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756

  杨广心中念着这个名字。
  他攥着茶杯的手指下意识的紧了紧,关节都泛了白。
  看着裴矩肃然的脸色,听着他认真的话语,杨广叹了口气,道了声罢了:“一刀的仇朕可以放下,只要真能有一人为朕稳固江山,朕什么都能放下。也怪宇文述,好好的一个将才被他逼着从了贼,一刀也是,为什么偏偏揪着他不放?”
  裴矩和虞世基听到这番话顿时吓得白了脸色,扑通一声再次跪了下来。连连叩头,解释说自己根本不知道文刖死在那人手里。
  杨广摆了摆手,缓缓的摇头:“起来吧,是朕问了杨义臣才知道的,你们不知道,也不是罪过。”
  “燕云是吧”
  杨广叹了口气道:“他若是真有报国之心,你可以派人去东平郡传旨,告诉他,朕可以既往不咎,但是有一样……让他进兵河北,为朕将窦建德剿了,再把瓦岗寨剿了,朕也不会吝啬一个齐郡总管的职位!”
  裴矩知道自己之前经历了一场凶险,也隐隐觉得陛下今日这反应有些失常,但他心中的喜悦却更浓一些,只要这件事成了,燕云寨那李将军自然不会装聋作哑,一份厚礼收入囊中是板上钉钉了。
  “臣遵旨,臣这就派人去办。”
  裴矩和虞世基退出去,萧皇后起身坐到杨广身边道:“陛下,臣妾还记得那个叫燕云的少年郎,好像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不过此人有反心,一日反,将来说不得也会反,陛下真的要用他?”
  “哼!”
  杨广冷哼了一声:“他躲进巨野泽,朕要杀他还得赔上不少将士的性命。他若是肯答应做官,朕再治他岂不是容易的多?裴矩是个白痴,难道朕也是个白痴?”
  “大隋不能亡在朕的手里,杨家的江山还要千秋万世。朝中正是因为只为一己私利的小人太多,大隋才会腐烂的这么快。朕不是昏君,朕不能让大隋倒下。就先让那个少年郎为朕做些事,待河北诸郡平定,朕要杀他……还不简单?”
  萧皇后一怔,心里没来由的生出一股恐惧不安来。
  “朕的天下,终究是朕的天下。如何治天下,也是朕的事。若是朕连一刀的仇都不能报,朕这皇位还有什么意思?李渊和罗艺要闹,朕由着他们闹。可是一个小小的马贼要闹,朕难道也由着他闹?”
  “杀人这种事,朕若是想,以前能掀起一股血浪,现在也能。”
  听到这番话,萧皇后终于明白自己惶恐不安的缘由是什么了。因为陛下在算计,算计一个小马贼。皇帝要杀一个小小的反贼,居然还需要苦心算计……国家糜烂如此,朝廷糜烂如此,军武糜烂如此,皇帝杀人竟然如此纠结心酸,这难道不是一件天下间最悲凉可怜的事?
  第376章
扯皮
  当皇帝不一定就能为所欲为,治大国如烹小鲜,总得有些规矩,盐也好糖也好,不能不放也不能放的多了,否则菜肴必然难吃的要命。只是一盘菜肴如果炒坏了大不了倒掉不吃,又或者喂了猪狗也不算太浪费。可做皇帝的若是没了规矩,坏掉的就是一个国家。
  杨广不守规矩,不按道理,不讲操守,那么他的帝国崩塌也就变成了一件必然事。以至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堂堂帝王想要杀一个小小马贼都不得不去算计。这是一个帝国的悲哀,更是帝王的悲哀。身为皇后,萧怡甄能感觉到杨广心中的悲凉无奈。纵然皇帝说的激昂,说的极有气势,但不能掩饰他心中的失落伤心。
  杨广说,若是朕想杀人,多年前能掀起滔天血浪,现在依然能。
  萧怡甄不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她只是感触于皇帝竟然要靠着说这样有气势的话来充门面。皇帝需要吹牛吗?皇帝有必要说大话吗?
