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9/2337

  ……”
  只是,哼着哼着,乌仁哈沁的眼中却滚落了大滴的眼泪。
  贾环见之大惊,忙问道:“乌仁哈沁姐姐,你怎么了?”
  乌仁哈沁将脸埋在贾环怀里蹭了蹭后,抹尽泪水,忽然抬头,看着贾环吃吃笑道:“乌斯哈拉,我要跟你生儿子。说不定,下次你再来,儿子已经可以放牧打猎了哩!”
  说着,还挺了挺胸膛。
  贾环闻言,感受着那处触腻,心头火热,却又怜爱的看着乌仁哈沁道:“傻不傻?我每个月都要来个一两回,还要陪你放牧呢!”
  乌仁哈沁闻言抿了抿嘴,月夜下,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贾环,道:“你是做大事的大人物,比草原上的头人和汗王还了得。
  他们都那般忙碌,一年在家待不了几日,我又如何能让你常来见我?
  只要,只要你还记得这里有我,一年……半年,半年来看我一回就好。
  我会一边放牧,一边等着你回来……”
  贾环闻言,心里感动不已,低头在乌仁哈沁的唇角处亲了亲,笑道:“傻姐姐,再大的事,也没有家人重要。
  那些头人和汗王们一年到头不回家,可还不是被我打的屁滚尿流……
  你放心吧,外面的事,我自会处置妥当,家里的事,却更重要。
  只要我在京中,保管每月都来看你!
  再说,我虽然了得,生儿子也不一定一次就成,得常来不是?”
  感受着怀里愈发软绵绵的身子,贾环坏笑道。
  乌仁哈沁却不羞,仰着脸看着贾环,抿嘴笑着,再次要求道:“乌斯哈拉,我要给你生儿子!”
  夜空上,一朵云儿忽然挡住了月牙。
  天色愈发黑暗,贾环的面色上闪过一抹“羞赧”之色,道:“既然如此,那今夜,我就从了姐姐吧……”
  乌仁哈沁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心中的紧张感顿去。
  挂在贾环脖颈上的胳膊却搂的更紧了,身子,也紧紧的贴着贾环。
  贾环哈哈一笑,弯腰轻轻一抱,就将乌仁哈沁抱了起来,大步走进了宅子中。
  ……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这本是贾环在薛宝钗闺阁里学的诗,乃是晋初孙绰所写的乐府调《情人碧玉歌》。
  全诗是以女子的口吻描写处子破瓜、云收雨覆后欢悦“颠倒”的感觉。
  当初薛宝钗奉贾母命教贾环读书,因为贾环对《四书》《五经》颇为厌恶,因此她便想教贾环多读点诗书,总也能进益一些……
  然而也许是天意,贾环当日拿起诗书随意翻了翻,就翻到了这首顶级好诗。
  当他大声诵读出来时,差点没把薛宝钗臊死。
  薛宝钗至今都不明白,好好的闺阁版乐府诗,本都已将这些女孩子不能看的诗都剔除了,不知怎么又会出现这么一首……
  还偏巧,让贾环随手一翻就翻到了。
  在贾环再三求问下,薛宝钗尽最大的努力,用学术语气讲述完这首诗后,整整三天都躲着贾环走……
  见此,贾环便知道此事不是薛宝钗的手尾,但八成和薛姨妈脱不开关系……
  只是不曾想到,这首诗没来得及在薛宝钗身上用过,却先用在了乌仁哈沁身上……
  在清晨回京的路上,贾环坐在马上,神情有些怅然。
  昨日一夜鱼龙舞,让他识尽此滋味,流连忘返间,几乎乐不思蜀。
  只是今早起来时,却发现乌仁哈沁已经不在房间内。
  服侍他起床的彩霞说,乌仁哈沁已经去放牧了。
  到底不忍伤离别。
  却是不知乌仁哈沁姐姐此刻是不是在流泪……
  叹息了声,贾环敛了敛心思,车队要驶进神京西城门了。
  进了城门后,队伍径直驶向了荣国府。
  和姊妹们一起去荣庆堂跟贾母请完安,稍稍说了会儿昨夜的热闹后,贾环就起身与众人告辞。
  今天是他当值的第一天,不知有多少人,多少双眼睛在注视着他。
  想来,他的表现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
  皇城西门安福门外辅兴坊,五城兵马司衙门口。
  这是中央皇城所在要紧地,往日里,都是静悄悄的,没人敢声张。
  唯恐声音大一点,惹得哪个过路的大佬来,一顿训斥不说,扒皮打一顿都是极有可能的。
  虽然顶着京城内三大驻军之一的名头,可五城兵马司的地位着实让人尴尬。
  但是今日一早,却不知这里的人患了失心疯了还是怎地,竟然聚集了千把人在门口。
  虽说到底没敢堵住街道,都顺着墙檐儿一溜的站着,却也是站没站相,并且三三五五的交头接耳,乱嗡嗡的嘈杂的跟集市似的。
  若是搁在往日,有过路的巡城御史经过,一定会劈头盖脸的训斥一番,甚至还会将衙门里的主事喊出来,教诫几句。
  抖一抖兰台寺的威风。
  但是今日,也不知怎地,不止有巡城御史经过,甚至还有几抬八人抬的大轿经过,唬的一干穿着破旧秦兵军服的五城兵马司兵卒们,不断的给大老爷们磕头……
  又一八抬大轿经过,呼啦啦的一群兵卒们不得不再次跪地磕头。
  兵卒们心中腹诽不已,轿子里的大官同样也有些惊讶。
  “梅二。”
  宽容舒适的大轿中,一身着朱紫,面容清隽的大员开口道。
  轿子外一路紧跟的一个青衣中年管家闻声,忙应道:“奴才在,老爷有何吩咐?”
  那大员皱眉道:“这些兵卒,身上的军服怎地这般破旧?竟衣不蔽体!
  五城兵马司,已经困顿到这个地步了吗?”
  那名唤梅二的管家闻问,忙赔笑道:“老爷,哪里就到这个地步?不过是这些人弄鬼罢了。”
  “哦?怎么说?”
  大员问道。
  梅二笑道:“老爷是清贵之人,整日里忙着国朝大事,因此对这些勾当不知。
  五城兵马司虽然都是些下三滥之流,上不得台面。
  可却也是油水丰厚之地,尤其是东西二营。
  占着东西两市之利,不知生发了多少银子去……”
  那大员却也不是全然不食人间烟火,他皱眉道:“两市虽多为商贾,但能在那两处置办家业的,又怎会没有半点背景,任由这起子腌臜无赖敲诈?”
  梅二笑道:“老爷说的是,两市内有头有脸的门面,自然容不得这起子兵狗子去勒索。可总还有其他的小商贩和外乡人,只这些,就够他们吃饱喝足了。”
  大员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厌恶,道:“朝廷发给他们月例兵饷,却犹不知足,竟行此等下作之事。”
  然而,听闻此言,梅二却叹息了声,道:“老爷有所不知,朝廷发的月例兵饷,只是给正规在册兵卒的,军余帮闲却没有。
  这五城兵马司在册的兵员为五千,可军余帮闲却足足有一万人,甚至还要多。
  否则偌大个神京城,区区五千人却是照应不完的。
  因此,这一万多人,是要五城兵马司自己供养的。
  没银子拨给他们,又要他们做事,只能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9/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