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26

  “无妨,左右无事,我来教你。”崔州平却未放过刘毅,闻言只是笑着招呼道。
  刘毅嘴角抽搐了一下,怎么感觉这崔州平热情的有些过分了?
  等等,这客舍的属性好像是乐不思蜀……这货不会想赖在这里不走吧?
  刘毅有些开始恨那属性了,难道要让自己天天招待一个名士?我不好客,而且这家境也不允许我好客啊!
  在崔州平过分的让自己九子的劝说下,刘毅最终还是坐下来了,不过事实证明,有些东西,真不是一年半载能够补上来的,哪怕在这种入门级的状态下,最终还是被虐了。
  看着一脸满足的开始撵人的崔州平,刘毅恨不得抄起棋盘让他长睡不复醒了。
  半夜里下起了雪,空气中的寒意散了几分,但房间里的温度并不高,毕竟没电柴火,不过睡在新编的席子上,崔州平却是睡得相当安稳,甚至比以往在自己家清幽舒适的床榻上更加安稳,这席子看着不怎样,但睡在上面,却能全身心的放松,甚至比以往更快进入睡眠。
  至于主卧中的刘毅,自从这房子重建以后,就没有睡不着的时候。
  接下来的几天里,雪一直在下,天气也更冷了几分,这一直不停的大雪,似乎给了崔州平留下来的借口,竟然就这么赖着不走了。
  若不是崔州平第二天便将随身的钱囊中一百多枚五铢钱外加一枚随身玉佩给了刘毅当宿资,刘毅还真想赶人了。
  大雪不停,却也影响不到刘毅的工作,反正剩下的也只是几件摆件和漆器,刘毅干脆将材料都搬进正堂里来打磨雕琢。
  “这般高雅的厅堂,却被你拿来做这等俗事,实在浪费!”崔州平背负着双手,整日在庭院里晃悠,不是在院中凉亭里面欣赏雪景外带喂些狗食、鸡食来增进自己与旺财的感情看有没有机会对几只鸡下手之外,就是缠着刘毅跟他下棋。
  处的多了,也就不像不认识的时候那么端着了,相比于诸葛亮的恬静而文雅,刘毅倒觉得这崔州平更加接地气一些,贪嘴、好奇、好胜,虽然学问很高,但他有一般人的七情六欲,甚至偶尔会跟刘毅讲讲襄阳城里迎凤阁里面哪个姑子好看,哪个姑子有才学什么的。
  总之他比诸葛亮更像个人,在崔州平的指点下,刘毅这些天棋艺倒是渐长,当然,这东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达到他们这样的高度的,但在初学者的境界里,刘毅也算是出类拔萃的那种了。
  刘毅对此也没什么兴奋感,反正他也就是个陪练,对输赢并不计较,只是有些闹心而已。
  又过了数日,连日风雪终于停了,天气却比往日冷了不少,这个时代好像没有暖冬的说法,连荆州这等南方区域都寒意十足,冷的叫人不想出门。
  “你这匠人虽操贱业,但见识不凡,落在这乡野之间却也可惜了。”告别之际,崔州平有些遗憾的看了一眼在院中散步的鸡,最终还是没能吃成。
  “汝非鱼安知鱼之乐?”刘毅笑道,这些时日混熟了,对这崔州平的认识也渐渐有了个具体的认知,能力如何不说,但私下里,并非那种难相处之人。
  崔州平闻言一怔,随即点点头道:“倒是我落入了俗套,也罢,你这物什也都做好了,不如同我一起去孔明庄上如何,此刻他也该回来了。”
  “也好!”刘毅也不推辞,诸葛亮的最后一批东西也做好了,今天过去正好结算,当下背起了竹筐,跟着崔州平一并去往诸葛亮的草庐中去。
  大概是没想到刘毅会跟崔州平并肩而来,当诸葛亮看到两人的时候也是愣了愣,随即笑道:“不想州平会与刘兄同行。”
  “刘兄?”崔州平闻言却是意外的看了看刘毅,又看了看诸葛亮,摇头笑道:“也对,你与他同在一地,怎能不知道这工匠的奇异。”
  以他对诸葛亮的了解,虽然看着平易近人,但骨子里也是有着傲气的,若非刘毅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样相称的,毕竟刘毅跟他们的身份是不对等的,哪怕是一些有名的匠师也没资格这般相称。
  “哦?”诸葛亮将两人迎进了屋中,微笑道:“看来两位相处颇为融洽。”
  “好说。”刘毅打断了两人,将竹筐放在地上,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件取出来,看着诸葛亮笑道:“孔明先生,您托我做的东西,已然全部做好,您看看有无不妥之处。”
