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756

  李闲道:“昨天还有一袋子酒的……”
  “你喝了?”
  薛世雄一脸惋惜的样子。
  李闲摇了摇头道:“没喝,都用来洗伤口了。”
  薛世雄点头道:“这法子不错,以前我也用过。既然没有酒,难道还能没有肉?大军上下谁不知道,现在最富裕的就是你们左屯卫!”
  李闲道:“除非杀马,不然真没有了。”
  薛世雄叹了口气道:“老夫又不是来跟你借粮的,你何必跟老夫耍这小心机?”
  李闲很小人的问了一句:“真的不是来借粮的?”
  薛世雄怒道:“如果老夫为借粮而来,会来见你这个小小的校尉?”
  李闲想了想,随即将亲兵叫进来低声吩咐道:“从给辛将军的肉食中切一盘端进来。”亲兵领命去了,薛世雄哼了一声道:“这还差不多!”
  不多时,一盘卤肉端了进来,薛世雄从自己腰畔解下来一个酒袋子,喝一口酒吃一口肉,也不让李闲,自顾自吃了起来。看不出他如此年纪竟然饭量极大,也就五分钟,一大盘足足二斤卤牛肉,一袋子酒被他消灭了干干净净。李闲坐在一边,看着薛世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心说这老头也挺有意思,还真不客气。
  酒足饭饱,薛世雄拍了拍微微鼓起的肚子满意的叹了口气道:“吃了一盘肉,就当你还了在辽水畔欠给我的人情。”
  李闲立刻道:“将军大度。”
  薛世雄白了他一眼道:“老夫肚子是不小!”
  “燕云……”
  他忽然脸色严肃下来道:“能不能帮老夫一个忙?”
  李闲道:“大将军吩咐,卑职若是能办到的,绝不推诿。”
  薛世雄见他答应的果断,随口问道:“怎么,答应的如此爽利,不怕我害你?”
  李闲苦笑道:“爽利是自然的,大将军有什么事尽快吩咐,今日之内我能办到的就立刻去办,若是到了明日,只怕有心帮大将军也没有机会了。”
  薛世雄冷哼道:“原来你也不笨!”
  李闲认真道:“卑职也知道自己不笨,只是有时候一着急就犯傻。”
  薛世雄见他样子可怜也不再打击,而是认真的问道:“你可想到了什么办法没有?”
  李闲摇了摇头道:“没办法。”
  薛世雄叹了口气道:“辽水畔你诱老夫给你做了挡箭牌,我本以为你是个聪明绝顶的家伙,怎么昨日做了这等傻事?好端端的在你的护粮兵中混日子,就算没功劳,活着回去比什么不强?若是陛下还记着你,你何须管这次出征有没有捞到什么战功?若是陛下已经忘了你,纵然你立下天大的功劳又如何?你别说你追乙支文德不是为了立功,只是为了大军退路着想。”
  李闲道:“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薛世雄笑了笑道:“你这少年郎,还是太欠缺经验了。”
  李闲道:“大将军还是吩咐我该做什么吧。”
  薛世雄道:“你知道,我左御卫负责大军后路,沿途险要的地方,我都留下了人手守护。从辽东一路过来,左御卫已经留下了不下万余人马断后。昨日宇文元帅找我,商议在萨水留下一支兵马守护大军退路,但我军中实在捉襟见肘已经抽不出多少兵马。所以我来找你,与我儿薛万彻薛万均一道领兵守护萨水渡口,如何?”
  他是来救我的?
  李闲一愣,随即叹道:“可,毕竟我是左屯卫的人……”
  薛世雄哈哈笑道:“这你不用操心,你只需回答我,你是愿意去守萨水,还是愿意明天一早就带着你的兵去攻打平壤?”
  李闲认真道:“自然是守萨水。”
  薛世雄笑道:“那就好,我昨日已经和宇文元帅商议过了,自我左御卫中抽调兵马五个折冲营,由我儿鹰扬郎将薛万彻率领,自左屯卫再抽调三个折冲营,一并交由薛万彻指挥,以确保大军后顾无忧。我来你这里之前,已经见过辛将军了。明日一早,你便带着你那三个折冲营的兵马,汇合万彻,一道出发。”
  李闲彻底怔住,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
  薛世雄要救我,没理由。听他的意思,宇文述好像也不想让我明天去送死,更没理由!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
  ……
  隋军大营中军大帐中,送走了薛世雄的宇文述缓缓的在胡凳上坐下来,看着新绘的高句丽地图,目光定格在辽东城。
  “士及,既然你想将那小子收为己用,为父便帮他一次。宇文家的家业终归都是化及的,为父能帮你一分,便帮你一分。只盼那小子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日后能成为你的左膀右臂,也不枉为父今日想出这办法来救他脱身。”
  他的嘴角微微抽动,喃喃低语。
  想起刚走的薛世雄,宇文述的眼神又是一阵迷茫,他已经苦思了很久,依然没想通薛世雄为什么要帮那个毫无根基的愣头青。
  ……
  ……
  李闲的帐篷中,吃饱了的薛世雄站起来,举步往外走去。
  “燕云,之前跟你所说之事并非我想让你帮我的事,至于为什么让你与我儿一道守护萨水渡口,你应该明白。”
  李闲相送,一边走一边道:“大将军放心,我定然护得两位少将军安全。”
  薛世雄点了点头叹道:“你这一身好武艺,不错,不错!”
