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26

  刘琦这次来,是为了抵御曹军之事,此前墨城虽胜了一阵,但刘琦的部将周贲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墨城一场刺杀之中,刘琦颇为怀疑是墨城之人干的,还是刘备亲自前往游说,加上刘琦对周贲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般倚重,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只是随着近日来曹军频频调动,刘琦有些担心曹军虽是可能过来攻打,是以亲自前来找刘备商议对策。
  曹军的压力,也是如今所有人的压力,听闻刘琦诉说,刘备扭头看向诸葛亮道:“先生可有计策退曹军?”
  诸葛亮想了想道:“如今曹军势大,仅凭我等难以力敌,不如往投东吴,以为应援,令南北两军相持,我等好从中渔利。”
  这番话,其实在之前已有计议,此刻说来,却是说给刘琦听的,孙氏与刘表之间有着杀父之仇,诸葛亮是希望刘琦能够以大局为重,放弃双方之间存在的矛盾,先合作,对付曹军,然后再说其他。
  刘备看了刘琦一眼,摇头道:“江东智谋之士极多,岂无远谋,我等去投,岂肯见容?”
  刘琦对这个也没太大意见,当然,要他去江东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双方要合作的话,却也未必不能,毕竟眼下曹军实在太强,如今看来,刘备也未必靠得住,前些时日传来消息,自己投降的那兄弟都被曹军给害了,这也让他绝了投降曹操的心思,如今若能把江东拉来当靠山却也不错,当然这要看江东那边的意思了。
  诸葛亮见刘琦不说话,也大概明白了刘琦的意思,微笑道:“今曹操以百万之众虎踞江汉,江东安能不使人来探听虚实?若得此人,亮愿以一帆前往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相互屯兵,若南军胜,则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趁势夺取江东以为基业。”
  刘备听得频频点头道:“先生此论甚高,却不知那江东之人何时能到?”
  诸葛亮正要说话,突然有人来报:“主公,有江东使者鲁肃前来吊丧,船已傍岸。”
  诸葛亮闻言笑道:“大事定矣。”
  “先生此言何解?”刘琦好奇道。
  诸葛亮笑问道:“公子,往日孙策亡时,襄阳可曾派人前往吊丧?”
  刘琦摇摇头道:“江东与我父有杀父之仇,昔日孙策亦曾数度来攻,安有此礼?”
  诸葛亮笑道:“如此一来,那鲁肃此来,吊丧为虚,探听虚实才是真。”
  此时刘毅拖着有些疲惫的身躯进来,这两天,他都在研究走舸艨艟的做法,发现自己进入一个思维误区,一直以来,自己觉得这个时代的船应该是平底船才对,但实际上无论走舸还是艨艟,船底都有一定的弧度,他又将之前研究的龙骨配合艨艟、走舸的做法,这几日总算做出一条成品船,此时来此,就是为了跟刘备商议多做几艘,加大投资,做几艘楼船出来,日后也能在水战中保持不败。
  只是一进门,却正看到刘备、诸葛亮和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华服青年在里面,连忙收起了随意的神态,对着刘备一礼道:“见过皇叔。”
  “伯渊来的正好,这位便是我景升兄长之子,公子刘琦。”刘备微笑着给双方引荐道:“公子,这便是那墨城之主,刘毅,如今添为我帐下匠作中郎将。”
  刘琦微微颔首:“叔父麾下当真人才济济。”
  刘毅也微笑见礼,刘琦不是太愿意搭理他,他也懒得热脸贴上去,在刘备的示意下,刘毅在帐中坐下。
  刘备转头对诸葛亮道:“这江东来使既然为刺探军情,孔明准备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那鲁肃若问曹军动向,主公只推说不知,若其再三问时,主公只需说叫他问亮即可。”
  刘备点头,表示明白,命人将鲁肃请进来。
  刘毅也很好奇,这位可说是初期促成孙刘联盟的老好人究竟是何模样,不一会儿,便见一名儒衫男子进来,对着刘备、刘琦微微一礼。
  双方简单寒暄几句之后,眼见已近午时,刘备将众人迎入后堂饮酒。
  又是一番客套,喝了两盏酒之后,鲁肃方才对着刘备笑道:“久闻皇叔之名惜无缘拜会,今日得见,心甚慰之,近日闻得皇叔与那曹军会战,想必知那曹军虚实,却不知那曹军兵力如何?”
  刘备摇头苦笑道:“不瞒先生,备兵微将寡,一闻猜猜兵至便走,实不知其虚实。”
  鲁肃自然不信,笑问道:“听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的曹军魂亡胆落,何言不知?”
