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精校)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第572章
哈佛假日
马克·扎克伯格原本不想参与此事的,因为以他的性格实在不屑做这件事。求助之人换做任何一个其他人,就算是比尔·奥尔森、达斯汀·莫斯科维茨的请求,他也不想参与。事实上,就算求助之人是埃文·贝尔,马克·扎克伯格脑海里“离开、离开”的声音就没有间断过。
可是,就在这一瞬间,眼前这个笑容在阳光之中飞扬的画面,马克·扎克伯格对于埃文·贝尔的羡慕就又再次涌现了起来,他不羡慕埃文·贝尔的事业、学业,他羡慕的是埃文·贝尔的个性,这种敢作敢为、追求自由的个性,让马克·扎克伯格无比憧憬。
所以,鬼使神差的,马克·扎克伯格在埃文·贝尔的呼唤声中迈开了脚步,甚至就连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看着埃文·贝尔两个人消失的背影,感受着身后不断传来的推力,马克·扎克伯格忽然就明白了:他是在想,如果自己也加入到这件事之中,也是打破了桎梏一回,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也张扬了一会呢?
当身后的推力又更加凶狠一些时,马克·扎克伯格用尽全身力气往前一顶,顶住了记者们又一波的冲击之后。马克·扎克伯格看着三名记者又冲了过来,酝酿再一次的冲击。马克·扎克伯格的眼睛稍微眯起来了一些,这是他练习击剑之后留下的习惯,这可以帮助他观察对手的动作。当三名记者冲过来的身体就要接触到大门时,马克·扎克伯格猛然一松手,他不仅松手了,还主动将左侧的大门拉了开来。
三名记者因为巨大的冲击,直接就往前飞扑了出去,接受到了万有引力的召唤,三名记者恶狠狠地摔了一个狗吃屎。教学楼门口的学生们,看到记者如此狼狈的情形,都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马克·扎克伯格看了看外面狂笑不已的学生们,又看了看地面上哀嚎不已的三名记者,视线再次投向已经空无一人的走廊,眼底不由多了一抹满足。
有了马克·扎克伯格的帮助,埃文·贝尔和娜塔莉·波特曼顺利甩开了记者,很快就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不过,这些记者们又岂会罢休。虽然没有抓到确切的证据,但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了。埃文·贝尔和娜塔莉·波特曼一起出现在宿舍门口:虽然名义上是朋友过来祝贺毕业的,但随后两个人又一起甩开了记者,手牵手的照片虽然模糊却能够分辨出主角,更不要说两个人守住教学楼大门,甩开记者的结局了。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着:有内幕,有奸情。
将这个故事用精致的语言描绘之后,出现在“世界新闻报”上的新闻就变成了,“哈佛假日——埃文和娜塔莉的浪漫邂逅”。
1953年,一部“罗马假日”,让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那段发生在罗马的浪漫爱情故事,迷倒了无数少女,至今也是一部经典的影片。而“世界新闻报”的如此新闻就再明显不过了,其描绘的就是埃文·贝尔和娜塔莉·波特曼的浪漫爱情故事了。
“世界新闻报”根据过去星星点点的线索,将埃文·贝尔和娜塔莉·波特曼从相遇开始,一直到现在编织成为一个堪比“罗马假日”的爱情小说:的确就是小说,已经超出新闻的范畴,成为让人叹为观止的杜撰小说了。
不同于上次埃文·贝尔和梅根·福克斯的绯闻,这一次故事的脉络都有照片为证,只是记者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脉络之中填补上了内容。至于内容真实与否,不重要,因为有照片就足够让读者浮想联翩了。
接下来前后两周的时间,各大媒体都在炒作这个绯闻,特别是此时埃文·贝尔先拿下托尼奖、“九”的演出又接近尾声,任何发生在埃文·贝尔身上的新闻都炙手可热,被放大无数倍。所以,这次埃文·贝尔和娜塔莉·波特曼的绯闻成为了埃文·贝尔有史以来最轰轰烈烈的绯闻。