  他今天来,是来结账的,有了这笔钱,自己也可以离开这卧龙岗了,他要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更稳定的地方,卧龙岗终究是自己在这方时空中的一处起点,跟诸葛亮的相处虽然愉快,但他不想因为这种私人感情左右自己的抉择。
  “刘兄要走?”诸葛亮诧异的看向刘毅道。
  “这你都看得出来?”刘毅意外的看向诸葛亮。
  “用刘兄的话来说,这里并不适合你,如今你这般着急的与我清算,亮猜测,刘兄是想要离开了。”诸葛亮微笑道。
  刘毅沉默片刻后点点头道:“不错,我本非这卧龙岗之人,叨扰数月,也是时候该离去了。”
  “不知刘兄意欲何往?”诸葛亮询问道。
  “中原吧,许昌自然最好。”刘毅也没隐瞒,越是繁华稳定的地方,也越容易让自己晋级,在诸葛亮这里做了两单生意,如今自己的雕工已经升到四级,但四级往五级度,十万经验,在这卧龙岗中,鬼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积累满,自己总不能把家拆了重建,建了重拆吧?只有大城市才有足够的需求让自己有获得更多经验的机会。
  “既然如此,你那庭院可否让与我?”一旁的崔州平闻言目光一亮,他这些天却是体会到刘毅那宅院的不凡了。
  “先生愿意要,自是再好不过。”刘毅闻言大喜,反正自己也不准备回来了,至于那些属性建筑,自己等级越高,日后自然也能建出更好的宅院,对旁人来说是好地方,但对自己而言,反而没有那么珍贵。
  “不说这些,既然刘兄要走,那今夜不妨留在这草庐,亮设宴为刘兄践行如何?”诸葛亮微笑道。
  刘毅闻言,犹豫了一下,点点头,不管怎么说,诸葛亮算是自己在这个时空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如今要分别了,而且很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心中自然也是有几分不舍。
第十四章
孔明心中的踌躇
  其实刘毅此刻很想知道诸葛亮对刘备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如果有可能,刘毅很想把诸葛亮带到曹操那边,若是如此,三分天下说不定也就不会出现了,只是崔州平也在桌上,这种事,不好当着别人问,索性放下这些念头,痛痛快快的跟两人喝了一顿,来到这个时代快一年了,仔细想想轻松地时候似乎没几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谈性也渐渐在酒精的刺激下被激发出来,诸葛亮、崔州平都是高学之士,学富五车那种,而刘毅生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见闻却是颇广,看问题的思路也很多,倒是不会把对方投过来的话题给落在地上。
  诸葛亮虽说言行举止都颇为符合儒家的标准,但若交往的久了,剥开儒家那层外衣之后,会发现诸葛亮实际上更推崇法制。
  刘毅偶尔会说些超越这个时代的言论,比如科举,比如权利的约束,其实这些思想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一些萌芽,但也只是萌芽而已,诸葛亮和崔州平会觉得刘毅有见识甚至具备超前的眼光,但却也不会有太过惊讶,其实抛开科技的因素不谈,从政体的职能上来看,现代的任何一个部门,放在古代,都能够找到对应的职能部门。
  而如科举之类的思想,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萌芽,只是火候没到,时代没有推进到那一步,是以仍处于萌芽状态而已,是以诸葛亮和崔州平听到类似的言论也只是道刘毅目光深远,不似个寻常匠人,但相处的久了,也就习以为常,将刘毅当做能够与他们纵论天下的人物。
  崔州平的酒量不怎么样,又喝了几觞之后,便趴在桌上睡去,只剩下刘毅与诸葛亮两人相对而坐。
  两人都不是嗜酒之人,见崔州平被书童扶下去,也就不再继续畅饮,诸葛亮跟刘毅起身去了庭院中的亭子里,诸葛亮看向刘毅道:“刘兄方才几度欲言又止,可是有话与我说?”
  “嗯。”刘毅点点头道:“孔明先生是否早知那刘皇叔会来?”