  刘备摇头道:“此需问孔明,备实不知。”
  刘毅在一旁听得直咋舌,要不是刚才在这里,他差点儿就信了。
  刘备一指诸葛亮,微笑道:“此便是孔明。”
  鲁肃闻言,看向诸葛亮,微笑见礼。
  接下来就是双方言语之间的试探交锋了,套关系,拉交情,然后陈明利害,其实现代人用的那一套感情牌,在古代那都是被人玩儿剩下的,文明虽然在进步,但很多东西都是千古不变的。
  刘毅这一次是真的学到了,看双方那真诚的表情,让人觉得那可真是恨不得立刻拜把子了,但言语间无形的争锋却是寸步不让,仿佛能够看到一场无形的战争在这空气中厮杀一般,至于最终的结果吗,诸葛亮如愿以偿,至于鲁肃想要的是什么,刘毅不知道,但显然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让刘毅不得不佩服这古人言语间的智慧甚至很多地方更超过现代。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信邪的张飞
  双方说定了由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使者去江东拜见游说孙权,原本的打算,是鲁肃跟诸葛亮同去的,不过刘毅心念一动,叫住了诸葛亮,让诸葛亮稍后再去。
  鲁肃只当是刘备还有什么嘱托,点头答应,当先登船而走。
  “伯渊何故唤住我?”诸葛亮疑惑的看向刘毅道。
  “正好我新作了一艘小舟,颇为快捷,孔明不如便乘此舟去吧。”刘毅带着诸葛亮,走到自己新做的小舟前,微笑道。
  算是扁舟的类型,里面有船舱,舟身之上,雕刻着应龙图文,算是刘毅在子母船之外,做出的第一艘舟楫。
  “只是如此?”诸葛亮有些好笑道:“不过既是伯渊所做,亮当一试。”
  刘毅制作的器物之奇妙,诸葛亮也不是第一次试了,对于刘毅,他还是很放心的,看着鲁肃渐渐远去的身影,微笑着上船,刘备招来一名船工帮诸葛亮架舟,有些担忧的看着诸葛亮道:“孔明,此番前去江东,我让子龙随行护卫如何?”
  赵云闻言,便要上船。
  诸葛亮闻言摇了摇头道:“主公不必如此,此番前往江东,乃是游说,我军与江东孙氏素无恩怨,不会加害于我,相比于亮,主公这边更需子龙相助,主公且在此勤练兵马,只待时机来时,便是主公成就基业之时。”
  刘备闻言,虽然还是有些担心,却也不好逆了诸葛亮的好意,只得点头作答。
  “船工,这船不太一样,驾船时收些力气。”
  船工疑惑的看了刘毅一眼,不明白,虽是点了点头,但还是如往日一般用力将手中的竹篙往江里一撑。
  诸葛亮在听到刘毅话的时候,面色已经有些变了,还未来的及准备,小舟已经如离弦之箭一般窜了出去,盏茶之后停下来时,已经到了江心之处,诸葛亮面无人色的跪在床板上,扶着船板呕吐,船工也好不了多少。
  江岸之上,刘毅在众人诡异的目光中,有些尴尬的举着手,完美小舟,乘风破浪+28
  这快的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虽然自己的属性中也是有高低之别的,比如说坚固和极度坚固,虽然同是为建筑加防御属性的,但极度坚固比坚固属性却是强了不止一筹,而这种高一级的属性不常见,虽然只有一个,但就这速度,用在水战中,敌人恐怕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便已经到了近前了,只是这种属性,放在一艘小舟之上,未免有些可惜了。
  等诸葛亮这次出使归来之后,刘毅思索着将这艘船给拆了,把属性留下来,以后用在类似楼船或是艨艟上面,如此一来,既有了船体大,载重高的优点,又有了速度的优势,在这大江之上,那在这个时代而言,绝对是水上霸主的存在。
  “伯渊唤孔明留下便是为了此事?”刘备站在刘毅身边,眺望着那还停留在江心处的舟船,依稀能够看到两道趴在船沿的身影似乎在呕吐。
  “皇叔以为此舟如何?”刘毅笑问道。
  “甚好,只是也不必因此便让孔明相试吧?”刘备点点头,随即苦笑道。
  “我觉得,孔明日后会有用处,他会来找的。”刘毅笑道,他自然不会因为这个就把诸葛亮拉住,以后火烧赤壁,这船应该用得上,不过这也就是刘毅的想法,而且没有亲身体会,诸葛亮如何会想到自己,让他尝试一下,日后或许有用得着的地方。
  “是吗?”刘备点点头,看向刘毅笑道:“伯渊近日便是在做此物?”
