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精校)第830部分在线阅读
其实玛丽昂·歌迪亚现在的英文水平已经很好了,第八十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她问鼎影后的时候,英文不仅口音重,而且根本就不流利,但是现在已经可以流畅地进行对话,而且口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见她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玛丽昂·歌迪亚看着眼前巨星云集的阵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去年玛丽昂·歌迪亚依靠“玫瑰人生”爆冷拿下奥斯卡影后时,她在好莱坞唯一的代表作就是“大鱼”,而且她还不是主演;自从获得影后小金人之后,玛丽昂·歌迪亚就正式挺进了好莱坞战线,先是和约翰尼·德普合作了“公众之敌”,而后又与丹尼尔·戴·刘易斯、佩内洛普·克鲁兹、朱迪·丹奇、妮可·基德曼、索菲娅·罗兰等一众巨星合作了“九”,但这两部重头戏都尚未上映,所以玛丽昂·歌迪亚依旧算是好莱坞里一个生面孔,这也使得她一直保持着谦逊低调的为人处世态度。
玛丽昂·歌迪亚的招呼让大家都抬起头来,停留在她身上的视线并不露骨,但却可以让她鲜明地感受到自己正在接受打量。埃文·贝尔第一个就迎了上来,“你没有来晚,时间还早呢。”埃文·贝尔和玛丽昂·歌迪亚行了一个贴面礼,“在导演抵达现场之前,都不算是迟到。”
“你不是导演?”身后传来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一句耍宝的话,顿时让大家都笑了起来,玛丽昂·歌迪亚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埃文·贝尔无奈地摊开双手,“你知道我是说克里斯。”克里斯托弗·诺兰其实也早就到片场了,不过他正在和罗伯特·法瑞斯、瓦雷·菲斯特讨论配光的问题。
由于这一次是合作拍摄,所以整个制作团队是以埃文·贝尔的御用团队为班底,加上克里斯托弗·诺兰用惯的一批工作人员,组建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出合作方案就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配光。
罗伯特·法瑞斯是埃文·贝尔的御用摄影师,用色更为大胆凌厉;瓦雷·菲斯特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御用摄影师,镜头干脆写意,但是整个色调都偏冷。而且在配光的方面,两个人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所谓的配光,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调色。电影之所以要做配光,主要就是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源条件下拍摄的镜头之间难免存在差异,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冲印,镜头剪辑在一起就会显得不和谐。当然,创作者处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使影片画面呈现出自己需要的风格,也是原因之一。
埃文·贝尔对光线的要求更为饱满,而克里斯托弗·诺兰对光线的要求则更为凛冽,这还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只信赖传统胶片,所以他只是用传统配光,瓦雷·菲斯特作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御用摄影师,对传统光化学工艺有着深刻的理解。
传统配光十分消耗时间,因为摄影师需要对现场的色彩平衡和曝光条件作出十分琐碎的调整,用着测光仪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缓慢修改,单单是调整一场戏的灯光可能就需要三十分钟,甚至更长,但这样的优点就是,后期制作几乎无需再进行修改,从而缩短后期的时间。而埃文·贝尔则更为贴近二十一世纪的新类型导演,更加信赖后期数字调色。
这时候就是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时刻了,罗伯特·法瑞斯虽然贵为两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获得者,但他还是主动妥协,和瓦雷·菲斯特一起根据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要求利用传统调光来进行拍摄。
