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天下(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238

  虞东来觉得自己有点委屈,因为他真的没有收过李孝宗的好处。如果不是因为右骁卫大将军李远山上报的请功折子,他甚至早就忘了那个被调往边城做牙将的李家那个庶出的青年将领。可是樊固的事,他确实知情。他没收银子,不代表右侯卫大将军李远山没送过银子。当初送进兵部的礼物一共两份,一份是他的,一份是兵部侍郎候君赐的。
  而樊固大捷的事,是候君赐一手操办。
  所以他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辩解,虽然他有些冤枉但实实在在的是失职了。
  见虞东来不说话,皇帝的脸色倒是缓和下来一些:“侯文极,你来告诉咱们的兵部尚书大人,樊固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总不能朕说了半天,他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情衙镇抚使侯文极俯身说道:“臣遵旨。”
  他走到虞东来身边不远处低声说道:“天佑十一年二月,蒙元贼兵叩关,樊固守军牙将李孝宗战败,导致樊固城破,城内边军八百百姓两千,尽皆被蒙元贼兵屠戮殆尽。李孝宗畏罪逃走,躲入右骁卫军中寻求庇护。右骁卫大将军李远山闻讯率军杀至边关,一夜厮杀后夺回樊固城,杀贼兵数千。但为了包庇李孝宗战败失职之罪,李远山在上书朝廷的奏折里隐瞒了樊固城百姓及边军尽皆战死的事。”
  “啊?”
  听到这番话,虞东来惊讶的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极轻的惊呼。侯文极说的这个故事,为什么和他知道的真相天差地别?樊固城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他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所以在看到那奏折上写着参奏兵部知而不察几个字的时候就吓得没敢继续看下去,可是侯文极说的,为什么自己一点都不知道?
  所以他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了侯文极一眼,想从侯文极的脸上寻找到什么提示。可侯文极只是冷板着脸语气平淡的继续说道:“樊固城破之日,恰好前日才到樊固的朝廷巡查钦差一行也被贼兵围住,厮杀半夜之后终究寡不敌众,尽数殉国。战后,右骁卫大将军李远山爱惜李孝宗之才,收买兵部官员和情衙负责调查此事的千户高天宝,将李孝宗战败之事改为力战不退从而大胜。”
  这其中有几个关键字,李远山是爱惜李孝宗之才所以包庇,而不是因为李孝宗也是陇右李家出身。听起来没有什么的平淡话语,往往隐藏着耐人寻味的信息。
  侯文极面无表情的看着虞东来说道:“这就是事实经过,虞大人可是听明白了?”
  虞东来不是个笨蛋,也不是白痴,否则怎么可能做到兵部尚书的位子上?这些年官场沉浮历练他早就对朝廷的事把握的极准。听侯文极那句你可听明白了问出来,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罪臣,明白了。”
  他重新俯首对皇帝说道:“罪臣贪功,明明知道此事有蹊跷而不查,是为失责渎职,请陛下责罚,臣不敢狡辩。”
  “朕问你……”
  皇帝杨易重新盘膝坐回土炕上,看着虞东来问道:“你收了多少银子?”
  ……
  ……
  “臣认罪,但臣属实没有收一个铜钱的好处。”
  虞东来垂首于地语气恳切地说道:“臣有不察失职之罪,但臣实不敢收受贿赂徇情枉法。樊固李孝宗之事,臣没能发现其中隐情,愧对陛下对臣的信任。然……臣家中虽然算不得巨富,但也不缺银子……臣断然不会因为一些黄白之物,就敢蒙蔽陛下。”
  杨易喝了一口茶,点了点头道;“这倒是几句实话……你虞家确实不缺那几个钱,就算比起吴一道来,虞家也差不了许多。那朕问你,兵部衙门里,到底有多少人收了李远山的好处,你可知道?”
  “臣实不知情……这两月来,臣一直都在忙着暗中调集粮草招募民勇的事,兵部其他事,都是侍郎候君赐管着。”
  皇帝嗯了一声,转头看向侯文极:“朕想不到,情衙里也会有人做出背叛朕的事。”
  他用的是背叛两个字。
  侯文极撩袍跪下来,双手将自己头顶上的梁冠取下后拜服在地:“臣让主子失望了,臣没资格继续统帅情衙。”
  “动不动就摘自己的官帽,你不怕朕以为你在威胁朕?”
