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756

  “燕云军只有那几百人!”
  独孤少让手下骑兵一边纵马一边大喊,身为一个统兵大将,他知道一旦营中恐慌的气氛散开,那将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虽然大营中有几十万人,可这种时候人越多恐怖的气氛就越浓烈,传布的速度也就越快。一旦形成了溃败的势头,再想拦都拦不住!
  他下令骑兵们整齐大喊,稳定军心。可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从营外面传来一阵地动山摇一般的喊杀声。
  “屠灭夏军,燕云军必胜!”
  “向前!”
  “杀窦建德!”
  这喊声竟是从不同的方向传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马杀了过来。
  独孤少心里一惊,心中的恐惧也不可抑制的蔓延了出来。
  ……
  ……
  夏军大营外,薛万均下令那两千骑兵分作四队,也不冲击夏军大营,而是在外面不断的来回奔驰大喊。借着雨雾,夏军分不清外面来了多少人马,竟是没有人敢领兵迎战,再加上窦建德生死不明,谁还有心思抗敌?
  可燕云军的兵力确实太单薄了些,薛万均现在不敢轻易杀进去救援薛万彻。一旦这点兵力暴露在夏军的眼前,只怕立刻就会迎来猛烈狂暴的反击。到时候别说救不出薛万彻,只怕他这两千骑兵也都会葬送在这里。
  可出乎薛万均预料的是,夏军中竟然真的大乱起来。
  因为雨打湿了帐篷,里面四处放火的薛万彻其实没点起几处火来,倒是浓烟冒的格外吓人,等薛万彻瞎猫碰死耗子似的撞进夏军辎重营的时候,总算让他找到了可以尽情放火的地方。
  被雨布遮挡着,粮草虽然潮湿但可以点着。
  不多时,夏军大营中的浓烟便滚滚而起。再加上外面震天般的喊杀声,夏军士兵们哪里还有心思抵抗,大队大队的夏军步兵擦着薛万彻那几百人的身子跑过去,竟是没有一个人想到拿起武器厮杀。
  薛万彻一边放火一边哈哈大笑,身上的伤势竟是一点都不觉得疼了。
  薛万均虽然不知道夏军大营中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现在是救出薛万彻最好的时机。他立刻让人吹响号角,将两千骑兵重新聚集在一起,以他为刀尖狠狠的切进了夏军大营中。
  夏军大营连绵十几里,前面营地已经乱的一塌糊涂,后面的营地里的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随着溃兵冲进后面的营地,窦建德被杀的消息立刻就散播了出去,后营也跟着乱了起来。
  再加上辎重营那边大火逐渐烧起来,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燕云军杀了进来。主持后营事务的莫愁一边派执法队维持秩序,一边调集人马往前面大营方向赶过去支援。可前面的溃兵潮水一般涌过来,他调集的人马竟是顶不上去!
  就在他也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从后营这边外面也传来了一阵喊杀之声。
  莫愁大惊,连忙带着人马赶过去查看。只见后营营寨外面,数不清的唐军铺天盖地的杀了过来。
  是李道宗!
  莫愁大惊失色,疯了一样的召集部下准备迎战。他勉强集结起来的万余人马还没冲出去,大将李道宗亲自率领的唐军已经自寨门外冲了进来。双方士兵如两股浪潮一般狠狠的撞在一起,立刻就激起了滔天的血浪。
  士兵们的喊杀声,哀嚎声响彻天际。
  与薛万均一样,李道宗不知道夏军大营中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却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斥候急匆匆赶回来报告说夏军大营中一片混乱,浓烟四起喊杀声不断的时候,只犹豫了片刻他就下令全军出击。
  就是在这样一个最不适合决战的雨天,双方展开了一场决战。
  当然,如果李道宗知道在前面疯狂冲击夏军大营的燕云军只有不足三千人的话,他绝不会压上十万唐军的性命陪着薛万彻玩命。他以为是宇文士及趁着雨天突袭夏军大营,看那火起处和夏军慌乱的场面,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然只是薛万彻带着几百骑兵造成的。
  他还在心里骂了一句宇文士及,心说若是两军联合进兵这一战就能击溃夏军,你怎么就如此轻易草率的自己带兵行动了!
  李道宗却不知道,导演这一切的竟然是个叫薛万彻的疯子。
  ……
  ……
  就连薛万彻和薛万均兄弟也从不曾想到过,这次雨天袭扰竟然会演变成了这样大规模的厮杀。当薛万均带着两千骑兵不费什么力气杀进大营里找到薛万彻的时候,那个浑身是血的疯子还在一边大笑一边指挥骑兵放火。
  看着那一脸疯癫样的薛万彻,薛万均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猛的冲过去,一把揪着薛万彻的皮甲劈头盖脸就是三个耳光。薛万彻被打的迷糊起来,醒悟了之后立刻破口大骂:“你他娘的为什么打我!”
  “打的就是你这个疯子!”
  薛万均懒得理会他,下令起兵架起来血葫芦一样的薛万彻就走。两千多起兵在夏军大营中兜了一个圈子,又杀散了两批夏军溃兵之后冲出了大营。听着夏军后营那边的喊杀声,薛家兄弟知道是唐军见机杀了过来。
  这两个坏到骨子里的家伙对视一笑,带着人马头也不回的就撤了。
  投入了全部兵力的李道宗如果知道燕云军已经撤走的话,他一定有活劈了那一对兄弟的心思。但这会他哪里还有时间去想旁的,十万唐军分作三路,三叉戟一样狠狠的戳进了夏军后营之中。
  本来谁也不敢轻易下决心大规模厮杀,可决战就这么来了。
  唐军以为燕云军在前面猛攻,杀起人来格外的卖力。三叉戟将夏军后营大将莫愁仓促组织起来的阵线杀穿之后,又如下了山的猛虎一般往前面大营扑了过去。一直到独孤少和王薄带着好不容易才聚拢的人马迎面杀过来之后,唐军才不得不厮杀一场后缓缓退了回去。
  这一战从开始到结束将近一日,夏军竟是损失了超过十万人!
