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37

  王熙凤在贾府的权势,很大程度上来自贾母的偏爱。
  她的身份其实是有些尴尬的,王熙凤是贾赦的儿媳妇,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
  在荣国府两房明里暗里的争斗里,她的立场可以用艰难来形容。
  幸运的是,她凭借一张讨巧的嘴和会伶俐的手段,博取到了贾府扛把子贾母的宠爱,并以此成功立足。
  所以,她一定要尽可能的让贾母高兴,她才能过的好。
  心里盘算着利害关系,眼光却无意停留在贾环脸上,待回过神来,看到贾环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的眼睛看时,没防备的她吓了一跳。
  没好气的瞪了贾环一眼,却忽地灵机一动,笑的有些得意起来,对众人道:“要说随意的开祠堂祭祖,的确是和礼法有违。可咱们不是随意的呀,要不是老太爷出现,环儿可当真就危险了呢。不说别的,就为这,环儿是不是应该去祠堂感谢一些太爷?这总不算失礼吧?我们就算是陪客,沾沾光。”
  这个借口非常强大,贾母听了顿时眉开眼笑起来,斜着眼打量起两个“不孝”的儿子。
  贾赦贾政还能说什么,只能保证尽快安排。
  “对了,环哥儿说的那个,学文不成,最好学武,你们怎么说?”
  贾母的口气,有些犹疑。
  让贾环奇怪的是,这句话让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微微倒吸了口冷气。
  什么意思?
  贾环有些诧异的扫视了一圈众人。
  贾赦是带头大哥,他不得不发言:“母亲,按理说,既然是父亲大人吩咐,我们不能不遵命。只是……只是环哥儿这身子骨,似乎也不是能习武的根骨。要不,先让他养养,再试试?”
  贾母闻言有些不高兴了,她倒不是为了贾环,而是因为贾赦等人居然不准备听老国公的话了。
  这岂不是大逆不道?
  贾赦见状,微微转头用目光示意了下贾政。
  贾政郁闷的要命,却不得不上前劝道:“母亲,大哥所言极是。而且,我大秦立国已经百年,在祖父和父亲大人他们两代人的辛苦征战下,如今已经四海程平,没什么大事了。习武的话……当然,父亲大人的话我们肯定是要遵从的。要不,先请个拳脚师父来?”
  贾母已经太久没有关注贾府的事了,听到贾政的话后,她有些诧异道:“咱们府上,连个懂拳脚的人都找不出了?”
  荣宁二府,可都是以军功起家的啊。如今,这才过了多少年,居然连个武人都找不出了……
  什么叫不肖子孙?莫过如是。
  贾赦作为荣国府的家长,此刻脸色很难看,却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贾政就更不成了,他是儒门子弟,读书种子……
  最后还是王熙凤,见贾母的脸色愈发的阴沉,转动脑筋,忽地拍手笑道:“老祖宗,大老爷和二老爷平常都在忙着朝廷的大事,这种家事他们哪里有功夫去管。他们不知道家里有没有武人,我却知道有一个。”
  “喔?是哪个?你可不要哄我!”
  老太太急忙问道。
  对于死去的老头子的吩咐,她想要把好关。
  王熙凤笑容可掬道:“在东边儿,有一个叫焦大的老人。他当年可是和东边儿老太爷一起放过马、出过兵的老人了,经验老到着呢!”
第十一章
也配?
  其他人倒罢,估计平日里也没谁将这个叫焦大的放在心上过,听都没听过。
  此刻听闻王熙凤之言,彼此间有个台阶下便罢了,大家都好。
  除了目瞪口呆的贾环外,其他人也没谁较真去考量这个焦大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包括贾母,她在乎的是家里人是不是会按照老国公的吩咐去做,至于做的好还是不好,那就不是她愿意去理会的了。正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女人的天职是相夫教子,而所谓的教子,也是教导儿子要听老子的话,按照老子的吩咐去做。
  至于成果的好坏,那是老子的责任。子不学,父之过嘛!