  皇帝是至尊,是天下共主。
  相比于杨广初登基时候淡然一语便能平灭一个国家来说,杀一个人都要说的如此慷慨激昂,其中所包含的心酸意味,萧怡甄感受的真真切切。
  “陛下……若是累了就再躺下歇一会儿。”
  她只能这样说,只能这样劝。
  杨广缓缓摇了摇头道:“今日虽然头疼,反倒来了精神。一会儿让人把这些日子的奏折都呈上来,朕要亲自看看。裴矩和虞世基朕信得过,他们虽然会在背后搞一些小把戏,贪一些小财,但大体上还是对朕负责的。让他们将紧要的东西整理一下,送到园子里去,屋子里憋闷的很,朕想到凉亭里坐坐。”
  “带一些鲜果新酒,臣妾为您把盏。”
  萧怡甄微笑着说道。
  她心里很高兴,真的很高兴。皇帝要看奏折,这简直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了。陛下上次看奏折是什么时候?萧怡甄已经记不清楚,好像从第三次东征高句丽之后皇帝便将朝政都交给了裴矩和虞世基两个人,那两个人又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所以皇帝什么事都懒得过问。
  今天陛下要亲自批阅奏折了,萧怡甄心里开心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她能看得出来,陛下眼睛里有了一种光彩,那是多年前陛下初为帝王时候才有的那种光彩,只要陛下想处理国务的时候,他就是这天下间有史以来最英明的君主。萧怡甄告诉自己,还不晚,真的还不晚,只要皇帝愿意去治理属于他的这个帝国,那这个帝国即便已经千疮百孔,皇帝依然能阻止最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不需要时间太长,萧怡甄坚信,只需三年,陛下就能让帝国重新步入正轨,老树吐新绿。
  杨广今天的心情先是大愤,后是大悲,之后平静下来反而清醒的很,心里也宁静的很。所以他决定处理一些国事,让臣子们看看自己的风采。他需要证明,自己还没老,一点都不老。
  亚杨广换了一身黑色绣龙的常服,缓步走到了后花园荷花池边假山上的凉亭中。才四月,荷花没开,但是一池碧绿,看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杨广深深的吸了一口清冷干净的空气,在凉亭中坐下来。
  萧皇后离着他不远处亲自煮酒,微笑着看着今天焕发出了活力的丈夫。
  杨广拿起一份奏折看了看,随即点了点头低声道:“黄河两岸几个郡的郡守联名上了奏折,如今汛期已到,奏请拨钱粮修缮河堤。这是大事,不能耽搁。”
  他将奏折递给小心翼翼站在一边的虞世基道:“告诉他们几个,今年的赋税不必交上来了,各地自行筹款修缮河堤,若是各地府库中的银子不够,让他们再上书来和朝廷要就是了。民生大事不能掉以轻心,虞世基,你从户部挑个几个得力的官员去地方上盯着,不能让他们糟蹋了钱粮。”
  虞世基心说派人去地方盯着,那才真就糟蹋了钱粮。朝廷派去地方的官员,装进自己腰包的钱财只怕比修缮河堤用的都多。再说,那几个郡哪里还有富裕的钱粮?陛下想法是好的,可惜,陛下已经不了解如今的大隋了。
  “遵旨。”
  虞世基虽然心里这样想,但脸上却表现很敬服。
  拿起另一份奏折看了看,杨广微微皱眉道:“祥瑞?怎么又有人想出这种鬼把戏来,这次倒是好,博陵郡也出了祥瑞,七彩大鸟绕城三日……虞世基,拟旨,将博陵郡守撤职拿办,抄他的家,抄出多少银子来都补给黄河修堤。”
  “遵旨。”
  萧怡甄看着皇帝自信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微微激动。很久没有看到皇帝这样认真的处理国事了,她似乎又看到了十年前的陛下。
  杨广接连处理了六七份奏折,渐渐的没了耐心。
  “怎么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隋就没有什么让朕揪心的?”