同样的,埃文·贝尔身为建筑设计的高材生,他在电影里还挂了一个技术顾问的头衔,在电影里所有建筑结构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都将由埃文·贝尔亲力亲为,甚至于他还真正地加入到了道具组的工作之中。这样的分工合作,对于电影成品来说绝对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正当埃文·贝尔在说话时,玛丽昂·歌迪亚却在认真打量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们即将在“盗梦空间”这部作品里饰演一对夫妻,虽然没有亲密恩爱的戏份,但彼此之间的火花也是十分重要的。玛丽昂·歌迪亚比埃文·贝尔大了七岁,如何找到一个平衡,并且将这段最重要的感情线表演得有说服力,也将是埃文·贝尔和玛丽昂·歌迪亚之间最大的一个挑战。
除了“盗梦空间”之外,玛丽昂·歌迪亚和埃文·贝尔之间还有一个小小的缘分,她刚刚结束拍摄不久的歌舞作品“九”就是改编自埃文·贝尔在百老汇经典的剧目。当拍摄出“芝加哥”、“艺妓回忆录”的罗伯特·马歇尔和韦恩斯坦兄弟打算将这个剧目搬上大屏幕时,对于男主角的第一人选毫无疑问就是埃文·贝尔。
可惜的是,埃文·贝尔以档期冲突为理由,拒绝了这个邀约,最终男主角落到了戏骨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身上,而玛丽昂·歌迪亚也成为了“九”这部群星云集的作品中的一员。没有想到,当初在“九”之中错过的合作缘分,居然如此快就实现了,这让玛丽昂·歌迪亚觉得,缘分这种事还真是有些微妙。
“来,我为你介绍一下剧组的成员吧。”埃文·贝尔主动肩负起了这个责任,他是“盗梦空间”的制片、导演、编剧、主演,所以克里斯托弗·诺兰不在现场的时候,他的确有这个义务。
第2111章
分工合作
埃文·贝尔等人在片场热火朝天地聊着,其实这也是彼此认识的一个过程,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都要齐心合力地制作这部作品,能够有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每一位演员都期待的事情。
埃文·贝尔看大家都到齐了,于是就带着大家朝片场里面走去。此时的片场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了,“盗梦空间”里梦境的第二层、第四层、迷失领域的大部分场景都将会在洛杉矶的片场完成,至于其他场景则将会到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卡尔加里镇、伦敦、东京、巴黎和摩洛哥的丹吉尔取景。
所以目前十七号这个伯班克最大的片场里面,有着各式各样的场景,让人眼花缭乱,而埃文·贝尔带着大家走到了一个巨大的圆筒状装置面前,这才开始介绍说到,“大家应该都阅读过剧本了吧,不管你们看明白没有,我们会先从剧本里第二层梦境开始拍摄。”
埃文·贝尔的话让大家都轻笑了起来,因为“盗梦空间”的剧本确实不是谁都能够看懂的,这里面牵扯到整个对于梦境的构想体系,有可能即使拍摄完整部电影,对于其中的结构也依旧不明白,这不是智商的问题,主要还是是否有兴趣的问题。埃文·贝尔因为是学建筑的,所以对这些立体结构有着十分清晰的思路,在和克里斯托弗·诺兰讨论的时候,对于整个梳理整个体系的架构都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在剧本里第二层梦境里,是发生在酒店里的故事,而由于受到第一层梦境的干扰,所以第二层梦境多次出现了重力改变的现象。为了能够拍摄出真实的效果,所以我们建立了这个装置,叫做‘万象环’。”埃文·贝尔开口介绍到,关于“万象环”的设计,埃文·贝尔只是纸上谈兵而已,真正实现成为真实的装置,还是要依靠专业人士。
关于技术这方面的工作,剧组自然是有专业人员的,不过埃文·贝尔身为导演,这部分工作就是他在负责的,当克里斯托弗·诺兰正在讨论配光的时候,身为半个专业人士的埃文·贝尔的工作就是让演员们初步了解拍摄过程中的这些装置,未来还要练习吊威亚——这绝对是一个辛苦活。
最近这几天,饰演第二层梦境守护人亚瑟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就一直在这个万象环装置中进行锻炼,埃文·贝尔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会偶尔进来锻炼一番,不过更多时候两个人还是在接受武术的基本训练。
由于克里斯托弗·诺兰对于传统胶片的制作,所以电影里大部分的特效并不是依靠后期电脑数字技术,而是实打实地制造出效果,进行现场特效、实地拍摄,然后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呈现出来的立体效果也是最直接的。
在剧本之中,第二层梦境之中多次出现重力改变,这就使得演员必须类似于在太空进行打斗,却又和太空完全始终失重的效果有所不同,所以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为了适应这种重力随时出现变化的效果,提前半个月就开始训练了。
“我们也需要进行训练吗?”提问的是艾伦·佩姬,她的运动神经可不怎么样。
埃文·贝尔笑了笑,“你们进行适应训练就可以了,因为我们所有的拍摄都会在这里面进行,如果出现重力改变的情况,你们至少不要慌张,这就足够了。”这样的说法,并没有让艾伦·佩姬放松,反而是皱紧了眉头,一脸的迟疑。