  当然,除非老国公再次托梦,她才会代替管教……
  只是,有些事可一不可二。
  就如王熙凤所言那样,仙凡殊途,见一次不知道得多大的代价,那是想见就能见的?
  再说了,就算贾环的演技再高,估计他也演不出长久的死亡状态,他憋气最长也只能憋个一两分钟,再长就要露馅了……
  ……
  “孽子,给我跪下,还不从实招来!”
  梦坡斋内,贾政一脸怀疑神色,对着也是一脸怀疑神色的贾环厉声呵道。
  贾政脸上的怀疑神色,是对贾环说的那些神神叨叨的事而言。
  而贾环脸上的怀疑神色,则是对王熙凤提议的习武师父人选有些质疑。
  焦大,不就是红楼里那个被几个家丁小喽啰按到地上后破口大骂,“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然后被塞了满嘴的马粪的那个老头吗?
  靠谱不靠谱?
  之所以没有被贾环直接定义为不靠谱,是因为贾环记得,这个焦大是跟宁国府那边的“老太爷”出兵放过马的。
  想来多少会有一点本事吧?
  贾环有些自卑,若不是他百分之一万的清楚他绝逼不是所谓的“读书种子”,此刻何必发这个愁?
  正愁思百转间,贾环听到他便宜老子的一声厉呵,然后毫无负担的继续用一双无辜而又清澈的眼睛看向贾政:“父亲,你说什么?”
  七岁的小正太,再加上两世为人的城府造就出的演技,顿时让儒家夫子的心软化了。
  想想眼前这个儿子险些被厉鬼带走,贾政都忍不住一阵后怕。
  多好的孩子……
  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儒家一直讲究抱孙不抱子。
  这里的子指的是嫡子,尤其是嫡长子。
  因为嫡子一般都被寄托了承载家族传承的期望,所以不能娇惯,必须严厉管教方能放心。
  至于抱孙,那是因为儿子可以充当严父的角色,扮黑脸儿,祖父就不必了。
  庶子则又不同,他们不需要考虑这些事,因为他们没资格去继承家业。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有时候在严父面前,庶子,尤其是宠妾所生的庶幼子,反而通常比较受宠和宽容。
  就算不受宠,也不会像嫡子那些被严厉对待。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看着贾环闪亮的眼睛和不知所谓的表情,贾政可能是意识到这个儿子已经是痴呆儿童了,忽然有些心酸的感觉,他收起了脸上严厉的神态,表情柔和下来,抚着贾环的头发,道:“环儿,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贾环点点头:“不记得了。”
  贾政犹豫了下,还是问道:“你……你真的,真的梦见了你祖父?”
  贾环依旧点头:“我也不知道那金甲将军是不是祖父,不过老祖宗说应该是。”
  贾政闻言,面色有些复杂,似乎有眷恋、有濡慕、有思念,还有……愧意。
  其实即使此刻,贾政心里还是非常怀疑贾环的话的。
  因为他非常清楚他的父亲老荣国公是什么样的人物。
  没错,贾代善的确是一个盖世无敌的武将,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儒雅万千的读书人。
  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儒将。
  如果贾环真的“遇见”了贾代善,那么他得到的叮嘱一定不会像贾环所复述的那般粗鄙糙劣。
  在贾政的记忆里,父亲贾代善从来都是一个腹有春秋、出口成章的人,说出的话也始终会让人如沐春风。
  也正是因为贾代善的这种人格魅力,才使得荣国府能够不坠先祖威名,在第一代荣宁二公皆亡后,依旧让贾家保持着勋贵第一,八公之首的超然地位。
  只可惜,荣国公英年早逝后,却是后继无人的局面。
  贾政是特别崇拜贾代善儒雅的一面的,自幼喜爱读书,而且他也知道,他是次子,不可能嗣国公爵,所以也就没勉力自己习武。
  遗憾的是,贾赦年轻的时候倒是也练过几天,可自从父亲贾代善战死之后,这二球货就完全自暴自弃养小老婆去了……
  因此,使得荣国府原本堂堂亲贵之爵,转成了宗亲之爵。
  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