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756

  在李密看来,上策自然是最好的出路。只要大军北上占据涿郡,就能将皇帝远征的百万大军堵在大隋疆域外面,东征大军回不来,后面再有高句丽人猛攻,只要皇帝一死,天下便取了一半。
  可偏偏杨玄感不听,非要攻打东都洛阳。
  就因为这件事,李密觉得杨玄感不是成大事之人,随即悄悄布置,准备了后路。
  只是,李密却不知道,就因为这三策,杨玄感对他的能力也产生了质疑。在杨玄感看来,李密最推崇的上策,其实根本就行不通!先不说涿郡有罗艺那五千虎贲重甲数万劲卒,就算能击败罗艺占据涿郡,难道就真的能挡得住百万大军回师?这上策,其实根本就是纸上谈兵!当幽州罗艺是摆设?当征辽那百万大军是土鸡瓦狗?
  所以,杨玄感还是决定,先打下东都,然后再取长安。
  而他的根本则是黎阳仓,只要黎阳仓还在他手里,他就不用担心大军无粮!所以,杨玄感留下了自己十分信任的元务本留守黎阳。他自带领大军南下,争霸江山。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黎阳,早就被人惦记着。
  第192章
终于找到你了
  东平郡巨野泽,距离汲郡黎阳仓的距离其实并不远。而这个军事要地的防御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固,实则有机可乘。
  陈雀儿指着舆图说道:“先不说杨玄感没给元务本留下多少真正的可战之兵,元务本手下短短三五天之内就聚集起来的数万人完全都是混饭吃的百姓。只说元务本这个人,从无领兵作战的经验。他之前不过是个县吏,突然给他几万人……”
  后面的话陈雀儿没有说出来,但在场的其他将领们都明白。
  众人哄笑起来,铁獠狼笑道:“就好像,一个穷苦潦倒了一辈子的乞丐你忽然给了他几万贯钱财,他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该如何把这钱花出去。让他去酒楼,青楼,赌场,因为他一直是个乞丐,就算手里有了钱可他的胆子还是个乞丐,在花钱的时候可能会一掷千金?也可能会舍不得?总之,短时间内他不会使用钱。”
  朝求歌道:“说的不错,元务本就是个突然发家的乞丐,他原来做县城小吏,手下最多也就几个人,十几个人,冷不丁的让他指挥数万人作战,他不会使用人,正如乞丐不会使用钱,再多,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牛进达笑道:“我才从黎阳赶回来,你们说的,其实已经和真实情况差不多了。杨玄感借口东莱来护儿造反,发公文召集附近各郡县的官军来在黎阳集结,然后又强留了运粮的民夫八千人,以遮雨的帆布为衣甲,凑齐了三万人的队伍后便离开了黎阳。他留下元务本守护黎阳,是因为元务本这个人十分谨慎,而且胆子还特别大。怎么说呢,元务本这个人性格上有些矛盾。”
  “杨玄感离开黎阳的时候曾问手下人,如何才能保住黎阳不失?”
  “有人说,聚兵于黎阳城内,封堵四门,坚守不出。”
  “有人说,若是官军攻城急切,那就放火烧粮仓,逼着官军撤退。”
  “还有人说,朝廷的大军还远在辽东,就算咱们大帅打下东西二都,朝廷的人马说不定也还是赶不回来,黎阳其实并不危险。”
  元务本想了想说道:“审时度势,相机而动。敌弱,则我进击,毙敌于黎阳仓之外,不使战火波及粮仓。敌强,则固守城池,坚守不出,待援兵来里应外合,一举灭敌。”
  牛进达笑了笑道:“杨玄感听了元务本的话大为赞赏,指着手下人说你们一个个出身军武,却还不如元务本一个文人!于是他以元务本为黎阳留守,封其为汲郡郡守,负责镇守黎阳督运粮草。”
  “笑话!”
  就连最老实的刘满都笑了。
  “审时度势,相机而动?”
  他笑着说道:“一个文人,知道什么是势?知道什么是机?”
  陈雀儿打趣道:“谁说文人不能领兵的?你看人家刘士龙,还不是在辽东审时度势,相机而动的一举歼灭了大隋二十几万人马?帮着乙支文德击退咱们百万大军,你们切不可小瞧了文人!”
  达溪长儒瞪了他一眼道:“先说正事!”
  陈雀儿讪讪的笑了笑道:“本来元务本也没有料到居然在这么短内他的队伍会膨胀到那么庞大,只几天的时间,听说参加杨玄感的叛军能吃饱饭,而且守着黎阳仓也不愁以后没饭吃,所以黄河上,运河上的民夫,附近郡县的难民百姓,甚至还有啸聚山林的绿林道的马贼山匪一股脑儿的都钻进了黎阳,元务本来者不拒,一律按府兵的标准供给粮食。”
  “这样一来,结果四面八方的老百姓更加的疯狂了。”
  牛进达补充道:“短短三四天,元务本手下的队伍就从五千人增加到了三万五千!”