埃文·贝尔和艾伦·佩姬才刚刚合作过“朱诺”,对她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于是埃文·贝尔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最多也就是让你倒立而已。”艾伦·佩姬被埃文·贝尔这话吓得立刻就瞪圆了眼睛,惹得旁边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是哈哈大笑起来。
“埃文,那我也需要吗?”玛丽昂·歌迪亚也不由问到,不过她倒是没有太多的担心,反而有点跃跃欲试的模样,那表情让埃文·贝尔不由就想到了“两小无猜”这部电影,里面的玛丽昂·歌迪亚就是如此胆大妄为的个性。
埃文·贝尔一下就笑出了声,“这场戏只有我、里奥、乔、艾伦、希里安和肯需要拍摄。”肯,指的是渡边谦,他的英文名叫做肯,“当然,如果你想要尝试一下,完全可以来练习练习。”
说话间,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却是走到了万象环里面,对着一脸担忧的艾伦·佩姬说到,“放心吧,不会很难的。”
埃文·贝尔走到了开关旁边,扬声说到,“其实就相当于跑步时的急转急停,只是这个跑道并不平整。”
演员们的视线顺着埃文·贝尔的方向看了过去,眼前的万象环装置氛围两个部分,外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风火轮转盘,里面则是一个立体的长方体空间,一旦风火轮转起来,里面的空间就可以制造出重力变化的效果了。里面的空间是一整层酒店的场景,当然现在眼睛可以看到的就是酒店走廊部分,但是走廊两侧的每间房间也都是可以进去的,因为房间里也是有重力改变之后的打斗戏份的。这个装置是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设计的,一直到前一段时间才安装、试用完毕,然后就投入了正式的训练之中。
只见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走进了走廊之后,把外套脱了,对着埃文·贝尔的方向高喊了一声,“准备好了。”埃文·贝尔就按下了旁边的红色按钮。
一阵发动机的声音轰隆隆地响起,眼前的走廊就开始缓慢旋转起来,只见约瑟夫·高登·莱维熟练地在走廊里走起来,并且随着走廊旋转的角度开始奔跑起来。这才刚开始,并不困难,只是要控制住身体重心的倾斜度就可以了。
忽然,走廊开始抬起来,倾斜成一个角度,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一下就掉了下去。由于走廊抬起来了,所以站在旁边的演员们全部都看不到走廊里面的景象,只听到里面发出一些低低的闷响,想来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掉下去,砸到墙壁的声音。
艾伦·佩姬的整张脸顿时就皱了起来,彷佛掉下去的人是她一般,那疼痛通过她的脸清晰地表现了出来。
不过,当走廊再次恢复过来,忽快忽慢地旋转时,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一点狼狈的样子都没有,依旧是如鱼得水般地在行走,时不时还做一些武打动作。由于他的平衡一直保持得很好,所以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协调,但他在里面的确很自在。
其实正如埃文·贝尔所说,这就是一个重心在不断调整的过程。如果像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一样,不仅要行走,甚至还要打斗,那没有长时间的训练是绝对不可能的。目前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训练了近半个月,还是不太熟练,大家说话间就看到他又掉了下去,这次是直接砸在了墙壁上。
但如果仅仅只是适应重心的变化,那就容易了许多。可是埃文·贝尔一转头,还是看到了艾伦·佩姬那纠结的表情,他不由有些幸灾乐祸,“艾伦,不要担心。我是认真的。”看到艾伦·佩姬丝毫没有缓解的模样,埃文·贝尔这才解释到,“里面的所有设备都是用柔软材料制作的,即使撞到也不会受伤。”
看着艾伦·佩姬那纠结加上茫然的表情,埃文·贝尔哧哧地笑了起来,当初拍摄“朱诺”的时候,就觉得艾伦·佩姬似乎是一个什么都不怕的小妮子,现在看来,她看起来身手灵活,但也仅仅是看起来而已。
艾伦·佩姬也和埃文·贝尔很是熟悉了,狠狠地就瞪了埃文·贝尔一眼。这时候,克里斯托弗·诺兰就带着瓦雷·菲斯特和罗伯特·法瑞斯走了过来,这才打断了艾伦·佩姬和埃文·贝尔的嬉闹。
看到克里斯托弗·诺兰过来了,大家都纷纷开始打招呼,虽然说剧组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埃文·贝尔两个人共同执导的,但一来埃文·贝尔年轻,二来埃文·贝尔也是演员中一员,三来埃文·贝尔刚才一直都是嘻嘻哈哈的,所以相对起来,克里斯托弗·诺兰显然是比较有“权威”的形象。
