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756

  “孤知道。”
  李世民笑了笑道:“孤看过,肉还可以再吃一天,只要烤得火候老一些就不会有问题,虽然味道难吃了些,嚼起来也很费力,但毫无疑问还能吃。再坚持一天,如果明天还找不到出去的路那你就组织人狩猎,但要记住一点,每一支羽箭都是宝贝绝不能浪费掉,现在咱们很穷……穷得糟蹋不起东西。”
  尉迟恭一阵心酸,点了点头道:“臣明白。”
  李世民靠在一块大石头上放松自己的后背,这几天来几乎每天有八个时辰以上的时间都在赶路,每个人都疲乏的要命,每个人的身上脸上也都脏的要命,才短短七八天的时间士兵们甚至习惯了躺在泥地上就睡。李世民也是如此,曾经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哪里还有一点风流俊美的样子,看起来就和一个乞丐毫无差别。他靠在石头上闭着眼休息,只是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嘴角上的笑意却越来越浓。
  “殿下为何发笑?”
  尉迟恭忍不住问道。
  “比起前几日来已经好多了,不是么?”
  李世民微笑着,闭着眼指了指不远处的山泉说道:“最起码不必在再心渴死,上天对孤还是眷顾的,有清泉可饮,有马肉可吃,身后的追兵也不知道被甩到哪里去了,现在是安全的,不是吗?”
  尉迟恭实在想不到到了这个地步,秦王殿下竟是还能有这样的好心情。但他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因为他没有觉着现在很幸福。
  “孤在这深山老林中,因为能喝到无毒的水而开心发笑……”
  李世民睁开眼睛看着那泉水缓声说道:“想来李闲此时应该便在长安城太极宫中与父皇相对而坐,吃着热乎精致的菜肴,喝着陈年的美酒,或许坐的位置便是孤曾经坐的那个,或许用的酒杯还是孤用过的那个。”
  他微笑着说道:“孤听说他自幼寒苦,为了躲避追杀小小年纪便跟着一群马贼辗转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江南,河北,辽西,塞外……想来他自幼吃的苦绝对比现在你我面临的处境要艰辛的多。一直到去塞北之前,他身边的人只有几十个马贼,但他依然好像一根野草似的活了下来,任凭狂风暴雨也没能摧毁他的生命。”
  “因为他活了下来,所以他现在荣耀。”
  李世民说话的语气很平静,语速很缓:“既然他能历尽千百劫难都不死,还能成为如今父皇面前首屈一指的大人物,手握三十万精兵,半壁江山……难道孤只经历这一次挫折,一次磨难就要意志消沉任了命随风泯灭?”
  “怎么能呢?”
  他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他经历过的苦痛磨难孤现在能体会到一二,为了活下去变得无所不用其极孤现在也有了心德。说起来他的成功并不是侥幸和运气所致,无论是谁有这样的少年经历还能活着也会变得可怕起来……孤在走他曾经走过的历程,孤不会输给他,所以孤要变得比他还要可怕些……”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似乎是想到什么极可笑的是忽然开心大笑起来。他支着身子站起来,看向远处有些骄傲得意的说道:“孤本来还在有些懊恼,他看着孤失败看着孤逃亡会不会开心大笑。但现在想想真正可怜的是他,手里握着那般强大的力量却不敢去争。就算孤败了,孤确实将造反的事看的太轻易简单了些,但孤比他有勇气,比他强。”
  “他以为抓着这个机会回长安,就能取代我的位置?太可笑,太可笑了……父皇既然连我都信不过,怎么可能信得过他?”
