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756

  “大人的话,卑职不懂。”
  莫离轻声道。
  李靖刚要解释忽然心生警惕,他竟是还有心思笑了笑道:“你不必懂,只要秦王殿下懂了就成。如今已经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秦王也该早下决断了。去吧,我就在这悦宾楼等你的消息。”
  ……
  ……
  燕云军大营,李闲将刚刚看过的一份密报递回去。军稽卫大档头谢映登接过来,随即丢进火炉中很快那薄纸就燃烧成了灰烬。
  “叶怀袖已经到了草原上,她打算多走一些路从幽州入关,然后自涿郡走水路沿永济渠一直到黎阳,你安排人手接一下。罗艺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做什么,他不会动我的人。窦建德倒是不得不防,如果你认为此行危险的话可以调水师沿永济渠北上接应。窦建德对我的水师没办法,这样稳妥些。”
  谢映登点了点头道:“罗艺自然是不敢的,士信在这里……只是水师北上是不是动静太大了些,很容易让人怀疑。”
  “怀疑就怀疑。”
  李闲笑了笑道:“只要人接回来进了我的大营,还怕别人怀疑?”
  谢映登立刻就明白了李闲的意思,叶怀袖等人回到了自家地盘上,还担心什么?所以他点了点头道:“臣这就去办,来渊的水师还在黄河岸边停着,只是兵力略微不足,毕竟调了一万弓箭手过来,是不是从黎阳守军抽调一部分补过去?”
  “就这么办吧。”
  李闲点了点头道:“另外,长孙顺德的事已经顺利传到了长安,李建成可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逼李世民。让谍子们盯紧些,看看李渊派谁过来。如果来的人不够分量的话,让咱们在长安的人动一动,想办法让李渊派来的是个够分量的,最好是李家的人。”
  “我给了李建成一个机会,怎么能不给李世民一个机会?”
  李闲微微笑了笑,意味深长:“据说李渊打算依着龙首塬建一座永安宫,这名字真不怎么好,晦气。”
  谢映登一怔,不解问道:“永安宫……为何晦气?”
  “永世不得安宁啊。”
  李闲微笑,笑容冷的如这寒冬中刀子一样的北风。
  第586章
已经在路上了
  莫离当夜离开悦宾楼第二日午后才回来,难掩一身的疲惫。看着他眼睛里的血丝李靖知道,这一夜半日莫离过的极辛苦。也不知道绕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他人憔悴无比带回来的消息却让李靖精神为之一振。
  “是齐王”
  进门之后莫离说了三个字,然后抓起桌案上的茶壶扬起下颌灌了一气。这个季节屋子里就算再暖和,隔了一夜的凉茶也如冰一样刺骨,更何况入喉?但莫离似乎一点也不在意那份刀子刺进嗓子里般的感觉,喉结涌动,咕嘟咕嘟的一口气将那壶凉茶喝进去大半。将茶壶放下他舒服的长长的出了口气,眉宇间的疲惫看起来也缓解了些许。
  “齐王?”
  李靖猛的站起来,脸上是难以难以压制着的兴奋,他的脸色就好像今天的天气一样,乌云打开了一道缝隙露出了让人心情愉快的璀璨阳光。许是因为激动,如他般冷静的人竟是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真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困局中他怎么还能笑得出来,而且笑得如此放肆猖狂。便是悦宾楼下面的那些正在用饭的客人们也听得极清楚,纷纷抬头望甲丙号房看过去,有人低声骂了一句:“疯子!”
  李靖现在看起来确实有些疯子的味道,甚至可以说他此时已经疯了七分。
  “果真是齐王李元吉?”
  李靖一把抓着莫离的手臂问道。莫离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的眼神中会有如此强烈的饥渴之意,比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忽然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在自己面前轻褪衣衫的眼神还要饥渴。齐王这两个字在李靖面前,远胜于两条白花花的大腿两座柔软挺拔的娇峰。
  “是!”
  莫离点了点头道:“我昨日夜里先去了金紫光禄大夫李茂春那里,他府里的官家与我是同乡好友。我出了二十两金子他才答应替我打探一下消息,可等到了子时也没见他出来,我就知道不成了。又赶去兵部员外郎府里,他府上的护卫队正是秦王殿下手下出去的兵,他却帮不上什么忙,毕竟兵部员外郎的官职确实太低了些。不过他却帮我找到了太子府上的侍卫金晓三,我花了一百两金子的大价钱那人才答应帮忙。”
  “今日一早太子殿下进宫去,金晓三不当值便约了太子殿下亲兵副统领崔胜去喝酒,喝了小半日的光景才从崔胜嘴里套出来话。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无疑,只以劳军的名义去东都大营中见秦王,可第一件事就是要奉旨拿下大人您。”
  莫离将这半日一夜的经过说了一遍,果然是从昨日下午就没休息片刻。
  “成了!”
