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4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6/756

  “不拘一格揽人才!”
  杨侑大声道:“此人若是能保住长安,孤管他以前有过什么过错?你不同意也行,拿出一个守住长安的章程来,孤用你,不用他!”
  楚孝才一窒,讪讪的不知道说什么。
  ……
  ……
  李靖说什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有被朝廷重用的这一天,可这一天偏偏来的如此晚,李世民派他来长安是为了逼迫李渊起兵的。事情做成了之后他本想离开长安,转念一想既然来了何不趁机打探一下长安的城防。若是能找出长安城防御上的破绽,自己就算立了大功,到时候唐公自然不会亏待了他。
  所以他走的晚了些日子,整日在城中打探消息。只是没想到,宋老生那么快就战败身死,长安城城门皆闭,他再想出城也出不去了。
  更不巧的事,他竟然遇到了当初在楚公府中的熟人殷平。
  他本想假装不认识,奈何当初二人皆是楚公杨素府中的门客彼此太熟悉,只是多年之后,殷平已经是朝廷三品大员,而他却还一事无成。殷平以为他落魄,执意将其带回自己府中。李靖没奈何,只好跟着殷平回了家。
  他打算住一日便告辞,免得泄露了自己的身份。可谁想到,第二日一早殷平去上朝,他刚要留书告辞还没出大门就被堵了回来,而且来的竟然是西京留守代王殿下!
  代王亲自请他为长安兵马大总管,言辞恳切。李靖哪里肯答应,若是让唐公李渊知道了这件事,只怕他有十条命也不够死的。
  只是杨侑实在坚持,李靖无奈,心说只能先假意答应下来再寻找机会脱身,于是答应出力守城,却不肯领那大总管的官职。
  既然他答应,杨侑也不好在坚持。便封其为虎牙郎将,开府仪同三司,加金紫光禄大夫。
  李靖哭笑不得,心说这人生际遇怎么会如此恼人?
  当初他一心为国效力谋取功名,却郁郁不得志,辗转这么多年一直落魄不堪,好不容易在唐公府里谋了个差事,谁想到朝廷在这个时候也找到了他,这几乎让他愁死。
  住进了杨侑特意赏赐给他的府中,李靖恨不得一头撞死。
  殷平第一个送来厚重的贺礼,杨侑又送了他仆从杂役侍女二百人,待遇俨然国公一般,更是亲手送了他一套银甲,这让李靖都不得不为之感动。
  当日,殷平在李靖府中饮酒为他庆贺。
  “药师,怎么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十年默默无闻一朝飞上枝头,这么好的际遇,大隋自立国至今你可以说乃是第一人。便是幽州大总管罗艺比起你来,也要差得远了。”
  “长安这个情况,你让我高兴的起来?”
  李靖喝了一口酒,指着外面说道:“城外就是唐公李渊的十几万叛军,而且叛军连战连胜,正是士气如虹的时候。城中呢,兵不足两万,这仗怎么打?”
  “药师,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
  殷平道:“当初在楚公府里的时候,我便说过,以药师你的才学早晚有一飞冲天的时候,如今这机会来了,你怎么能轻易放弃?长安危机这不假,李渊的叛军势不可挡也不假,城中缺兵少将也不假,可药师你的才学更不假!”
  殷平肃然劝道:“你想想,大丈夫生于乱世立于危局,随波逐浪不算什么,若是能力挽狂澜那将是什么一番景象?必将青史留名!”
  他说的自己都有些激动起来:“越是危局中,反而能有扬名天下的机会。这样的危局中,若是你能保住长安,进而击败李贼,你的威望将会达到何等的高度?手握兵权,若是再能解了东都之围,再将陛下从江都接回来,以你一人之力挽救大隋于将倾,不要说今世你能得到无上的荣耀,便是在史书上也能留下最浓烈的一笔!”