娜塔莉·波特曼结束了毕业典礼之后,进入“情归纽泽西”的剧组,整天被媒体包围,扰不胜扰,整个剧组干脆就直接开始闭关,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而身处百老汇的埃文·贝尔,因为有“九”的演出,根本就是避无可避,成为了媒体轰炸的目标。虽然埃文·贝尔在接受采访时,正式申明“我和娜塔莉的确是朋友”,但记者们又岂会罢休。诸如“你们是否在暗中交往”、“你们未来是否有发展可能”之类的提问,还是层出不穷。
结果,埃文·贝尔干脆利落地再次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媒体整天围绕在百老汇剧院门口,可惜埃文·贝尔都没有出现,但是这种热闹的景象,也意外地让百老汇大道保持了高度的曝光率,再加上托尼奖的话题,百老汇的上座率的的确确是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娜塔莉·波特曼看着“世界新闻报”的标题,虽然对于这篇文章的内容她根本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标题她很喜欢。哈佛假日,这会让娜塔莉·波特曼回想起当天的情形,记者错愕的表情、愤怒的追赶,埃文·贝尔嘴角的笑容、额头的汗水,哈佛大学灿烂的阳光、静谧的树荫……这的确是一个假日,挣脱以往束缚,体验完全不同经历的一个假日。
想到埃文·贝尔那一脸狡黠的表情,娜塔莉·波特曼就不由笑起来。虽然以前她就知道埃文·贝尔鬼点子层出不穷,但这是她第一次亲身体验这个过程,其中的刺激和欢乐,让她真正体验到了“青春”的含义。也许,偶尔有一次这样的假日,也是不错的。
而对于埃文·贝尔来说,虽然“世界新闻报”对于“哈佛假日”之中他的目的描述不太准确,他主要是回来办事情的,而遇到娜塔莉·波特曼只能说是意外。但埃文·贝尔这次过来剑桥镇,的确像是来度假一般。先是和娜塔莉·波特曼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毕业典礼,而后又和两位教授进行了友好的会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标题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埃文·贝尔是先去拜访理查·温迪的。这位一手提拔了他,让他的设计突破重围,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新大楼设计图纸的老人,埃文·贝尔一直是心存感激的。
因为埃文·贝尔知道,建筑设计行业里,有才华的人无处不在,但真正能够闯出名号的却屈指可数,单单一个“机遇”一词,就可以葬送多少天才。上一辈子,埃文·贝尔关于建筑设计师的未来蓝图,就从来没有看到一丝曙光。所以,虽然设计图的优劣最终还是要依靠才华和能力来评判,但理查·温迪为埃文·贝尔提供了这次机会,才是开启“自由塔”未来的一个开端。
理查·温迪知道埃文·贝尔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建筑设计师事务所,虽然伴随着“自由塔”的中标,向埃文·贝尔发出橄榄枝的建筑设计师事务所绝对在少数,其中全美国最大的五间建筑设计师事务所,就有两家分别发出了邀请。但重点在于,埃文·贝尔还有其他的身份,而且还自己也有十一工作室。所以,埃文·贝尔根本没有签约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想法。于是,没有归属地的埃文·贝尔,自然就没有副手和助手的帮助。这对于“自由塔”未来的建设是有很大影响的。
最后还是理查·温迪帮忙解决了问题,他介绍了一个设计师团队,成为了埃文·贝尔的助手。目前,这个设计师团队已经开始和纽约市政府委派的工作人员开始接洽,着手准备九月份的奠基事宜。否则,埃文·贝尔现在哪还有时间忙其他事,只能专心地在“自由塔”搭建工程上了。
