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756

  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金杨不得不佩服燕云军的将领的胆魄。
  ……
  ……
  回到武阳县县城之后,金杨立刻去找县令崔钊商议。他将自己的推测对崔钊说了一遍,崔钊也极认同。崔钊火速派人赶往洺州,他担心因为自己之前派人送往洺州的消息误导了洺州守军,他担心留守洺州的宋正本已经派兵往贵乡,若是再抽调魏郡守军驰援武阳郡的话,正中了燕云军的奸计。
  宋正本为人严谨却刚愎,因为窦建德对其极为推崇,所以此人行事也颇多傲慢,崔钊和金杨担心的是,万一宋正本已经调兵驰援武阳郡,魏郡一旦因为兵力空虚而被燕云军肆意践踏的话,将来夏王回归宋正本一定会将罪责推到他们两个头上。
  就在他们才将加急信函派人送往洺州的之后,又有消息传来,燕云军在攻克临黄之后,果然不做停留立刻奔袭观城,只有不足两千守军的观城自然挡不住数万燕云军精锐,只抵抗了不足一日便被攻破,县令,县丞皆战死,守军余者皆投降。
  这个消息印证了金杨的推测,燕云军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攻克顿丘进入魏郡,然后或是攻内黄后一路往北,渡过漳水攻打洺州。或是继续向西,要知道攻克顿丘之后,燕云军距离黎阳仓已经不远了!
  虽然如今黎阳仓实际被瓦岗寨的人马控制,可若是燕云军夺了粮草补给之后便会更加肆无忌惮。
  金杨看着舆图上标出来的黑线,微微皱眉道:“也不知道这次领兵的燕云军将领是何人,千里奔袭,倒是自信的很。有传言说是燕王李闲亲自率兵而来,不过我估计着可能倒是不大。王上如今正率军进击东平郡巨野泽,李闲不坐镇根基之地怎么可能跑来河北?除非他是个莽夫!”
  “莽夫怎么可能有这般成就!”
  崔钊叹道:“我估计,李闲即便不在东平郡,也在自雷泽赶回巨野泽的路上,绝不可能亲自来河北。我听说李闲麾下大将秦叔宝最善奔袭,当初在齐郡的时候便是此人只带数百轻骑,千里奔袭,解了北海郡被十万义军围困的危局。”
  “若是此人,倒是要小心了。”
  金杨点头道:“我也素闻秦叔宝之名,他与罗士信当初便是张须陀的左膀右臂。张须陀号称百胜将军,与此二人不无关系。”
  “幸好不是来咱们武阳县!”
  崔钊苦笑道:“若是秦琼率军来攻,靠着咱们手里这千把人怎么可能守得住?”
  “信诚兄放心!”
  金杨安慰道:“观城距离咱们武阳郡不下六七百里,就算秦琼长了翅膀也不可能飞得过来。”
  “若不是如此,只怕我今晚别想睡得着觉了。”
  崔钊叹了口气道:“真想不到,那李闲竟然这么大的手笔,一边与瓦岗寨为敌,一边还把手伸到咱们河北来。非有大魄力之人,做不出这等事。”
  “也可能是个轻狂自大的疯子!”
  金杨对李闲没什么好印象,他总觉得此人能有如今地位,和当初趁着张须陀进击瓦岗寨之际抢来齐鲁之地关系极大。并不是靠着真本事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地盘,而且,对于站在高处的人,仰望着的人难免会有嫉妒心理。
  “不早了,回去休息吧。”
  崔钊笑了笑道:“最起码现在咱们不必操心武阳县守不住。”
  “哈哈!”
  金杨笑道:“难得信诚兄洒脱。”
  他刚要转身告辞,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大乱。不等他派人出去查看,一个血葫芦一样的夏军校尉踉跄着跑进来,惊慌失措的喊道:“不好了!大人,大事不好!燕云军已经攻克了西门,杀进城里来了!”
  “不可能!”
  金杨的脸色猛的一变,他一把揪住那校尉的前襟怒问:“燕云军远在近千里之外,怎么可能到了咱们武阳县!”
  “没错……”
  那校尉惊恐道:“属下看不错的,红色大旗,黑色皮甲,人数不下数万!”
  “这……怎么可能?”
  崔钊的脸色也变得极难看的说道:“几日前还在观城,观城被攻破的消息才传回来,燕云军怎么就到了?”
  就在两个人诧异惊惧的时候,县衙的大门外忽然亮起一片火把,一大队身穿黑色精甲的士兵闯了进来,那些衙役帮闲没挡住几分钟就被砍瓜切菜一样砍翻,县衙被围,一员身穿铁甲的魁梧大将虎步而入,此人身材雄健,面色微黄,进门看了看崔钊和金杨,顾盼间带着一股威势。
  “你……你是何人?”
  金杨艰难的咽了口吐沫后问道。
  “燕王麾下先锋将军秦琼,武阳城已经破了,你们两个,准备如何?”