  诸葛亮闻言看了刘毅一眼笑道:“刘兄以为此人如何?”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有识人之眼光,其他尚未可知。”刘毅思索片刻后道,能够一眼就看出自己不凡,这刘备有几分眼光,不是光凭衣着来看人的。
  这倒不是刘毅给自己脸上贴金,他既然能够得到诸葛亮、崔州平这种人物的认可,无论气质还是谈吐,在这个时代来说,都非那种庸庸碌碌之人,他不会高看自己真的拿自己跟诸葛亮相比,但也不会妄自菲薄,尤其是这段时间在诸葛亮这里学到很多东西,若没有匠神系统的话,自己若借着诸葛亮这条路顺着上刘备这驾车的话,未来混个差不多的蜀官还是可以的,但要想改变三国的结局,那就不是他能够做到的了。
  “吾心中亦有些彷徨。”诸葛亮点点头道:“前次水镜先生与我提及此事,但我于皇叔并无太多了解,不好决断,是以避而不见。”
  刘毅闻言点点头,这才符合人性,以诸葛亮的能力,就算不投曹操,投奔江东,以诸葛瑾在江东的地位,孙权也不会亏待了他,而以刘备如今的处境,将不过关张赵,文也只有简雍、孙乾,城池只有新野弹丸之地,兵马也不过一两千,以如今的天下局势来看,刘备目前的局面实在算不得好。
  就算曹操那边人才济济,而且有宗族势力与外姓势力的隐患,不好出头,江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这个时候的诸葛亮不应该一眼就认定了刘备才对,毕竟从刘备的发展史来看,除了百败百战的坚韧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无论从诸侯本身的价值还是未来的发展上,此时的刘备都不具备任何优势,所以,刘备第一次前来相邀,在刘毅看来,诸葛亮故意避开不是什么考验,根本就是不打算跟刘备。
  但眼下看其口风,似乎又不是那么坚定,刘毅皱眉看向诸葛亮:“不知孔明先生有何打算?”
  “你我虽相识时日尚短,却也算是知交,刘兄不必这般拘礼,唤我表字即可。”诸葛亮笑道。
  刘毅闻言点点头,没有接话,只是想着自己的心思。
  “亮本欲隐世,然如今天下,恐怕并不会让亮如愿。”诸葛亮摇了摇头道:“但若出仕,曹公虽据有大势,然如今其北征乌桓之际,却已经派人开始着手南下,太过急功近利,必有一败。”
  刘毅挑了挑眉:“何以见得?”
  “曹公麾下,虽兵多将广,但却大都是北方诸侯降兵,看曹公之意,并无整合之心,征乌桓之后,便会南下,一统天下,但其将士多半离心,此其一也。”诸葛亮摇动着手中的羽扇,看着那漫天星空道:“其二,其麾下将士皆为北方将士,不习水战者居多,江东且不提,光是这荆襄之地,水道纵横,若刘荆州有心抵抗,曹公急切间也难将其拿下。”
  “但刘表年事已高,荆州内部恐怕也有不和,以曹公之能,恐怕不会放过这机会。”刘毅摇头道,记忆中,刘表好像用不了多久就死了。
  诸葛亮闻言,似笑非笑的看了刘毅一眼。
  刘毅见状有些尴尬道:“胡乱之言,孔明兄不必放在心上,但可曾想过若荆襄能够不战而下又如何?”
  “那曹公,便是败局已定。”诸葛亮自信道。
  刘毅闻言愕然,自己知道历史,倒是可以笃定,诸葛亮是从哪看出来的?
  “曹公生性多疑。”诸葛亮看着刘毅道:“荆襄若是投降,必不能用,我若是那江东主帅,必施展离间之计,令曹军内部失和。”
  刘毅闻言沉默了,好像还真是这样的,心中有些苦笑,原本以为,自己跟诸葛亮这种人就算有差距也不会太远,如今看来,还是自己把自己太当回事了,事情还没发生,但诸葛亮的预见可说是极准了。
  “我欲向北,孔明兄不怕我告知曹公?”刘毅好奇道。
  “你若是郭奉孝在世,曹公或许会听。”诸葛亮笑道。
  道理不难理解,就算刘毅有这个心思,他是什么身份?能不能见到曹操还是两说,况且就算见到了并且把话说出来,曹操会听他的?
  此时的曹操,可是空前膨胀的,连身边谋士的话都未必听得进去,更别说突然跑来个工匠跟他讨论这关乎天下的战争。
  所以说,每个时代能够站在顶尖的人物,并非没有道理,这份前瞻的眼力,就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
  “所以,你如今考虑刘皇叔?”刘毅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没有说话,他不知该如何说,对于刘备,他的了解不算太多,但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刘备名声、人望已经有了,如今只差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而诸葛亮就很可能成为这个机会,如果他投刘备,不用问,刘备肯定会重视他,这份重视,是在曹操、孙权处绝不可能得到的,刘毅也没有再问,人各有志,像诸葛亮这种人物,一旦有了决定,旁人是很难劝服的。
  “随口问问,纯属好奇,其实我更想问……”刘毅看着诸葛亮一直拿在手中摇晃的羽扇,将今晚最想问的问题问出来:“这般冷的天气,孔明兄一直摇扇,不冷吗?”
  诸葛亮摇扇的动作一滞,默默地将羽扇收在胸前不摇了……
第十五章
离去
  很多事情,都是早已注定的,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刘毅从来不会过度高估自己的影响力,在察觉到诸葛亮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谋算之后,他便不再多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