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精校)第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940

  精疲力竭的丹尼尔·普莱维跌坐到了地上,不停喘着气。他的管家此时走了下来,看到了一片狼藉的保龄球馆,呼唤到,“丹尼尔先生?”
  丹尼尔·普莱维转过头来,波澜不惊地说到,“我完事了。”
  激昂的小提琴音乐在寂静的电影院里骤然响起,那欢乐昂扬的旋律带来的强烈反差,让酥麻感一波接着一波地从脚底窜到脑门,浑身都陷入了一阵无法控制的颤抖。电影,结束了。
第1733章
震撼登场
  头晕目眩,这应该是所有观看完“血色将至”之后观众的想法,最后一场戏犹如烟花般绽放之后,那冷静至极的一句“我完事了”,再搭配激昂欢快的小提琴音乐,将座无虚席的电影院观众震得脑袋上一片金星闪烁。
  当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血色将至(There.Will.Be.Blood)”的字幕时,刹那间,所有观众集体起立,用最响亮的掌声为电影送上了自己的赞誉。那雷鸣般的掌声发自内心、来自灵魂。这不是电影节,也不是首映式,只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点映了;这里没有记者采访,也没有镁光灯关注,更没有电影主创人员捧场,在场的观众只是真心买票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普通人罢了,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自发地起立鼓掌。不是为了作秀、不是为了鼓舞,只是为了将内心的感叹、赞赏、惊艳通过掌声释放出来,如此简单而已。
  全体起立鼓掌,这样的画面在电影节或者首映式上屡见不鲜,如果是在多伦多,就算是再不被看好的电影,也毫无疑问能够赢得这样的待遇。但是在日常生活的电影院里,人们看完电影都离场了,谁还有起立鼓掌,不明所以的人甚至会嘲讽一句“作秀呢”,但此时此刻,大屏幕上“导演:埃文·贝尔”、“制片:埃文·贝尔”等字幕在滑动的时候,观众的掌声却越发炙热起来,那种内心涌动的情绪就好像源源不断井喷的石油一般,在激烈地翻滚着。
  无论是纽约还是洛杉矶,仅有的两间上映“血色将至”的院线都是如此,电影结束之后全体观众起立鼓掌,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对埃文·贝尔的支持,感谢埃文·贝尔奉献了一部如此精彩的作品。
  “震撼登场!”这是来自“纽约时报”尼尔·达西的评论标题,他的开篇只写了一句话,“期待了整整半年的作品,埃文·贝尔没有辜负所有影评人的厚望,以傲人之姿震撼登场!”仅仅是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尼尔·达西对于“血色将至”的推崇了。
  在“老无所依”登场之后,几乎所有影评人都认为这部作品将横扫颁奖季,即使是受到无数热捧的“赎罪”,在王者气势上还是略逊一筹;而埃文·贝尔出品的“血色将至”则被一致认为是挑战“老无所依”最有利的竞争对手。
  虽然埃文·贝尔今年九月份已经推出了“荒野生存”,但是从题材本身来说,“荒野生存”固然是受到了诸多赞誉,但还是太过小众了,无法与“老无所依”这个级别的巨鳄相提并论。影评人自然会更加期待堪称史诗之作的“血色将至”了,而现在,电影正式登场,显然,埃文·贝尔没有辜负影评人放在他身上的希望。
  “野兽,完美主义者,骗子,凶手,狂妄……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丹尼尔·普莱维(Plainview)在‘血色将至’之中似乎愿意为了赢取合约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一切,但却唯独不愿意透露一丝关于他资深的浅显认识(Plain.View)。
  这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道以来最伟大的表演,他总是冷酷而神秘地面对镜头,发音低沉、迅猛,没有丝毫内心变化的痕迹表露,不禁让人怀疑他的敏锐、狡黠与残忍完全就是一种天性。从眼神到神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用一种内敛到极致的方式呈现出来,那种深入骨髓的颤抖,让人拍案叫绝!