  第481章
圈套
  八月初,当武阳县被攻破的消息传到窦建德耳朵里的时候,他再也坐不住了,可就这样退兵回去显然有些失了脸面,出兵近一个月,一直犹豫不前,本想进攻巨野泽,可派去的探子查探带回来的消息让窦建德又没了什么性质,本身巨野泽就是天下第一等易守难攻之地,并不是兵力多就能打得下来的,便是大隋最昌盛时期以府兵之强,十万人也未必能攻的进去,再加上如今的巨野泽早已经被李闲建造成了一座雄关,想要攻破更是难如登天。
  现在窦建德也总算明白了李闲的意图,也明白了为什么燕云寨有强大的水师却根本不阻拦夏军南下。
  夏军雄兵十万南下,李闲根本就没打算理会。十万人进入东平郡,就好像进入了一片荒漠一样什么都捞不到,以巨野泽之险要,夏军根本不可能攻破。就算他一路南下占去一些村镇又能怎么样?巨野泽不失,窦建德终究也只是徒劳一场。可李闲在河北却打得风生水起,他不以抢夺地盘为目的,只劫掠府库钱粮,不动百姓财物,只夺窦建德官府的东西,打完就走,绝不停留。
  窦建德在东平郡没有什么可打的,就算打下郓城也没有什么意义,郓城除了有守军之外,百姓和钱粮都被转移进了泽内,占一座古城对于窦建德来说就是一根鸡肋。他又想转而进攻更富庶的齐郡,可徐世绩早就料到了一样事先出兵,将王薄的济北军剿灭,挡住了窦建德进兵的道路,徐世绩也不主动出击,只是采取守势,无懈可击。
  窦建德过了黄河之后忽然发现,东平郡除了巨野泽之外处处都可以咬一口,可咬进嘴里的都是木头渣,早晚还得吐出来。换个思路,也可以说东平郡处处都没必要去咬一口,劳神费力,却收获不到什么。
  他如今所面对的局面是,李闲看样子是放弃了整个东平郡,可东平郡三分之一大的地方被巨野泽占去,巨野泽以西的县窦建德根本就打不过去,巨野泽以东的几个县李闲本来就没打算死守,丢给窦建德损失也不大,因为窦建德根本不可能站住脚。
  一连几天,窦建德都愁眉不展,若是不退兵,他如今可以选择的两条路都不好走,要么转而进攻齐郡,与徐世绩的数万精锐死战,这样将面临被巨野泽人马堵住后路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的局面。要么就直接进攻巨野泽,这样选择的话与第一个选择的结局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的后路换做被徐世绩堵住。
  到了现在,窦建德才真切的意识到,自己这次决定进兵东平郡是件多么仓促的事,自己从第一步就陷入对手的陷阱里,处处被动,处处受制。
  一个天大的馅饼摆在面前,香味扑鼻。等冲过来咬一口的时候才发现,馅饼里裹着的不是肉也不是菜,而是一个巨大的兽夹,打落了窦建德一嘴的牙齿他却只能咽进肚子里有苦说不出。
  “主公……”
  看着愁眉苦脸的窦建德,行军长史孔德绍本想劝他几句,可张了张嘴他发现自己除了一嘴苦涩之外,竟然没有一句能安慰人的话。
  “东平郡,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是没有李贼在河北的猖狂,打下东平郡倒也算是收获,可如今李贼在河北已经连克四城,若是再不撤军……”
  孔德绍沉吟了一会儿,还是如实分析敌情道:“武阳县一失,李贼的人马只需渡过马颊河就能直逼贵乡,若是贵乡丢了,李贼就能长驱直入攻打洺州。”
  “孤知道!”
  窦建德叹了口气道:“不过有宋正本在洺州坐镇,李贼即便想对洺州动手,他也未见得能讨到便宜,孤担心的是南征大军军心不稳,万一被李贼的水师再封锁了河道,这次也就真的无功而返了。”
  孔德绍是窦建德的亲信,当初就是他一力劝说窦建德称王的。所有官员中,他是对窦建德称王最积极的一个人。在窦建德心目中,孔德绍的地位与他手下第一重臣纳言宋正本处于一个高度。在某些时候,他对孔德绍的信任甚至比对宋正本的信任还要强。宋正本是个看起来清高的人,他若是认为对的,便是窦建德反对他也不会留面子。而且自持当初正是他献夺河北之计,自以为功劳第一的宋正本也看不起在他眼中只会溜须拍马的孔德绍。
  孔德绍与宋正本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是个知道什么是尊卑的人。宋正本敢当面斥责窦建德,仰仗着的就是他的一些旧功劳,窦建德最初还能容忍他的趾高气昂,越是到了后来越会对他有反感。而孔德绍绝不会干出什么死谏这样让窦建德难堪的事,因为他知道做臣子的必须对主公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若是被主公弃之如敝屣,再有功劳管个屁用?
