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7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0/756

  “距离洺州不过八百里左右,等赶到洺州士兵们再做休整也不晚。”
  李闲嗯了一声道:“既然如此,索性就多准备些。”
  他起身走到舆图前面,看了看之后吩咐道:“李道宗,你带十万人马在此地休整三日之后,即刻开拔往涿郡。你的本部兵马没有北战的经验,所以将薛万彻的四万人分给你,再从徐世绩麾下拨六万人给你。前阵子的罗艺的人马把高句丽人赶回辽水以东之后,渊盖苏文老实了一阵子。自从罗艺北上入塞北,渊盖苏文又开始打辽西的主意。你到涿郡之后,也可随机应变,最好挫一挫高句丽人的锐气。”
  “前几日铁勒人的可汗札木合派人给孤送来一封信,意思是想对孤称臣,但要求孤不要在对草原上的事插手,他愿意付出两万匹战马,一万头牛,五万只羊……甚至愿意割让出三千里草场来做献礼。”
  李闲笑了笑道:“你率军往北,孤已经急调房玄龄从长安赶来与你一同去。等到了涿郡之后,你和房玄龄二人先把札木合允下的礼物收过来,至于孤见不见他再说。伸手不打送礼的,收了礼再打……你为人谨慎,领兵镇守辽西孤也放心,但说到扯皮,你肯定不如房玄龄擅长。罗艺那边孤会派人去说,待他返回涿郡之后另有别的安排。”
  听到这句话,徐世绩的眼神猛的一亮。
  他不由自主的在心里想到,调罗艺出塞北支援阿史那朵朵,主公这是一箭双雕之计。若罗艺不听号令,即便罗士信在军中,那这一战也终究是要打的。罗艺遵从号令的话,主公派人接替罗艺镇守涿郡,再将罗艺的人马调往别处……罗艺离开了涿郡,便失去了立足之根本,了却一桩心头之患,好算计啊。
  “薛万彻!”
  李闲转头吩咐道:“你带精骑两万,步兵六万即刻开拔赶往博陵郡。骑兵让懋功为你挑选,步兵从张亮的江都兵里拨给你。崔潜是孤手下臣子,他家族危急,孤不可不管。你和崔潜同行,你为行军主将,崔潜为长史,凡事多商议。不管王咆有没有埋伏,博陵郡都要护住。”
  “臣遵旨!”
  “臣拜谢主公!”
  这个军令一出来,徐世绩不得不又在心中赞叹一声。
  李道宗不带本部兵镇守涿郡,而是带着薛万彻和我麾下的兵马,这是因为主公对他还不是完全信任。而以薛万彻和崔潜镇守博陵,为的就是预防李道宗有反心!李道宗麾下的兵马一小半是薛万彻的兵,他若有反心,与涿郡近在咫尺的博陵立刻就会知道,到时候薛万彻率军平叛事半功倍!
  李道宗若是想反就要掂量一下了,他能不能过得去薛万彻那一关!再说,崔潜守博陵,那是他的家族之地。他怎么可能放任别人欺凌侮辱?必然会尽心尽力做事。这一手安排,却考虑了太多事在里面。
  主公,好计谋!
  徐世绩看向李闲,不由得由衷赞叹了一声。
  第810章
河边钓
  从燕王大帐里出来的时候,徐世绩才走出没多远就被宇文士及叫住,他顿住脚步等了一会儿,等宇文士及追上之后两个人并肩缓步而行。因为都还有军务在身,虽然李闲提起但众人哪里肯喝酒?
  “懋功,主公今日此举好像大有深意啊。”
  宇文士及回头看了看见没人跟上来,随即压低声音说道:“简单看起来派李道宗率军赴涿郡,薛万彻率军往博陵郡是为了围堵王咆。可仔细想想,其中另一层意思才是真的耐人寻味。”
  “仁人兄,你怎么看。”
  徐世绩笑着说道。
  “我可不信懋功你看不出来!”
  宇文士及白了徐世绩一眼笑道:“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说话不够爽快。这又不是什么隐晦的事,你偏偏也要装作一无所知。你在主公帐下军中,当属第一人矣,行事倒是越发的小心谨慎了。”
  “仁人兄,好厉害的话锋……我是说不过你的,你若是看出主公什么心意便告诉我,咱们一块推断推断。”
  “依我看来。”
  宇文士及压低声音道:“主公此举有三层意思在,看似简单的调动兵马……其实主公想必是动了不少心思,其一,调李道宗入涿郡,就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意思,封堵王咆北逃的路线,同时稳固辽西,以抗高句丽的渊盖苏文。”
  “其二,只怕还有不放心李道宗,也不放心罗蛮子的意思在。罗艺在涿郡经营二十年,根深蒂固,可以说涿郡便是罗艺的立足之地。派李道宗去涿郡,部下的人马用的却是薛万彻的,这是对李道宗不太放心。而主公最不放心的,还是罗艺。将罗艺调往塞北,再调回来之后只怕就要归入长安了,官爵封的再高……没了根基,没有兵权,也就不足为虑。”
  “其三,在我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宇文士及故作神秘的笑了笑,随即面带喜色的说道:“主公派重臣镇守边疆,尤其是重中之重的北疆……这是什么意思,懋功你若说没看出来我才不信!”