  李世民笑着说道:“孤只要走出这座大山就还有翻身的机会,他走进那座大城却再也没有机会翻身了。”
  ……
  ……
  休息了大概半个小时,包括吃饭的时间在内李世民便起身,吩咐士兵继续赶路,刚刚吃了一肚子索然无味如木柴一般的马肉,就要大强度的急行军让士兵们都有些苦不堪言。好消息是秦王发了仁慈,让士兵们将肩膀上背负的马肉选些好的留下,够明日一天的食物其余的可以丢弃了。
  说实话,这七八天来每天闻着自己肩膀上发臭的马肉简直是一种煎熬,比不断的攀爬山峦还要煎熬。所以秦王的命令下达之后士兵们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甚至有人跳起来高呼万岁。
  李世民似乎很享受欢呼,尤其是万岁那两个字听起来格外的顺耳。
  “天黑之前翻过前面的山头,如果咱们运气好说不定能碰到神仙。”
  李世民看着如梦幻般的景色说道,士兵们顿时笑了起来。他们本来的坏心情都因为明日就可以不再吃臭肉而转好,此时因为秦王的一句笑谈而开怀大笑。神仙,这山里倒确实看着景色美丽怡人,壮阔处有之,秀美处亦有之,若是不愁吃喝便在这大山中隐居而生倒也是个好归处。
  李世民率先往前走了出去,用手里的玄铁刀当拐杖一边走一边说道:“你们笑是因为你们不相信有神仙,还是觉着不可能有神仙?”
  一个裂虎营的亲兵笑着说道:“殿下,如果真的有神仙,那咱们都求一个长生不老的方子就成了,哪里还需要去打仗,只需要比敌人活的都久一些胜利自然是咱们的。”
  “哪有什么长生不老的方子!”
  尉迟恭白了那士兵一眼道:“不过我倒是听说,吃神仙的肉就能长生。”
  “你们说神仙肉啥味道?”
  有人笑着说道。
  “肯定比马肉好吃的多吧?”
  有人不确定的回答。
  李世民哈哈大笑,忽然觉着这路途其实并不辛苦。虽然看起来狼狈了些,但相比战场厮杀,瞬间就不知道死多少人确实要好上不少。他手下的士兵身子都足够结实硬朗,到了现在还没有一个病倒的,这些都是好消息,确实值得开心。
  “殿下……”
  一个年纪小一些的士兵忽然怯生生的问:“如果咱们找不到出去的路怎么办?”
  尉迟恭脸色一变就要发怒,李世民却笑了笑摆手制止他看向那士兵说道:“那咱们就留在这山里做神仙,说不得过几年就有求药的人来山中,看到咱们还会磕头参拜呢。你随便从身上搓几颗泥丸赐给他,他还会千恩万谢。”
  “哈哈哈哈!”
  士兵们顿时又笑了起来,他们发现原来秦王也是一个有趣的人。以前看到的秦王是死板的,但今天的秦王显得极亲近。可谁也没有看到,李世民在看向问话那个士兵的眼神中,有一丝阴寒一闪即逝。
  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山路会这么难走,一直到天黑的时候众人才到了山顶,这里只是连绵群山中的一座,站在山顶上往远处看过去,夜色中前面的几座大山就好像泼墨的画作一样,只是此时的士兵们都已经筋疲力尽,哪里还有心情去欣赏风景。
  因为比预计的迟了些,少走了下山的路李世民微微有些不快,但他也知道已经尽了力,这山路确实太难走士兵们的体力消耗确实很大。刚要下令就地休息,忽然听见有人声音中透着极度的兴奋尖声叫道:“快看,真的有神仙!”
  顺着这士兵的手指看过去,众人在夜色中极力远眺,几个眼尖的终于看到了那让人激动的地方,随即也欢呼起来。
  李世民也看到了,就在半山腰一处地方竟是隐隐有灯火闪动。
  “这深山老林的,怎么会有人家?”
  尉迟恭看了看李世民,喃喃的说道:“莫非咱们还真的遇到了神仙不成?”
  李世民看着那灯火处嘴角挑了挑,大步往前走了出去:“那咱们就去和神仙讨口吃的,就算没有长生不老药,难道神仙还会吝啬于变出来一些粮食?”
  “热粥!”
  有人突然喊了一声:“我想喝一碗热乎乎的粥!”
  “我要吃馒头,刚出锅的馒头!”
  “我要吃一碗热面,汤汁上飘着几片青菜的热面!”
  “我要吃包子,不吃肉包子,吃素馅的!”