  他确实很会溜须拍马,如果说在政务上出现了意见的分歧,宋正本这样的人,他所坚持的绝对是自己的看法,而孔德绍坚持的看法则是,夏王什么看法,他便是什么看法。
  不过孔德绍也是个有真本事的,现在夏军进退两难,他知道自己若想将来超越宋正本,成为大夏第一臣就看这一次自己能不能想到破局之策。可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到,局面如此,他知道根本就没有办法破去。所以他转而去想,如何能让大军全身而退,尽量将这次仓促南下的损失降到最低。
  “不如早退!尽早退回去,大军还能将李贼的人马堵在河北,若是拖着的时日久了,臣担心……主公,请恕臣直言,宋正本有宰相之才,可安天下,对军务上的事却并不擅长,与李贼这样久经沙场的人做对手,臣怕宋正本会吃大亏!”
  孔德绍咬着牙轻声说道。
  在一侧的曹旦听到这番话,心里立刻就冷笑了几声。他心说宋正本和你不合这是众所周知的事,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不忘借机给宋正本穿小鞋。这群屁都不懂只会勾心斗角的文人,看着就让人恶心。
  只是他却绝不会表现出什么,虽然他是个性子粗糙的人,可这几年的跟着窦建德,见得多了也就懂得多了。
  窦建德看了孔德绍一眼,缓缓摇头道:“如此就退了,只怕对军心影响太大。而且燕云寨的人马只怕早就盯着孤,万一退的仓促了,再被燕云军前后夹击,损失必然大的难以接受!孤何尝不知道拖延下去不如早退?可也不能不为这十万精兵打算。宋正本确实不懂军务,不过洺州和武阳郡,魏郡的兵马加起来不下二十万,李闲不一定就敢再深入。”
  “主公,退兵是必然要退的,若是想抱着大军完好无损的撤回河北去,就要看什么时候退兵了。”
  “哦?”
  窦建德坐直了身子问道:“存谋莫非已经有了良策?”
  孔德绍抿了抿发干的嘴唇,贴在窦建德耳边说了几句话,曹旦侧耳倾听却没听清什么,只是隐约听到了苏定方的名字。而不等孔德绍说完,窦建德的脸色已经变了。沉默了很久,窦建德的脸色一直变换不停。孔德绍垂首,曹旦心中疑虑,窦建德终究长叹一声后点了点头,对孔德绍道:“拟诏吧,然后交给孤用印。”
  听窦建德这么说,曹旦没来由的心里一惊。一股悲凉和恐惧不可抑制的钻了出来,很快就蔓延到了他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
  ……
  ……
  距离郓城不足二十里外,便是夏军先锋营苏定方所部的驻地,自从十天之前他到了郓城之后就一直按兵不动,窦建德派人催了他几次,他只是以郓城防卫严密,怀疑有伏兵为由推脱着。
  他不进兵,不是真的没把握打下郓城。他推诿不前,更不是担心郓城有李闲设下的圈套。
  他不进兵,只是因为这一万五千人马,他还不能完全掌控,他的飞熊军被窦建德借南下的理由夺了去,新的队伍很难和他的飞熊军相提并论。就算战力等同,可一支不熟悉的队伍交给他手里,怎么能和指挥如臂使指一般的飞熊军比?
  他不想进兵,对于新手下的指挥没能达到他预期的地步是一个原因,但却是表象,其实最大的理由是他心里不甘。
  这半年来,夏王变了。
  这变化让他不安,让他惶恐。
  孔德绍等一众文官拼了命的促使窦建德称王,其中的私心不言而喻。真心为夏王考虑的冠军大将军王伏宝,虽然性子粗犷直接可是个真正有见识的,他劝夏王的时候说如今江都被宇文化及把持,宇文家早晚必反,到时候宇文化及肯定不容大业皇帝杨广,杨广若死,就算他是个亡国之君,但整个天下也不容宇文化及!
  到了那个时候,窦建德再打出为杨广报仇的旗号,称王起兵南下,师出有名,自然少不了世家大户的支持。
  可以说,没读过书的王伏宝能有这番见识已经殊为不易。可被称王这件事迷了心窍,被孔德绍等人赞美的心花怒放的窦建德根本就不理会,本来王伏宝和窦建德的妹妹窦红线两心相许,王伏宝已经想窦建德提亲,却因为这件事被窦建德否了。窦红线是个烈性女子,找窦建德吵闹了几次,窦建德只是不依。窦红线知道她哥哥的意思,只要王伏宝自己服软,将将军的职位辞了,然后再拥护她哥哥称王,她们两个人的事窦建德肯定会答应。而王伏宝是绝不愿意将他的飞豹营交出去的,所以就此僵持,窦红线劝不动窦建德,索性便想和王伏宝远走高飞。
  这件事却被窦建德知道了,窦建德让妻子曹氏整天守着窦红线,然后随便选了个罪名将王伏宝捉拿下狱。魏郡郡守程名振上书为王伏宝求情却遭连坐,也被免了官职关进了大牢。
  从这件事之后,苏定方的心就越来越难以安稳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