  皇帝冷声问了一句。
  侯文极抬起头说道:“臣不敢,臣愧疚。”
  他说话极简单,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都不说。
  皇帝哼了一声道:“若是下面人犯一回错,朕就摘掉一位主事之人的官帽,那大隋各部府的尚书侍郎们也不会坐的那般安稳。手下人犯错,你难辞其咎,但情衙镇抚使这个差事别人也干不好,还得你接着干。伐俸三年,降一级,回头你写一份请罪的折子上来。”
  “臣谢陛下。”
  侯文极叩头道。
  “那个千户……既然那么愿意收银子,就把他活埋在户部银库门口吧,让他整日都能看见数不清的银子,偏偏一文钱也抓不着。家眷男丁发配边疆为奴,女眷……送到织坊司做奴工。每人每月发一个铜钱的工钱,什么时候她们攒够了收了的那个银子的数目,可以去奴籍。”
  众人心中一凛,埋尸银库门口的惩罚,是要让那千户时刻被人踩在脚下。而一个月一个铜钱的工钱,这一世怎么可能攒够了那许多银子?别说一世,世世代代下去只怕也再难翻身了。
  皇帝往后仰了仰身子靠在墙壁上,揉着有些发皱的眉头继续说道:“右侯卫大将军李远山,徇情枉法,欺君罔上,本罪无可恕,但念起这些年的战功从轻发落。降为五品别将,留军中待用,食邑减三百户,罚俸三年。”
  “樊固牙将李孝宗,虽力战不退,但败后弃城而逃,还试图隐瞒自己战败,行贿兵部官员……敌众我寡,朕不怪他战败,难道朕还能去责备一个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将领?拿办李孝宗的时候,你们替朕问问他……有勇气面对二十倍于己的敌人,为什么没有勇气面对朕?!”
  “李孝宗在演武院的时候,朕就特意留意过。”
  皇帝翻开桌子上的那个厚厚的储才录,翻开来找到其中一页,取了朱笔将李孝宗的名字划去:“可惜了……朕失去了一个本来大有前途的将军。”
  “交由刑部和大理寺问罪吧,该定什么罪就定什么罪。”
  皇帝放下朱笔淡淡地说了一句,然后看向虞东来说道:“你回去先自己查,兵部到底有多少人拿了李远山的银子。不只是这次,也不只是李远山的贿赂,兵部的人既然这次敢拿李远山的银子,以前难道就不敢拿别人的?这不是第一次,朕也没有什么既往不咎的肚量和耐性。查完之后拟个名单上来,有些人在官位上坐的时间太久了,就忘记了自己本该有的敬畏……既然这样,朕何须吝啬屠刀?”
  “臣遵旨。”
  虞东来连忙应了一句。
  “等着,朕还没有说完!”
  皇帝的视线在储才录上停留,一边翻阅着那些自己亲笔写下来的名字一边说道:“虞东来,革去兵部尚书之职,降为兵部侍郎,代理兵部诸事。回去之后闭门反省一日,朕想看看你能反省出什么东西来。另外……也罚俸三年。兵部官员所受的贿赂,李远山拿出多少来统计一下,统计完了之后告诉朕个数目。”
  “朕要让他如数再拿出一份来,加上他行贿官员的那份,还有你们几个罚掉的俸禄,一并派专人送去樊固,朕要在樊固为那些战死的边军士兵和百姓们修一座陵园,剩下的钱,都送到那些边军的亲属手里做抚恤。”
  “他们都是大隋最忠诚和勇敢的士兵,他们用他们的性命告诉朕他们对朕的忠心和对大隋的感情。说来说去是朕愧对他们,朕心里也自责。侯文极把这件事报上来之后,朕特意查了查边军士兵每个月的饷银能拿几个钱,竟然低的让人心疼!他们活着的时候只拿着那点银子为国效力,死后怎么能不将他们风光大葬?”
  “另外……虞东来,你回兵部之后派人统计一下大隋所有边军的数量,朕要的是实数,吃空饷的肯定有,但别让朕知道。统计出来以后朕会与户部的人商议一下,看看是不是能把边军的饷银提一倍上去。他们为国戍边,朕不能让他们吃不饱穿不暖。”
  “说句不花团锦簇的实在话,那是边军的卖命钱!”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皇帝抬起头眼神一凛:“若是再让朕知道有谁敢黑了这笔银子,朕就屠他的九族。若是活人凑不够九族之数,朕就扒了他祖坟!”
第0059章
大义凛然
  虞东来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腿脚还有些发软,回想起之前陛下那句话他就从心里生出一股如坠冰窟般的凉意。
  “谁要是再敢黑了这笔银子,朕就诛他的九族。若是活人凑不够九族之数,朕就扒了他的祖坟。”
  为官这么多年,他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皇帝陛下动了这么大的怒气。也不知道是因为臣子们合起伙来骗了他,还是因为樊固那枉死的八百边军和两千百姓。所以一想到这个虞东来就更加的害怕,侯文极编造的谎言已经足够避重就轻了,陛下依然怒到了这个地步。若是知道那八百边军其实是被右骁卫屠的……谁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雷霆之怒?