最终“自由塔”的设计定为,高度一千七百七十六英尺(约莫五百四十一米),象征着美国通过独立宣言的1776年——这个细节是埃文·贝尔与纽约市政府妥协的结果,埃文·贝尔原本拒绝这种象征性的符号,但迈克尔·布隆伯格还是说服了埃文·贝尔:这也是“自由塔”设计图纸之中唯一的大变动。其中,屋顶高位一千三百六十八英尺,象征原世界贸易中心北塔的高度,而观景台及最高的可使用楼层一千三百六十二英尺,象征原世界贸易中心南塔的屋顶。
一千七百七十六英尺,这个高度在世界范围来说不算是第一高度,但却是全美国的第一高度,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高楼。
目前“自由塔”预估将在2007年的九月份竣工,2008年一月份开放,前后历时四年时间。不过,工程这种事本来就说不准,工期只是一个预估,计划赶不上变化。上一辈子的世界贸易中心重建工作比预估时间晚了三年。所以,虽然现在预计2007年能够竣工,但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尽管如此,“自由塔”能够在九一一两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正式开始奠基,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
第573章
二次制片
年初结束了“加勒比海盗”、“真爱至上”的拍摄之后,埃文·贝尔就投入了其他繁忙的工作,即使音乐方面有一张单曲“顶级(The.A.Team)”问世,但宣传甚少,埃文·贝尔几乎将所有精力都花费在百老汇之上了。现在,埃文·贝尔又要开启他的电影征程,因为“撞车”就要开拍了。
在学校里分别拜见了理查·温迪、穆勒·兰斯之后,第二天埃文·贝尔就离开了剑桥镇,回到了曼哈顿的百老汇大道。于六月三十日结束了“九”的最后一场表演,这出在托尼奖上获得三大奖项肯定的剧目,成为了新涌进百老汇大道的观众首选剧目。
从纽约到洛杉矶,埃文·贝尔已经很是熟悉了。昨夜在百老汇剧院盛大的掌声还在耳边,今天一切就都已经过去了,一味沉浸在过去辉煌之中,只会让人固步自封。只有昂首挺胸,将视线放在遥远的未来,重新开始自己的步伐,开始一段崭新的旅程,才能享受旅途的风景。
虽然媒体还在渲染埃文·贝尔今年颁奖季的辉煌成绩,从格莱美到奥斯卡再到托尼奖,埃文·贝尔的的确确是创造了一个辉煌的“过去”。但对于埃文·贝尔来说,格莱美只是旅途中的一站,如果之后的专辑无法超越“二”,那么他歌手的印象也就永远停止在这里了;托尼奖是对他十年百老汇生涯的一个嘉奖,也是作为现在的埃文·贝尔受到的一个礼物,但未来如果百老汇还有出色剧目邀请的话,埃文·贝尔绝对还是会义无反顾地答应下来;至于奥斯卡,他甚至没有出席过奥斯卡!
所以,将2003年过去六个月的辉煌抛在脑后,以洛杉矶为新起点,以“撞车”为新平台,埃文·贝尔又踏上了全新的旅程。
这一次,保罗·哈吉斯将“撞车”故事的发生地点安排在了洛杉矶,拍摄地点也选择在了洛杉矶。不仅因为保罗·哈吉斯在洛杉矶生活了很多年,也是由洛杉矶这座城市的忒点所决定的。多民族文化、多阶层文化在这个城市中相互碰撞着,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引发新的冲突。一直到今天,种族问题依旧在困扰着这个城市中的居民:不是说纽约就没有这些问题了,只是洛杉矶因为其特殊的城市属性,越发鲜明罢了。
保罗·哈吉斯选择了洛杉矶,来反映“撞车”之中关于白人、黑人、中美洲裔、亚裔、中东裔等世界各地的人种的冲突,并且构建出因为阶级、种族而迸发的冲突。
“撞车”开拍之际,受到了媒体无尽的瞩目。
这是埃文·贝尔第二次担任制片人的电影,与“致命身份”一样,埃文·贝尔又再次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编剧,甚至更进一步让保罗·哈吉斯成为了导演;同时,演员阵容的强大也与“致命身份”的特点相似。桑德拉·布洛克、马特·狄龙、桑迪·牛顿、布兰登·费舍尔、唐·钱德尔……这一系列的演员名单,比“致命身份”的卡司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媒体敏锐地发现,埃文·贝尔第一次制片的电影“致命身份”是群戏,演员必须融入剧情之中将整部电影烘托起来,电影才会出彩;而这一次,“撞车”依旧是群戏,在已经公布的主要演员名单中,已经有超过二十名演员了。