  听说陛下让齐王殿下亲自去大营中缉拿自己,李靖非但没有什么忧虑担心反而大笑着说了两个字。
  “成了!”
  他说。
  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成了。那装扮成老板的胖子万玉楼站在李靖身后,听见李靖如此疯狂的笑声随即脸色一变,眼神中隐见担忧之色,但是很快,也不知道他是想到了什么,眼神中的担忧消散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蔑的目光。他看着李靖的后背脖颈,右手中指食指微微勾动就似乎要拔刀一般……
  “长安城里没人知道我在,所以我出城去不是问题!”
  李靖道:“万玉楼你却必须跟着我一块出城,我是扮作你的下人进城的,你若不走城门守的将军万一认得我就坏了大事,一会儿我跟着你的马车出城,出门时候该送的好处不要吝啬……莫离你就带着人留下,我写了一封信你交给无颜庵中那女子,若是她肯随你离开最好,若是不肯你便动手拿人,只要是活的就行,断手断脚不必计较!”
  “喏!”
  万玉楼和莫离同时点头应了一声,莫离垂头时不经意间似乎是扫了万玉楼一眼,眼神中竟有威胁之意。万玉楼嘴角挑了挑,不置可否。这胖子是秦王手下亲兵中最无能胆小的一个,偏生是个追踪觅迹的高手,秦王当初带人往北去寻那两个团的裂虎营亲兵便是他引路,竟是没有多走一分冤枉道。只是此人武艺稀松平常,更是胆小如鼠惹人不喜,可秦王李世民却说鸡鸣狗盗皆是人才,说不得日后便会有大用处。
  李靖依然青衣小帽的仆从装扮,跟着万玉楼的马车出了长安城门,万玉楼攥着那守门校尉的手塞进去白灿灿一锭银子,那校尉动作熟练的塞进自己胸甲里然后装模作样的检查了一下随即放行。
  出了长安城没走多远,忽然城外内一阵躁动喧哗,李靖大惊,回头去看却见大队大队的精甲武士从城门中列队而出,队伍头前的开道大旗上写着几个血红色的大字:
  邢国公李
  “李密?”
  李靖一怔,随即下令众人加速将后面的人马甩开。
  ……
  ……
  邢国公李密率军三万出长安赴东都增援秦王李世民,监军为萧瑀,行军长史房玄龄,先锋大将是殷开山。有文武官员送大军出城,李密在城外三里放鹤亭饮了得胜酒便挥手告辞,重新披上戎装的他竟是带着几分指点江山的气质。奉旨来送行的官员们面面相觑,这才想起来李密曾是天下第一大的那个反王。
  说起来这支人马的兵力不算太多,只三万人,但领兵的人物确实有些让人咋舌。且不说主帅是邢国公李密,便是先锋大将殷开山也是大唐武将中极有身份的,负责断后的则是大将屈突通,光听名字竟是分辨不出哪个才是主将。
  正因为如此,李密才不似在人前表现出来的那般云淡风轻。
  本是出了长安城以为得脱监牢,谁知到这大军却是另一座樊笼。前面领兵的殷开山,后面领兵的屈突通,这两个人便是樊笼铁壁,将李密这个主帅夹在中间挣都挣不开,莫说他之前想好的借机领兵叛走,有这两个人在还有房玄龄那个阴沉如鬼的家伙寸步不离的盯着,他一个兵也使唤不动。更何况军中还有一位顺路的大爷本就是骄纵猖狂的主,李密只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出了城之后的李密便没了前两日的兴奋欢愉,心里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让他心烦意乱。但行军数日之后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不管是屈突通还是殷开山,对他这个主帅都算恭敬,便是那位皇族贵胄也对他和善有礼,只那房玄龄笑得总带着些阴测,李密想了想也知道这是自己的心理作怪。
  自长安往东都洛阳,大军一路疾行。可是人马行进再快也不如李靖轻装简行的快,出了长安城之后他便让人弃了马车,一行十几人骑快马昼夜兼程的赶路。竟是比李密的大军快了四五日就回到了李世民军中。
  李世民苦盼多日却只盼回来李靖自己,心中本就十分懊恼愤懑,等李靖将长安城中的事情说了一遍,他立刻就皱紧了眉头脸色惨白如雪。
  “父皇派李密率领大军前来,元吉必然是随军一同来的。”
  李世民说出这句话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嗓子竟然已经沙哑。
  “若是单单只是让元吉来问罪,何必派三万大军同来?”