  “我要吃……”
  那个胆子最小的士兵张了张嘴,看了看身边众人忽然狂暴的喊道:“我要吃神仙肉!”
  “哈哈!”
  士兵们畅然大笑,纷纷高喊道:“走啊,咱们去吃神仙肉!”
  李世民阔步走在最前面,视线一直盯着那灯火处。他的脚步很快,似乎也有些心急于想去品尝一下神仙肉是什么滋味。
  下山的路,总是要快一些的。
  他在自己心里想着,孤才不是因为想喝一碗热粥,想吃一个素馅的包子而心急。是山路平坦了不少,下山总是比较快。
  第630章
新鲜的
  这不是一个关于神仙鬼怪的故事,所以半山腰那隐隐可见的灯火不会是神仙手里的法宝,自然也就不会是夜晚出来迷人的狐妖,更不是能把舌头伸进人肚子里的千年树精,李世民不是宁采臣,所以也没有聂小倩。那在山野中亮着柔和灯光的也不是兰若寺,而是一排木屋。
  这深山野林中竟然有人居住,不得不让人感慨。要知道李世民的队伍从北侧进山走了整整八天才到了这里,他们的行军速度相对于这山路之难行来说已经算得上很快,毕竟这些都是大唐最精锐的士兵,战场上厮杀敌人没有要了他们的命,山路再崎岖也不至于让他们畏惧害怕。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黑夜中深山里看见一点灯火就朝那边赶过去也不是眨眼即到。李世民等人到山顶的时候就已经耗尽了体力,仗着看见灯火人家的兴奋劲一口气跑过去,也是足足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这距离如此远,若不是当初他们站在山顶上俯视的话根本就看不到。
  当发现出现在面前的竟然是一排木屋,士兵们显然吃了一惊。无论如何这深山最深处出现民居总是显得有些诡异,所以当士兵们走到木屋门前的时候下意识的握紧了横刀的刀柄。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不要轻举妄动。他走到木屋打量了一番,然后清了清嗓子朝里面喊道:“屋子里可有人?我们是过往迷路的行人,可否出来相见?”
  他声音不是很大,但在静夜中却足够传出去很远。不多时,一间木屋的门从里面推开,有人提了一个灯笼走了出来,离着稍微有些远所以看不仔细样貌年纪,倒是身上的衣服显得有些怪异似乎不是普通百姓的服饰,等这人提了灯笼到了众人面前的时候才看清,原来他穿的是一身道袍。
  “真的是神仙?”
  一个裂虎营的亲兵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低声和同袍说道:“看样子确实像是神仙……”
  李世民却看得仔细,这人绝不会是什么神仙。因为那穿道袍的人在看清了面前是一群虽然狼狈落魄但手持凶器的士兵之后,显然吓了一跳。如果他真的是神仙怎么会被凡人吓倒,又怎么会下意识的往后退似乎做好了转身就跑的准备。
  “这位道长”
  李世民知道现在自己这些人看起来肯定像是一伙劫道杀人的流民残匪,所以他第一时间从怀里将自己的秦王印信取了出来。
  “我乃大唐皇帝陛下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率军追杀残匪误入深山寻不到了出路,恰在山顶看到这里有灯火所以赶了过来,深夜叨扰倒是冒昧了,还请道长恕罪。”
  “大唐?”
  那穿道袍的中年男子怔了一下,随即脸色变化有些惊讶的问道:“大隋已经亡了?取代大隋的叫做大唐?”
  这次轮到李世民怔住,他想了想后认真的回答道:“暴隋已亡,杨氏已灭,如今天下乃是大唐的天下,不知道道长是何年入这深山中的?既然知道大隋,想来也便是这三二十年间。”
  “哪有那么久,大业十年的时候天下大乱我们为了躲避兵祸躲进了这深山。这里一共有十七个人,皆是长安城外三清观道德天君门下的弟子。想不到在这山中已经过去数年,竟是还会遇到外人。”
  “既然是大业十年才进山的,那想必道长也应该知道我父皇的名讳。”
  那道士思虑了片刻后问道:“莫非便是陇右唐公?”
  “正是!”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让道长受惊了,世民惶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