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756

  她也不阻拦,只是喃喃的重复了一遍那三个字,然后问:“对不起?可值得二十年等待,二十年飘零?”
  答朗长虹再次顿住脚,最终还是挨着她的身边坐了下来。
  “这是我的路,你本不该追上来的。追得越近,你会越痛苦。”
  他说。
  “这也不是你的路,而是她的。你追得急,我又怎么能不紧紧的跟着?”
  她说。
  “这是我的路!”
  答朗长虹很认真的说道:“从一开始就是,以后也是。她的路,便是我的路。”
  叶怀袖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用最平常的语气轻声道:“那么,这便也是我的路,你的路,便是我的路。”
  答朗长虹叹了口气:“何苦?”
  叶怀袖很认真的回答:“不苦。”
  “你帮我,终究还是在帮她,你恨她,这样做你不觉得不值得?”
  答朗长虹问。
  叶怀袖道:“你为什么总要牵扯到她?我愿意帮你,那是我的事,跟她有什么关系?你愿意让她做女帝我都管不着,我只是想早点让你去了心中枷锁罢了。”
  她依偎在他肩头轻声道:“早一日,你便能早一日陪我。”
  答朗长虹的身子僵硬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闪开。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深深的吸了口气:“怀袖,你应该活的快活些,你这样……太苦。”
  因为靠着他的肩膀,叶怀袖满足的笑了笑:“苦?苦了二十年,你才知道?”
  答朗长虹道:“我一直知道,所以才替你不值。我不是一个值得你如此付出的男人,你知道的,我心里……一直视你如妹妹。”
  “妹妹……”
  叶怀袖的身子也是一僵,她缓缓的离开他的肩膀,看着他的脸一字一句的问:“当年你赞我美时,可当我是妹妹?”
  答朗长虹无言,歉然的看了叶怀袖一眼。
  叶怀袖站起来,自嘲的笑了笑:“你其实应该对她温柔一点,说不定真能破镜重圆。”
  答朗长虹道:“何必说这言不由衷的话。”
  叶怀袖看着答朗长虹的眼睛,似乎直接看到了他的心里:“言不由衷?你错了,王长虹!我真的希望你们在一起,那样我便能心安理得的杀了她。”
  她骄傲的笑了笑:“你不觉得,现在的我,比她能做到的更多?她将自己给了一个又一个男人,换来了什么?王长虹,你太自负了,自负到认为自己永远能理所当然的享受女人的爱,其实……二十年,早已经能让爱变成了恨!而恨都会淡得水一样没有味道。”
  她妩媚的笑了笑:“我帮你,不过是想让你欠我的,欠我一辈子!让你一辈子良心不得安宁!”
  “你是个疯子。”
  答朗长虹皱眉道。
  叶怀袖轻笑,转身离去:“疯子?她不是?你不是?”
  步伐轻缓,却很稳。
  “这人生不过是你算计我,我算计你,二十多年前,我以为找到了一个值得我依靠的男人,可我错了……如今,我靠的是自己。王长虹……你这一辈子都被人算计,被人利用,我尚且还能对你说实话,她,你在的时候她哭,你转身离开的时候,只怕已经笑颜如花了吧。”
  她不知为何而来,也不知因何离去。
  只是,他知道,自今后,两个人或许真的形同陌路,相见如走卒。
  远处,陈婉容理了理额前乱发,看着那一身紫衣的女子缓步走远,嘴角勾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意。
  她们两个看起来真的很像,都是偏执的疯子。
  只是,一个是掉进了污泥中的落花,开过,灿烂过,终究染了泥臭失去芳华。一个,是自污泥中挣扎而出的白莲,恰好开到妙处,如有新生。
  一个是泥捏的仙子,经不起一场春雨,一个是白璧微瑕,愈洗愈洁。
  当褪尽铅华,终会飘芬芳百里。