  “是啊……”
  徐世绩感慨一声,微笑着说道:“既然你说到这里,若我再装傻还不知道你要怎么讥讽我。你这张伶牙俐齿,毒蛇一样!”
  “哈哈!”
  宇文士及笑了笑道:“咱们做臣子的,心思自然要多费一些。主公一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或许就藏着大玄机呢!”
  “看来你是打算带个头了。”
  徐世绩笑道。
  “这样的好事,自然不能让别人抢了先机去。今日在帐中这些人中,我估摸着听出主公弦外之音的不超过五个人……长孙无忌那个家伙聪明的厉害,只怕也必是猜到了的。雄阔海看似五大三粗,实则心细如丝。还有崔家的那个崔潜,此人城府之深令人惊惧,想来也是猜到其中含义了的。”
  “朝中几个狐狸一样的家伙都在长安,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几个一个比一个心机深沉,他们若是在场也必是能猜到。”
  “也是时候了。”
  徐世绩道:“主公自大业末年起兵至今,已历十年。如今中原江南,差不多皆被主公收入囊中。只剩下区区几城之地,一统天下便在眼前。若是再不提及此事,下面臣子们只怕也会心生惶恐不安。”
  “好事是好事。”
  宇文士及嘿嘿笑了笑道:“我可不愿意独自一人做这出头鸟,所以才会追上你。不如你我二人联名上一份奏折如何?”
  “狡猾!”
  徐世绩白了宇文士及一眼。
  “旁人我还懒得拉上呢!”
  宇文士及笑道:“这件事总需要有个牵头的,只要有人第一个上奏折,接下来只怕奏折就会如雪片一样呈递到主公手里。与其日后人云亦云,还不如做第一个。以后的奏折,主公只怕看都懒得看呢。”
  “也好。”
  徐世绩道:“我便陪你这一回。”
  与此同时,在薛万彻的大帐中。崔潜抿了一口茶叶,看着薛万彻笑了笑道:“才从主公大帐里出来,我便追到薛将军帐中,薛将军还请不要见怪。”
  “说的哪里话!”
  薛万彻笑道:“你我不日就要出兵博陵郡,这次动兵,凡事我都要问你拿主意,毕竟你对博陵熟悉远超于我。虽然我当初在涿郡也呆了不少年头,可河北之事怎么说也比不得你了解的透彻。”
  “薛将军,有件事不知道你怎么看。”
  崔潜放下茶杯后微笑着问道。
  “什么事?”
  “主公派李道宗镇守涿郡之事。”
  “莫非……还有什么深意?”
  崔潜站起来,走到薛万彻身边道:“主公安排大将镇守边疆,这是稳固国基之举啊。既然提到了这里,距离主公晋位称帝还远么?”
  “啊?”
  薛万彻一声低呼,怔了一会儿随即大笑起来:“也是时候了。”
  “你我联名上一份奏折吧。”
  崔潜笑了笑道:“我人微言轻,还要借薛将军你的颜面呢。”
  薛万彻大笑,畅然道:“等了这许久,也终于等到时候了。如今天下即将大定,这件大事确实该提一提了。”
  ……
  ……
  长孙无忌挑了一下油灯的灯芯,帐篷里的光线顿时变得亮了不少。他搓了搓手走回椅子旁边坐下,看了看坐在一旁安静刺绣的长孙无垢道:“千里迢迢的,你怎么也跟着跑来了……在长安里呆着多好,行军劳累,再熬坏了你的身子。”
  “在长安城里整日无所事事,除了和慧宁姐姐在湖边垂钓之外再无别的事做。这次随小狄姑娘北上,其实也是慧宁姐姐劝说我跟来的。最近她的心情倒是好了不少,不然我也不放心离开。”
  “嗯”
  长孙无忌嗯了一声,忽然叹了口气:“可惜了。”
  “什么可惜了?”
  长孙无垢抬起头看向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无忌随即将今日大帐中的事说了一遍,他才说完,长孙无垢的眼神猛然一亮:“看来主公是有准备登基称帝的打算了,平定河北之后返回长安估摸着朝廷里的大人们就要争先恐后的上奏折。”
  “哪里还用等得到回长安?”
  长孙无忌道:“今日大帐里就有不少人能从主公的军令中推测出来这件事,说不得今日夜里就有人在伏案疾书了。徐世绩,宇文士及哪一个是愚钝的?不过……也正因为这件事我才会叹一声可惜了。”
  “怎么说?”
  长孙无垢问道。
  “能看出主公这条军令后面藏着这意思的,女子之中只怕只有你和叶怀袖两人。今日升帐,叶怀袖不在帐中,但只要听闻定然猜的出来。叶怀袖是主公极宠爱之人,但出身并不太清白,所以即便主公登基,她也坐不上皇后那位子。”
  “皇后是小狄的。”
  长孙无垢白了哥哥一眼:“这已经是注定了的事,你又乱发什么感慨。”
  “小狄姑娘心地单纯,其实做皇后并不适合。皇后,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对皇帝的忠诚,还有足够的智慧。一国之母,要掌控的东西太多了啊……”
  “哥哥,这话也就你我私底下说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0/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