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756

  他自幼被王伏宝收养,饱读兵书,自能走路开始就跟着王伏宝东征西讨,亲眼看过的厮杀不下百余战。对于战争,他丝毫都不陌生。对于队伍的人数,他几乎一眼就能判断出来个大概。
  就在夏军才冲出树林的时候,官道上的燕云军就开始变阵了。
  这说明燕云军时刻在提防着遇到埋伏!
  而且……燕云军的人数绝不是之前看到的那样多!看起来最少有三万人的长龙,在号角声响起来的时候就开始变阵,组成了十个防御方阵然后迅速并拢。每个方阵千余人,也就是说官道上的燕云军最多不超过一万人!
  王咆的瞳孔骤然收缩,几乎忍不住就要下令大军停止进攻!
  ……
  ……
  官道上的燕云军确实只有一万人,却足足打出了四万人马的旗号。看起来绵延很长密密麻麻的行军队列,其实中间是空的。也就是说,看起来是横排有十个人,实则只有三四个人。中间空着,从远处看过去根本就分辨不出来!
  在远处密林里的号角声响起来的时候,燕云军领兵的将领眼神立刻一亮。
  “吹角,结阵!”
  “弓箭手列阵,三矢之后退后。枪兵列阵防御,勾镰兵……等夏军的骑兵冲过来之后,听我号令反击!”
  “喏!”
  下面的将校立刻应了一声,吩咐手下人立刻列阵防御。
  “你们都知道!”
  为首的将领是个三十几岁的男子,白面无须,看起来身上没有什么军人特有的冷冽杀气,甚至还带着几分不属于战场的书卷气。但这个人的眼神格外的坚毅,看向远处如浪潮一般涌过来的敌军,没有丝毫惧意。
  为首的将领扫视了一眼手下的将校,提高声音说道:“你们都知道,咱们没有援兵!敌军兵力必然远多于咱们,而咱们身在此处只能靠自己!大将军出兵之际就说过,咱们这一支人马九死一生。但既然咱们来了,难道还能转身就逃?!”
  “逃!敌人是否会放过咱们!”
  “不会!”
  周围的士兵们大声回答道。
  “靠自己!”
  身披铁甲的将领大声道:“我是个文官,手无缚鸡之力!但今日,我将站在你们身边,生同生,死同死!在魏县城外,有近四千同袍的尸体依然丢弃在那里,今日一战,宁愿做那横陈于雪中的尸体,也不能向侮辱同袍的敌人投降!”
  “生同生!死同死!”
  身穿黑色甲胄的燕云军士兵们整齐的高喊着,握紧了手里的武器。他们是骄傲的燕云军士兵,他们身上的甲胄,他们手里的兵器,他们身体流淌的血液都是骄傲的。他们之中有新加入燕云军的士兵,也有许多百战老兵。但他们都有着一种燕云军特有的骄傲,从不会惧怕任何敌人。
  “战!”
  看起来带着几分文弱的将领抽出了自己的横刀,指向远处汹涌而来的敌人。
  “战!”
  声震云天。
  当夏军的骑兵进入一百五十步之内的时候,燕云军最外围的弓箭手便松开了弓弦。上千支羽箭密密麻麻的飞了出去,就如同扑向了一片庄稼地的蝗虫。骑兵的速度太快,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发箭,当羽箭到敌人骑兵身前的时候,已经被拉近到了羽箭足够射伤敌人的距离。
  第一轮羽箭射过去,最前面的夏军骑兵立刻就倒下去一层。战马向前扑倒,马背上的骑兵被甩出去很远。身子重重的砸在地面上,激荡起一片残雪。
  临阵不过三矢
  三轮羽箭过后,夏军的骑兵被放翻了数百人。但羽箭不足以让敌人进攻的脚步停下来,挥舞着横刀的骑兵一边喊着一边催动战马向前。第三轮羽箭过后,燕云军的弓箭手立刻后撤,顺着枪阵刻意留出来的缝隙退到了后面。他们没有在枪阵后面站住,而是继续向后退。
  随着弓箭手撤下去,枪阵开始变得密集凝固起来。为弓箭手后撤而留出来的通道关闭,密密麻麻的长矛斜着指向半空。
  退在了枪阵后面的弓箭手继续发箭,这次他们针对的不是已经冲到了五十步之内的敌人骑兵,而是骑兵后面紧跟着冲过来的大批步兵。
  抛射
  向来是弓箭手对付步兵的犀利手段。敌人向前冲,弓箭手便缓缓退后,他们始终保证着足够的距离发箭。
  站在枪阵后面的文弱将军面色坚毅,但没有人看到他握着横刀的手微不可查的颤抖着。他的手心里其实都是汗水,后背上也是。但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这个计策本来就是他想出来的,这个时候他怎么表现出害怕?而且是他坚持要率领这一支诱敌的人马,虽然他明知道这场厮杀胜算并不在自己这边。
  他叫崔潜。
  他是个文人。
  雪地上行军必然会留下痕迹,这么白痴的事……久经沙场的燕云军,怎么可能会忽略遗忘?
