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天下(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238

  红袍神官鹤唳道人在镇子的百姓们面前展现修为,又怎么可能是为了阻止疯牛伤人那么简单?
  大隋皇帝要萧真人来,就是来展现道宗的实力给百姓们看,给朝臣们看的。只有道宗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实力,那么大隋官员和百姓对即将发起的战争才会更有信心。有道宗高手做后盾,大隋军队也就不必惧怕佛宗的修行者。
  皇帝看似平淡之举,所蕴含的深意令人不得不钦佩。
  所以方解推测到这些的时候,对如今大隋帝国的这位掌舵人充满了敬意。如果他知道皇帝陛下为了准备这场战争而做的其他事,只怕会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才是一位掌权者应有的城府,几乎把所有将要面临的困难全都想到了。
  方解忍不住去想,如果大隋的历任皇帝都有这样的城府心机,那大隋百年雄武不减也就不是难以置信的事了,他甚至相信,如果大隋之后的皇帝也如天佑帝杨易一样,那么无需多,再五六代皇帝之后,说不准大隋能一统天下。
  就在他怔怔出神的时候,麒麟横棍他们四个也发现了坐在树杈上看热闹的沉倾扇等人。年纪最大的铁奴悄悄摇了摇头,示意另外三个人不要过去相认。虽然十五年之期已经到了,但每个人都不敢真正的放下心。
  不只是担心那些一路追杀不知疲倦的僧人,还有那个幕后安排这一切的人也必须戒备。谁知道……十五年之后那个人会不会卸磨杀驴?
  又或是……斩草除根?
  ……
  ……
  透过马车帘子的缝隙,萧真人很满意自己看到的热烈场面。虽然聚集的人并不多,但他确信这件事用不了几天就会传遍帝都的大街小巷。到时候道宗中又一个神迹将被人疯传,虽然这比不得一夜桃花开的故事,但在这个关键时候其效果只怕比桃花那次还要好一些。
  陛下的密诏里提到要对蒙元动兵,让他想办法尽力去消除世间百姓对佛宗的恐惧。这件事在别的地方做起来极难,但是在大隋不是一件完不成的事。因为大隋百姓没有信仰,让他们有信仰虽然不是轻易简单就能做到的,可终究比抹除已有的信仰要容易得多。
  自清乐山一路北上,这样的所谓神迹他已经授意鹤唳道人展现过不少次。大隋百姓对于道宗的信仰,也变得越来越浓烈。
  他知道皇帝陛下是个做事大气而不失谨慎的人,在将要展开那样一场大战之前,皇帝必然会将所有事都考虑到。民心勇,方可一战。民心畏,战之必败。大隋军人是世间最强大的军人,但不代表他们真的能常胜不败。只有百姓们都坚信这一仗不会输,不遗余力的支持这一场有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军人们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所以,萧真人知道自己必须做好皇帝陛下交待的事。
  他也乐于做这件事。
  因为这件事如果做的好,不仅仅是对于皇帝有益。道宗虽然在大隋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可萧真人有自知之明。论整体影响力和实力,佛宗甩开道宗几条街去。而论领袖的地位和修为,那个大轮明王比他只怕还要强上不少。
  这样的道宗,如果不尽全力去发展的话,别说他这一世,就算再过许多世也无法真正的和佛宗相提并论。
  道宗偏居大隋这一隅,而佛宗已经广播天下。
  当他还是个混迹江湖骗钱的懒散道人的时候,他心里没有这样雄阔的理想。但自从那一年他在还是四皇子的杨易手里骗来了一百两银子和一个承诺之后,他的命运已经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变化。
  四皇子成了皇帝,他成了国师。
  而这个国师,却不仅仅是因为他为陛下发扬道宗而换来的。在当年四皇子杨易看似无欲无求谦卑谨慎的争夺皇位的时候,他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因为那件事,陛下才会信任他。
  见百姓们的反应已经足够热烈了,萧真人低声吩咐了外面的道童几句。那道童连忙往前走去找到鹤唳道人,在他耳边将萧真人的意思说了一遍。鹤唳道人点了点头,缓步走到那个蹲在大坑旁边看着自己的耕牛哀鸣的他自己也忍不住想哀鸣的农户。
  鹤唳道人让道童取过一块银子递给那农户温和说道:“伤了你的耕牛实属逼不得已,这银子是赔偿给你的。你的牛伤了骨头,以后只怕也犁不得地了。回头你用这银子再去买一头壮实的耕牛,若是还有什么要求你可以直接去帝都找我。”
