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天下(校对)第10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1/1238

  现在她把问题抛给了方解。
  走在通往太极殿的路上,方解一路沉思。两边身穿簇新战袍的黑旗军士兵们整整齐齐的行礼,把方解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这是他的兵!
  如此的雄武如此的壮阔。
  方解深深的吸了口气,对士兵们摆手示意。
  “武王扬威!”
  身材雄健的麒麟忽然喊了一声,道路两侧的黑旗军士兵随即整整齐齐的跟着大声呼喊:“武王扬威!”
  “武王扬威!”
  这样的喊声在太极宫里回荡,似乎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今天,长安城里的百姓们全都走出了家门,就算距离很远很远的人也会朝着太极宫的方向张望,哪怕他们什么都看不到,似乎也能感受到那种如旭日初升般的光芒正从那个方向洒过来。这是一个新的太阳,正在长安城太极宫里冉冉升起。
  武王
  这是群臣商议之后的结果,以武定疆恢复河山,何尝不是百姓们的心愿?中原已经乱了太久,若是大隋这两个字已经不能震慑群魔乱舞的局面,那么百姓们都希望,武王这两个字可以。
  已经太多太多年了,不管是前朝大郑还是大隋,都没有出现过外姓王。这是近千年来,第一次出现武王这样的称号。这个武字,似乎也能总结方解一路走来的经历。长安城的百姓虽然没有经历过那种血肉模糊的战乱,可他们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死亡恐惧。
  尤其是在大隋名存实亡之后,他们没有一个安全的依靠。当朝廷已经不能保护他们,当皇帝已经失去庇佑子民的能力,当天下需要一个新的绝对强势的人站出来的时候,百姓们不会抗拒。
  哪怕,长安城里的百姓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感。长安城的百姓生活在天子脚下,总有一种自以为比其他地方的人高一等的感觉。就好像,他们每个人都是皇亲国戚那样。但他们不是笨蛋,相对来说他们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有政治智慧。他们知道一个朝代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与其守着原来的骄傲不接受现实不如选择接受,这样一来,他们不还是拥有这样的骄傲吗?
  不管是谁拥有这座都城,他们始终都是都城里的百姓。
  当然,其中自然不乏顿足捶胸之人,悲呼大隋将亡天下不安。
  可,这就是发展,谁能阻止?
  当武王扬威四个字在太极宫上空飘扬起来的时候,等候在太极殿外面的群臣在独孤文静的带领下跪了下来。有的人不愿意下跪,可是当看到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弯下膝盖,他们只能跟着一起跪下去。
  方解不是皇帝,群臣不必行跪拜大礼。
  可是,在这样的场合,跪拜又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在方解身前,一百零八名金甲武士昂首挺胸的前行,然后在大殿外面分开两侧,威风凛凛。
  方解,在一百零八名金甲武士后面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一刻,必将载入史册。
  ……
  ……
  大殿上没有龙椅,在那天方解下令把龙椅拆掉之后,那龙椅就暂时失去了地位。这是自从有了太极殿之后第一次出现的事,皇帝早朝的大殿里居然没有龙椅,可这一点都不讽刺,因为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下令把龙椅拆了。
  此时摆放在太极殿正北面基座上的是两张并排放着的椅子,靠右的座位是留给长公主杨沁颜的,左边的那张是方解的。
  随着方解步入大殿,文武百官跟在他后面陆续进来。
  不同以往,方解现在已经是王,所以自然要封赏群臣。而这群臣,绝大部分都是黑旗军的人。方解以前给他们封赏的意义,和方解称王之后给他们封赏的意义绝对不一样。在长安城里称王,其意义不言而喻。
  杨沁颜没有出现,这是很多人心里都猜到的事。
  方解在椅子上坐下来,扫了一眼下面的群臣。
  “叩见武王。”
  独孤文秀再次拜了下去,群臣跟着拜下去。
  接下来的程序都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进行,方解有些恍惚,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又或者是什么都没有想,大脑里有些发空。朝臣们的祝贺,士兵们的欢呼,那些声音都显得有些飘渺。
  方解发现,连自己都有些惊讶。当初那个小小的樊固城边军斥候队副,现在已经坐在了太极殿里最高的位置上。这个世界和他以前的世界不一样,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唯有淘汰的残酷更加明显,这些年来方解经历过的事和人一个个的在他脑海里逐渐浮现出来。
  樊固城里的李孝宗,后来的李远山,进长安城之后的怡王杨胤,大内侍卫处指挥使罗蔚然,情衙镇抚使侯文极,黄门侍郎裴衍,天佑皇帝杨易。离开长安城之后的罗耀,通古书院,大轮明王,杨坚,胜屠……
  这些人,都已经变成过去。
  曾经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已经变成了过眼云烟。当李远山在西北造反的时候,他还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当天佑皇帝杨易宣布西征的时候,他也不过是个演武院里的小人物。当罗耀起兵作乱的时候,他带着山字营的士兵离开依然还是个小人物。但那些大人物一个个的死了,他这个小人物走到了高处。
  大浪淘沙?
  方解不知道,他只知道,越是到了现在自己越不能失败。他肩膀上扛着的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辱,而是半个天下。
  “孤……”
  方解让自己习惯用这个自称,虽然有些别扭。
  “孤初起兵时,不过千余人,从西南到西北,战蒙元狼骑,灭祸乱贼匪,辗转万里。于蒙元的草原上行创黑旗军,一路南下杀敌,自狼乳山到南燕大理城。如今,黑旗军已经有几十万将士,保一方平安。”
  方解沉吟了一会儿后缓缓说道:“孤之心愿,便是百姓安康。但现在,百姓仍处于倒悬之苦,孤怎能安坐?自今日起,各营士兵加紧操练,户部,兵部,工部官员,筹集粮草辎重,待不久之后,孤还要亲自领兵出征,驱逐鞑虏。”
  “西边有蒙元之狼,东边有黄毛之虎,孤率军离开,若不擒灭这两兽,不回长安。”
  “唯武王之命是从!”