  其中绝大部分是被李道宗的唐军斩杀,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惶恐而当了逃兵。其实说起来,薛万彻和薛万均兄弟率军杀死的夏军士兵,加在一起也不足三千人。
  这是一场大胜,导致夏军不得不向后退却五十里整顿人马。而粮草的巨大损失,则给整支夏军人马的头顶上笼罩上了一层阴云。比这层阴云更让人觉着压抑的,是窦建德的伤势不明!
  第687章
入了关的狼骑
  东郡的雨下了三日之后终于停了下来,冒雨连撤五十里的夏军整顿休息,各营报上来的损失数字呈递上来之后,看着纸张那触目惊心的数字,独孤少看了看王薄,王薄看了看莫愁,莫愁又看了看李敢当,四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沉默下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王薄叹了口气道:“这损失也确实太大了些……陛下才用过药躺下,我看这件事还是压一压再报上去吧,若是陛下问及就说,若是陛下不问……就等到陛下伤好了之后再说。”
  李敢当摇了摇头道:“陛下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可能会不问?”
  “我只是担心……”
  王薄叹道:“陛下这次伤的极重,若是知道损失竟然如此之巨,万一生气动怒再触及伤势……”
  “还是如实报上去吧。”
  莫愁想了想说道:“其实陛下心里应该也差不多有一个估算,这次若不是王将军和独孤将军你们两个力挽狂澜,只怕损失比这个数字还要吓人。”
  “倒也不是这么严重。”
  独孤少想了想说道:“损失的兵力虽然有十万之巨,可据我估计,战死的士兵连一半都没有,这十万人的损失有大部分是慌乱中溃逃走了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几日便会回来一大批人。只要将不追究逃兵罪行的消息散出去,逃走的士兵终究还是要回来的……他们没有粮食,这东郡也抢不到粮食。”
  “这件事还是要请示陛下。”
  王薄犹豫了一下说道:“临阵脱逃者乃是重罪,按照大夏的军律,不管出于什么缘故,临阵脱逃者皆杀不赦。”
  “现在军心如此不稳……”
  莫愁摇头道:“总是要有个特例的,不然士兵们的惶恐之心更巨。如今大军士气低迷,不宜重罚。”
  正说着,忽然一个亲兵跑过来对四人行礼后说道:“陛下已经醒了,传四位将军进大帐中说话。”
  四个人对视了一眼,不敢耽搁连忙往大帐那边走去。进了门,借着有些昏黄的灯火能看到盖了一层厚被子的窦建德躺在床上,闭着眼,也不知道又睡着了还是在沉思什么问题。只是看他的脸色倒是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四个人紧绷着的心稍微松下来一些。
  “有十万人?”
  窦建德也不睁开眼,声音低沉的问道。
  “应该没有这么多……各营正在收拢人马,这十万人包括战死人数还有失踪人数,而且据臣来看,失踪的人数要远多于战死者。所以臣请陛下下一道旨意,赦免了那些溃兵临阵脱逃之罪……”
  王薄垂首说道。
  “朕不会追究他们的罪责,这样吧,你们回头派人下面的将领,校尉将这消息传下去,就说朕答应了的,但凡赶回大营报备的人,不管是逃走还是装死的,朕都既往不咎。”
  “王薄”
  “臣在”
  窦建德咳嗽了两声,牵动了伤口疼的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件事交给你去做吧,你做事谨慎认真,又老成持重,安抚军心这种事还是你最合适。另外……大败之后,军心浮动,光是安抚也不够的。独孤少,你安排执法队巡营,如果有人鼓动叛逃的,发现一个处死一个,决不可心慈手软。”
  “臣明白!”
  独孤少垂首应道。
  “这次大败,也算给咱们每人一个教训……”
  窦建德自嘲的笑了笑说道:“说起来朕才是导致大败的关键,若不是朕派人出营迎敌,只需谨守不出,燕云军就算想要突袭也找不到机会。李道宗和宇文士及显然是商议好了的,这两个人都是狡诈之徒,想来也是筹谋许久。”
  “辎重营那边查点了损失了吗?”
  窦建德问道。
  王薄点了点头道:“粮草损失了三成,但仍足够大军一个月所需。只要尽快打到东都城下,有王世充接应的话,粮草也不会成问题。曹旦将军率军突袭兴洛仓,料来应该不会出什么差池的。只要兴洛仓拿下,粮草就更不必担忧了。”
  他将损失的粮草少报了两成,薛万彻那胡乱的一把火烧的太旺,若不是因为天还下着雨,只怕损失会更大。
  “朕现在最庆幸的,便是派了人马去突袭兴洛仓。”
  窦建德叹了口气,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朕打算将王伏宝调回军中听命,你们几个有什么意见么?”
  “臣等谨遵圣命。”
  王薄等人垂首道。
  窦建德点了点头道:“说到带兵打仗,你们几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但仔细起来,除了王薄之外你们三个都不如王伏宝阅历深厚,他大大小小打了上百仗,自朕起兵之初他便跟着朕,少有败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