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756

  最初一段日子,李家军势如破竹,南下沿途遇到的隋军基本上毫无抵抗之心,大部分稍微一接触就溃败下去,更有甚者,还没有交战就主动打开了城门投降。自三月初起兵,短短半个月只刘弘基李世民的五千先锋军就接连攻克了五六座城池,守军大部分投降,各路义军也纷纷来投,只本个月,李渊的兵力就从三万增加到了近八万人。
  这让李渊欣喜不已,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
  他高兴,柯察沁则更加高兴。
  刘弘基的先锋军每每攻克一座城池,柯察沁立刻就会带着两千狼骑好像闻见了臭味的苍蝇一样扑进城里,将城中府库粮仓中的东西洗劫一空。幸好在来之前阿史那朵朵严令他不许劫掠百姓,只可以抢夺大隋郡县府库的东西,所以狼骑虽然抢的凶狠却没有做出对百姓行凶的事情来。
  只是这样一来,李渊军中的诸将就跟吃了死苍蝇一样恶心。
  攻城的时候突厥人不出力,交战的时候不出力,倒是进城抢战利品的时候出十二分的力,自出兵之日,沿途所攻克的城池所得的财物粮草都被柯察沁抢了去,他将两千狼骑分作两队,一千人抢东西,一千人运东西。当然,抢来的物资没有一粒粮食一个铜钱送到太原去,而是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关外。
  而雁门关外,阿史那朵朵派了贴力格带着两个万人队的狼骑驻扎在这里,再将柯察沁送回来的东西源源不断的送回部族中去。
  每天,突厥人都会开开心心的押着抢来的东西往回走,狼骑士兵们每天都跟娶媳妇似的兴高采烈。他们扯着嗓子嚎着草原上粗犷的歌曲,根本就不理会李家军士兵们将领们仇视敌视的目光。
  而就在突厥人入关近近半个月之后,关于唐国公李渊勾结突厥人的事还是不可抑制的传播了出去。短短的半个月,这个消息风一样掠过河西,翻过太行山传播到了河北,然后渡过黄河,渡过长江。
  李渊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消息传播的速度竟然快的超乎想象!
  ……
  ……
  突厥人只用了半个月就建立了一条连接关内关外的运输线,这算不得什么奇迹,但算得上有绝对的效率。从第一批物资运回部族开始,几乎每天都会有不少草原稀缺的东西运回来,比如蜀锦,茶叶,还有草原最匮乏的铁器。
  阿史那朵朵看着又一批货物运了回来,嘴角上的笑意不禁有些得意。
  看着牧民们兴高采烈的将物资卸车,阿史那朵朵心里想到,李闲,若不是你那贪得无厌宁滥勿缺的性子,我还想不出这个办法来。只是你可不能怪我,说来说去我只不过是在帮你搬家罢了。从别人的家里将好东西搬回自己的家里,你向来不都是喜欢做这种事么。那么不好意思了,我替你先多搬一点回来。至于你还有没有本事再搬回去,谁知道呢。
  “照规矩”
  阿史那朵朵吩咐道:“所有的东西东平均分成两份,送一份到契丹人的营地去。”
  想起李闲若是知道自己做出这样市侩狡猾的事一定会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她嘴角上的得意就更浓了些。草原人眼中,圣女阿史那朵朵是无欲无求的,是长生天派到了草原上的使者,是来庇护草原的。但是很显然,草原人对于现在这个能带来实惠的有欲有求的圣女更喜欢一些。在李闲眼中,阿史那朵朵也是无欲无求的,如果他知道自己在不经意间改变了阿史那朵朵的生活态度,也不知道他是该高兴还是懊恼。
  “苏缀!”
  阿史那朵朵叫了一声,一个狼骑首领立刻快步跑了过来。
  “尊敬的圣女,您有什么吩咐?”
  负责押送物资回来的苏缀还沉浸在骄傲和喜悦中,这个五十岁的老牧民笑起来的样子很有特点,或许是草原上的风太大,阳光太强,五十岁的他脸色黝黑,还满是皱纹,所以咧着嘴笑的时候整张脸看起来就好像一朵菊花,只是颜色不怎么讨喜。
  “我让柯察沁做的事可曾做到了?”
  “回圣女,您放心吧,我们沿途一直在散播李渊向咱们突厥人称臣的事,还派了人到河北诸郡去散播消息。我发现中原人最喜欢做这种议论是非的事,尤其是涉及到了一个有名望的人坏消息,他们都津津乐道。我敢保证,这消息比最猛烈的北风吹的还要快。咱们第一批货物运回来的时候,只怕这消息已经传到大隋江南去了。”
  “津津乐道”
  阿史那朵朵笑了笑道:“你这个词用的不错。”
  “没有用错吧?”
  苏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没有,用的很贴切。”
  阿史那朵朵笑了笑道:“不光是你们在传播这个消息,幽州罗艺只怕比你们还要卖力些。他和李渊不对头,当初他在大隋的皇帝杨广面前说李渊的坏话,李渊也在你杨广面前说他的坏话。看起来,杨广谁都没有偏袒置之不理。可实际上,若是没有罗艺之前接连检举李渊试图谋反,长安城中那个小代王杨侑怎么会这么急切的就把李渊的家人杀了?反正已经将李渊得罪的够深了,罗艺才不在乎再多得罪一些。”
  或许是因为开心,阿史那朵朵今天的话说的不少。这让苏缀有些受宠若惊,圣女还从来没有跟他说过这么多话。
  “您放心吧,李渊打不到长安,消息就能传遍大隋,当然,也能传到王庭去。”
  “是啊”
  阿史那朵朵听到这句话表情僵硬了一下,随即释然的笑了笑:“就是不知道我亲爱的父王,得知这个消息会是个什么反应?”