  “皇叔放心。”刘毅闻言笑道:“攻城器械之事,我已有想法,不过当务之急,是先败曹军,有此物,对孔明来说有大用,今日起,我会着人造上百艘,而后便开始做攻城船。”
  “攻城船船?”刘备不解的看向刘毅。
  “不错,我虽未亲临江陵,但曾跟子龙询问过江陵地势,江陵绕水环山,极难攻打,但若是将这砲石装在舟船之上,在江面上从水门进攻的话,一来敌军不好防备,二来也可以陆军佯攻,吸引敌军兵力,再由水军自江面发起进攻,攻破水门,江陵当可一举夺下,不过毅未曾领兵,不知此法可行否,具体是否能用,还需看皇叔和诸位将军决断。”刘毅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靠不靠谱,毕竟他的作战经验也只限于守备墨城,至于这种大型攻城战,刘毅从未做过,事实是否能如自己想象的一般顺利,他也不好说。
  “伯渊此法,倒是可行,待我与诸位将官商议一番。”刘备闻言,目光一亮,其实这种声东击西的战法,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刘毅这一招也算是声东击西,刘备虽然少有胜绩,但在兵法上的眼光还是有的,不过这事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刘备准备跟众人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刘毅倒是没多说,这种攻城船的设计方案他已经有了腹稿,如今提议造船也是多做些了解而已,而且他发现造这种大型攻城武器所给的经验值可不少,或者说这种将异兽雕刻跟木工结合的东西给出来的经验不少,自己的五级的经验已经到了后半段,若是能多做些这种攻城类的武器,或许赤壁之战结束的时候,自己便能达到六级。
  不过想想六级到七级的千万经验,刘毅就觉得有些绝望,自己这辈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达到顶级,成为真正的匠神。
  接下来的几天,江东那边应该上演着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戏码,但夏口这边却是风平浪静,毕竟在这场即将上演的史诗级战争之中,刘备的作用其实不大,最多也就是演义中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似乎帮了大忙,但刘毅知道实际上东风是算到的,草船借箭的事实也是发生在孙权身上,而且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并非诸葛亮借来的。
  只是这个世界究竟是按照演义还是正史来走,刘毅自己也搞不清楚,他能做的,就是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比较意外的是,次日一早,水寨旁建立的船坞外来了一个了不得的工匠……张飞。
  “看甚?”张飞将那簸箕一般的手掌往刘毅面前一摊,瞪眼道。
  “三将军这是何意?”刘毅好奇的看向张飞,这唱的又是哪出?
  “工钱?”张飞冷哼一声道:“某听闻,那些匠人只要给钱,便能做出精良物什,某今日倒要见识见识。”
  刘毅乐了,点头道:“将军可以一试。”
  当下,也不多言,直接给了张飞一百钱,让张飞跟着他做船。
  张飞今日,本是抱着找茬的心思来的,但不知为何,从刘毅手中接过这百枚钱币之后,浑身突然有种说不出的冲动,很想干活的冲动,学着刘毅的样子开始制作龙骨,又在上面开槽,用卯榫的方式来组装船只。
  这一做起来,便有些停不下来的感觉,越做越顺手,而且浑身上下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开槽,打磨船板,组装,雕刻则是由其他人来进行的,刘毅能给雇工临时用的,也只有一样技能而已。
  “怪哉,怪哉!”张飞一边做,一边嘴里嘀嘀咕咕的道,想要抽身,却停不下来,仿佛着了魔一般,甚至连午饭都没吃,一口气做到傍晚,天色快要黑下来的时候,刘毅招呼收工,张飞方才从那种状态中清醒过来。
  “这些……某做的?”看着身边被雕刻了应龙图案的船只,张飞有些不可置信的道,一天的时间里,他做了三艘船,他以前根本没做过。
  “将军好耐力!”刘毅也忍不住有些赞叹,寻常工匠虽然也是这般状态,技能等级也一样,但耐力却比不上张飞,还是会累,要吃饭,谁像张飞这般,一做就是一天,平常工匠一天能做出两艘来就不错了,而张飞这边,一天硬是造出了三艘还多了两根龙骨出来。
  张飞挠了挠脑袋,回头看了刘毅一眼,一声不吭的离开了。
  第二天张飞没来,躲在自己的军营里准备自己试着造一艘,只是忙活了一天,弄出来的龙骨跟船板根本组不到一起,勉强用钉子钉住,那模样也是惨不忍睹。
  “三弟,你今日这是做什么?”关羽来找张飞切磋,看着眼前奇形怪状的盒子道:“你这是在做棺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