  “看遍古今,谁能建立如此大的功业?武侯一心辅佐蜀后主,殚精竭虑也没能保住蜀汉的江山。即便如此,武侯之名依然震烁古今。药师你想想,若是你挽救大隋将倾之际,比起武侯来更要强上百倍不止!蜀汉,弹丸小国耳,诸葛武侯护之都能名垂千古,大隋,万里江山,南北一统的大帝国,你若能举擎天之力,后世会如何颂扬你的功绩?”
  见李靖神色已经有所松动,殷平贴近了李靖的压低声音说道:“药师,你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是乱世!还有什么比手握军权更踏实稳固的事?且不说你能不能守住长安,若你尽力而为,即便守不住这城……说句忤逆的话,唐公李渊进了城之后,若见识到了你的本事,难道会不重用你?”
  “即便唐公不重用你,你手中有兵难道还杀不出去?只要带兵远走,以你的本事还愁打不下一块地盘来?手中有兵有地,说不得也有你李药师化家为国的那一日!”
  “嘘!”
  李靖连忙阻止殷平继续说下去:“殷续声,你这想害死我么!这宅子里的仆从下人都是代王赏赐的,万一这话传进代王的耳朵里,你我都没有好下场!”
  “我知道!”
  殷平低声道:“我就是看你犹豫不决一时心急才口不择言的,可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你我好友,你将来若是成就大事,我也能有一个好前程。如此良机摆在你面前,药师你切不可自误!”
  “容我想想!”
  李靖揉了揉发酸的眉头说道:“太仓促了些,你容我好好想想。”
  “明日我再来!”
  殷平起身告辞:“药师,不要让我失望,也不要让你自己将来后悔。”
  殷平离开了李靖的宅子之后上了自己的马车,转过街口之后立刻又下了车。就在街口,大队的禁军士兵护卫着一辆奢华的马车停在那里。殷平在车外报了名,车中人让他上车说话。殷平恭恭敬敬的上了马车,然后躬身施礼道:“见过殿下。”
  马车中端坐的正是代王杨侑,他急切的问道:“如何?”
  殷平抬起头,仔细的想了想之后回答道:“李靖应该会尽力守城的,但长安稳固击退李贼之后,殿下当立即杀之,此人亦有不臣之心!”
  杨侑点了点头,沉吟不语。
  第462章
攻长安(一)
  “药师可有破敌之策?”
  杨侑微笑着问道。
  第二天一早,代王杨侑便亲自到了李靖家里。不得不说,这种礼贤下士的举动让李靖有些受宠若惊。大隋虽然已经乱了世道,庞大的国家即将崩塌,但皇族在普通百姓心中依然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百姓们在心里将杨家人骂了个遍,可若真的有个皇族的人站在面前,他们心里也会打鼓。
  李靖虽然不是个普通人,但堂堂代王殿下如此看重他心里还是有些感动。
  只是一想起临来长安之前,李世民拉着他手说的那句话他心里就一紧。
  “不要自误,千万活着回来。”
  李靖心里的纠结几乎让他想要大喊出来,看着代王杨侑诚挚的脸,想着李世民的交待,他的心左右摇摆。如果他没有先投李世民,即便此时依然是唐公大军围城,说不得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杨侑的要求。诚如殷平劝他的那样,唐公大军围住长安,对于长安来说这是极大的凶险,可对于他来说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李靖自负,他有信心靠着两万守军和城中百姓坚守最少两个月,两个月之内,东都的救兵必然到来。到时候内外夹击就能将李渊的军队击溃,解长安之围,这件功劳之大已经足以青史留名了。若是再手握军权,以冠军大将军的身份领兵剿匪,李靖甚至有信心一举将黄河两岸的失地全都打回来。
  可正因为李世民的推心置腹,让他犹豫了。
  就不该留在长安不走!
  李靖在心里懊恼的想着,再看到杨侑期待的眼神,他心里摇摆的越发剧烈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李靖长长的叹了口气道:“殿下可号召百姓守城。”
  “百姓惶恐,不敢上城!”