  虞世基连忙说道:“天下承平,没有天灾人祸,所以事情也俱是些琐碎的,反而令人头疼。”
  “朕本来就头疼,哪里还有心思管这细微的事,拿走,都拿走吧,朕累了。”
  他摆了摆手,随即在凉亭躺椅上躺下来,闭上眼,不多时竟然睡着了。
  萧怡甄在心中微微叹息,陛下只是累了,今天比以往不是强上许多倍了吗,慢慢会好起来的。陛下刚才也说了,他不要做昏君,大隋不能倒在陛下的手里。他只是乏了,睡一觉起来就会继续处理国家大事。
  杨广这一觉睡的很香甜,起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黑了。
  “睡了一觉神清气爽,皇后,陪朕去江边走走?大江映月,别有一番美妙滋味啊。”
  萧怡甄心里一沉,脸上却带着笑。
  ……
  ……
  杨广封燕云寨大当家李闲为正四品武贲郎将的旨意辗转送到东平郡的时候,已经是大业十二年的五月中旬。不巧的是李闲并不在东平郡郡治郓城,也不在巨野泽中,几天前自齐郡历城返回东平郡之后,李闲便带着秦琼,裴行俨,侯君集几人,五千精骑赶去了雷泽与程知节和雄阔海汇合。
  四月末的时候,李闲下令雄阔海和程知节率军三万出巨野泽,至雷泽屯兵,兵锋遥指瓦岗寨。陈雀儿领水军一万,战船五百顺黄河而上,封锁了东郡的黄河各渡口。
  布置妥当之后,李闲写给翟让的亲笔信才送出去。等黄河被陈雀儿封锁,雷泽的兵马列阵东郡的时候,这封信才到了翟让手里。也不知道李闲是懒得多写几个字,还是和翟让没有太多的话说。整张信纸上只是以狂草笔体写了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看着让人心惊肉跳。
  还头死战。
  这是两个选择,李闲出题,翟让答题。
  李密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表情有些惊讶,他没想到率先来给张须陀报仇的不是朝廷调遣来的军队,而是一个反贼。反贼给朝廷大将报仇,这事说给谁听都有些可笑。然而无论是翟让还是李密,却都笑不出来。
  瓦岗寨刚刚经过一场恶战,杀了大隋名将张须陀不假,有不少绿林道上的溃兵慕名来投也不假,可瓦岗寨现在需要休养生息这更不假。善战的老兵战死的太多,徐世绩之前训练出来的最精锐的那一万灰衣军,如今残存不足两千。李密到了瓦岗寨之后便从招募来的新兵中挑出了一万精锐者,组建了蒲山营。这一万人将是他今后立足的根本,才刚刚组建的队伍战力可想而知,所以李密舍不得拿去拼。
  如果说在击败张须陀的那场战争中李密还在赌博的话,那现在他已经不会再用瓦岗寨的实力去赌。翟让对他言听计从,更是给他权利组建蒲山营,在这里他有着不下于翟让的地位,再赌,就是赌他自己的东西了。
  看到李闲的信,李密沉吟了一下说道:“此事并不是不可商量,李闲那厮得了齐郡,要收买民心,自然要为张须陀报仇。可他心里未见得就真的愿意打,毕竟打起来,他的损失也不会小。”
  “密公的意思是,咱们就这么认了怂?”
  单雄信皱眉问道。
  “这怎么算认怂?”
  李密微笑道:“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若是一味逞强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单二哥,莫非忘了韩信胯下之辱?莫非忘了汉高祖让出咸阳之耻?想想后来,韩信纵横天下,刘邦成就大业。如今咱们不过是还给齐郡一颗枯骨人头罢了,咱们又损失了什么?”
  “张须陀的人头在城墙上挂了那么久,确实有些不妥。”
  谢英登很久之前就提出过,将张须陀的人头在城墙上悬挂几日就可以了,天长日久,有失道义。单雄信却不肯,翟让也不肯,张须陀的将瓦岗寨逼的太狠了些,他们心中皆有一股恶气不能发泄出来。
  王伯当本也是不赞成悬挂人头的,成就大事,必然要站在道义的高度,如此对待敌人的尸首,杀尽俘虏的齐郡官军,今后还有谁敢投降?
  只是他们两个虽然不愿,却也左右不了单雄信和翟让的决定。他们两个也不可能因为一颗人头和翟让单雄信闹翻,毕竟寨子里的团结比那颗人头要重要的多。如今李密既然提了出来,谢英登立刻附和。
  王伯当也道:“还回去,李闲便再没了借口兴兵。等咱们寨子里休养个半年一年的,新近来投的士兵可堪一战之后,他便是再想打,难道还由得他趾高气昂?杀了张须陀,咱们瓦岗寨的威望无人可及,用不了多久就能有十万雄兵。”
  “也罢!”
  翟让叹了口气道:“还回去就还回去,密公说的对,咱们也不损失什么。”
  商议完毕,派谁将张须陀的枯骨人头送回去又成了难题。李闲那人不讲道理,万一如扣下徐世绩那样再扣下一人,瓦岗寨就要面临不得不战的地步。若是只派个小人物去,又显得瓦岗寨怕了他燕云寨。
  “我去吧”
  李密自信微笑道:“我倒是要看看,那燕云寨的李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
  ……
  李闲才到雷泽三日,朝廷派来的钦差就从后面追了上来。到了雷泽城外大营的时候正是太阳高悬,远道来宣旨的阉人出了一身臭汗。再加上他身上那掩饰不住的尿骚味,熏得他身边的禁军士兵都忍不住皱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