  如此放低身份,立刻赢得了那些村民的好感。
  有人开始叫好,有人开始鼓掌。
  鹤唳道人转身,重新坐上马车。那农户拿着银子,傻傻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队伍重新上路,那些陪行的礼部官员一个个都有些傻眼。这是他们第一次见识修行者的能力,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人力竟然真的能如天威一般震撼人心。
  大队人马缓缓起行,百姓们夹道欢送。
  马车队伍经过树林边的时候,铁奴等人对树杈上坐着的方解微微点头示意。方解笑了笑,没有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第三辆马车的车窗帘子忽然撩开了一道缝隙。一道平静清冷的目光从车窗里探出来,先是看了沉倾扇一眼,然后很快就移开最终停留在方解身上。
  这目光很平静,没有一丝恨意。
  方解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再看过去的时候马车的帘子已经放了下来。
  一直到那辆马车消失在视线里,方解都没有明白那目光中的含义是什么。没有敌视,没有怨恨,什么都没有,平静清澈的就好像没有一丝波澜的湖水。
  可这样的目光,让方解心里没来由的一震。
  ……
  ……
  距离官道二三里处的一座高坡上,一身黑袍的鹰鹫用千里眼看着树杈上坐着嘴里叼着一个烟斗的少年。他嘴角向上勾起,不是笑意,而是阴冷的杀机。虽然兵部侍郎虞东来跟他交代过不止一次,但是对于方解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深厚背景的小人物,他真没有什么忌惮之心。
  在他身后,一排十几个同样身穿黑袍的人站在那里,浑身都包裹在黑色袍子里只露出眼睛,阴冷的如同在地上插着一排刀子。
  “那个女人似乎有些麻烦,剩下的不足为虑。”
  鹰鹫低声说了一句,皱眉沉思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一件事。
  “听说……明儿演武院的李伏波他们就在城南空旷处演练兵法,怡亲王要代表陛下亲自到场观看?这可是演武院三甲之间最后一场比试了,也不知道鹿死谁手。”
  他一个属下点了点头道:“侍郎大人才安排过,确有其事。”
  “如果让那个傻小子明儿不小心进了局,他死于兵阵之中应该不会引起什么波澜吧?”
  鹰鹫冷笑了一声,回头吩咐道:“想个办法,明儿一早把他引过去。演武院前三甲那几位贵人可都是冷傲严酷的性子,有人擅自闯进演武之地得不了好果子吃。就算不死,兵部也能借机把那小子除名。”
  “只要他不是演武院的考生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再次举起千里眼,却发现树杈上坐着的少年郎不见了。
  他距离方解不足三里。
  如果沐小腰在一定能感知到他的存在。
  但是很可惜,沐小腰进了帝都,进了大内侍卫处。
  鹰鹫移动千里眼寻找那个该死的少年去了哪儿,没多久就发现原来那个少年走到了官道正中。似乎正在对着这个方向摆手,他吓了一跳,仔细去看时才发现,原来官道上又出现了一个队伍,一连串足有七八辆马车。而在队伍最前面,一个肥硕如猪的胖道人正使劲挥舞着手臂和那个少年遥相呼应。
  鹰鹫咬了咬牙,在心里祈求那个胖道人千万别是和萧真人一道来的。如果把道宗的人牵扯进去,事就不好办了。
第0070章
一式刀法
  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句话方解在前世听过无数次,当他走进长安城的时候才彻底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因为进了长安城的他,与当初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应该是一样的心态。
  不仅仅是眼睛不够用,不仅仅是各种震撼,还有从心里不可抑制的冒出来的那种渺小感。任何人,站在长安这座大城里的时候,都会生出自己不过是一粒微尘的感觉来。一座城大到无论往哪个方向去看都看不到边际,无论往哪个角落去看都全是繁华,那么这座城池就已经是成为一个不朽的传奇。
  前世史书上记载的那些中外雄城,比如古罗马城,比如巴格达城,再比如拜占庭的帝都君士坦丁堡。这些名声显赫的大城和现在方解眼前的长安比起来,就如同野草与巨木之比。萤火与皓月之比。
  而最让方解诧异的不是帝都的庞大和繁华,也不是帝都里肃穆巍峨的建筑,更不是大街上那些衣着大胆的美艳女子,而是红袖招居然在帝都里有房产!