对于这一点,埃文·贝尔也丝毫不介意,笑呵呵地说到,“平时剧组都听他的,等到有严重问题时,我们两个会找一个房间打一架,看看谁的拳头大之后再说。”这个调侃惹得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是哭笑不得。
“嘿,嘿!埃文,停,停……”后面的万象环装置里传来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气喘吁吁的声音,大家这才意识到,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到来,所有人都把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遗忘在里面了。
埃文·贝尔连忙跑过去按下了停止键,机器缓缓地减速,然后停了下来,但却听到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似乎一个重心不稳,居然又摔了下来,“咚”的闷响之后,传来了一声“哎呦”的哀嚎,虽然这个局面应该是严肃地替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担心才对,但所有人都没有憋笑憋得很辛苦。
当艾伦·佩姬第一个没有忍住笑出了声音之后,所有人顿时都哄堂大笑起来,包括克里斯托弗·诺兰。
第2112章
联合执导
“盗梦空间”开机了,但是整个拍摄情况与想象中还是有些差距的,技术方面的原因是主要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埃文·贝尔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在不断摸索中,两个人都正在慢慢地适应这个过程。
所谓的合作关系,其实双方势必是有占上风的一方,又或者说总是要有人妥协,如果双方都是无比强势,那么合作关系迟早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破裂。埃文·贝尔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两个人的性格都比较强势,相对而言,埃文·贝尔会更加突出一些,但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内在的固执却往往让问题陷入僵局。
虽然说,两个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即使这次的剧本都是两个人合作完成的,但导演位置的特殊性还是十分不同的;即使在开拍之前,两个人就商量好了自己的分工合作,但拍摄一部电影并不是那么简单地分成感情部分和技术部分,电影是依靠各个环节凝聚在一起之后形成的完成品。
所以,埃文·贝尔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合作在左冲右撞之间拉开了序幕。
“你确定要使用现场的爆破来完成这整个过程吗?”埃文·贝尔眉头微皱,露出深思的表情。
克里斯托弗·诺兰就站在埃文·贝尔的对面,他的眉头也是紧紧地打结着,“是的。我知道这会很麻烦,要和巴黎市政府进行沟通,而且无烟爆破的要求也十分苛刻。但是,这场戏只有通过现场实际爆破来完成,那种冲击力才会最为真实。”
埃文·贝尔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现在正在讨论的,是他们抵达巴黎之后的第一场戏,经过洛杉矶棚内近二十天时间的拍摄,两个人在合作的道路上逐渐琢磨出一些门道了,不像最开始时,两个人在片场里争执得不可开交——不过两个人都不是那种把所有怒火都发泄出来的类型,更多时候是语言暴力和冷战,让身处洛杉矶炎夏的片场总是如坠冰窖。
这场在巴黎街头的戏份,是柯布向亚莉雅德展示何谓“制造梦境”,仅仅依靠一个意念,就让整个巴黎街头都爆炸开来,就好像是万花筒一般。这场戏也被埃文·贝尔戏称为“万花筒”。
巴黎万花筒与克里斯托弗·诺兰所构思的折叠巴黎将会呈现出梦境最神奇的画面。不过折叠巴黎肯定是无法实地拍摄了,只能依靠电脑来实现,所以克里斯托弗·诺兰就十分希望巴黎万花筒能够真实呈现出来。
“不仅如此,整条街道都要用特殊材料按照实际比例搭建起来,这是十分消耗时间的。”埃文·贝尔再一次提醒到,由于整个巴黎街道爆炸时,柯布和亚莉雅德完全就是身在爆炸中心的,就好像欣赏烟花一般,看着街道在自己的周围爆裂开来,所以,场景制作时在材料的选择上就必须使用没有危险的橡胶、泡沫、塑料等等,即使是这些软性材料,在爆炸冲击之下,也很有可能对演员产生伤害。所以,埃文·贝尔对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坚持还是有些担忧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次没有说话,他只是看着埃文·贝尔。根本无需语言,埃文·贝尔就知道,这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表达他的坚持了。埃文·贝尔却没有着急反驳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这个观点,而是接着说到,“我赞同你的主意,不过我对于这个万花筒还有更多的想法。”