  这同时也是埃文·贝尔又一次的巅峰之作,甚至超越了‘香水’之中的震撼。他依旧延续了自己的一贯作风,以一种客观的立场带着某种矛盾的赞赏与批判,将丹尼尔·普莱维这个角色勾勒了出来;而且还将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浓缩到了丹尼尔和伊莱这两个人物身上,不动声色地讲述出来。震撼,却是久久无法驱散。
  埃文·贝尔以一种几近默片的方式拉开了电影漫长的序幕,在整整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听不到任何一句意义清晰的台词,只有那嗡嗡的如同呻吟般咕噜着的弦音伴随着像肮脏小虫似的一次次爬下地表空洞的丹尼尔·普莱维。镜头之中那广袤荒凉的沙漠背景之下,人类的渺小被无限放大,那种强悍的大自然之中无情碾压渺小人类的压抑感,扑面而来。
  然而更让人感觉压抑和震惊的画面,却出现在电影的最后十五分钟里,当所有压抑的情绪爆发出来时,疯狂最终战胜了理智——这不是一场矛盾对抗的结果,而是顺其自然的演化,镜头里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像被魔鬼吞噬灵魂的黑色一般,一下又一下地挥舞着手中的钝器,砸向了代表信仰、也代表虚伪的伊莱·桑迪。
  作为一部讲述石油大亨传奇人生的史诗作品,‘血色将至’对于习惯了好莱坞式大片的观众而言或许是平淡的。在电影的大部分篇幅里,画面所呈现的平静与沉默甚至让人无法感觉到有事在发生。然后恰恰是这种极为平静的审视,使它具备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大气与深刻。这似乎与‘香水’有着天壤之别。不同于‘香水’艳丽到纷繁的色彩,‘血色将至’没有任何一种明显的奢华符号来表现出人类在巨大财富面前可能引发的嫉妒与贪婪,相反是以宗教意义上的推动,在平淡到几乎接近黑白的画面上,悄无声息地勾勒出来。
  上个世纪初石油繁荣的时代背景,在埃文·贝尔的镜头之中,剥离了鲜艳的色彩,呈现出一种具有原始气息的混沌和荒芜,这个缺水、种不出粮食、除了石油一无所有的地域需要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来改变自己在迅速发展之中的文明社会里的地位。于是,作为信使的保罗·桑迪带着‘上帝的旨意’找到了丹尼尔·普莱维,期望与野心在一种类似于荒原开垦的契机中得到了对接:丹尼尔对土地无情的开发使用开启了美国西部的广阔空白,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人性自身存在的巨大空白。
  在‘血色将至’之中,一共有三位主角,丹尼尔·普莱维,伊莱·桑迪,还有埃文·贝尔。
  丹尼尔·普莱维就是最典型的资本家,在不断重复着原始积累的掠夺者,他巧言辞令地说服当地人纳入他的统治版图,他贪得无厌地扩张着自己的帝国领域,他铁血冷酷地消灭一切阻碍,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折手段。工人的意外事故无法引起他的同情、养子的双耳失聪也无法阻止他的脚步,就连代表宗教信仰的阻碍也无法真正放缓他前进的步伐。也许,丹尼尔·普莱维就是2007年大屏幕上最可恶最邪恶最黑暗的反派人物了。
  但又有谁曾经看到,他是孤单的,他渴望有一个陪伴之人能够阻止他进一步堕落下去:是的,他知道自己正在堕落,所以他尝试过抓住身边的支柱,先是H.W.普莱维,然后是亨利·普莱维,可惜的是,两个人都背叛了他,前者埋怨他,后者是冒牌货。于是,他彻彻底底堕入了黑暗,被内心的贪婪、欲望所吞噬。
  伊莱·桑迪其实是另外一面的丹尼尔·普莱维,如果是丹尼尔·普莱维是站在阳光之下的恶魔,那么伊莱·桑迪就是披着光明外衣的邪恶入侵者。第三启示会,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其真实存在的本质,这是回响在‘旧约的喧嚣与躁动’和‘新约的救世福音’之外的第三种启示,是人类在认识到资深贪婪本性之后的无能为力与自我欺骗。伊莱对于名誉、尊重、金钱的不断需求,也就是本性贪婪的直接表现,这所有的野心都隐藏在他布道的‘圣人’皮囊之下,悄无声息地释放着那噬人的光芒,一直在伺机而动。
  一直到遇到了丹尼尔,伊莱·桑迪的野心才一点点膨胀起来,最终毁灭了他自己。伊莱最后于丹尼尔的对峙,其实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对抗,也不仅仅是宗教与资本在扩张统治时的对抗,更是人性之中善与恶、贪婪与欲望、真实与虚伪的对抗。最终,真实就如同所有的‘真相’一般,还是占据了上风。
