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426

  “先生以为,聘会投降么?”文聘傲然道。
  “我也没让你投降,但你身后那些将士未必愿意与你同死啊。”刘毅一脸疑惑的看了文聘一眼道:“还是说,将军愿意背弃荆襄,为曹操尽忠,也要这些荆襄儿郎与你一同为曹操尽忠?若是这般的话,将军的忠诚,太过自私了些。”
  文聘闻言扭头看向身后的将士,却见所有人都避开他的视线,眉头一皱,反应过来,目光看向刘毅道:“先生好口才!只是一言,便乱我军心!”
  “呵~”刘毅居高临下,俯视着文聘道:“此刻只需一声令下,将军觉得这些将士可有命在?若军心本就没有,何须我再动摇?”
  文聘闻言,不再说话,刘毅说的都是大实话,句句戳心那种,他无言辩驳。
  “上船吧。”刘毅叹息一声,看了看还在着火的赤壁方向,悠悠道:“今夜死的人,已经够多了,某不想再平添杀戮,至于降与不降,日后见了皇叔,你去与他说,我不管,但我不希望此刻再造杀戮。”
  “将军……”文聘身后,几名将士迟疑的看向文聘。
  文聘看了看刘毅,又看了看身后的将士,最终无奈一叹,丢下手中兵刃道:“只希望先生善待他们。”
  “放心,这船上降军不少,还请文将军自缚上船。”刘毅对对面船上的关平打了个手势,关平会意,派人带着绳索驾了小舟朝着文聘这边过来。
第一百五十章
战长沙
  下隽,作为长沙郡最靠近长江的城池,有不少溃兵逃出赤壁之后,便是往这边投奔过来,一夜之间,有数十名曹军败军投奔到下隽,但这对下隽县令、县尉来说,却并非什么好事。
  这一夜之前,没人想过曹军会败,毕竟曹军整合荆襄兵马之后,可是号称八十万大军,就算没有这么多,二三十万却是绝对有的,长江两岸,根本没有任何势力可以与之相抗,更别说一夜败北了。
  但这样看似荒唐的事情,真就发生了。
  衙署,下隽县令周茂、县丞李舫相对无言,辰时的时候,县尉吴伩快步走进来,面色有些难看。
  “如何?”周茂连忙站起来迎向吴伩,昨夜来了溃兵之后,他便命吴伩去打探消息,看曹军是否真的大败。
  “丞相恐怕确实败了。”吴伩叹了口气,对着周茂苦笑道。
  李舫皱眉道:“此处距离赤壁大营不近,你怎的如此快便得到消息?”
  周茂也疑惑的看向吴伩,对呀,从这里到赤壁,走水路也得一天,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一天一夜,这算起来也不过半夜时间,吴伩怎会如此快便得到消息。
  “我未曾抵达赤壁。”吴伩接过县吏递来的水,一口气喝干,看着周茂和李舫道:“我本欲驾州直往赤壁而去打探消息,谁知在湘口之处,却遇上了一支人马,正在追击溃兵,不敢近前,便折返回来。”
  “何方人马?”李舫连忙问道,一旁的周茂也是看向吴伩。
  “看旗号,当是玄德公之人,而且看方向,正是朝着我县而来。”吴伩叹了口气道。
  “刘备!?”李舫闻言,皱眉道。
  刘备在荆州名望可不低,尤其是当初败走新野,却尤自不忘带着百姓奔逃,也让刘备赢得了荆襄士民的认可。
  “有多少人马?何人领兵?”周茂更关心对方的兵力,心中还存着几分侥幸,毕竟一直以来,刘备麾下兵力并不太多,就算赤壁之战,曹军战败,刘备的主力人马肯定也是在追击曹操,能派多少人来?
  “有奇形战舰上百艘之多,看规模,当不下五千人!”吴伩的话,将周茂心底最后一丝侥幸彻底打散。
  沉默片刻后,周茂涩声道:“我城中县卫有几何?”
  吴伩苦笑道:“算上衙署兵卫,也不过五百。”
  李舫还有些不死心的道:“我等有城池之固,敌军虽有百艘战船,但人马未必便有五千,何不派人前往临湘求援,我等死守几日?”
  吴伩闻言摇头道:“下隽城墙不足两丈,而且也无多少守城器械,府库之中也无太多弓箭,莫说有五千,便是有两千人马,便足以攻破城池,更何况玄德公帐下猛将如云,在下……”
  吴伩算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刘备麾下说是兵微将寡,那也是跟曹操,跟孙权比,但若放到一城,那可真不少,再说人家什么质量,就自己这样的怎么比?所以吴伩心里面是不太愿意死守的。
  李舫皱眉看向吴伩:“吴县尉莫非欲投敌耶?”
