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5/2337

  难道这些大人物们就不知道,这些人除了一张嘴皮子外,就再无他用?
  不,他们比谁都知道,可他们还是要以礼相待,恭敬有佳,礼贤下士!
  因为他们要用的,就是这一张张嘴皮子。
  他们是名士,就有名人效应,在士林中一呼百应。
  如果他们替哪一位大臣卖力宣扬名声,那么这位大人就会有名望。
  这就叫做养望天下!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们能养一个人的声望,同样也能毁掉一个人的声望。
  毫无疑问,贾环今日之行,会让他在天下士林中的名望,一败涂地……
  那些大佬们,满是讥讽的冷笑着看着贾环。
  坐以待其毙!
  猖狂小儿,不知死活!
  而马齐本人,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但,他今晚第一次给了贾环一个眼神。
  没有任何神色,平静如渊。
  目光没有憎恶,相反,隐约中,还有一丝怜悯……
  这个眼神,让贾环极其不舒服。
  移开目光,再往东,有的人漠然,有的人惋惜……
  有的人厌恶痛恨,有的人鄙夷……
  有的人……
  嗯?
  这是什么眼神?
  激赏,钦佩?
  贾环定睛看去,那人竟是……张廷玉!
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心领了……
  激赏,钦佩?
  这个眼神出自哪个衙内王侯公子眼中,贾环不觉得奇怪。
  因为这类人追求的是刺激。
  对于他们来说,贾环的所作所为,简直能让他们嗨翻天。
  而且贾环的身份,又让他们颇有代入感。
  然而并不是这些人。
  这种眼神,竟出自“和平端正,器量纯全”的张廷玉?
  都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这话一点都不假。
  许多人都羡慕贾环,羡慕他的出身好,机遇好,圣眷好。
  可是那得看跟谁比。
  跟张廷玉比,他就绝对比不了。
  张廷玉书香门第出身,这倒也罢了。
  关键是这个人的气运实在太好了,即使在隆正帝和忠顺王两派争斗的最激烈的时刻,都没有波及到他。
  而且,水火不容的两边,都喜欢他……
  奇怪不奇怪?
  这就是命!
  他是文官一脉,和忠顺王一脉的文官们,从起不龌龊,不过分亲近,但也不疏远,以礼相待。
  那些文官们,也很喜爱这个士林出身,颇有文采的同类,因其温良谦恭的性格,甚至都不曾逼迫过他做些激烈的事,比如大家一起弹劾某三孙子和昏君……
  一般而言,这边喜欢的人,隆正帝就绝不该喜欢才是。
  不,隆正帝非但喜欢这个家伙,而且还非常喜欢!
  因为张廷玉从不参与党争,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当差办事。
  且没有任何贪赃枉法的事发生过,官场上的三节两寿,他也收,但超过一百两银子外的,他绝不收。
  他给上官送礼,也多是他自己写一副字,或者画一幅画。
  还别说,他的上官竟然不嫌寒酸,还当成重礼……
  这样的人,简直太对隆正帝的脾性了。
  在他看来,这等干吏,清廉,有底线,又不迂腐。
  稳重,踏实,本分,不结党营私,可谓忠诚!
  这妥妥的是臣子典范,名臣苗子啊。
  因此,隆正帝对张廷玉,可谓是百般呵护!
  不仅隆正帝,连太上皇闭关之前也多有赞赏。
  别看隆正帝和贾环时不时密谋一下,关系也很亲近。
  但这种亲近,类似于私人感情,亲情的亲近。
  而隆正帝对张廷玉,则是一种“爱卿可当大任”的信任的亲近。
  贾环打个王侯世子,打个方冲李武等人,一点问题没有。
  纨绔衙内,小儿行径!
  可贾环要是敢动张廷玉一指头,隆正帝估计真能亲手打他一千大板!
  由此而知,张廷玉地位之超然。
  因此,他绝不会巴结贾环,不需要……
  而以他温谦的性格,也不会讥讽贾环。
  那他这个虽然隐晦但清晰存在的眼神,是为什么呢?
  直到走下楼,贾环也摸不着头脑,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索性也就不再去想,也没功夫去想了……
  因为当他带人走下二楼时,迎接他的,是所有人齐刷刷看来的目光。
  贾环纳闷儿,他们都看他作甚?
  就在这时,二楼穹顶上,忽然传来了一道悲愤的声音:“马相,您为何不……”
  但只传来一声,声音就断了。
  随即,一道明显苍老许多的声音响起:“文会继续,用这些士林清流的文章诗词们,来涤荡掉稍许的戾气和无所谓的小儿顽闹吧。”
  贾环闻声,仰着头看着楼顶上,那个漏斗一样的家伙什儿,不仅如此,中间还有一根铜管从天而降,贯穿整个二楼,通往了一楼……
  贾环这才反应过来,敢情,三楼的一举一动,都被扩散到下面两层楼了。
  他竟当了回男主播!!
  唔,这就好理解,那些人看向他的各种目光了。
  有崇拜的,有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有淡漠的,有愤怒的……
  还有些,目光一直打量着侯烨手中那个紫漆木盒的。
  贾环看着齐国公府的陈昊,治国公府的马强还有缮国公府的石卓三人,不住的对他挤眉弄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5/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