  表面上看来,这就是一部‘以恶魔般的个人为核心的荒诞褐色喜剧’,但在埃文·贝尔却赋予了这个故事更加深层次的意义。也许,这是一个恶魔的故事,也许这个恶魔放弃了将不可计量的自然财富用于建立一个美好人间天堂的可能性,放弃了付诸于苍白无力的信仰来获取救赎的垂死挣扎,也放弃了——或者说被放弃了——情感牵绊对于欲望膨胀的制约,而是放任内心深处那种模糊的渴望不断胀大,超越了单纯对金钱、对权利的欲望,放任一种叫做‘野心’的负面情绪将所有一切吞噬。但事实上,没有那些他所恨的人,没有那些与他对抗的人,他也不可能独自完成这场悲剧。因此,这或许也是属于一个群体或者一个时代的寓言。
  埃文·贝尔用他昏暗几近黑暗的镜头,讲述了一个‘因为压倒性的仇恨从而聚敛财富,最终被仇恨吞噬’的故事,这或许是一个不容易被理解的观点。但这个世界上究竟是否有这样一个人历尽其一生才发现自己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竟然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就连自己都厌恶的人。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发现本质的幻灭,需要时间和耐心,这一切就像电影的标题公开声明的那样,‘血色将至’。
  在一声‘不’中,电影拉开了帷幕;最后,电影又以‘我完事了’画上了句点。在这一句‘完事(Finished)’之中,是否有人听到来自丹尼尔——或者说埃文——对自己的厌恶,而另外一层意思,显然就是完结、毁灭。
  震撼心灵!埃文·贝尔再一次用他惊世的才华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尼尔·达西在“纽约时报”的影评之中,赞不绝口。
第1734章
公民凯恩
  “血色将至”所带来的冲击力不言而喻,这甚至比去年一部惊艳整个颁奖季的“香水”还具有震撼效果。因为“香水”讲述的是欧洲的动荡,那似乎是一个距离美国有十万八千里的国度,在那里发生的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的交替和动荡,也许美国也有,但终究不是“美国往事”而是“欧洲往事”。所以,即使“香水”的底蕴再深厚,在北美市场的影响波长也依旧有限。
  但这次却不一样,“血色将至”讲述的是美国的故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故事,活生生的西部开发血泪史,资本扩张和宗教势力的对抗,浓缩在一个名叫丹尼尔·普莱维的石油大亨身上,震荡出一部让人荡气回肠的史诗巨作。
  1941年,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传记体影片“公民凯恩”,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
  “公民凯恩”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实验影片,被誉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在几乎所有的电影排行榜上都风光无限,被视为“电影史上四大影片”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这部纯粹的电影史诗是一部对生活高度凝练、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摒弃了当时通行的电影美元原则,构思新颖的仰角镜头和简约而富有表现力的纵深镜头等等,完全改变了好莱坞的传统影片拍摄方式,成为后世无数电影人膜拜的巅峰。
  一直到六十六年后的今天,“公民凯恩”始终都是各大电影杂事评选的世界电影十大佳作。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奥逊·威尔斯对于拍摄方式的大胆创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通过一个报业大亨的一生去折射整个时代背景之下的深刻内涵,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可以说,“公民凯恩”无疑是十分深奥的,在当年上映的时候,其实影评人并没有完全看懂这部电影的价值,虽然赞誉如潮,但却始终没有能够达到一个巅峰,在鼎鼎大名的奥斯卡上更是只收获了一座最佳原创剧本的小金人而已。然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公民凯恩”的价值逐渐体现了出来,也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遗珠之憾的顶尖之作。