  “其实元务本也不一定像你们说的这么不堪。”
  李闲笑了笑道:“首先,他不知道咱们惦记着黎阳仓,他不知道咱们手里有两万的精锐人马,他不知道巨野泽的大当家已经不再是张金称。而朝廷的大军估计着此时也就才开始从高句丽往回赶,宇文述和杨义臣的大军已经杀到了平壤,赶回来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到的。所以元务本不担心最近这段时间有人攻击黎阳。他觉得这段时间内正是扩大队伍的好时机,所以才会敞开门招兵买马,毕竟黎阳仓里不缺粮食。”
  “这就是元务本所说的审时度势。”
  李闲说道。
  达溪长儒点了点头:“没错,从目前来看,元务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大的失误,他并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不堪。倒是你们……”
  达溪长儒认真道:“从辽东回来之后百事皆顺,连战连捷,你们都有了轻敌之心。这不好,你们应该记住一点,无论敌人有多弱,只有足够的重视他才能取得胜利。每战之前若是不能认真冷静的看对手,那么离失败已经不远了。”
  “在你们看来,咱们很强而元务本很弱,这就错了!”
  达溪长儒站起来,一边踱步一边说道:“元务本手下的人马确实没有什么战力,而你们麾下的士兵皆是百战老兵。元务本是个从不曾领兵作战的文人,而你们都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很久的将领。看起来似乎不可能战败是吧,那么,我问你们,你们看到了自己的优势,看到了元务本的劣势,你们可曾看到自己的劣势?看到元务本的优势?”
  众人皆是一怔,随即沉默下来。
  达溪长儒乃是当世名将,论资历,论经验,都足以成为这些人的老师,所以达溪长儒的一番话也足够分量。
  他说的没错,自从辽东回来之后,上燕山,出塞北劫掠奚人,两战张金称,燕云寨的人马打的顺风顺水,所以将领们也好士兵们也罢,心中都有些飘飘然起来。正逢乱世,可算起来那些绿林道的豪杰们确实没人能值得燕云寨的人重视。张金称的巨野泽贼兵已经算是北方绿林道的一股大势力,还不是被他们两战打得灰飞烟灭?
  而这种轻敌的势头一旦冒出来,就必须制止。
  达溪长儒领兵多年,他看得出来,队伍现在的气势虽然足,但有些虚浮。
  李闲笑了笑道:“既然师父问了,那你们便想想,咱们的劣势是什么,元务本的优势是什么?”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牛进达清了清嗓子,有些尴尬的说道:“黎阳城防坚固,粮草丰足,虽然元务本手下的人马并不善战,但用作守城却没有什么问题。若是元务本坚守不出,咱们就算能攻克黎阳势必损失颇大。”
  朝求歌补充道:“咱们燕云寨一直不胡乱招收士兵,求精而不求多,虽然陆陆续续的挑选了一批人进了山寨,但如果真有一场恶战的话,老兵死一个少一个,咱们又不出去劫掠百姓,所以一旦受损,实力很难短时间补充起来。”
  刘黑闼道:“虽然距离黎阳并不遥远,但我军赶路过去,士兵疲惫,元务本的人马以逸待劳,有优势。”
  骆缚想了想说道:“如今咱们寨子里虽然有三万劲卒,但此次出征重在突袭,所以依然还是要以锐金营的骑兵为主,可骑兵不能携带攻城器械,只能诱惑元务本出城作战,在黎阳城外一举歼敌,这很难。”
  “黎阳有粮,也就意味着元务本不缺兵!”
  东方烈火道:“只要元务本放粮,附近吃不饱肚子的老百姓就会疯了一样的涌过去。”
  达溪长儒笑了笑道:“现在,你们看的比刚才透彻多了。”
  ……
  ……
  别人不知道,但李闲知道,杨玄感这次造反看起来声势惊人,并且触动了大隋的根本,但前后也就两个月的时间就被大隋朝廷剿灭。宇文述六月二十八才从辽东撤军,而八月,宇文述就已经剿灭了叛乱。所以,李闲只有一个月不足的时间来打黎阳的主意。
  燕云寨想要发展起来,就必须扩充军队,粮草才是根本。黎阳仓有上百万石的粮食,趁着这个机会拿下黎阳,对以后燕云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李闲的时间并不多,一个月内,要打下黎阳,还要尽最大能力的将粮食运回巨野泽。而事实上他并没有推测着出的一个月的时间,真要算起来,却只有半个月。
  历史上,宇文述六月二十八从辽东撤军,七月末就已经击溃了叛军主力,八月初一,杨玄感身边就只剩下他弟弟杨积善,杨玄感无奈,让杨积善杀了自己。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前后只持续了两个月。
  燕云寨的将领们商议了一日,最后决定由李闲,达溪长儒率领锐金营骑兵先赶赴黎阳,找机会诱使元务本出城作战,最好能在平原野战中将敌军击溃。其他将领率领一万步兵从后面跟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往巨野泽运粮食。张仲坚领一万兵马镇守巨野泽。
  就在大军即将开拔的时候,一队百余人的队伍到了巨野泽外面。
  守吊桥的士兵忽然看到有人接近山寨,随即吹角示警。数不清的士兵从山寨中涌出来上了城楼,为首的校尉站在箭楼上大喊道:“什么人,停下,再往前走一步就要开弓放箭了!”