其中,十一工作室并没有公布主演名单,甚至于比“致命身份”更夸张,埃文·贝尔当初在“致命身份”之中虽然戏份不多但还是关键角色,但这一次,十一工作室在记者发布会上面对提问时,保罗·哈吉斯清晰地表达了电影的理念:这是一部群戏电影,没有主角,只有戏份稍微多一点的配角。
“撞车”无疑也是一部整体大于个人的作品,埃文·贝尔对于剧本类型的喜爱显露无疑。埃文·贝尔也承认,他认为一部好的电影必须先是一个好的故事,然后才是好的角色。
不过有记者就提出了“加勒比海盗”这部电影,虽然这部电影还未上映,但杰克·斯派洛船长这个角色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对此,埃文·贝尔的回答是,“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好剧本,只是刚好男主角太有魅力罢了。”这让现场的记者们是齐刷刷地翻了一个白眼:这解释不就等于没有解释嘛。
不同于“致命身份”当时的冷清,这一次媒体对于“撞车”的开拍倾注了无数热情。根据保罗·哈吉斯对剧本的描述,媒体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部关于种族的电影。但保罗·哈吉斯表示,他不想要悲天悯人地讲故事、也不想要长篇说教式地传达理念,他只是用双眼去发现洛杉矶身边的故事。
对此,媒体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有的媒体认为种族电影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够成为经典的却为数不多。毕竟,要将这个沉重而宽泛的主题拍出新意,并且让观众买账,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电影评论”表示了他们的担忧,大主题容易出好电影,但同样的,大主题也经常会成为导演的坟墓。
有的媒体则认为按照保罗·哈吉斯所述,这很有可能成为一部无聊沉闷的流水账电影,在缺乏激情和火花的创意之下,任何“撞击(Crash)”都无法打动观众。“首映”的这种观点获得了不少支持者,其中不乏像“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颇有影响力的媒体。
还有媒体则表示担忧,从埃文·贝尔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特别是他拒绝出席奥斯卡的“激进举动”,这部电影很有可能成为一部充满批判讽刺的黑色电影。“世界新闻报”在这种观点之中摇旗呐喊,他们认为如果仔细回顾一下埃文·贝尔在九一一事件之中表现出来的果决,埃文·贝尔未来甚至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者。
当然,也有媒体表示他们对埃文·贝尔的眼光十分感兴趣。要知道,埃文·贝尔目前挑选剧本的眼光一直都被认为独一无二,总是给人意外的惊喜。这部分媒体,“娱乐周刊”的声音格外清晰,威廉·伍德甚至被同行们认为是“狗腿”地巴结埃文·贝尔,但也无法动摇他以及“娱乐周刊”对埃文·贝尔的应援。还好,“纽约时报”也站在了威廉·伍德这一边,让“娱乐周刊”肩上的压力小了很多。
仅仅从保罗·哈吉斯的只言片语,还有“撞车(Crash)”这一个简单的标题,实在无法做出更多的猜想。媒体也只能表达对主题的预测,还有对演员强大卡司的期待。当然,埃文·贝尔第二次担任制片人,居然再次号召了如此多优秀的演员,是媒体最为感兴趣的部分。要知道,“致命身份”时的号召力更多是来自于詹姆斯·曼高德,而这一次,加盟“撞车”的不少演员都表示对埃文·贝尔充满了信心。
当埃文·贝尔抵达保罗·哈吉斯位于洛杉矶的家时,他就迎来了第一位演员,桑德拉·布洛克。