  李闲笑了笑,不置可否。
  第134章
莫欺少年穷
  李闲不知道历史上这个时候宇文述和薛世雄是不是真的派出了八个折冲营一万名士兵守在萨水渡口,如果史实也是如此的话,那大隋回军的时候萨水之败应该就能避免,可事实上正是渡过萨水的时候已经断了粮的大隋军队被高句丽兵偷袭,从而导致了大军开始全面溃败。
  如果历史上宇文述没有这么做,那么李闲惊讶的想到,这样一来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改变了历史?
  如果没有萨水之败的话,大隋三十万精锐府兵是不是就不会葬送在异国他乡?
  李闲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总算躲过了一劫,而且也不必因为追杀乙支文德这样一时冲动而导致黯然的偷偷离开军营。而接下来,他要做的则是带着三个折冲营的兵马,汇合左御卫薛世雄的两个儿子,薛万均和薛万彻守住萨水。
  薛万均的官职与李闲一样,都是从五品别将。而薛万彻则是名符其实的将军了,四品鹰扬郎将。
  这次出营行动以薛万彻为主将,李闲和薛万均为副将,守护萨水这一段十几里的河道,以防大军回师的时候高句丽人将后路堵死。
  李闲是第一次见到薛氏兄弟,本想上去客套几句,可惜薛万彻却甩给了他冷脸,连话都没多说一句。
  倒是薛万均是个好脾气的年轻人,一路并骑与李闲还算聊得来。
  薛万彻身材十分魁梧健壮,最少也有一米八多身高,虎背猿腰,一身银甲,手中持一杆马槊,看起来当真是威风凛凛的一员虎将。他弟弟薛万均比他还要高半个头,用的也是马槊,只是看起来却实在说不上有多威武。相反,李闲对薛万均的第一印象是,好一个和和气气富富态态的胖子啊。
  这是一个坐下来绝对比一般人多占两倍地方,吃起来绝对比一般人多吃三倍的饭量,跑起来绝对比一般人多消耗四倍能量的胖子,很不错的胖子。
  人一旦胖起来,难免会看起来丑一些。
  但上天是公平的,胖人总是比瘦人看起来要和气些可爱些。
  薛万均则是一个上天宠爱的人,他很胖,可是看起来并不丑,而且竟然很顺眼。白胖胖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无论他笑得多虚假看起来都那么真诚。李闲每次看到他的笑容都会忍不住想,如果这个胖子去骗人的话,会有多少人被骗得倾家荡产?他的笑容和无论怎么看都很纯净的眼神都是他的武器,李闲甚至相信,这个看起来像个处男的家伙肯定祸害过不少大闺女小媳妇。
  而那个冷冰冰拒人千里之外的薛万彻,李闲反而不怎么在意。薛万彻能在这个年纪升为四品鹰扬郎将,第一,是因为他有个好父亲,薛家虽然算不上什么顶级的世家门阀,但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地位。第二,这个人有一身好武艺,据说在左御卫中已经找不到对手,有左御卫第一虎将的美称。
  有一身好武艺,长相也不算丑,再有一个身居大将军高位的父亲,这人生简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李闲不担心薛万彻并不等于轻视他,而是他和薛万均相比显然还是后者不好对付。一个喜怒行于色,一个永远脸上挂着最真诚的笑容,两个人谁厉害些,高下立判。
  “燕将军,你对高句丽人怎么看?”
  薛万均忽然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李闲一怔,下意识的考虑薛万均这个问题之下是不是隐藏着什么深意。可当李闲发现这个坐在马背上肚子高高隆起的胖子眼神飘忽在其他地方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这个问题很无聊。对方只是在随便寻找一个话题和他交谈罢了,哪里有什么深意。如果有,也不是在这句话中。
  即便如此,李闲还是仔仔细细的在脑海中过滤了一遍,然后中规中矩的回答了一句:“一群尚未开化的蛮夷罢了。”
  他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大隋军中上至将军下至士兵都对高句丽人持有轻蔑的态度,在他们看来,高句丽人就是茹毛饮血这四个字的另一个解释。从这段日子的交锋中,高句丽人表现出的战力确实不怎么样。正面交锋中,大隋府兵一个折冲营一千二百人就能轻而易举的击败高句丽人的一个万人队。
  而且,虽然这个时代的高丽人和李闲前世的棒子国可以说根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但李闲很难不把以前对棒子国的厌恶代入进去。事实上,这个时代的高句丽确实和后世的棒子国扯不上什么关系,高元王朝的高丽和后世的棒子国在疆域上百分之九十不重合。这个时代的高丽人,就如同靺鞨人,契丹人差不多,是一个比较强大的部族罢了。
  “蛮夷?”
  薛万均将视线从沿途的乏善可陈的风景中收了回来,笑了笑说道:“确实是一群不知礼义廉耻信为何物的蛮夷,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的确不能太低估他们。”
  李闲笑了笑道:“也对,没有信义,就不必讲什么规矩,没有廉耻,也就不必遵循什么道理,至于礼,战场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礼可讲。”
  “所以说。”
  薛万均忽然低声道:“高句丽人虽然无耻,但不是白痴。反而是咱们大隋军中,有些人只会做那种令人厌恶的排除异己的白痴勾当。想想我就觉得恶心,如果不是因为这段日子吃的实在不多,我早就大吐特吐了。”
  李闲终于知道薛万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了,但他没打算在这个话题上深入下去。薛万均兜了这么个圈子绕回来,无非是想对李闲所遭遇到的事表示同情和愤慨,当然,另一个意思是提醒李闲,不要忘了是谁帮他度过这个难关的。没错,是他们薛家。李闲知道薛万均的意思,但这个时候,表态并不是什么聪明人该做的事。
  “是啊……”
  李闲故意将话题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延伸下去:“这段日子确实吃的不多,每天两顿稀粥,嘴里都能淡出个鸟儿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