  一瞬间,他就如抽空了气的皮人一样瘫坐在椅子上,眼神中满是绝望。他的双手紧紧的抓着椅子的扶手,手背上的青筋一条一条都隆了起来显得极为狰狞。此时他心中的惧怕真正到了极致,满脑子都是这次必死无疑的绝望。
  李靖见他颓然如此心里不由得失望了下,但很快就将失望从心里甩了出去。他若是想活命乃至位极人臣,所有希望都在李世民身上,他怎么可能看着李世民颓丧绝望?
  李靖凑过去,在李世民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李世民的眼睛骤然睁大,不可思议的看着李靖下意识的问道:“你竟然……如此大胆!”
  李靖轻叹道:“殿下怎么还看不清出这局面?陛下显然已经动了那心思了,他将您抬起来以激励太子,本来就还要挑您一个过错将您打下去,如今把柄已经有了,陛下如何会心慈手软?说起来……”
  李靖顿了一下眼神凛然道:“陛下纵然念着父子亲情不将路堵死,殿下您也再也没有翻身之日。一道旨意下来,您被囚禁在偏殿冷宫之中不见青天,惶惶不可终日,凄凄而无望,这种日子难道殿下你忍得受得?”
  “这尚且是陛下安康武德年号不换的情况下,就算您绝了那份心思安然在囚禁之处渡过余生,不谋朝政,不参国事,只发愿做一个养花种菜的田舍郎,可陛下难道就没有驾鹤归西的那一天?若是太子殿下登基继位……纵然太子不想什么不做什么,难道太子手下那些人就没有谗言乱语?三人则成虎,太子未必会忍得住!殿下到时候只怕连个处身世外的田舍郎也做不得。”
  “再者……世人皆说太子宽厚,可太子真的宽厚?臣从长安回来所以知道,长孙顺德的事正是太子打探出来禀告陛下的。其心如何?殿下……您再思虑一番,若是陛下真有容您之心,为何派遣三万大军前来,为何选的人是齐王李元吉!”
  “您与齐王不和这是满朝文武皆知的事,难道陛下会不知?为什么陛下选李密领兵前来,却一前一后派了殷开山和屈突通夹持?屈突通和殷开山,可都是当初太原起兵之后太子军中的人!”
  李靖说话的语速极快,从头至尾都没有给李世民插话的空当。一直到将这番话说完,他才深深吸了口气静等李世民做出决断。
  大帐外恼人的寒风没完没了的吹着,不时将厚重的帘子掀开一条缝隙,还没有化去的残雪从缝隙里拼了命似的往里钻,打在人脸上就跟针刺一样的疼。但是大帐中的火炉烧得极旺,残雪就算如刀片刻后也会消融成水。
  李世民坐在火炉边上,看着那升腾着的火苗怔怔出神。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似乎仅仅是一刹那,又像是过去了十年百年,他抬起头看了李靖一眼,神态竟然看起来多了几分苍老。
  “孤……”
  李世民脸色苍白的看了李靖一眼,语气有些悲凉的说道:“可这条路一旦迈出去第一步,就再也回不了头。”
  “殿下!”
  李靖站直了身子语气肃然认真的说道:“您已经在路上了。”
  第587章
一个和两片
  到了东都城外唐军大营的时候,李密才发现战局绝不似大唐皇帝说的那般简单。皇帝对他的描述是,燕云军李闲,秦王李世民合兵三十万围攻东都,本来拿下洛阳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王世充派人拼死突围逃去了河北,皇帝担心窦建德南下救援王世充,所以派李密率军增援。
  到了唐军大营之后李密不由得苦笑一声,哪里有什么激战,哪里有什么合作,十五万唐军被十二万左右的燕云军挡住,莫说攻城,便是东都洛阳的城墙还没有碰到。至于什么王世充的绝望,大郑国的灭国之战这种事情更是有些可笑,李密看到的只是燕云军和唐军的剑拔弩张,王世充此时倒是好像变成了一个不相干的人。
  只怕王世充在城中偷笑吧。
  进入唐军大营之后李密在心里说了一句,随即想到燕云寨那个姓李的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自己与他斗了好几年似乎从没有占到过便宜。陇右世家支持下的李唐王朝无往而不利,可真要和李闲这样穷山恶水养出来的刁民打交道也未必能依然战无不胜。说起来一个利字罢了,东都城大唐皇帝想要,李闲那厮必然也是想要的。
  李世民虽然是个帅才,而且也足够阴沉多谋,但他和李闲相比还是缺了几分最能让人脱胎换骨的阅历,那个家伙可是从小被人追杀长大的,经历过的凶险普通人一百个加在一起也不如他一个人多。
  一想到那个家伙的阴狠诡诈,李密就忍不住抬起手摸了摸自己沟壑不平的脸。那些伤疤纵横交错,就如同手还不稳的顽童用利刃在他脸上刻下的棋盘,别说去摸一摸,便是看上去就让人觉着恶心。
  可惜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