  没错,天佑皇帝杨易确实性子温和,也极少责备手下臣子,可正因为这样有些人已经忘记了天威难测。当皇帝感觉到自己的威信有所降低的时候,必然会做一些事来让臣子们重新收拾起对他的尊敬和畏惧。而在这个时候,总会有几个倒霉鬼出现。即便他们没有做什么足以致命的错事,最起码在他们自己认知上是这样的。但在陛下需要杀人的时候,那么犯什么错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陛下在觉得他该杀人的时候绝不会手软。
  朝廷里的官员们安稳的久了,已经忘记了三年多前皇帝下旨把江都有谋逆之举的丘家杀了个干干净净的事。那一夜江都城里被杀之人超过两千,江都三大世家被几乎是在一瞬间被夷为平地。
  因为这三个世家都是当初支持三皇子继位的,不遗余力的帮助三皇子造势。而当今皇帝杨易是当时先帝七个儿子中最低调的一个,看似最没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却坐在了那把至尊的椅子上。
  皇帝要杀人,有时候很急,有时候不急。
  他等了七年才对江都那三个世家动手,而且真真是动如雷震。那时候大隋左祤卫奉命出征平定江南大贼毛峰之乱,行至江都大军入城补充给养。傍晚的时候江都城里的世家大户还凑在一起宴请了左祤卫大将军杨顺臣,酣畅饮酒直至半夜。大将军杨顺臣醉酒而归,所有人都以为用一顿酒席一摞银票搞定了这个论辈分和应该是皇帝堂兄的大将军。
  可就在后半夜,左祤卫五千重甲步兵忽然涌进江都的大街小巷,封住了江都三大世家的宅子,而且根本就没有什么问罪过程。武装到了牙齿的左祤卫精兵冲进那几个世家的大院,见人就杀。哀嚎声从响起一直到天亮才停下来,可哀嚎没有任何意义。
  一夜之间,江都城里血流成河。
  第二日一早,左祤卫大将军杨顺臣宣布江都三大世家罪状。其中最让人震撼的一条就是……勾结叛贼试图谋逆。而三大世家为首的就是大隋开国功臣,一门两公五侯的丘家。所以这件大案子,又被称之为丘逆案。
  而也正是这个时候,人们才忽然醒悟过来。既然杨易能坐上皇位,又怎么会真的如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温和甚至软弱?
  对于臣子来说,背叛永远都是底线。一旦触碰到了这个底线,那么结局其实早已经注定。不管这背叛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皇帝需要它存在的。
  皇帝杀人,有时候很急,有时候不急。
  杀江都三大世家,不急,皇帝等了七年,先把三大世家在朝中占着重要官职位置的人缓缓剥离,都放在一个看似很重要却毫无实权的位置上。当皇帝难知如阴的设计,其徐如林的布局七年之后,动如雷震的一夜之间杀尽了那些让他感觉不必再存于世间的人。杀人的理由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让皇帝不爽。
  而现在,皇帝杀人很急。
  虞东来走出去十几步之后回头看了一眼御书房,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在他庆幸自己躲过一劫的同时,心里还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兵部侍郎候君赐是必死无疑了,从皇帝想让他死那天他就难逃劫难。而皇帝动念杀他,绝不是从今天开始。
  樊固的事,不过是给了皇帝一个下手的借口而已。
  就在他有些恍惚的往外走的时候,身后忽然有人叫他的名字。虞东来回头看了看,见是刚才一直在御书房里坐着却没有说过话的礼部尚书怀秋功。
  “怀老,您有事?”
  对这位三朝元老,虞东来也不敢有一点不敬。谁都知道大隋朝廷里有很特殊的两个臣子,也是两位帝师。一文一武,文者便是这位坐着礼部尚书的位子却从不管礼部之事的老臣。武者,就是演武院的院长周半川。
  虞东来客气的微微俯身行了一个晚辈之礼。
  怀秋功笑了笑,轻抚着自己的雪白胡须说道:“来的时候是蹭了户部郑大人的马车来的,郑大人被陛下留下商议要事,却没有我这老家伙什么事了,我这一把老骨头又没办法自己走回家去,只好跟陛下告罪,然后赶紧出来追你。怎么样,有没有时间顺路送我这个老头子回家?”
  顺路?
  虞家府邸和怀秋功的大宅根本就是背道而驰的两个方向。
  但虞东来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位在陛下面前分量极重的老臣是有话要单独对自己说?
  他连忙搀扶着怀秋功的手臂说道:“能把怀老请上我的马车,那可是我的运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