  在过去六十多年里,以人物传记来折射历史更替的作品数不胜数,其中“阿甘正传”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巅峰,但要达到“公民凯恩”高度的作品却始终没有能够再次出现。而这一次,“血色将至”上映之后,“电影评论”的克里斯·范朋克用一句“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凯恩’”将这部电影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奥逊·威尔斯二十五岁拍摄出了‘公民凯恩’,名垂青史;埃文·贝尔二十五岁时拍摄出了‘血色将至’,即将载入史册!”克里斯·范朋克这一次比一向锋芒毕露的尼尔·达西更加开放,无论是标题还是开篇之语,都将埃文·贝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毋庸置疑,二十五岁的埃文·贝尔已经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惊喜,‘血色将至’仅仅是他导演的第六部作品而已,但回顾一下他的导演生涯,却让所有的赞美之词都苍白无力。三个月前,一部肆意挥洒的‘荒野生存’还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而现在,一部压抑到极致的‘血色将至’又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点燃了引信。
  埃文·贝尔用他的才华为我们奉献了一部资本主义扩张的血淋淋历史,更是一部人性自我挣扎、自我毁灭的真人秀。
  一直以来,埃文·贝尔的年龄都让人们担心不已,斯坦利·库布里克三十七岁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因为拍摄黑色电影‘杀手之吻’而刚刚在好莱坞展露才华的‘年轻导演’,而埃文·贝尔却已经成为奥斯卡导演殿堂里不容忽视的一员,连续三年入围最佳导演奖的角逐,让埃文·贝尔已经成为导演行列之中傲然的存在,这种过早显露的才华和过早到来的成就,足以令人不安,但‘血色将至’的深刻和纯粹却让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必然。
  ‘血色将至’这部改编自厄普顿·辛克莱1927年创作的小说‘石油’的作品,在埃文·贝尔的镜头之中,仅仅塑造了两个人物,丹尼尔·普莱维和伊莱·桑迪,其他所有人物都是为了烘托这两个人物而存在的。
  一个从沉默寡言的矿工开始,发迹成为一手遮天的石油大亨;一个则是借助着宗教势力的扩张,靠着卓越的口才,从一个贫苦农家的穷儿子成为了名震一方的神父。
  丹尼尔努力工作经营着自己的石油生意,他睿智他机敏他冷静,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段,而当这种野心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逐渐吞噬人性之中的正面能量,任何挡在成功之前的障碍都会被毫不留情地粉碎,甚至于在成功到来之后,这种野心也没有因此而满足消失,掠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了生活的本身,最终就失去了控制。
  伊莱这位表面上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神父,在一次次驱魔的表演之下隐藏的,何尝不是想要掌控一切主宰一切的狼子野心呢?他充分利用了小镇居民的善良无知,靠着卓越的口才和表演天赋将全镇事物掌控于鼓掌,最后甚至离开了小波士顿,去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埃文·贝尔的镜头之中,通过丹尼尔和伊莱之间的三次肢体冲突,将影片之中两种势力交锋一步一步推向高潮。丹尼尔代表的资本势力和伊莱代表的宗教势力,二者的力量对比一直都在反复交锋着,如同任何政治势力一般,彼此存在着竞争,但也彼此互相依存,在共同的经济或者政治利益面前,前一秒钟的死敌也可以瞬间放下武器握手合作。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双重残酷,在镜头之中跌宕起伏地搭乘历史前进的车轮,将一切阻挡物都碾碎。这就是史诗。
  但‘血色将至’之所以出色就在于电影的最后,丹尼尔和伊莱都失去了控制,两个人的肢体冲突将所有一切情绪推向了高潮,最后以伊莱血染当场告终。这就使得电影从史诗的层面又回到了人性的根本上来,将故事画上了一个句点。在现实生活中,资本势力和宗教势力是不存在你死我活的,但是在丹尼尔和伊莱两个人的内心里,人性善恶的拉扯却是有一个结果的。那一句‘我完事了’,就是如此振聋发聩。
  埃文·贝尔将自己对于历史的感悟、对人性的探讨,不动声色地融入到故事的讲述之中,他不会告诉你什么大道理,他也不会讲述到底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所有的故事都是如此冷酷而客观,冰冷得让人不由开始打寒战。但正是这一份客观,让史诗成就了佳作!