  吴伩挑了挑眉道:“丞相位虽重,然不施仁政,公子琮献荆襄之地,不但未有丝毫恩义,反而暗害之,某乃荆襄之将,当初迫于形势,不得已投而投,如今丞相既然已失势,玄德公仁德之名遍于四海,又是汉室宗亲,昔日主公在世时,也曾有意将荆襄托付,只是玄德公不愿夺兄弟基业,数次拒之,我等投玄德公,不过重复荆襄之治,何谓投敌?”
  李舫冷笑道:“丞相乃奉天子之命以讨不臣,县尉只知刘表,却不知这荆襄之地,亦属朝廷,如今你欲投刘备,岂非背弃汉室!”
  吴伩伸手按剑,目光不善的看向李舫道:“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谁人不知。”
  李舫一窒,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不是词穷,对面显然准备拔刀子了,这个时候再说,万一对方真的动手,自己脑袋可就要搬家了。
  周茂连忙上前,按住吴伩道:“不必动怒,既然守不住……便如县尉所言,开城献降吧。”
  虽说平日里是县令做主,这衙署之中,也还有贼槽等人掌管县中兵士,但到了战时,手握县卫的县尉才掌握着真正的话语权,如今吴伩显然是不愿意打了,他一届文士又能怎样,就算把吴伩杀了,他能守得了城?
  “县令英明!”吴伩闻言,抱拳对着周茂道。
  “且去安排吧。”周茂心里也不是滋味,这才多久,便两度易主,而且,貌似上次说降曹操,这吴伩也是带头表示支持的。
  ……
  刘毅并没有急着赶往下隽,甚至故意让人放慢行船速度,原本已子母船的速度,黎明时便能抵达下隽,但实际上,刘毅一路上遇到一支溃军便要去看看,等抵达下隽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刘封对此颇为不满,但刘毅根本不理会他,也只能闷闷不乐,心中暗暗决定,若此番作战不顺,回去后定要在刘备面前告上一状。
  只是等船队抵达下隽,三军将士还未完全自船上下来的时候,便见下隽城上代表曹军的汉旗已经被除去,下隽城门大开,城中一众官吏带着兵士等在城外,并派来县吏请降。
  这个结果让刘封有些愣神,他虽然想过这一仗不会太难打,但却没想到对方竟然直接就投降了。
  刘毅却不管这些,在魏延和刘三刀的护卫下,亲自去接受了投降,并亲切的拉着周茂与吴伩入城。
  “久闻天工坊墨家传人之名,不想先生竟早投了皇叔,果然是独具慧眼。”李舫微笑着对着刘毅恭维道,丝毫看不出之前是极力拒绝投降的人物。
  “县丞谬赞,是皇叔不以毅卑贱、浅薄。”刘毅谦逊的点了点头,在吴伩的引领下,径直坐在主位之上,跟三人谈笑风生。
  不一会儿的功夫,刘封和关平回来复命,下隽兵马已经接收完毕,府库也已经封存。
  “留下三屯人马协助守城,吴将军!”刘毅对着刘封点头吩咐一声,随即扭头看向吴伩。
  “在下不过区区县尉,不敢妄称将军!”吴伩连忙客气的道。
  “我观将军颇有将才,只为一县尉有些可惜了,不如便带领下隽之兵士编入我军中,随我出征,他日有了功勋,我也好向皇叔为将军请功如何?”刘毅看着吴伩微笑着商量道。
  “这……”吴伩有些心动。
  刘毅笑道:“这下隽五百兵马,对外称一校,便由将军掌管,将军暂代校尉之职,待长沙战了,我再向皇叔为将军表功,正式担任校尉如何?”
  如今这校尉之职含金量可不高,东汉未乱之时,五部一校,掌两千兵马,但随着黄巾起义之后,天下乱象出现,再到董卓进京,诸侯割据,校尉手中的权利可就远不如当初了,大多数校尉手中最多也不过八百人马,刘毅之前在墨城招募两校人马,放在天下未乱之前,还不如人家一校人多。
  不过对于一个县尉而言,校尉已经算是高升了,吴伩闻言,自然大喜,连忙躬身道:“多谢先生栽培!”
