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2337

  “这次不一样,这次真的不一样!”
  爆料的人即使强行压低声音,可是她似乎太激动了,声音依旧不小。
  “昨儿个那些大老爷们高乐够了,各自回各自的屋,可东府珍大爷可能喝多了,差点走错屋,你猜他差点走到哪去?”
  “能到哪去?无非是又看上了哪个标志丫头,想要趁机办成好事。嘁,这种事东边那爷仨还不都做惯了的,四小姐是怎么来的……”
  “这次真不一样,我给你说,你千万不要说出去,不然就要出大乱子了。昨夜珍大爷从咱们这边喝完酒回东边儿后,竟然径自往蓉哥儿的屋里钻,你想啊,蓉哥儿那会儿还没回去呢,他……”
  “我的天哪,那最后怎样了?不会……”
  “没有没有,你可千万别乱说,大少奶奶见珍大爷喝多了,就赶紧使人去将尤大奶奶喊了去,这才架着珍大爷走了。尤大奶奶还下了禁口令,不许任何人传,要是谁敢多嘴,传到外人耳朵里让她知道了,直接打死了账。嘿嘿,想想也是,这公公趁着儿子不在往儿媳房子钻,这不是扒灰吗?我给你说……”
  ……
  “轰隆!”
  贾环面无表情的继续往前走,脑子里却满满是惊雷阵阵,电闪雷鸣。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贾环前世一直在猜测,贾府这个庞然大物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十几年内便轰然倒塌的。
  如果只单凭红楼里罗列的那一点罪名,实在无法让人相信。
  放印子钱,纵然不光彩,但对于贾府来说,真的连皮毛都算不上。
  至于草菅人命,迫使人命致死,这就更是一个笑话了。
  随便挑一座公侯府出来查一查,哪家府里没有打杀过几条人命?
  思来想去,贾环最终还是将“罪魁祸首”放在了“造衅开端实在宁”的“宁”身上。
  而起源,应该就是贾珍父子聚乱人伦,将秦可卿活活逼死所致。
  贾环百分百的肯定,秦可卿的身份,绝对不是什么秦业从养生堂抱回的弃婴那么简单。
  作为宁国府的长子长孙,作为贾氏一族未来的宗族族母,这个身份是何等的贵重,何等的重要?
  在这个时代,一个连清白身份都不能保证的弃婴,如何能当的起?
  再联想到红楼中关于她卧房中的描述,以及死去后所用的棺木。
  贾环断定,秦可卿有九成以上的可能出自皇室。
  而且很可能就是那位犯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留下的孤女。
  如果这样解释的话,荣宁二府,尤其是宁国府下场那等凄惨,大概就能说的通了。
  因为无论是太上皇还是他的哪个皇子当皇帝,都不可能容忍的下皇家贵女,金枝玉叶,被两个违逆人伦的猪狗不如的畜生,给糟蹋到不堪羞辱以至于上吊而死的下场。
  这不只是对秦可卿的羞辱,更是对整个大秦皇族的羞辱。
  尤其是,当这个消息流传出去后,会让皇族蒙羞,会让皇族的威严遭到玷污。
  这对皇家来说,是绝对不可原谅的事。
  所以,贾环是绝对不会让这件事发生的。
  他就是赚一座金山银海,可如果这件事发生的话,那整个贾家,都要为这件事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整个贾族都要为贾珍父子陪葬。
  贾环面无表情的前行着,越走越快,若有人此刻能看到他的眼睛,就会发现,这一双肖母的好看的眼睛,此刻竟微微泛着血色红芒。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事到临头需放胆
  尽管贾迎春和贾探春两人一再推拒,贾环还是每人给了她们一百两银子的银票,让她们平日里不要舍不得花钱。
  而且就算她们不花,服侍她们的婆子丫头也要花。
  为了向她们炫耀财力,贾环把昨日从牛奔手里敲来的八百两银子的银票拿出炫富。
  贾迎春和贾探春两人见到贾环居然随身带着那么多银子,也就没有再拒绝。
  而贾环告诉贾探春,赵姨娘很牵挂她,这让贾探春很是沉默了会儿。
  不过贾环临走时,贾探春也忽然开口,告诉了他一件事。昨夜,贾母居然是从王熙凤口中“无意”得到的消息,贾环怔了怔……
  至于小惜春就更简单了,当着她的面,贾环将银票交给了老成的李嬷嬷掌管,嘱咐她不可委屈了贾惜春。
  贾环也不怕她会使坏,她的独孙就在大门外,准备和贾环一起去庄子里做活呢。
  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下,贾环拱拱手,又亲了贾惜春一口后,大笑着洒然而去。
