半步天象的绝世高人而言,世间的权势远远不如迈出最后一步有吸引力。
  若是跨过传说中的最后一步,便为陆地神仙,甚至破碎虚空羽化飞升都有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7/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