  第115章
是事不过四
  大业皇帝杨广离开辽东城外的大营已经足足一个月,隋军两次攻上辽东城,眼看着就要攻克这座顽城的时候,高丽军守将乙支文青便会竖起白旗,亲自带着手下将领站在城墙上对外面喊话,表示愿意投降归顺大隋。但是请求隋军暂时从城墙上下去,等高丽军民将城门清理出来之后,必夹道欢迎王师入城。
  第一次,乙支文青竖起白旗之后,宇文述下令先将城墙控制住后再受降,监军刘士龙坚决反对,他说大隋之兵乃是仁义之师,怎么能做这样不仁义的事?况且陛下临行之前留下旨意特意交代过,若是高丽军投降则停止进攻,以礼待之,将军不可擅自妄动兵戈。而宇文述虽然顶着个行军总管的名号,可真正的实权却在监军刘士龙手里。他说不许再攻,就连宇文述也不能擅自动兵。
  依着刘士龙的本意,他是要亲自入城接受乙支文青投降的。可惜等了两日,派人去城外喊话,已经将城墙修缮一番重新布置好防御的高丽人一箭将喊话的大隋官员射了个透心凉。刘士龙哑口无言,灰溜溜的回到自己的大帐中将已经写好的请功表章烧成了灰烬。
  宇文述看着刘士龙的背影冷笑,下令大军继续攻城。已经牺牲的数千条人命就好像辽水一样流向远方,所有的努力都随之东流化作泡影。高丽军已经将城墙上的壁垒和被破坏了的防御器械修好补充齐全,大隋的士兵们流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人却只能从头开始。历经十余日,隋军死伤六千余,终于再次攻上了城头。
  第二次,隋军再次攻上城墙,高丽军抵挡不住,乙支文德再次竖起白旗投降。宇文述不准,命令士兵继续进攻。尚书右丞,监军刘士龙再一次站了出来。请出杨广的圣旨,对宇文述说如果再敢进攻,他便将一众武将故意抗旨的罪行都告到陛下那里。
  众将无奈,只得停止进攻。
  刘士龙再次派遣文官往辽东城受降,这次乙支文青反悔的更快,几个时辰前才竖起白旗,当刘士龙派去的文官一露头,他亲自张弓一箭射了下来,只是他的箭法确实说不上好,那箭擦着大隋官员的脸飞了出去,吓得那文官掉头跑了回来。
  两次被骗,刘士龙这次倒没有再急着写请功表章,也不等众武将有所怨言,率先发难,大肆的批评了一番什么武将作战不利,致使攻城受挫。在高丽人投降的时候又畏首畏尾,耽误了受降的最佳时机,以至于让乙支文青反悔。
  这番话气坏了一众武将,左祤卫大将军薛世雄摔门而出,右祤卫大将军于仲文嘿嘿冷笑,看着宇文述一言不发。
  宇文述寒着脸,冷冷的盯着刘士龙同样不说话。
  小丑一样折腾了一番之后,刘士龙气鼓鼓的回了自己的帐篷。
  次日,宇文述下令再战。
  数万大军四面攻城,宇文述调集弩车对准城门猛轰,将辽东城的南门厚重的城门硬生生轰碎,然后调辎重营数千民夫,冒着高丽军的箭矢将堵住城门的碎石和装满泥土的袋子搬出来,历经两日,损失了上千民夫,在眼看着就要将城门掏空的时候,乙支文青第三次投降了。
  就在众位大将军以为刘士龙再也没有脸面跳出来阻拦攻城的时候,后者带着大无畏的勇气再次拦在攻城大军前面。
  “陛下临行之际,说过什么话你们都忘了?”
  刘士龙一脸大义凛然的站在大军之前,怒视着宇文述等人道:“你们忘了,但我没有忘!”
  “今后凡军事进止,皆需奏闻待报,毋得专擅,高丽若降,即或宜抚爱纳,不得纵兵!”
  因为激动,刘士龙涨红了脸。他提了袍服,往前走了几步近距离对宇文述等人喊道:“陛下才离开两月不到,你们接二连三违旨不尊,本官念在大军攻城不易本不想计较,所以没有上奏表章请旨治你们专擅妄为之罪,没想到你们越发的胆大起来。难道,你们真的要抗旨不尊?”
  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怒道:“高丽人两次诈降,难道你看不到?前前后后枉死了上万士兵,难道你看不到?若不是你阻拦,如今的辽东城早已经被攻克了!”