  贾府门外,长长的一溜车队,有一大部分是镇国公府牛家给牛奔和贾环准备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定军伯府给韩家三兄弟和贾环准备的,只不过,这三人的加起来,还没牛奔的一半多。
  除此之外,还有几辆简陋的马车,上面坐着的,却都是一些异族人,男女老少都有。
  而一旁骑在马上护卫着的,除了李万机和帖木儿外,还多了几个新人,说起来倒也算是贾环的旧识,付鼐和巴音郭楞,还有两个不认识的。
  和他们一同护卫的,还有镇国公府的家将,还有定军伯府的家将。
  这大概就是亲贵之爵与宗亲之爵最为不同的特征之一。
  亲贵之爵,是允许有家将亲兵存在的,而宗亲之爵却不被允许……
  贾环赶来后,在李万机的陪同下,环绕着车队转了圈,没发现什么漏子,又和付鼐打了个招呼,没时间多说,翻身上马后,车队就启程了。
  这个点往回走,赶到庄子上,天儿差不多也要黑了。
  不过贾环已经打发人回去,让庄子上提前准备好饭菜,收拾出房屋,大家到了庄子后,只管休息便是。
  ……
  两个半时辰后,大部队回到了贾环的城南庄子。
  灯火通明,王贵甚至吩咐人在庄子口点燃了一座篝火。
  庄子大门处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老人、妇人、孩子,都有。
  每个人身上都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笑容,时不时的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跟贾三爷吹口哨打招呼,让贾环在一阵哄笑中笑骂几句。
  很不同的氛围。
  无论是牛家的大庄子还是韩家的小庄子,不管庄户有多少,庄内基本上都是以军法治家。
  一到夜里,整座庄子都如同军营一般,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杂音,别说像现在这般热闹喧哗了,就连高声说话都不允许。
  因为在军营里,高声喧哗有可能会引发营啸。
  所以,无论是牛家队伍还是韩家队伍,对这种景象都感到很新奇。
  如果他们还只是感到新奇的话,那与付鼐和巴音郭楞同来的族人,看到眼前这一幕,以及远处庄子的夜景,他们感到的就是震惊了。
  他们以前大都是在贾家其他庄子上生存过的,知道下面庄子上是什么个情况。
  总之,不管是数千上万亩良田的大庄子也好,数百上千亩的中小型庄子也罢,反正没有一处庄子是像眼前这座庄子一样的。
  齐整平坦的道路,一套套规划有序的庄户院,老人或坐或蹲在路边说话观察,小孩子们在路上尽情的欢声嬉戏。
  尽管之前已经听帖木儿说过,可是……
  咦,帖木儿呢?
  付鼐有些疑惑的四处张望了番,却还是没看到帖木儿的下落。
  同时,前面王贵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咦,三爷,李万机呢?”
  王贵惊奇的发现,最近愈发受贾环重用的李管事,居然罕见的没有出现在贾环身边。
  贾环很平淡的道:“哦,我让他和帖木儿留在城里了,让他们这两天查看一下门面,我准备在城里开个菜店……老王,庄子里都准备妥当了吗?”
  王贵也没有多想,闻言笑道:“三爷,您就放心吧。要是搁在往年,一下来这么多人,咱们庄子可真就坐蜡了。可是今年不一样,庄子上的粮食储备足够,酒肉有的是。上次起屋子的时候,三爷又想到了前头,多盖了十几套空闲的院落。哈哈,我说帖木儿这混小子怎么老在那些院落周围转悠,原来他早就盘算着将他那些族人迁来。三爷,这鞑子也不都是夯货啊……”
  贾环哼哼了声,道:“夯货?这群人里有几个比你想象的还要聪明的多。行了,闲话少说,你去再准备准备,记住,今晚酒肉一定要管够,尤其是酒水。要是不够的话,明天再使人去买。”
  王贵闻言,虽然有些犹疑,但还是点头应承道:“够倒是够了,备年货的时候,特意从东城白家老字号订了三大缸好酒。只是……三爷,今天放开了喝,是不是……”
  王贵其实是想说是不是有些败家,别的不说,那些匠户还有更恐怖的鞑子们,一个个都跟酒桶似得,放开了喝,还不把他们喝死?
  贾环手一摆,不容置疑道:“就让大家放开了喝,肉菜也管够,老王,不要小家子气,吃喝能花几两银子?又不是酒楼大厨做的菜,我们不要好看,实惠就好。大家刚一来,心还没定,让他们吃好喝好,等过了初六,就又要开始忙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