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756

  十几分钟后,先把欧思青青和小狄送回山寨的陈雀儿带着人马赶了过来,达溪长儒和张仲坚也一起来了。当看到一地的死尸,他们的眼神骤然变了。
  “有活口走了吗?”
  达溪长儒问道。
  骆缚道:“没有,全杀了。”
  达溪长儒松了口气道:“还是不够稳妥,这样,一会儿你带人穿上这些斥候的衣服,让红拂和青青扮作阿史那朵朵还有她那个丫鬟,故意留下痕迹,让人以为你们已经追到了长城外。然后我安排人扮作突厥人拦截一下,把这些人的尸体都丢到草原上去!”
  骆缚道:“明白了!”
  张仲坚叹了口气道:“罗艺这个人最护短,我怕他会报复咱们寨子。”
  李闲忽然开口道:“不会的”
  他看了一眼还在昏迷中的阿史那朵朵,叹了口气道:“罗艺就算再护短,也会装作以为咱们的布置是真的。这个时候,他不会横生枝节。只要将场面做的像一点,他能给手下一个交代就好。”
  “他布的是大局,咱们不过是局外人。”
  李闲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有些怅然的说道:“其实……罗艺只是在做做样子罢了。他只派了五十个人。”
  达溪长儒和张仲坚都是一怔,随即明白了过来。
  如果罗艺真的想杀了阿史那朵朵,何必要追出来?在幽州,他什么时候不能下手?
  “他是给叶怀袖看的,给咱们看的,也是给朝廷看的。”
  李闲看着那一地的死尸,遗憾道:“可惜,我刚刚才想明白。”
  “他要把咱们拉下水了……”
  达溪长儒叹道。
  “怎么脸色这么难看?”
  张仲坚问李闲道。
  李闲笑了笑,缓缓的摇了摇头:“没事,累了。”
  “回去休息吧。”
  张仲坚拍了拍李闲的肩膀道:“大不了,咱们再出塞就是了。罗艺想要你,想要你师父,想要你爹我,至于这一千来人的队伍他当然也想要,五十人换你这个有利可图的人,换达溪长儒这样的名将,换老子我在绿林中的影响力,他想的真他娘的美!”
  李闲点了点头道:“他以为咱们舍不得走。”
  达溪长儒忽然道:“那咱们就不走!”
  李闲笑了笑,脸色疲惫:“咱们不走,他就不会下手。因为他还要等着,朝廷大军到底是胜……还是败。”
  第103章
第一战(一)
  隋大业八年正月,云集于涿郡的各路大军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一十三万,而运送军需补给的民夫则达到两百万人以上。正月初二,大业皇帝杨广下旨,命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粘蝉、含资、浑弥、临屯、侯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带方、襄平等道。
  各路人马被分作二十四军,左、右各十二军,每军设大将、亚将各一人;受降使者一人,负责奉受招书、慰劳巡抚之职,不受大将节度;每军下辖骑兵、步兵、辎重散兵各四团,由偏将指挥,各团的铠,胄、缨拂、旗幡颜色各异;骑兵下辖四十队,百人为一队,步兵下辖八十队。
  正月初三,第一军出发,以后每日发一军,前后相距四十里,经过四十天全军才出发完毕。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960里。炀帝的御营共有十二卫、三台、五省、九寺,分别隶属内、外、前、后、左、右六军,依次最后出发,又连绵八十里。
  这样规模庞大的队伍,摆出阵势依次而行。也不知道左右二十四军规定的各道行程是如何制定的,事实上,就算将舆图切开来看也找不到二十四条大道来。大业皇帝杨广将架势摆开,大军铺天盖地而行确实壮阔无比。史书上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这次出征: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三月,杨广在怀远镇阅兵,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
  随军士气昂扬,士气如虹。
  三月十四,隋军进抵辽水。
  在辽水西岸,早早的便有无数民夫搭建起来一座高达两丈的高台。大业皇帝杨广坐于其上观战,高台下则是各国来应邀观战的使节。
  台高两丈,方圆阔五丈,中间位置上摆放了杨广的宽大座椅,朝廷重臣第次站在座椅两侧。
  在高台的四周,插了九面大隋的火红色战旗。每一面战旗的下面,则分别有一面巨大的牛皮战鼓。九名身形彪悍的武士精赤着上身,手持鼓槌站在巨大的战鼓下面,只等皇帝陛下一声令下,便擂动战鼓为士兵们助威。
  杨广没有穿他的黑色帝王服饰,而是穿了一套金光灿灿的甲胄。做工精美镶嵌了十二颗宝石的战盔遮住了他两鬓上已经隐隐可见的白发,他已经不再年轻,看起来远不如二十五年前就拜为大隋兵马都讨大元帅的时候意气风发。那个时候的他朝气蓬勃,壮志凌云,挥五十一万大军平灭南陈,指点江山。
  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功绩历代帝王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谁能在二十岁就完成统一天下的大计?又有哪一位帝王都被四海臣民尊为天可汗?硬生生将强大的突厥人打成两半,灭吐谷浑,建大兴城,开运河,一件一件,足以青史留名。长江天堑挡不住他平定江南的雄心,同样的,辽水也挡不住他再为大隋添一块国土的壮志。
  虽然,他已经不再年轻,但他依然满怀的雄图大计!他要做的不是一个普通皇帝,他要做千古一帝!