埃文·贝尔的视线和克里斯托弗·诺兰接触到了一起,他认真地说到,“我觉得这个爆炸也是有先后顺序,同时还有视觉美感的。你想象一下,一家花店或者水果店爆炸之后,将花盆、水果、鲜花冲击出来,但却没有在第一时间粉碎,也就是说这些物体完整地被冲击出去,然后在半空中,因为声波的力量,再次迸发开来,那些碎片将整条街道填充完整,这样的万花筒才是真正的视觉享受。”
克里斯托弗·诺兰沉吟了一下,也思考了起来,“你是说,将整个爆炸过程用艺术化的放缓形式呈现出来。”他很快就理解了埃文·贝尔的想法,在自己的脑袋里构建起实际的画面,不由自主地,他就点了点头,“怎么的话,画面的张力会更加突出,而且画面感会更加饱满。”
说到这里,克里斯托弗·诺兰顿了顿,脸上露出了笑容,“将街道上的店铺刻意安排一下,花店、咖啡店之类色彩缤纷的载体放进去,然后在爆炸时,整个万花筒效果才是最为惊人的。”
埃文·贝尔点了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如果要完成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完全依靠实地拍摄,那就是不可靠的,我们可没有办法控制爆炸的进程、程度。”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黑客帝国”里最经典的那个下腰躲子弹的画面,屏幕上不仅将男主角躲子弹的整个过程清晰呈现了出来,还把子弹的飞行轨迹都表现在观众的眼前。这样的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绝对是堪称顶尖。但是,要想拍摄出这样的效果,依靠实地拍摄就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数字技术。
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时就明白了,埃文·贝尔之所以对自己的这个构思提出质疑,除了拍摄难度方面的原因,还是有其他角度的考虑,“所以你的意思是?”
埃文·贝尔露出了笑容,“之前在洛杉矶,我们不是尝试过很多次了吗?”在这里,埃文·贝尔指的是传统拍摄特效和数字特效的结合,这也是“盗梦空间”这部电影里最大的看点之一。传统实地拍摄制造出来的特效,可以突出表演的真实感,而且从三维空间角度出发也将呈现出最震撼最直接的效果;而数字特效则能够让平时做不到的事情变为真实。
当初在拍摄第二层梦境零重力的片段时,埃文·贝尔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就对于整个拍摄手法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的讨论,最终两个人互相妥协。
克里斯托弗·诺兰坚持在万象环装置里安装了成百上千的威亚,构成一片威亚森林,而不是像埃文·贝尔建议的那样在绿屏面前进行拍摄,万象环装置里的场景是完全按照真实比例制造而成的,所以拍摄出来的效果自然是最真实的。
随后,演员们身上全部装上威亚,平均每个人身上至少有十条威亚以上,将整个肢体固定在半空中,呈现出零重力的漂浮效果。在一片威亚森林之中,演员要完成移动、甚至是打动的部分,将整场戏拍摄完成。
而这里,克里斯托弗·诺兰坚持让演员亲自上阵的建议就被打枪了,按照埃文·贝尔的建议,让替身上场。因为要让演员在空中依靠威亚保持平衡,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还要穿梭在威亚森林里,一不小心撞到了其他演员身上的威亚,那么零重力的效果就会不自然,更不要说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打斗了。所以替身演员上阵才是正确的选择。
等整场戏拍摄完毕之后,再用真正演员的脸部替换替身演员,然后在后期制作里用电脑设备一点点的将威亚抹去——而不是像绿屏前拍摄完成之后直接将背景更换一下那么简单。
这一次,拍摄巴黎万花筒的场景,埃文·贝尔觉得使用传统特效和数字特效的结合,会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来的效果更佳出色,这才有此建议。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一次没有再坚持,他点头表示了同意,“一会我们去和技术团队讨论一下吧。”
“他们估计已经被我们两个烦怕了吧。”埃文·贝尔的话让克里斯托弗·诺兰不由笑了起来。其实对于技术团队来说,能够利用他们的能力拍摄出更加精彩的画面,这才是他们的追求,自然是乐此不疲的。
确定了下一场戏的拍摄计划,克里斯托弗·诺兰也稍微放松了一些,“那这场戏就稍微放到后面一些,我们先从工作室的戏份开始拍摄吧。你要坐到监视器后面吗?”
埃文·贝尔摇了摇头,“整个镜头风格还是要保持一致,你坐在监视器后面吧。”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镜头更加干净利落,而埃文·贝尔的镜头则更加饱满缠绵,这会对电影的整体完整性造成破坏。“不过今天片场可是我说得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