  另外,众所周知,埃文·贝尔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创作人,但这一次,埃文却有意采用了相对而言比较原始的电影语言。比如以大量的长镜头将整个情节一气呵成;比如说那些从地狱里传出的令人窒息的声音,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单纯的古典音乐成为了主流,甚至还大胆使用了一些不寻常的另类音乐和配乐方法,在视觉和听觉双方面刺激着观众的感官。
  在那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油井烈火之中,那种宛若来自远古时代部落居民用死人头骨击打而成的巫术音乐,贯穿了整场大火,一直到次日大火熄灭另一场景开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主管音乐也依然没有停止,而是顽固地延续了下去。可以想象,这一音乐的使用并不仅仅是用来烘托场景气氛的,它其实是从丹尼尔·普莱维内心深处发出的地狱怒吼,这种声音一直在召唤着这个野心勃勃的男人一步步走向魔鬼的怀抱。但受惊吓的,是观众。
  事实上,如果仔细琢磨丹尼尔·普莱维的相关配乐,就可以发现,这种灵魂被用力撕扯的声音充斥了他崛起的前半部分,而进入电影最后的部分时,丹尼尔·普莱维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财富,这种音乐就悄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压抑而封闭的沉默。这种变化无疑渲染出了一个真谛:丹尼尔已经放弃了挣扎,堕入了黑暗,他在那所阴沉的巨大庄园里过着离群索居的酗酒生活,除了偶尔传来单调的他在用猎枪枪杀客厅家具的破碎声,一片寂静。
  埃文对于配乐炉火纯青的掌控经过‘断背山’和‘香水’之后,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每一段旋律甚至是一个单纯的乐器声响,都能够达到烘托的作用。
  毫无疑问,埃文·贝尔已经掌握了将悲剧神话拍摄成为电影的能力,他的摄像机里可以饱含着温情,即使是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的悲剧也依旧让人泪流满面;但同时他的摄像机里也可以饱含着黑暗,在丹尼尔·普莱维这个凝聚着深刻现代性的人物身上,完美演绎了邪恶人性在人类生命之中的重要意义。埃文·贝尔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和挖掘,让人叹为观止。
  ‘血色将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凯恩’,而埃文·贝尔,也轻而易举地跻身到了那些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的行列!”
  克里斯·范朋克的这一篇评论,在整个影评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1735章
史诗佳作
  克里斯·范朋克在“电影评论”撰写的“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凯恩’”影评,的确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事实上,对这句话表示赞同的媒体,居然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想象一下,在试映结束时候,五家媒体一致亮出一百分的评价,这就是千载难逢的一次现象;而电影上映之后,“纽约时报”和“电影评论”中肯的分析和评论更是将电影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所以克里斯·范朋克的观点得到大部分认可,也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
  事实上,即使是“首映”杂志,也很难发表出大篇的批判言论。艾略特·卡特这一次绞尽了脑汁,也只是写出了一篇不痛不痒的影评,“埃文·贝尔过于追求大胆的体现,最终变得冷冰冰,没有任何实质的情感在其中。‘不’,这是拉开故事序幕的第一句台词,我觉得它也适应于对这部影片的评语中。”
  艾略特·卡特主要从丹尼尔·普莱维的情感变化上对电影进行了批判,H.W.普莱维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变化太过粗线条,不够细腻;假冒的亨利·普莱维的到来对于丹尼尔·普莱维的影响也显得有些突兀,在补充丹尼尔·普莱维人格的方面作用还是不够明显;另外,丹尼尔·普莱维终生未娶的这件事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当H.W.普莱维也选择了离开之后,丹尼尔·普莱维只能在后面破口大骂,就像是四十二街边站着的妓女。埃文·贝尔对于情感节奏掌控上的弱化,严重影响了整部作品的完成度,使得影片变得冰冷木讷。”