  小小高句丽,在他眼里看来不过是个弹丸之地,百万大军挥师东进,高元小丑怎么可能挡得住这浩荡天威?这一战,不但要打胜,还要打出泱泱大国的风范来。
  坐在高台上的皇帝,眼神依然凌厉。
  他扫视了一眼已经在辽水河畔列阵已毕的大军,感受着这属于他一个人的强大无匹的力量。
  额头和眼角的皱纹遮挡住了他曾经英俊的面容,但一身戎装下的皇帝依然显得英姿勃勃。握着腰畔的宝剑,大业皇帝杨广站起来举步走到高台边上,犀利的眼神扫过全场,一时间场面立刻寂静了下来,他抬起手指了指远处的辽水大声问道:“谁来告诉我,对面是什么地方!”
  “辽东!”
  数万将士齐声高呼。
  “今日你们为何而来?!”
  “解民倒悬!”
  “那你们要怎么去做!”
  “战!”
  三军气势如虹,斗志昂扬!
  杨广满意的点了点头,眼神扫过全场:“谁愿为朕开疆拓土立这第一功?”
  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向前一步,行了一个标准的大隋军礼后朗声道:“臣愿往!”
  杨广赞赏的看了一眼,故意说道:“麦老将军日前病重,还是多休息几日,将这征辽的第一功让给别人如何?我听说你的儿女劝你不要争功,我看还是算了吧。”
  麦铁杖大声道:“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睡在床上,死在儿女身边?臣虽然不复年轻,但古有老将黄忠七十尚能上阵杀敌,廉颇虽老能接连拉断两张硬弓,更何况臣?自追随先帝以来,臣大小数十战每每身先士卒,今日征辽,怎可让了这头功?”
  他朗声笑道:“莫非,是陛下舍不得赏赐吗?”
  杨广哈哈大笑道:“既如此,那朕就看麦老将军立这头功!”
  左祤卫大将军宇文述也出阵道:“陛下,臣亦愿往!”
  杨广看了他一眼,微笑着点头道:“那好,你便和麦将军同为先锋,看谁抢了这首功,朕便亲自把盏痛饮美酒!”
  麦铁杖豪迈一笑道:“陛下这赏赐也忒小气了些。”
  众人一怔,却听麦铁杖大声道:“待我率左屯卫的儿郎率先渡过辽水,陛下当赐我美酒三百坛!”
  杨广哈哈大笑道:“准了!”
  他抬手一挥:“来人,击鼓,给两位大将军助威!”
  高台上的九面巨大的战鼓同时擂响,不只是这九面,战阵中上百面战鼓也擂得震天响,数万士兵齐声高呼:“战!战!战!踏灭辽东!”
  一身文官服饰的工部尚书宇文恺站出来说道:“且让我先为两位大将军铺平道路,浮桥已经建好,保证大军渡辽水如履平地!”
  他一挥手,手下将校挥动旗帜。数千名民夫抬着两座巨大的浮桥走了上来,宇文恺曾经设计督造了东都大兴城,乃是当世首屈一指的能工巧匠。为了此次征辽,他特意亲自督造了几座长达十几丈的浮桥。这浮桥乃是事先建造出来的,而不是临水再派人下河打桩。宇文恺诸多设计都被人称为巧夺天工,这简简单单的几座浮桥自然难不住他。
  随着令旗挥舞,数千名民夫随着号令声抬起巨大的浮桥,在督战队的监督下冲进了冰冷刺骨的辽水河中。正在三月乍暖还寒,辽河水冰冷刺骨。赤裸着小腿的民夫们才踏进河里,立刻就被冻得忍不住颤抖起来。河水冲刷在身体上,就好像刀子割一样的疼。随着一声一声的呼喊,民夫们高喊着号子来给自己壮胆和驱赶寒冷,长长的浮桥就好像一条巨大的蜈蚣一样缓缓的爬进了水里,两侧密密麻麻的民夫就是蜈蚣数不清的腿脚。
  走在最前面的民夫扛着沉重的浮桥,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艰难跋涉。很快,他们的嘴唇都被冻成了绛紫色。
  辽水东岸,高丽大将乙支文德看着那两座巨大的浮桥怪兽一样爬进水里,眉头紧锁。
  “来人!用弩车,阻止隋人搭建浮桥!”
  他大声命令道。
  很快,二十几架弩车被士兵们推到了河岸上,随着乙支文德一声令下,二十几支巨大的弩箭呼啸着射了过来。三米长的重弩足有手臂粗细,乃是两军阵前杀敌的不二利器!巨弩威力巨大,百米外就能将人射成一串。第一波重弩因为距离和射击角度的问题,只有寥寥几支命中的了目标,即便如此,依然有数十名民夫被钉死在水中。巨大的弩箭能将人拦腰轰成两截,根本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
  随着指挥官的命令,高丽兵开始调整角度,准备第二轮齐射。
  左祤卫大将军宇文述站在辽河西岸,亲自挥舞令旗:“弩车,顶上去将高丽人的破烂货给我砸了!”
  上百架大隋精工打造的弩车被缓缓推了上来,顷刻间将百余支重弩呼啸着发射了出去。只见对面的高丽兵立刻被射得人仰马翻,弩车也被轰碎了七八架。乙支文德心疼为数不多的重弩,下令弩车向后撤,继续瞄准河道中的民夫和浮桥射击。有四五支重弩轰在浮桥的前部,立刻将浮桥打得碎屑纷飞。
  “推弩车上浮桥!弓箭手,压上去!”
  宇文述大声的命令着。
  大隋训练有素的府兵们推着沉重的弩车上了浮桥,立刻,站在河道中的民夫们就感觉肩膀上猛的一沉。有人扛不住而松开了手,却被督战队射死在河道里。
  “不许松手!谁也不许松手!”
  督战队的将军来回在河道边跑,大声的呼喊着。
  “将士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