  刘士龙冷哼一声问道:“高丽若降,即或宜抚爱纳,不得纵兵!这是陛下的明旨,荆大将军,你是在质疑我,还是在质疑陛下?乙支文青是投降了两次不假,这恰好说明其有归顺之心!我大隋乃仁义之师,为解辽东百姓倒悬之苦而来。既然乙支文青有投降之心,为什么还要妄动刀兵?古有孔明兵发南疆七擒七纵孟获,终究平定蛮夷之地。此乃仁义之举,枉你们还是熟读兵书的大将军,攻心为上,懂不懂?再者,陛下乃仁义圣明之君,难道还不如一个南阳草庐狂生?”
  荆元恒气的颤抖,却找不到话来反驳。
  宇文述忍着怒气问道:“那依着你的意思,是再次受降?”
  刘士龙辩驳道:“这怎么是我的意思?这分明是陛下的旨意!”
  宇文述气得反而笑了起来,拱手说了一个字:“请!”
  言罢,转身就走。
  刘士龙见自己又一次阻止了这些武夫们的错误行为,不禁有些得意。他意气风发的站在原地,又看了一眼远去的诸位大将军冷笑嘲讽:“一群只知道动刀动枪的莽夫!”
  于是乎,刘士龙开始派人第三次前往辽东城受降。大隋的官员这次倒是进了城,堵住南门的东西差不多被隋军清理干净,进城已经没有什么阻碍,这也是大隋的受降使第一次进入了辽东城内。乙支文青这次又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先是给招降的官员送上满满两个托盘的黄金,然后哀求说城内狼藉不堪,若陛下驾临,这一番颓废景象岂不扫了陛下的兴致?请求大隋的官员给自己十天时间,将城内清理修缮一番后再请入城受降。
  那大隋官员有了前两次的例证,倒也不敢轻易答应他。乙支文青苦苦哀求,那官员不敢擅自决定,于是出城请示刘士龙该如何决断,刘士龙自作聪明的对那官员道:“十日太久,乙支文青反复无常,不能给他时间!这样吧……让他在五日内将城中清理修缮一下,我亲自入城受降!”
  那官员再进辽东城,将刘士龙的话转告乙支文青。乙支文青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表示一定尽快将城内清理出来。受降的官员兴高采烈的回到营地向刘士龙汇报,刘士龙觉得这次乙支文青应该是真的打算投降了。
  只是没等到的五日,乙支文青便派人连夜砍伐树木做了一面巨大的门板,将南门再次堵住。然后命令高丽士兵运巨石,从里面堵了个严严实实。
  知道自己又被刷了,刘士龙索性赖在自己的帐篷里,饭菜让人送进来,竟是一连七八日都不曾出去。
  宇文述故意派人去催,让刘士龙入城受降。刘士龙闭门不见,宇文述再派人去,在帐篷外问刘士龙,高丽人已经将城门封住,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刘士龙在帐篷里面义正词严的大声说道:“军事进止,乃是宇文将军的权利,我不过是个文官,攻城与否何必要来问我?你且回去告诉你家大将军,若是贻误了战机,老夫倒是要参他一本的!”
  宇文述也懒得理他,下令大军继续攻城。
  从三月一直到七月,隋军四次攻上了辽东城的城墙。到了第四次的时候,面对第四次举起白旗的高丽人,长了些心眼的刘士龙没有再坚决反对继续进攻,而是想出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办法。
  “陛下说,军事进止,皆需奏闻待报,我看……还是派人去望海顿请旨吧。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他乃监军,说要请旨定夺,其他人还能说什么?监军之权,犹在宇文述之上,纵然是明知道自己就算下令攻城陛下也不会多怪罪什么,宇文述还是听从了刘士龙的建议。
  于是,刘士龙派人快马赶往望海顿请旨,是否允许高丽人第四次投降。
  半个月后,信使带回了杨广的旨意:“允许乙支文青第四次投降!若是高丽人再次反复,则不必再留情面。”
  此时,城内的高丽人,已经做好了再次厮杀的准备。
  大隋的皇帝陛下是仁义之君,仁义到……辽东城下,上万死者不能瞑目。
  刘士龙看着陛下的旨意,喃喃道:“这次乙支文青总该投降了吧,难不成,他还能无耻到第四次反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