  这就是艾略特·卡特唯一能够找出的缺点了,但很快,就有一大堆的影评出现,就为了反驳艾略特·卡特的这种观点。显然,这一次影评人都有些激动,他们不允许有人侮辱“血色将至”这样一部绝世佳作。这种情况比起以前只有威廉·伍德一个人孤军奋战要来得好上许多。
  首当其冲是英国“帝国”杂志的评论,一句“史诗佳作”就可以看出这家来自英伦三岛的媒体态度了。
  “我们很难给丹尼尔·普莱维一个准确的定义,他不是坏人,更不是好人,只能说他是一个黑色人物。这种感觉不是某一场戏得到了,而是整部电影制造出来的氛围留下的影响,在这方面,埃文·贝尔做的十分成功,他为这部史诗般的作品找到了一个与之匹配的人物。
  在电影的头两场戏——1898年和1902年里,埃文就用这近二十分钟的时间为电影定下了基调,这是一种很难能可贵的做法。在宝贵的可以吸引观众的头几十分钟里,埃文放弃了花样和噱头,只是单纯在雕刻人物,目的只是为了让丹尼尔·普莱维更加真实可信。
  在这个开头,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勤劳勇敢的油矿主的日常生活,不带任何情感色彩。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设置,其实这也算是埃文一种艺术上的不妥协,稍微欠缺耐心的观众就会无法理解其中用意。但是埃文,这位在心理学上造诣非常的年轻人,他却选择了这种方式来塑造丹尼尔·普莱维的性格。
  第一保证了人物不会匆忙地展示其生活及性格,不至于为以后的叙事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第二,它展示了故事的背景以及人物的原始状态,而人物在此时所展示的品格——冒险、大胆、对金钱的渴望,都为后来丹尼尔·普莱维性格的复杂性做了铺垫。
  其实在‘血色将至’之中,埃文雕刻丹尼尔·普莱维和伊莱·桑迪的性格,都是按照同一路径的,首先客观性描述,其次是隐约暴露其内心的黑暗面与表面上的赞美情节齐头并进,再次则是内心黑暗面的扩展,最后完全爆发。
  丹尼尔这里,四部曲分别是,日常开采工作;不折手段购买居民油田;矿工意外、送走儿子、杀死假冒兄弟,最终与儿子的决裂以及与伊莱的决斗。而伊莱这一边则是,日常的牧师生活;传教时使用的表演手段以及教会事业的蒸蒸日上;殴打父亲以及为丹尼尔洗礼时的爆发;最终与丹尼尔决斗以及亵渎神灵。
  其实这种心理转变过程并无新奇之处,许多史诗作品都是如此,但是埃文却用‘内敛’一词将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内敛的叙事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完全掩盖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使这条人物性格发展的曲线完全被融入剧情之中,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将观众带领进入了一个巅峰。
  内敛,这就是‘血色将至’的关键词,一个‘将’字的使用,让这部作品成为了经典,同时也成就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有史以来的最佳演出。
  在电影之中的第一次冲突情节的铺垫中,面对前来讨钱的伊莱,丹尼尔为什么会毫无征兆地爆发呢?真的是毫无征兆吗?其实不然。这种长时间的内敛压抑与突然的爆发之间所形成的张力,成为了这部作品之中最让人拍手叫好的环节。
  丹尼尔和伊莱第一次在饭桌上关于买地时的谈判,其实丹尼尔就对伊莱不满了,我们可以看到丹尼尔语气、声音上的细微变化,显示出了他内心对油田的迫切,而伊莱的阻止和贪婪,却让丹尼尔厌恶——之前在信号山那里居民们的百般阻挠就让丹尼尔直接离开,选择了靠北的一块地下手,由此可证。
  另外,伊莱企图在钻井的开工仪式上传教从而建立威信,伊莱表现式的传教方式,都是丹尼尔厌恶的部分。但由于油田一直没有出油,所以伊莱还是有利用价值的,丹尼尔就一直强忍着自己对伊莱的厌恶,利用伊莱与居民进行沟通。
  而油井出油时造成的意外,导致H.W耳朵失聪,这也是丹尼尔愤怒的来源之一。伊莱就在此时,以救世主成功预言油田会出油的姿态出现在了丹尼尔的面前,自然就引来了丹尼尔的大爆发。于是,冲突就诞生了。
  在埃文的镜头之中,压抑和内敛一直是主旋律,一个个细节的拼凑将每一次的爆发都讲述得清楚明白,这才是‘血色将至’这部电影最出色的部分。这种展现人物性格的细节设置贯穿了整部作品,比如说丹尼尔和假冒兄弟的对话和相处,比如说丹尼尔和H.W几次见面、对话时的表情以及动作,都在一点点雕塑着丹尼尔的人物性格。有趣的是,丹尼尔朝黑暗的迈进的步伐每前进一步,他的事业就会越成功,换而言之,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血色’的来临,这无形之中又与电影标题形成了呼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9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