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756

  “不行,千万不行。”
  李元吉哭求道:“大哥……还是咱们兄弟间的情分厚一些的,是不是?所以,你只要不说,那院子也是老房子了,老房子里有条蛇也不是什么奇怪事,对吧?大哥,就帮我这一次,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了。”
  “你保证?”
  李建成看着李元吉认真的问道。
  “我保证!”
  李元吉想了想,咬了咬牙说道:“我要是再起心思害李世民,早晚死在他手里!”
  “不许胡说!”
  李建成没来由的心里一慌,看着李元吉道:“咱们兄弟四个,永远不会出现那种事,你要记住。”
  ……
  ……
  “你要去雁门关?”
  窦氏一惊,看着李世民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你才回到家里,而且你现在身子虚弱,怎么能再去那凶险的地方?你父亲说,这次突厥人来势汹汹,纠集了六七十万大军,这怕是咱们大隋立国以来,突厥人最强的一次攻势了。况且陛下还被困在雁门关,突厥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窦氏有些焦急的劝道:“就算你急着去见你父亲,也要过了这一阵子才行啊。”
  “母亲”
  李世民看着窦氏郑重的说道:“我想见父亲,这是要去雁门关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我在陇西狄道老家虚度了十五年,每日勤学苦练,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帮父亲,好男儿自当沙场驰骋。这些年我什么都没能帮得上父亲,心中愧疚深切。大哥已经独当一面,将太原治理的井井有条。便是元吉,也曾经跟着父亲去过辽西怀远与高句丽人交锋。”
  “母亲,一想到我什么都不曾帮过父亲,我心中便充满了愧疚,我请求您,答应我吧。孩儿在陇西每日都苦练武艺,母亲放心,我不会出什么事的。”
  “你这孩子……”
  窦氏抹了一把眼泪道:“如此孝心,倒是让我心里更难受了。”
  李世民连忙劝道:“母亲不要这么说,我身为李家的儿郎,恰好回来遇到这件事,怎么能逃避?”
  “你与建成去商量一下,家中的事如今建成主掌,他若是不肯你去,你也不许坚持。”
  “多谢母亲!”
  李世民笑着说道:“我这就去寻大哥。”
  他刚要出门,恰好李建成到来。
  “母亲,我已经亲自查过,世民不在院子里的时候,确实没有人进过他的房间。那条蛇或许盘在房顶掉了下来,倒是惊吓了世民。”
  “不是有人故意的就好。”
  窦氏知道大儿子李建成最忠厚,绝不会对自己说谎所以丝毫都不怀疑他的话:“正巧,世民要去寻你商量一件大事,你也给他拿个主意。不过……我是不赞成的。”
  李世民连忙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李建成微微皱眉,仔细的想了一会儿说道:“母亲,我倒是觉着世民应该去走一趟。他在老宅里独居十五年,也该出去见见世面。咱们李家的儿郎,见识一下沙场的肃穆也是好的。而且,若是世民赶去雁门关的话,父亲说不定会很高兴,对世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他看着窦氏认真道:“世民身上还有没有功名,若是能在雁门关立些功劳的话,自然会被陛下知道,这对世民来说是个机会。再者……我会安排得力的家将保护世民,不会让他出什么闪失的。父亲不是让弘基兄去接世民吗,我看可以让弘基兄率军与世民一道去雁门关,以弘基兄的谨慎世民不会出意外的。”
  “既然你也这么说……”
  窦氏犹豫了一下说道:“世民,那你就去吧,只是……一切都要小心谨慎些。”
  “多谢母亲!多谢大哥!”
  李世民笑着说道。
  李建成嘱托道:“去雁门关我不拦着你,只是有一件事必须答应我。凡事不可莽撞,军务上的事,多听弘基兄的指点,他久经战阵,对敌的经验远非你我能比,明白吗?”
  “我记得了!”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眼神中有一丝神采一闪即逝。他只顾着高兴,却没发现李建成的眼神也有些异样,只是其中的意思却没人能看得懂。
  ……
  ……
  李建成从太原守军中调了一千骑兵,又请来刘弘基商议,准备妥当之后亲自将李世民等人送出太原城。李世民极力想去雁门关,这让刘弘基对其的尊敬更加多了一些。一个独居在外十五年的少年郎,能有这份孝心和勇气殊为不易。
  一千轻骑出了太原城,刘弘基建议李世民不要太过心急,毕竟距离雁门关并不如何遥远,若是赶路太急伤了马力士兵疲惫的话,到了那里也无法参战。李世民自然答应,而且极认真的询问了很多关于战场上的事情。
  队伍出了太原城之后走了一日,然后在一个小镇子里休息。
  李世民和刘弘基二人下了马,一边说话一边往镇子里走。百姓们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队伍,都惊慌失措的躲进自己家门中不敢出来。所以,大街上仅有的那个人就显得格外突兀。那个人坐在路边,左手里举了一个布幡,右手里拿了一个铜铃。
  叮铃铃铜铃一响,那人清了清嗓子说道:“上下知千年,只教有缘人。”
  这两句话有些前后不搭,和寻常的卦师也不相同。
  李世民见那人三十岁左右年纪,面貌斯文,穿的也不是道袍,而是一件儒衫。所以这个人虽然看起来颇为潇洒,只是有些不伦不类。
  “你知上下千年?”