  杨侑叹了口气说道。
  “可以……”
  李靖咬了咬牙,终于还是被心中火热的欲望占据了上风。
  “殿下可以这样……”
  他贴在杨侑耳边低声说了一番,杨侑听完之后眼神一亮:“药师这办法着实不错,这样一来,只怕百姓想不上城都不行。到时候城破之日,百姓也会跟着遭殃。有你这法子,发动长安城内数十万百姓轮番守城,便是李贼有十万人马也没什么可怕的。只需坚守到东都援兵到来,无需多,只两个月,李贼必败无疑!”
  “殿下,臣……”
  “你放心!”
  杨侑看着李靖欲言又止的样子,微笑着温和说道:“这件事孤不会说出去的,没人会知道是你想出这个办法来。孤只说是自己想到的,朝臣不会怀疑,百姓们自然就更不会怀疑。”
  “多谢殿下!”
  李靖诚挚拜谢道。
  就在杨侑离开李靖府邸的当天下午,便有不少人在大街上鼓动百姓。几乎每条大街上都有人在大骂李渊,说他狼子野心心肠狠毒,为了能打下长安城不惜牺牲长安全城的百姓。他知道长安城墙高大坚固不好打,所以想出一个恶毒的办法来。李渊下令士兵们将城外良田已经变黄了的小麦一把火都烧了,想活活将城中百姓全都饿死。
  到处都有人在鼓动,围聚在一起的百姓越来越多。没到晚上,义愤填膺的百姓们已经控制不住。但控制不住,不是引导不了。有人故意将他们往李渊在长安的宅子方向引,愤怒的人群将李府砸了个稀巴烂。砸完了房子,百姓觉得还不够解气,竟然将李渊在长安城中的祖坟给挖了。
  李家先人的尸骨都被挖出来挫骨扬灰,百姓们的激愤这才算发泄了出去。
  第二天,城外李家军准备攻城的号角声响起来的时候,官府出动了大批的差役沿街敲锣呐喊,号召百姓上城与官军共同守城。百姓们自然不愿意去送死,那些差役们冷笑着说,你们连李渊的祖坟都刨了,李家先人的尸体被你们砸成了灰,你们就算不上城墙抵抗,难道城破之后李渊就能放过你们?
  只怕城破之日,李渊第一件做的是便是屠城!
  百姓们顿时哗然,却没人怀疑那些官差说的话。无论换做是谁,祖坟都被人刨了,祖辈父辈的尸骨被砸碎,这样的耻辱也不可能忍受的了。城破之日,说不得李家军进城之后真的会大开杀戒。
  就这样,百姓们被逼上了一条死路。
  他们不想上城去送死,可如果不上城,他们怕万一李家军破城他们依然是个死,而且会死的更惨。
  所以,从李家军开始攻城的第一天起,长安城中的百姓们便在官府的组织下开始上城。壮年男子都被安排做了预备队,一旦城防出现缺口,这些壮年男子就要拿着官府发给他们的兵器冲上去。而妇女,老人则负责运送物资和守城的器械箭矢,一时间,长安全城百姓几乎都被发动了起来。
  ……
  ……
  “谁愿第一个去打长安?”
  还不知道自己祖坟被挖了的李渊笑呵呵的问道。
  他看了一眼自己麾下的将领们,心中难免有些得意。这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自太原起兵的时候不过三万人马,如今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沿途被攻克郡县的官军,战力不俗。最让他惊喜的是,宋老生一口气送给他一万多人的府兵,这可是一份大礼,有这一万多训练有素的府兵,李渊觉着自己手里又多了一柄锋利的横刀。
  “属下愿打头阵!”
  大将刘弘基朗声道:“属下为先锋将军,自太原到长安先锋军从不曾退缩过,这攻城的第一战,自然也应该由属下来打。”
  “正因为这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6/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