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2/2337

  但即使有一个王熙凤在,周瑞家的也明白,还是远远无法和贾环抗衡。
  而且,贾家两府上下谁都知道,贾环对王家人的不喜。
  此刻,她却带了一个冒牌“王家人”来这里。
  周瑞家的心里差点没快悔死……
  “老祖宗,这位是……”
  贾环笑着问道。
  贾母看了看贾环的脸色,正要开口,一旁的王熙凤却抢先道:“三弟,正要跟你说呢。
  她是我本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叫刘姥姥。
  因家里遭了难,大老远的求上门来寻我。
  只因我来给老祖宗请安,所以周瑞家的就来寻我。
  老祖宗问过后,便动了菩萨心肠,招她过来说话。
  这还没说明白,三弟就来了……”
  贾环笑道:“既然如此,她怎么站在那里,隔着大老远的……”
  王熙凤素面朝天,但见贾环面上没有不愉快的样子,便笑的极为明媚,心中松了口气,不担心失了颜面。
  她高声笑道:“哎哟哟!你倒是来问我?
  谁让咱们贾家,出了个英雄了得,威名远扬的宁国侯呢?
  姥姥虽然是乡野老妪,却也听过三弟的威名。
  方才听外面说三弟来了,她便唬的拉也拉不住,恨不得退到门外去,唯恐惹恼了三弟。”
  众人闻言一阵大笑,笑容里,却都有些自豪。
  贾环无奈笑道:“这是什么话,既然是亲戚,我还能无礼不成?”
  王熙凤兴许是找回了状态,大声笑道:“这可不好说,她一个庄稼人,哪里懂得那多规矩?万一冲撞了三弟你,别的倒也罢了,可你要是下狠心,罚她几两银子,可让她到哪里去寻?”
  “噗!”
  贾母坐在高头软榻上,一口参茶没咽下,全喷了出来。
  顾不得咳嗽,就搂住一旁也抽抽直乐的贾宝玉,大笑起来。
  旁边薛姨妈和姊妹们,看着贾环一脸懵逼的神色,也俱是大笑不止。
  不过,王熙凤却在贾环有些深意的眼神中,微微红了俏脸……
  众人笑罢后,贾环道:“让刘姥姥近前说话吧。”
  王熙凤闻言,简直有些甜蜜的看了贾环一眼,然后让平儿去引刘姥姥过来。
  那刘姥姥被平儿引来后,颤颤巍巍的掸了掸衣服,然后跪倒在地,“梆梆梆”的磕起头来,道:“草民刘二蔓,给侯爷青天大老爷请安……”
  一席话没说完,林黛玉就率先笑了起来,继而又是满堂大笑。
  贾环都忍不住笑了笑,然后对平儿道:“平儿姐姐,快扶姥姥起来。”
  平儿轻轻笑着点点头应下后,就要搀扶刘姥姥。
  刘姥姥身手却很矫捷,自己站了起来,见满堂人都在大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跟着嘿嘿乐了起来。
  贾环见之好笑,却并不反感。
  他道:“姥姥远来,可有甚要事?”
  刘姥姥闻言,顿时不敢笑了,脸色变得有些悲伤起来。
  贾环见之一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的只是打点秋风而已。
  在王熙凤面前涨红脸害羞是有的,没有这一出啊……
  王熙凤却在后面忙道:“姥姥有甚冤情,尽管给我家三弟说就是。他为人最好公义,也从不畏权贵……”
  “凤哥儿……”
  贾环还未说话,上头的贾母却不悦的唤了声。
  王熙凤面色一滞,知道老太太心疼孙子,不愿给他再惹事。
  而且,刘姥姥算起来,还是王家的人。
  贾环又素来对王家不喜……
  老太太怕家里再起波澜,就是方才也只是说,要多给点银子让刘姥姥家去……
  好在贾环没让她为难,回头冲贾母笑了笑,道:“不碍事。”
  说罢,又转头对愈发拘谨的刘姥姥道:“姥姥有何难处先说不妨,若是能帮到一点的,尽力去做。”
  刘姥姥闻言大喜,忙道:“大老爷……”
  “诶!”
  贾环笑道:“姥姥唤我三公子就好,家父在堂,焉有老爷之称。”
  此言一出,堂上贾家人面上都浮起了笑容。
  不管什么时候,孝道都是最美好的事物。
  按礼言,贾环既然过继到宁国,和荣国这边便只是亲戚关系了。
  在宁国那边,当称老爷才是。
  可他却一直都只让家里人唤他三爷。
  只因他尊家父在堂,贾政为家主,不敢僭越。
  虽然只是一个称呼,但是可见孝心之诚。
  这也是贾政常自得之处。
  刘姥姥慌忙拍了拍嘴,道:“都是我这村妇没有见识,说错了话……”
  贾环笑了笑,一旁的王熙凤却忙道:“姥姥快说正事,我家三弟还有大事要忙,你再浪费功夫,他可就要走了。”
  刘姥姥闻言,再不敢多礼,忙道:“大老爷……三公子,我一个老寡妇,膝下无子,只靠着女儿女婿过活,家里统共只有几亩地,一年到头收下收成,刚好够吃个半饱……”
  贾环闻言,转头看向一旁姊妹处,对薛宝钗道:“一会儿让人取一百两银子,姥姥大老远来一遭也不容易。”
  薛宝钗忙笑着应下了,上头的薛姨妈看到这一幕,心中大喜……
  “不是不是,大老爷,我家里虽穷,也还能过的下去,我不是来打秋风的啊……”
  刘姥姥闻言,一张老脸飞红,连连摆手道。她此次前来,为的可不是银财……
  贾环笑道:“无妨,姥姥说正事吧。”
  刘姥姥闻言,心里感激不尽,也有些奇怪,那周瑞家的,分明说这贾家侯爷是个霸道绝顶的人,如今看来,很好说话啊……
  心里念了声阿弥陀佛,刘姥姥道:“说起来,都是因为家里那十亩荒地的缘故。
  只因这两年打理的勤,又从贵府的牧场上,买了好几车羊粪施肥,荒地竟成了良田,就惹来乡里里正的惦记。
  他先是要我家女婿狗儿卖给他,狗儿不卖,他就想了个法儿,让我家多交田税,多服乡役。
  狗儿气不过,就去和他理论,不知怎地,就动起了手。
  狗儿被他们一伙子狠打了一顿后,还抓到了长安县牢里。
  直到他签了卖地的地契后,才被放了出来,一两银子也没得,丢了地不说,还被打坏了身子,只能在炕上躺着。
  汤药钱花了许多也不见好,大夫说,他是心火太盛,不出一口气,就要活活气死。
  我实在没法儿了,才能厚着脸求到府上,求大老爷做主,给一个公道。”
  说罢,刘姥姥泪流满面,跪下使劲磕起头来。
  满堂人都唏嘘不已,同情流泪者也多。
  贾环让平儿将刘姥姥搀扶起来,看了眼她额头上的红肿,想了想,道:“姥姥,你乡间那里正,在长安县衙门里,怕是有人吧?”
  刘姥姥叹息道:“谁说不是呢?那里正与长安县通判是本家,都姓傅。在我等草民眼中,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哩!”
  贾环笑道:“那姥姥想要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2/2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