  李世民笑着打趣道:“你先说说我要去什么地方,说对了赏你。”
  那书生笑了笑道:“将军自然是去雁门关的,这个算都不用算,所以不收你钱。”
  “哦?”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致,笑呵呵的问道:“那你算一算,我去雁门关这一趟可有凶险?”
  那书生微笑道:“凶险自然有,只看将军会不会遇到指点将军逢凶化吉的有缘人了。”
  刘弘基失笑道:“二公子,咱们走吧,何必听他胡言乱语。”
  李世民却摆了摆手轻笑道:“反正也是无聊,让他说说。”
  他转头问那书生道:“你倒是说说,我的有缘人在哪里?”
  那书生收起笑容,肃然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第344章
三槊向北
  “哈哈!”
  李世民看着那书生模样的人笑道:“你这人倒是大言不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倒是说说,怎么算得上有缘人?”
  他忽然眼神一寒问道:“相遇算不算得有缘?那么我命人一刀斩了你的头颅,算不算得有缘?”
  那书生脸色一变,向后退了一步抱拳施礼道:“请问这位将军姓名?”
  李世民冷笑道:“一个骗吃骗喝骗几个铜钱的江湖骗子,也敢问我姓名?”
  那书生肃然道:“草民不是什么骗吃骗喝骗钱的术士,只是心存社稷偏偏报国无门。所以才会故弄些玄虚,本来只是想引得将军过问。我自东都一路走到这里,孤身一人也是为了去雁门关救驾。如今正遇着将军,又不知如何搭话所以才会想出这法子来,将军莫怪。”
  李世民也懒得拆穿这并不高明的谎言,笑了笑道:“这样说话才算坦诚些,我不喜欢有人拐弯抹角的。”
  李世民自然看得出来,这人这样一副装扮模样,若真是自东都洛阳一路走到了这里的话,这一路上也不知道会遇到多少北上救驾的队伍,也不知道此人已经装神弄鬼了多少次,也不知道什么有缘人的这套话说了多少遍,更不知道被人赶走过几回。看他颇为落魄的模样,也多多少少能猜到个大概。想来此人一路上没少拦着北上的队伍,也没少被人奚落讥讽。不过此人倒也是执着,竟然也不换个法子。
  他说专门等着见自己,为了搭话才装扮成这个模样,这句话骗鬼都不会信他,李世民人精似的,自然一眼便看得出来。
  “你叫什么名字,真从东都洛阳而来?”
  刘弘基倒是也被此人勾出了一些好奇,他看了那书生一眼问道。
  “我想知道,将军是?”
  他问出这句话,刘弘基微怒,心道此人好生无礼,李世民心中却想道此人好生的傲气,怪不得一路从江都走到此处都没有加入一支队伍。本来李世民以为这人不过是个骗子罢了,听他连续两次问自己姓名这才想到,这书生竟然是个心高气傲的。想来他也一定问过不少人,遇到队伍的首领没一个是他看重并且觉着可以投靠的,所以才会一直孤身北上。
  或许此人真的有些本事,确实想投靠个明主?
  刘弘基刚要斥责那人,李世民摆了摆手道:“我自太原而来。”
  那人一惊,肃穆问道:“可是唐公世子?”
  刘弘基道:“这位是唐公府上的二公子李世民。”
  听到二公子这三个字,那书生显然迟疑了一下。犹豫了一下,苦笑了一声,却没急着回答什么。李世民见他这个样子也有生气,心说此人听说自己不是世子立刻显得失望之极,显然不合他的心意。他本想发怒,可又一想,说不得此人是个有真本事的,不想乱投靠一个人误了他自己的前程。
  想到这里李世民收起笑容,向后退了一步抱拳道:“我初次领兵出征,身边正缺人手。我大哥坐镇太原,你若是想见他的话,日后回了太原自然可以见到,我父亲正在雁门关外,你若是随军前去的话,自然也能见到。”
  那书生想了想,暗道一声罢了。
  十年浪荡,终究也没谋上功名,这人既然是唐公的次子,暂且跟着他倒也勉强不算辱没了自己。
  想到这里,这人抱拳施礼道:“草民李靖,见过二公子。”
  “李靖?”
  刘弘基怔了一下,随即问道:“你便是在渔阳隐居那李靖?”
  在距离他们说话之处几百米外,一棵枝繁叶茂大树上。借着浓密的枝叶掩盖,一个一身红衣的美丽女子坐在一根枝杈上,远远的看着李靖。她见李靖跟着那穿盔甲的两个人走了,随即苦笑一声。扬起脖子喝了一大口酒,满嘴都是苦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