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3/2337

  那位九郡王肆无忌惮久矣,真要散些财产给他们何家,何家也不敢不收。
  他们不敢落在手里,就送给薛家……
  念及此,薛姨妈真真是又惊又怒,何家与薛家也算是世交了。
  虽然之前她未曾和何家照过面,可薛家家主与何家的交情不浅。
  却没想到,这家人心思竟这般歹毒,想陷害连累薛家!
  到了这个份上,这场本就目的不纯的亲事,自然也就作罢了。
  薛姨妈一怒之下,还病倒在床。
  她倒不是单气何家那太太欺骗她,她是后怕,后怕别人谋算她的儿子。
  被薛宝钗揭破心思后,那何家妇人倒也干脆,带着媒人一言不发,就那般灰溜溜的离开了。
  兴许,又往别家去想主意了。
  只是看她灰败的脸色,薛宝钗猜测,他家怕是也知道这一关过不去了。
  看着炕上闭目生闷气的薛姨妈,又看了眼坐在椅子上恼火不已的薛蟠,薛宝钗劝道:“妈,哥,你们也别气。环哥儿说,跟一伙必败的人家生气,没的抬举了他们。内务府的事也是这两天才发生的,环哥儿也是今天进宫后才听说的。”
  薛姨妈闻言叹息一声,道:“人心叵测啊,何家真真是坏透了。”
  薛蟠有气无力的劝道:“妈,你也不必再气,何家既是九郡王的门人,这一回,八成是要被抄家的。家人也会发落成奴,你若恨,到时候买了回来,随你出气。”
  薛姨妈闻言,睁开眼看着薛蟠,心疼的不得了,道:“我要那起子坏心人作甚?我只是可怜你……”
  薛蟠闻言,登时如炸了毛的公鸡,一跳老高,嚷嚷道:“妈你这叫什么话?我有甚可怜的?又不是我上赶着要娶他家的女儿,是他家囚馕的不要脸,上赶着将闺女嫁给我!我可怜?”
  薛姨妈忙哄道:“是是是,是他家相中了你,与你很不相干呢。我只是盼着,早日给你娶个好亲,你也就安生下来了。”
  薛蟠闻言,瞬间成了斗败的公鸡,又坐倒在椅子上,有气无力道:“妈你就别操心这事了,我还不急。
  这世上也没几个环哥儿那样的,不知道娶那么些老婆作甚。
  我还想多玩几年呢……”
  说罢,到底觉得无趣,他原还以为,何家是慧眼识珠,瞧出了他的好,才上赶着要嫁闺女给他。
  谁知道,那群王八操的,竟然耍了这么一出……
  越想越憋屈,跟薛姨妈和薛宝钗告辞后,薛蟠转身离去。
  国丧了了,他要找个地方,好好高乐几日……
  看着儿子“落寞”的背影,薛姨妈都忍不住落下泪来,对薛宝钗道:“你好歹也替你哥哥想想,给他寻一门像样的亲事。”
  薛宝钗闻言,秀眉微蹙,道:“前儿我同妈说,那位邢家姑娘是极好的,偏你……”
  薛姨妈摇头道:“她那样的出身,又有那样的父母,这亲事如何使得?”
  薛宝钗闻言无奈,道:“那我再看看吧。妈,今日甄家那位太子妃要来府上,晚上环哥儿要设宴款待,请你一起去呢。”
  薛姨妈闻言,道:“那你先去忙着准备吧,我一会儿自己过去。”
  薛宝钗笑道:“劳了三丫头和云儿操劳。”
  薛姨妈闻言,倒有些不乐意,道:“云丫头分明还没过门,这些事,该你来操持才是……”不过没等薛宝钗劝,她自己也明白过来,笑道:“真是难为环哥儿了,将家里都安排的那般周到,一人分管一摊子事,谁也不掺和谁,也好。
  就是不知道,你琴妹妹如今到了哪里?
  你也真是,如果环哥儿真对她起了心思,又岂是你能拦得住的?
  好端端的将她打发出去,你以为他们家老太太看不出名堂?
  而且就算不为环哥儿,为了宝玉她也着恼。
  要我说,直接许给宝玉,也不算差事。
  我算是看出来了,环哥儿是个重情义的,不会薄待了他这个同父兄弟。
  西府旁边那几处宅子,很不错呢,如今其中最大的一处却是划到了宝玉的名下。
  琴丫头跟了他,总比在外面晃着强。”
  不能怪薛姨妈薄情,不照顾薛家侄女儿,只是,相比于薛宝琴的幸福,她更看重薛宝钗在贾家的处境。
  因为薛宝琴远走的事,贾母近来很是给了薛宝钗不少脸色看。
  虽然没有言语上敲打,但只那副淡淡的神色,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就是对她,薛姨妈也觉得大不如前了。
  若非有贾环的面子在,贾母不定多不待见她们薛家母女呢。
  想想也是,虽然一路上磕磕碰碰,可如今贾家的地位却愈发如日中天。
  这还是宫里那位贵妃娘娘没生的情况,等到年下,宫里那位娘娘,若是生出一个皇子来……
  那,贾家的地位,将会再上一层楼。
  这般情况下,贾母也不需要再隐藏自己的喜怒心思。
  幸好,贾环如今和薛宝钗圆了房,待她也越来越好了。
  还将那么大的事都交给她掌管,远比管区区一个内宅重要的多……
  也许,这就叫福祸相倚吧。
第九百六十九章
富贵逼人
  “轱辘辘……”
  “轱辘辘……”
  车辕在西域丝绸古道上缓缓碾压而过,发出一阵响声。
  夕阳染红了半壁天空,也染红了千年古道。
  这是一队不小的人马,足足有二三十人。
  两辆马车,二十骑护卫。
  这里距离那座繁华雄壮的神京城,已经有近千里之遥了。
  出了秦关,又过了陇右。
  周围愈发的荒凉,却也愈发的广阔雄伟。
  在江南,是断不能见得这般厚重的天地的。
  即使那八百里秦关,也不及此地的宽阔和苍凉。
  亘古不变的黄沙和戈壁,磅礴震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虽然环境艰难,干燥,酷热。
  但薛宝琴的心境,却并未像薛姨妈想的那般恶劣。
  甚至,她的心情还不错。
  有人护着,不虞危险。
  一路上,若真有找麻烦的,亮出贾家的牌子,也会完美解决。
  大秦的西北路,是武威侯秦家经营了三代人一甲子的地盘。
  根基深入到方方面面。
  沿途所经过的每一座城,都会被秦家影响到。
  而以贾环和秦家如同一家的亲密关系,贾家的车队,在西北从来畅通无阻。
  没有危机感,自由自在,也没有紧迫感,没人催促,薛宝琴故地重游,看着当年同父亲一起走过的城池和景色,倒也乐得自在。
  每经过一座城,她都会观察一番云字号在城外设立的驿站,以及城内的商铺。
  商铺也就罢了。
  西北精穷,一百座城池的商铺加起来,利润都未必有江南三五座县城里的商铺利润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3/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