  刘毅微笑着点点头,接下来,刘毅并没有急着继续征伐,而是在下隽停留了三天,安抚民心,同时也将权利重新构建,提拔了几个县吏,许诺好处,将财权和用人的权利握在手中,至于县令和县丞则没有动,他也没有任免之权,不过这么一来,军权、财权、人事任免权都到了刘备手中,周茂和李舫就算有什么别的心思,凭他们两人,也翻不了盘。
  除此之外,刘毅又将那些投奔到下隽来的曹军溃兵打发走,让他们爱去哪去哪,将赤壁之战的消息借着这些溃兵传向整个长沙。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刘毅方才再度出兵,带着新降的吴伩一起,往下一座城池出发。
  这一次,刘封没有再对刘毅的决定质疑,因为刘毅虽然行军速度不快,但每到一处,基本上都未发生战事,沿途所过城池,几乎望风而降,不过一月时间,刘毅便轻松拿下六座城池,原本加上那些沿途招降的溃军也不过三千多人的兵马,每过一处留下两三百人,却将城中的兵马带走,这般一来,等刘毅带着兵马准备往临湘发兵时,手中已经聚集了五千人马,声势更是比来时浩大了何止一倍。
  不过这种势如破竹的气势,在攻打临湘时终于被终止了。
  临湘,乃长沙治所所在,不但城池坚固,而且还有两千守军,太守韩玄显然并不觉得曹军会败,或者是死心塌地的曹操派系的人,在得知刘毅大军接连攻破城池之后,便积极备战,加固城防,并纠集百姓上城协助作战。
  等刘毅率领大军抵达临湘城下的时候,只见城头滚木礌石齐备,大量军民立于城头,显然不像其他城池那般,有开城投降的意思。
  刘毅观望片刻后,没有下令攻城,而是命人开始安营扎寨,着手准备自己第一次的攻城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各有算计
  “先生,封一直有一事不明,还请先生解惑。”刘毅正花钱指挥人手建立军营,命魏延、关平指挥人马戒备四周,防止长沙之兵前来突袭,刘封却来找到刘毅,躬身询问道。
  看得出来,这一个月下来,刘封对刘毅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言语间比之前也恭敬了不少。
  “哦?”刘毅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询问道:“少将军有何疑惑?”
  “先生每到一地,必留精兵驻扎,而将其众带走,虽然我军人数变多,然粮草消耗也同样加剧,再说如今这五千兵马,若论战力,恐不及我军原本部属。”刘封看着刘毅,认真道:“虽然先生此法可令一众县城迅速归附,然若遇到眼下这般情况,作战恐怕不利。”
  之前带的是什么兵?不说墨城带来的那一校人马,单是刘备给刘毅的两千兵马,也都是在刘毅建立的校场之中,至少训练一月有余的将士,无论配合上的默契,还是将士们本身的素质,都不是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郡县兵所能相提并论的,这些人说好听点,那叫县卫,说难听点儿那就是穿上了军装的流氓,一年都未必会认认真真的训练一天。
  这也幸好刘毅走的是水路,若是走陆路的话,就这些兵的表现,恐怕会严重拖慢行军速度。
  更何况一城两三百人,这六座城池下来,刘封和关平原本带的部队大半都分派到各个城池了,如今这些将士,指挥起来真没有之前的兵马那般顺手,将精兵强将换成了如今的痞兵雍将,若能一直那样势如破竹还好,一旦遇到如临湘这般坚城,又有足够兵力驻守的城池,那想要获胜可就不容易了。
  “是有这个问题。”刘毅点点头道:“但也没说一定要攻城啊!”
  刘封疑惑的看向刘毅,不攻城,刘备的命令是攻占长沙呢。
  “先将这临湘孤立,我拟命你领一支人马,将湘南、容陵、茶陵、攸县益阳五城先行占据,到时候又能多出些兵马,而后你我二人合兵一处,若那韩玄分兵救援,我便率兵攻城,若他死守,则临湘便是孤城一座,此处可不是江陵,他有多少粮草可与我等消耗?”刘毅微笑着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打仗他是不会,但这种损招却是听过不少。
  虽然不知道临湘有多少守军,但按照各县所得的情报来看,临湘之地,了不起有个一两千人,这就是刘毅的优势所在,他兵多,敢分兵,若对方分兵救援,刘毅直接攻城,若对方出城来攻,那正好,刘毅直接死守营寨,消耗对方兵力,怎么算都不吃亏。
  至于为何选刘封,而不选魏延,借此帮魏延立一些战功,一来刘封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毕竟跟着刘备时间也不短了,能独当一面,魏延虽然也能,但太过激进,刘毅在这方面,跟诸葛亮有些相似,不愿意贪功冒进,另一点吗,也算卖个人情给刘备,毕竟按亲疏来算,刘封到底跟刘备是有感情的,当然,也有避嫌的意思,魏延无论怎样,都是从墨城跟来的,他不能让刘备觉得自己想要在对方手下拉山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