  那百余人的队伍皆是骑兵,还有一辆马车。只是无论是骑兵还是那马车,看起来都带着些许落魄的样子。骑兵们身上的皮甲和红披风已经不再光鲜,马车上也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在吊桥前停了下来之后,马车的帘子被一只纤纤玉手掀开,随即,一个穿着淡紫色长裙的婀娜身姿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她下车之后微微皱了皱眉,抬起手遮挡住六月初已经让人不适的刺眼阳光。虽然这一路上走的太久了些,因为黄河以北绿林道几个豪杰之间打的不可开交,所以她的队伍耽搁了很久。虽然她能让幽州罗艺帮自己,能影响突厥阿史那去鹄的决定,但对于那些绿林道上的莽夫,她着实没有什么办法。所以她也只能躲着走,尽量不去招惹是是非非。
  “麻烦通禀李将军,就说草庐叶怀袖来访。”
  那女子揉了揉发酸的眉角,脸上带着一缕让人心疼的憔悴。
  小家伙……终于找到你了。
  第193章
遮了篱笆
红了脸颊
  正在整顿骑兵准备出征的李闲得知叶怀袖找上门来的时候,忽然生出了几分心虚,这心虚来的突然而猛烈,就连牛进达等人都看出了他的变化。他们自然是听说过叶怀袖这个名字的,所以看李闲的时候眼神带着些许的艳羡。当然,眼神中还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意味,那意味让李闲觉得很郁闷。
  这没来由的心虚很恼人,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嫖客正在酒楼吹嘘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吹嘘中的那个青楼女子忽然找上门来要账一样。可李闲分明没有嫖过,这感觉来的如此强烈,是因为他欠了人情,欠了那个叫叶怀袖的女人一份人情,而且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机会去还账。
  在众人幸灾乐祸还带着鼓励以及艳羡的复杂目光中,李闲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整理了下衣衫往外走去。只走了四五步忽然顿住,小跑着回到自己的房间前扯过一块帆布遮挡住了某些东西。
  当李闲迎出去的时候,叶怀袖已经进了山寨。在通往山寨的一条幽静小路上,叶怀袖安安静静的坐在凉亭里,眼睛微微眯着,似乎是睡着了,又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心事。这亭子建在绿木掩映之间,遮挡住了火辣辣的阳光,亭子边还有一片小池塘,正是莲花开得欢快的时节所以景色很美。可叶怀袖没有去看亭子旁边漂亮的山石,也没有看池子里盛开的白莲花。
  有些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在树林中欢快的叫着,将知了恼人的声音压了下去。这叫声悦耳动听,就好像在欢迎着远方来客。
  有人给叶怀袖上了茶,茶就放在她面前的石桌上。茶香婷婷袅袅,叶怀袖却一口都没有喝。
  李闲举步走到凉亭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身熟悉的紫衣。他不知道为什么叶怀袖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但毫无疑问的是,穿紫衣的叶怀袖很美。岁月没有在叶怀袖精致的脸上留下什么痕迹,长途跋涉虽然辛苦但也不能撼动她容颜的美丽。或许是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她的脸颊带着微微的红晕。额头上有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可这些都让她的样子看起来更有韵味。
  李闲走到凉亭外的时候顿住脚步,他没有走进那个亭子。因为他忽然发现,绿木成林,莲花绽放,山石凉亭,再加上一个紫衣叶怀袖,这就是一片完美的风景,就好像是一副已经收笔的画卷,若是自己走进去,只怕会破坏了这种美这种宁静。叶怀袖在画卷中风景里,李闲在画卷外看风景看美人。
  “你在外面站着不言不语,是与我没有话说,还是……不敢说话?”
  叶怀袖忽然睁开眼,抬起头看着李闲微笑着说道。
  李闲挠了挠头发,有些尴尬的说道:“我只是怕自己走近你身边后,会坏了风景。”
  叶怀袖微微一怔随即莞尔一笑,她理了理额前被风吹的有些凌乱的发丝:“这么久没见,你这张嘴巴还是甜的有些虚情假意。”
  李闲讪讪的笑了笑,在叶怀袖面前的石桌对面坐下来。有士兵端上来香茶,放在李闲面前后随即退了下去。只是走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将视线在叶怀袖脸上多停留了一会儿,然后步伐明显变得有些慌乱。
  “你这里不太好。”
  叶怀袖看着李闲认真的说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