对于桑德拉·布洛克,埃文·贝尔除了那部让她问鼎奥斯卡影后的“弱点”,还有“假结婚”、“生死时速”等出色的电影,但埃文·贝尔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数字谋杀案”,因为通过那部电影,瑞恩·高斯林和桑德拉·布洛克交往了很长一段时间。
桑德拉·布洛克是看过“撞车”剧本之后,第一个响应埃文·贝尔号召的演员,虽然她的角色前后也就不过剧本三页纸,拍摄出来片长绝对不会超过八分钟,但桑德拉·布洛克还是自愿降低片酬,选择出演“撞车”。
所以,当埃文·贝尔得知桑德拉·布洛克为了帮剧组节约成本,自掏腰包购买机票来到了洛杉矶时,埃文·贝尔在相对来说还十分陌生的桑德拉·布洛克身上感受到了她作为演员的热情,还有那豪爽的义气。
“布洛克小姐,这笔钱请让剧组报销。我是认真的。”埃文·贝尔握着桑德拉·布洛克的手,一脸真诚地说到。不过很快,他的调侃随后就来了,“要是让媒体知道,我让你自费前来拍戏,估计他们都会在外面对我进行无尽的讨伐了。”
埃文·贝尔的话正好迎合了最近媒体对“撞车”的报道,当然还有他和娜塔莉·波特曼漫天盖地的绯闻——半个月过去了依旧不见消停。这让桑德拉·布洛克呵呵地笑了起来,这位颇有些傻大姐风格的女演员,顿时让人心生好感,“贝尔先生,能够出演如此优秀的剧本,是我的荣幸。一张机票,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你想补偿的话,我倒不介意你请我吃一顿晚餐。”顿了顿,桑德拉·布洛克又接着说到,“当然,所谓优秀的剧本是我个人的判断,媒体如何想我就无法控制了。”
这让埃文·贝尔和保罗·哈吉斯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止是桑德拉·布洛克,唐·钱德尔、马特·狄龙等一干演员也都在当天赶到了洛杉矶,用唐·钱德尔的话来说就是,“如此好的剧本,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开工了。”
第574章
线索拼接
“保罗,对于如何拍摄,你有想法吗?”埃文·贝尔和保罗·哈吉斯并列坐着。
眼前是洛杉矶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街道,闪亮的小灯泡挂在街边的树枝上,闪闪发光,不过此时街道却空无一人。走到街道路口的树木之上就可以看到一张告示,上面写着“七月二日晚上八点至七月三日凌晨四点,封街拍摄。‘撞车’。”这是一张封街公告,在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城市里再正常不过了。
当一个剧组需要封街进行拍摄时,就会提前向市政府提交申请,通过之后,将告示打印出来,提前张贴到封街所在地,以保证电影开拍时,行人能够提前预知。晚上七点半左右,剧组工作人员就抵达街道两侧,开始摆放路障,拉扯封条,将街道封锁起来。当然,根据剧情需要,是可以适当放一些群众进入街道,亦或者是邀请观众成为群众演员,也可以完全清空整条街道。
此时,街道两侧的餐厅还是有许多顾客的,街道上的行人也还是人来人往。不过大家显然都没有太过激动,只是得知埃文·贝尔将会出现的消息,黄色的封条之外,聚集了至少三、四百名的围观观众。
这是埃文·贝尔拍摄电影以来,第一次封街。上一次拍摄“狙击电话亭”时也是在市中心,不过当时乔·舒马赫就希望拍摄街边观众的真实表情,所以完全没有封街,甚至没有通知路人们这里正在拍摄电影。所以,埃文·贝尔是首次看到拍摄电影时清场的场景。
不过,现在埃文·贝尔可没有心思去观察封街时的热闹景象,也没有时间去和两侧热切期待看到他的观众们打招呼,因为这里不是影迷见面会,而是电影的拍摄现场。
作为制片人,埃文·贝尔在“致命身份”时就清楚地知道,不懂不要装懂,要对导演表示信任,让导演放手去做。这一次,保罗·哈吉斯虽然是首次担任导演这一职位,但埃文·贝尔相信保罗·哈吉斯的想法,依旧不会插手。不过,埃文·贝尔一直都对于导演的视角颇有兴趣,而且他现在还涉足了编剧这一领域,所以埃文·贝尔希望抱着学习的心态,和保罗·哈吉斯多交流交流。
