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337

  三位大都白发苍苍的老名医一听,顿时唬的不得了,其中一位道:“伯爷,我等草民自然会竭尽全力施为,可是,毕竟能为有限,水平不足,难保完全啊!”
  “正是,正是……”
  牛继宗沉声道:“尔等放心,我等乃朝臣,岂会是非不明?只要尔等尽力而为即可,绝不会冤枉尔等。”
  三人闻言,这才放心。
  “轰!”
  殿外一道惊雷炸响,唬的一些胆小的文臣险些腿一软栽倒。
  李光地淡淡的瞥了眼殿外后,道:“开始吧……”
  ……
  龙首宫,暖心阁。
  悬于头顶的雷鸣和闪电似乎近在咫尺,可是除了苏培盛隐隐有些担忧外,其他二人,就毫无所觉了……
  隆正帝站在那里,当着邬先生的面,打开了他的遗折。
  好像如此这般,邬先生就还是那样笑语吟吟的亲口跟他娓娓说来一般……
  “为逆罪无伦之身,而今生不能仰答天恩,谨跪上遗折,恭请圣鉴事:
  臣以一介书生,蒙陛下特达之知,奉朝三十载,累承重寄,参知枢密,得展平生之学,可无憾矣。
  虽受陛下恩重,得许臣富贵之期,而臣以鄙贱之谋,行屠龙逆事,若不自裁,必遭天谴,遗祸子孙。
  臣生于贞元二十八年,至今已知天命有余。
  以残缺之身鄙贱之谋,侍陛下业已逾二十五载矣。
  今得偿所愿,唯思后人。
  此阴私卑微之心,拜陛下体谅。
  然,臣犹有二三事,牵挂陛下……”
  看到这里,隆正帝细眸一酸,两行泪落了下来……
  看着面前“入睡”中的邬先生,他心如刀绞!
  他如何会不明白,邬先生为何会自尽。
  可是,他分明已经对邬先生说过,要全这段君臣之义啊!
  “轰!”
  苍穹还在咆哮,豆大的雨滴砸在玻璃窗上,竟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隆正帝却如若未闻,深吸一口气后,继续观之:
  “陛下,今日之谋,全乃臣一人之罪。自太上皇闭关之日起,臣便起此逆心。
  太上皇,雄伟之帝也。
  然其权欲之心,亦古今罕见!
  若非如此,以其天纵之材,绝不会至今难以突破武宗。
  皆因其心,皆在权谋之上。
  若待其闭关有成,破关而出,陛下今生再无掌权之日。
  然朝纲败坏至斯,武嬉文恬,隐忧丛生,更有窥视大宝者,死心不绝。
  主忧臣辱,故而臣起逆弑之心!
  此皆罪于臣也,也皆为臣所谋,陛下不可心愧!
  今日之局,大势已定,以陛下之手段,定然能成为千古帝王。
  但臣心忧,亦有隐患几许,陛下不可不防。
  其一:彰武侯,叶道星!
  臣观此人,心性凉薄,权势之心太炙,鹰视狼顾,虎狼之辈!
  虽其为臣以其父因太上皇荒疏之故而丧为由,又以太尉之职相诱,说动其归附于陛下。
  但臣以为,今日他可叛隆恩于他之太上,他日必可再叛陛下!
  甚至叛大秦,行不可言之事!
  因此,当陛下重掌大权稳固朝纲之日,必当除之,以防不测!
  另陛下当记,不可以荣国一脉除之,否则,荣国一脉必然势大……
  其二:忠顺王不可杀!
  太上之崩,虽绝无疏漏,却必难少流言之祸,难免人心惶惶。
  陛下初掌朝纲,放眼明宫,满朝皆敌!
  忠顺存,则人心定。
  忠顺亡,则朝纲衰。
  陛下心怀寰宇,如渊似海,容一忠顺,得安天下,轻重之别,陛下定然知之!
  其三:荣国一脉!
  太上驾崩,自此再无人可折荣国之基。
  然此并非不可忍之事。
  当然,陛下贵为至尊,岂能受一不可制之势在朝!
  然臣窃以为,此事并不难为。
  只需掌握分化、平衡二法即可。
  今日之后,叶道星可为太尉,以代方家之势。
  荣国必定以为,陛下与以叶抗衡荣国,叶自然亦是此想。
  然西北已定,西域归附,黄沙军团二十万将士,不必齐聚武威,浪费国孥。
  且要偿武威秦家数十年戍边受国之功,陛下可招回秦梁,除去叶道星之日,便以其为太尉,取而代之!
  如此,秦梁后来居上,与牛、温人必生间隙。
  荣国以内,自然分化!
  ……
  还有最后一事,如何处置,最为重要。
  处置得当,则陛下如虎添翼,龙飞九五。
  处置不当,则陛下根基难稳。
  那便是……贾环!”
第八百七十九章
环儿昨夜去哪了?
  “陛下,贾环此子,可为一异数。
  臣观其发迹之始,以为其为一心狠手辣,心思缜密阴毒之辈。
  以八岁稚龄,携三五家丁,就敢强杀贾赦之流,且几无破绽。
  可怕之极!
  然而,在其成长中,臣却发现,他竟然并非是那种枭雄之姿,反而是有些婆婆妈妈,极为儿女情长之人……”
  饶是隆正帝此刻心中悲痛,可看到邬先生说贾环有些“婆婆妈妈”时,还是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不由的抬起眼帘看了对面,看到邬先生面带安详的微笑长眠,心中却愈发绞痛。
  若先生犹在,与他谈起这话时,定然会大笑出声吧……
  一瞬间,隆正帝心中的悲凉孤寂之意,被扩大了无数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