  而且还是在帝都最繁华的明华大街上,一座看起来很恢弘的三层木楼。前后两个大院,在寸土寸金的长安竟然占了不下十亩地!
  这座走近了看才发现已经落满了灰尘漆绘也失去鲜艳颜色的木楼,门口上挂着的那串链锁也已经满是锈迹。不知道它已经尽职尽责的封住了这木楼多少年,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又或是,如人一样背负着什么样的使命。
  而就在红袖招的队伍在这座木楼前停下来,表情有些凝重和伤感的息画眉站在铁锁门前的时候,方解恍惚中感觉到周围的气氛为之一变,他下意识的左右环顾,忽然发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息画眉身上。
  附近门店的生意人也全都涌了出来,看向红袖招这边的表情也都很怪。
  方解不知道这种表情代表的含义是什么,但他现在就肯定红袖招曾经在帝都必然有过一段很辉煌的过往。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人高声喊了一句。
  “红袖招回长安喽!”
  “红袖招回来了!”
  随着这声呼喊,整条大街甚至都陷入了沸腾了之中。人群开始往这边拥挤过来,尤其是所有的男人们,眼睛里都闪烁着一种兴奋的光彩。最让方解奇怪的是,虽然围观的女人们没有跟着一同呼喊,但她们的眸子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厌恶。
  一家歌舞行,到底有多神秘辉煌的过往,才会引起大隋最骄傲的帝都百姓们如此热烈的反应?
  “有件事你肯定不知道。”
  小丁点有些得意的抽了抽鼻子,用肩膀拱了拱方解说道:“当年红袖招在帝都长安的名气很大很大,大到你就是想破了头皮也想不到的那么大。十一年多前,红袖招在长安城开业的时候,你知道到场道贺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大人物么?”
  她骄傲地昂起圆润的小下颌,掰着手指头说道:“舒华阁的大学士,尚书左仆射,各部尚书,侍郎,铁面无私的大理寺卿,就连清高冷傲的都监察御史这些在帝都里身份尊贵的大人物全都到了,亲手送上贺礼。甚至皇后娘娘都派人送来一面屏风,上面写着芳华人间四个亲笔题词。”
  小丁点脸上的骄傲是装不出来的,很真实。
  “十一年前?”
  方解微微皱眉问道:“那个时候红袖招里还没有你吧?”
  小丁点白了他一眼认真地说道:“不管有没有我,但我现在是红袖招的一员。现在楼子里的姑娘们,没有一个是十一年前那批人。但你看看,她们每个人的脸上那种骄傲是假的吗?不管我们什么时候加入的红袖招,我们都要以红袖招曾经的辉煌而自豪。你要知道的是,那个时候就算王公贵族想要来红袖招看歌舞,也要规规矩矩的交门钱。如果姑娘们不想跳,一二品的大员也没资格让她们跳。”
  “这样辉煌值得骄傲的过去,怎么没听你们说起过?”
  “息大娘说,只要一天不回到长安,就一天不要提往事。往事再荣耀,终究只是往事。她还说,只要红袖招再回长安,就一定要把十一年前的荣耀再找回来。”
  “息大娘好大的魄力,只要她回来了,那些达官贵人门还会如十一年前一样,趋之若鹜吧。”
  方解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