保罗·哈吉斯并不介意埃文·贝尔的提问,因为他知道埃文·贝尔现在正在学习阶段,而且他自己也是导演新手,有一个人进行交流沟通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我打算按照每个故事的线索进行拍摄,当故事和故事交接点出现的时候,以画面细节为连接点,在之后编辑的时候,进行线索交叉的剪辑。”保罗·哈吉斯对于“撞车”的设想,是多个不同的故事构成。在一个故事之中,因为种族、阶级爆发的冲突,制造出了受害者;而这个故事里的受害者,离开之后又将自己的怒火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受害者成为了加害者,而又有一个看似无辜的人成为了受害者;这名受害者又成为另外一个故事的主角。
多个故事之中出现的人物,并没有绝对的关联,却因为生活之中不同的接触融合到同一个事件之中。一个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连接到了一起,形成了我们的生活。
“你是打算多线同时进行,讲述一个故事之后,一个细节触发了画面,进入另外一个故事,就好像说,在这个时间点内,这个城市里同时发生的事。然后由这些故事来推动时间的前进,用故事的冲突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对吗?”埃文·贝尔将自己的理解讲述出来,此时,埃文·贝尔并没有将上一辈子观看“撞车”的画面代入,而是单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个剧本,观察保罗·哈吉斯的工作。
在片场,导演都有一个墨绿色的折叠椅,端端正正地放在摄像机监视器面前,这是掌控现场情况的最佳位置,也是导演权力的象征。保罗·哈吉斯此时就坐在这张墨绿色折叠椅上。不过,现在墨绿色折叠椅的左侧,又多了一张折叠椅,一般来说,这个位置是副导演或者主摄影师的位置,但此时埃文·贝尔却坐在这里,和保罗·哈吉斯并排坐着。从这个位置看过去,现场的情况了如指掌。
站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景观。现在坐在最靠近导演的位置,展现在埃文·贝尔眼前的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同于MV的拍摄,电影导演的座位,视角更广,掌控的局面也更加宽。但是,坐在这个位置上,脑袋也要足够清晰,对剧情的走向、对画面的把握、对演员的表演,甚至对于灯光、走位、视角等各个因素都有清晰的认识。
对于埃文·贝尔的反馈,保罗·哈吉斯点了点头,“不过你说得太空泛了,我们可以边拍摄边讨论。”导演可不是依靠嘴巴说出来的。保罗·哈吉斯虽然是第一次坐在导演的位置上,但作为编剧,他对“撞车”这个剧本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构想,埃文·贝尔选择相信他,让他坐在了片场权力最大的位置上,保罗·哈吉斯自然就希望将自己所有的设想都实现,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保罗·哈吉斯将镜头对准了玻璃推门的把手,然后喊了一声“开拍”,片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就都立刻运转了起来。
埃文·贝尔此时却是在脑袋里还原电影里的这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之前,应该是一个女人推开门走出去的画面。显然,保罗·哈吉斯是希望借用一扇门,将两个故事线索连接起来。一抬头,埃文·贝尔就看到了两个黑人絮絮叨叨地推门走了出来。
埃文·贝尔对“撞车”的剧本记忆得很清晰,现在回想起电影画面也十分清晰,这对黑人是安东尼和皮特,两个黑人小混混,整天无所事事。安东尼认为这个城市每一个画面都在表达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所以他用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拿钱去抢劫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