  撞击
  骑兵狠狠的撞击在枪阵上。
  血浪翻腾。
  ……
  ……
  天空中挂着一轮皎月,月光水一样洒在大地上。白茫茫的积雪将月色反射出去,所以夜晚的黑并不太深邃厚重。魏县的城墙上,守军打着火把来回巡视。他们不时看一眼城外,借着月色能隐约看到雪地上那些如细微波浪般的小小起伏。
  那是数千具被他们丢弃在荒野上的尸体,已经和积雪冻在了一起。
  今夜当值的夏军将领是从五品的别将石松,他是大夏国将军石赞的堂弟。石赞死后,他也受到了牵连,虽然没有获罪,但在仕途上很难再有升迁。他不是王伏宝的亲信,尤其是他深知皇帝陛下对王伏宝并不是真的信任。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刻意和王伏宝拉远距离,因为他堂兄石赞的事,现在的石松已经谨慎的让人觉着可怜。
  在城门楼子里守着火炉坐着,石松还是觉着冷的有些忍受不住。面对着火炉,身子前面倒是暖和起来,可背后上总感觉有一股阴森森的风吹过似的,冷到了骨子里。
  他下意识的从腰畔将酒囊解下来,刚放在嘴边就想起了大将军王伏宝立下的军规。
  当值之人若是饮酒,杖责三十。
  他抬起头看了看外面,忍不住自嘲的摇了摇头。
  将酒囊丢在一边,看着炉火怔怔出神。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城墙上一个当值的夏军士兵揉了揉眼睛,仔细的看了看城外后也忍不住自嘲的摇了摇头。
  “疑心生暗鬼……”
  他低声自语了一句,随即叹了口气:“城外的都是尸体,早就冻的跟石头似的。怕什么?尸体难道还会动?还会爬起来?尸体而已……没什么可怕的……”
  尸体自然不会动。
  在城外的雪地上,大批披着白袍的士兵缓缓爬行。夜色就算再浅,城墙上的守军也看不出去二百步远。而这些披着白袍的士兵,已经悄然接近到了城墙外百步左右。就在不久之前,他们敌人也是这样靠近这座城池的。
  薛万彻爬到一具冻僵了的尸体旁边,看了看那燕云军士兵死不瞑目的表情。他紧了紧拳头,眼神里都是杀意。
  “你如何打下魏县,我便如何将魏县夺回来!”
  想到带兵当做诱饵将夏军精锐数万引走了的崔潜,薛万彻心里就忍不住有些担忧。一个文人,竟是有这般魄力实属不易。更何况,他还是那样的出身。他家世显赫,本来是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的。
  都不容易啊!
  薛万彻在心里叹了一句,他何尝不理解崔潜这样拼命的缘故?
  崔家,靠过来的有些晚了。
  要想出头,需要功劳啊。
  第773章
胜败本是转瞬间
  队伍在荒野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士兵们互相搀扶着艰难前行,这是一支刚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队伍,他们身上已经残破的黑甲宣告着他们的身份……燕云军。
  顺着风的方向走,他们已经尽力走的很快。但队伍里的伤兵实在太多,刚刚经历的一场恶战让他们如同在炼狱中走了一圈。当夜色降临的时候,正前方,他们眼中矮山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这里……他们已经来过一次。
  一万步兵,对阵四万敌军。
  而且敌人还拥有两万骑兵,这样的战斗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悬念。旷野交战,地势平坦,就算燕云军再精锐善战,就算他们组成的防御方阵再坚固,也没有一点可能挡得住敌人持续不断的进攻。
  厮杀一个时辰之后,方阵已经被撕开了无数条口子。
  如果不是崔潜指挥得当,他们或许根本就熬不住这么久。而对于燕云军来说,熬的时间越久似乎越是一种煎熬。敌人的兵力是他们的四倍,不说那两万精锐步兵,紧紧是那两万人的骑兵就不是他们能硬抗的。可他们抗住了,而且杀死的敌人比他们的损失还要多。
  厮杀超过一个时辰之后,崔潜只能下令撤退。
  他舍弃了足足三千枪兵,勾镰兵和盾牌手,带着三千多撤走速度更快的弓箭手和其他轻甲步兵逃离。看起来他的心确实足够冷硬,但其实谁都知道,舍弃的那三千士兵其实根本就救不回来了。那三千人的队伍已经完全陷入夏军的包围中,纵然是孙武再世诸葛重生也没有办法挽救他们。
  撤出战团的燕云军顺着风往南跑,没有往繁水方向撤。往繁水方向走一马平川,他们根本不可能跑得比敌人的骑兵还要快。崔潜带着人马冲进了一片树林,借助密集的树木将敌人的骑兵甩开。然后一头扎进一座矮山里,没敢停留,攀爬上了矮山之后却没有继续南下,反而又从山北面原路返回。
  毫无疑问,甩开夏军的追兵正是因为崔潜的这个决定。
  夏军领兵的将军王咆没有料到燕云军的残兵竟然会往回走,他带着骑兵一口气绕过了矮山去拦截。而就在他带着人马冲到山南面的时候,崔潜带着残兵已经从北坡原路冲回去,甚至袭击了正在收拢队形的夏军步兵后队,硬是从敌人手里抢回来被俘虏的千余名同袍,而如果他们晚一个时辰的话,这千余人将变成路边的无头尸体。
  就如魏县城外的那些尸体一样,冻在荒野中。
  带着四千多残兵,崔潜丝毫不做停留的又冲进了之前夏军埋伏的那片密林里。这个时候,王咆的骑兵已经被他们甩开。
  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彻底摆脱夏军的追兵。
  因为这一场大雪,因为雪地上行进难以隐藏行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