  ……
  ……
  “这件事不对劲!”
  长孙顺德皱着眉头说道:“主公严令,和突厥人结盟的事任何人不准外传,就算这是件压不住的事,可也绝不会短短不足一个月就闹得这么大!”
  “是我疏忽了。”
  李渊叹了口气道:“这件事最初就有些仓促,当时我只想着以稳固太原为重,没考虑到人言可畏竟然凶猛如虎,如今咱们虽然战事上颇为顺利,可越到了后来越会艰难。这件事必须想办法平息下去,不然……”
  “不然,等打到了长安,守城的杨侑只需说一句唐公引突厥人来攻大隋的都城,长安百姓立刻就会拿起锄头镰刀和咱们拼命!”
  “要不要把那个柯察沁宰了?”
  刘文静试探着问道。
  “不妥!”
  裴寂连忙道:“如今这消息已经传播了出去,再杀柯察沁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激怒突厥人,若是引来突厥人南下攻打太原,得不偿失。”
  “唉……”
  刘文静重重的叹了口气。
  “不管他了!”
  李渊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站起来说道:“派人去告诉弘基和世民,不要每城必攻,全军加速直取长安,沿途的郡县都丢在身后,我让建成带兵在后面收拾局面。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拿下长安,然后将突厥人送回去,长安若是拿下,也就没有必要再惧怕什么流言蜚语。”
  “遵命!”
  众人起身抱拳。
  一日之后,李渊的军令到了先锋军大营中。刘弘基和李世民听说唐公要放弃攻打沿途各郡县之后,不约而同的皱了皱眉头。
  “这可不是件好事!”
  刘弘基惊讶道:“当初第一次征高句丽的时候,皇帝想出来个所谓的妙计,宇文述带着三十万府兵精锐长途奔袭平壤城,以偏师深入敌境,就是因为放过了大部分沿途的城池,撤军的时候退路才会被高句丽人堵死,才有三十万府兵埋骨他乡的惨败!”
  他和李世民的关系极好,所以也不忌讳说什么。
  “父亲这样做,只怕也是逼不得已。”
  李世民往好的方向想了想说道:“再说,不是还有大哥殿后么,咱们丢下的城池,大哥一个一个都会打下来的,弘基兄不用太担心。”
  “这倒也是!”
  刘弘基道:“世子用兵谨慎,而且亲历过辽东之战,他不会想不到这一节。”
  “其实……”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父亲这种不计退路的打法也没错!自起兵的那天起,咱们李家哪里还有什么退路?只能不停的往前冲,没有回头路了……”
  第456章
宋老生定计
  春暖花开,风都变得柔和起来,冰雪已经彻底融化,官道两侧看过去绿油油的一片,大隋都城长安附近还算太平,所以百姓虽然活的战战兢兢可还是不肯离开自己的家乡,田里能看到有早起的农夫在为小麦除草,难得的好年景,如果没有战乱蔓延过来的话到了夏天小麦入了库,除去上交的赋税之外,最起码今年能熬过去。
  就在清晨的太阳才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红彤彤的笑脸,官道上传来的一阵马蹄声敲碎了宁静。早起下田的农夫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只见有两匹骏马风驰电掣一般由南往北顺着官道一路疾驰。
  这大清早的,那老农夫皱了皱眉,心说这两个人怎么赶路这么急?
  这两人都带着斗笠遮挡住头脸,看衣衫都是男子,只是其中一个和同伴相比显得瘦小许多,而且两个人骑的马也略有不同。这老农夫曾经做过辅兵,为大隋骑兵养过马,所以一眼就看出来这两匹马都是极名贵的名种。
  那身材高大的人,坐下骑着的应该是突厥名种,高大健硕,四蹄踏出去一次就能冲出去几米远。而那身材瘦小的人,骑着的马应该是产自西域,个头稍微小一些,但四蹄翻踏如飞,速度丝毫也不比那高大的马慢。
  “一匹博塔乌,一匹桃花驹”
  这老农皱了皱眉,心说这是哪个世家的子弟出来,看样子也不像是踏青的,怎么一个随从都没带?
  两匹马风一样掠过去,老农看着那两个人的背影叹了口气。心说管他呢,还是忙活自己手里的活重要。
  他低下头继续拔草,就在腰酸的不行准备舒展一下的时候,忽然又听到从南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听声响人数不少,老农下意识的直起身子看了看。
  至少三百骑身穿精致甲胄的骑兵气势汹汹的奔驰了过来,见到路边拔草的老农后为首的将领打了手势,骑兵随即整齐的放缓了速度,在老农身前停了下来。老农虽然只当过几年的辅兵,却也有几分见识。一眼就认出这些人的身份,整个大隋除了禁军之外,哪支军队还能身穿如此精致的甲胄?
  “喂,老头!”
  为首的禁军将领大声问道:“你可曾看到之前有一男一女骑马经过!男的三十岁模样,样貌周正,女子二十岁上下,样貌秀美。”
  原来是一男一女!
  老农在心里想到,怪不得有一个人看着显得瘦小。
  “那是朝廷钦犯,若是你看到了如实告诉我,若是有所隐瞒,与钦犯同罪!”
  老农装作颤抖了一下,躬身说道:“回将军,草民也才到田里来,没见着有人过去呢。”
  “当真?”
  “就算吃了雄心豹子胆,草民怎么敢欺瞒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