  刚刚得到了封赏的黑旗军诸将立刻站出来,抱拳垂首。
  “孤一直在想,这天下是怎么组成的天下。有人说,组成这天下的是花草树木,是山川大河,是万物。但孤以为,组成天下的只是人。若天下有山河大川却没有百姓,这样的天下还有什么意义?唯百姓皆安了,天下才昌平。所以治天下,不过治人。”
  “何为治?”
  方解问。
  不等下面人回答,方解缓缓认真地说道:“所谓治,其实不如换两个字来说。与其说治理,不如说供养。我供养天下百姓,使其安乐吉祥,吃有余粮,行有舟船,衣可保暖,世有公道。谁若能让天下百姓皆好,那边是圣人。孤自认做不得圣人,也没有圣人之才之德,孤只懂得一件……”
  方解站起来,缓步走到高台边沿处。
  “既然孤要治这天下,守这天下,百姓就是孤的百姓,孤尚且还要供养,岂容外贼侮辱?居高位,见百姓受辱而无计可施,是无能无力。见江山被抢而视而不见,是无德无耻!你们今日锦衣玉食,西北东疆的百姓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都是中原子民,缘何如此?是敌寇欺我软弱,欺我世乱。黑旗军从来都只有一个信念,容不得别人在黑旗军面前耀武扬威!”
  他走下高台,扫视群臣。
  “敌人乱我百姓者,杀。己人乱我百姓者,杀。”
  方解提高声音道:“孤率兵离开长安之后,诸位臣工当谨记三个字,民为天!现在谁在撑着这天?孤的黑旗军!”
  他的眼神冷冽,语气陡然发寒:“谁若乱我黑旗军,便是乱天下百姓。谁乱天下百姓,孤保证谁死无葬身之地。今儿本来是个大喜的日子,但孤却要将这话说在前面,孤离长安是为谋天下,孤回长安,是天下定。”
  他看向大殿外面,缓缓说道:“我武惟扬,侵之于疆。取彼凶残,杀伐用张。勖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吴一道和独孤文秀等人率先一拜:“武王心念天下,必无往不利!”
第1066章
十里峡
  武王这两个字,是给这个世界的一个信号。
  方解回到畅春园之后,召集手下人议事,这和在太极殿议事不同,这次召集来的全都是黑旗军的亲信部将。
  “一早接到的消息。”
  陈孝儒双手递上来一份军报:“这是西北崔将军派人发回来的,这段日子以来蒙元人一直在不停的进攻,但因为不习惯步战渡河,没有合适的器械,再加上咱们水师的封锁所以局面倒是稳定。不过,崔将军派人送来消息的时候,蒙元人又开始猛攻了,崔将军估计着蒙元人的粮草已经告急,等不下去了。”
  独孤文秀点了点头:“西北疲敝,蒙元人劫掠不来粮草,所携带的牛羊若是水土不服染上了病症,只要开始死就是灾难。蒙烈带兵多年,自然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再犹豫不决,要么拼死一战,要么就只能往回退。”
  “咱们的人马粮草倒是不缺。”
  吴一道说道:“货通天下行的船队一直在从黎阴仓往西北运粮,如果有所不济的话,也可以从长安城向西北运粮。长安城四座粮仓,存的粮食就算是吃上一百年都吃不完。不过,走陆路往西北运粮的话,沿途消耗不是一笔小数字。”
  方解嗯了一声:“货通天下行的船队若是抽调不出来,也只能走陆路运粮了,不能让在前线奋战的士兵们饿着肚子和敌人开战。侯爷稍后去调度一下,我安排人马整顿粮草之后即刻往西北送粮。”
  “喏。”
  吴一道应了一声:“主公亲征,是要往西北还是往灵门关?”
  “灵门关。”
  方解指了指地图道:“西北那边,就算直接击溃了蒙烈所部,蒙元的败兵都是骑兵,也可以一路往狼乳山那边溃逃,想追不是那么容易。蒙哥这边则不同,其一,蒙哥是蒙元大汗,若能杀了他,蒙元大军自乱,到时候那些人抢大汗的位子还来不及,哪里还有心思恋战。其二,蒙哥孤军深入,就算想逃回去也没那么容易。”
  “陈孝儒。”
  方解看向陈孝儒吩咐道:“派人往西北崔中振陈定南所部,告诉他们,让士兵们散布消息,就说蒙元大汗蒙哥在灵门关战败,生死不明,蒙元黑山军将军盖赦自立为汗,诛杀了其他的王庭将军。”
  陈孝儒道:“属下这就派人去。”
  独孤文秀忍不住赞了一声:“不管西北的敌人信不信这消息,人心都会乱。对于西北的战局来说,只要敌人自己乱了就是大好事。蒙哥这次想一口气打入中原其实犯了大忌,他以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分兵两路抄了咱们的后路,却忘了孤军深入后继无援。而且,他的人马和蒙烈的人马相距太远,消息闭塞,谣言一旦传播开来,想阻止都阻止不住。”
  “还可以派人分化。”
  吴一道想了想说道:“蒙哥一意孤行要东征,他手下那些王庭将军未必个个都信服,其中必然有人心怀不满。这样的人都可以利用,只要派人能暗中联络,送些贵重的礼物,让他们劝说蒙烈退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1/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