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426

  “要说无事,其实也未必。”诸葛亮摇了摇头,最近关于刘毅拥兵自重的流言闹得满城风雨,刘明急的都瘦了一圈儿:“不过此事我不好多言。”
  “当今陛下颇有英武之气,当不会被流言所动吧?”黄月英疑惑道。
  刘禅继位以来虽然表现算不上多亮眼,但却将朝廷治理的井井有条,用人方面都不错。
  “自然不会。”诸葛亮点点头,刘禅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当然,背后肯定少不了听正监的分析。
  “总之,伯渊无碍,陛下对伯渊颇为信任。”想了想,诸葛亮终究没有把自己的心里话全说出来。
  刘禅在朝堂上对刘毅是极尽推崇,这有一部分是真心,但却绝不是全部,刘禅这是在捧刘毅,把刘毅捧得高高的,但也因此,等于是把刘毅放在所有人的目光低下,用道德来托住刘毅,一旦刘毅做出什么有损朝廷的事情,便会被立刻人心大失,成为所有人所针对的,这等于是拿所有人来看住刘毅,不得不说,这一招很高明,而且对刘毅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损失,以诸葛亮跟刘毅三十多年的交情,对刘毅的了解,刘毅的权力欲望很低,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念头。
  既然如此,又何必把这种事说出来?看破不说破,君臣之间,能到这一步,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还真指望君王无条件信任呐?
  “不过此事,虽然可能是司马懿之谋,但朝中若无人响应,也不至于一夜之间谣言遍地。”说到这里,诸葛亮拿起手中的羽扇:“伯渊与士元在前线杀敌,亮虽不才,便帮伯渊稳定一下后方吧。”
  “夫君?”黄月英看着诸葛亮,娥眉微蹙道。
  “也是为我大汉。”诸葛亮点了点头道:“天下一统之日不远,有些看不清大势之人,也是时候清扫出局了!”
第六百三十七章
将计就计
  “李严?”河内,汉军大营。
  刘毅看着手中的书信皱了皱眉,最近长安流言四起,刘毅虽然不在长安,但这些情报却是很容易得到,这些时日以来,女儿的,妻子的书信,还有一些少府送来的书信中都有提及,有人在后方搞事情,刘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李严。
  李严无疑是个聪明人,文武全才,但心胸却不太宽广,这个毛病很容易被人利用,大汉需要人才,李严这样的,自然更需要,所以哪怕从刘备时代,李严就明里暗里的给自己使绊子,刘毅也只是故作不知,甚至有意避开朝堂纷争,避开权利漩涡,不过这样的忍让,似乎让对方觉得可以变本加厉了?
  都没惹他,究竟是有多恨我?
  刘毅皱了皱眉,李严这个人真的很难捉摸,就拿当初刘备入蜀时候蜀中的格局来说吧,他应该算是东州士,但又是荆州士人,早年以才干闻名于荆襄,按说,应该是在荆州、益州以及东州士三大集团都吃得开的人。
  但事实上,李严在朝中的地位虽然仅次于三公,但却非常尴尬,荆州士人不待见他,跟蜀中士人的关系也有些糟糕,偏偏以吴懿等人为首的东州士也并不亲近,跟个没娘的孩子一般,自成一派。
  虽然在朝中也有一些人跟他亲善,但相比于诸葛亮、刘毅、庞统,又或是刘巴、黄权来说,李严身边的那些人,明显降了一级。
  大汉如今最顶尖的圈子本来该有他的一份,但却被独立在外,显得有些势单力孤,但要说他孤家寡人,往下层次里,跟他亲近的人却又不少。
  虽然这次的事情,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李严的影子,但刘毅知道,朝中有能力并且有动机做这件事的,似乎也只有李严了,至少在大汉这边,一石刘毅失去帅位,最可能接替刘毅担任北路军都督的人,就是李严。
  心可真大!
  刘毅摇了摇头,眼下大方向上时灭魏,刘毅不可能回朝去收拾李严,不过这个仇,刘毅这一次不准备再放过了,等大局已定之后,他会跟李严去算算总账,顺便问问他是什么让他觉得自己是个软柿子好捏的。
  “都督,你怎么还坐着?”正想着,魏延从帐外进来,看到刘毅这般老神自在的坐着,忍不住道。
  “那我应该站着?”刘毅莫名其妙的看着魏延,不明白他突然发什么脾气?
  “都督,末将已经听说了,长安那边,流言四起,都说都督要拥兵自重,都督就一点都不担心?”魏延看着刘毅,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当然,这只是一种态度,他还没胆量去呵斥刘毅,不说身份,单说两人的关系,那也一直当刘毅是老大的。
  “担心若是有用的话,我们还打什么仗?直接担心一下天下是不是就太平了?”刘毅指了指身旁的座位道:“坐下说话,心态放平一些,我跟你说过的话都忘了?你的敌人还没露头呢,你这里自己先炸了,最后高兴地,肯定不是你。”
  “我这不是担心都督么?”面对一脸平淡的刘毅,魏延满肚子牢骚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发泄,很显然,刘毅根本没把这事当世。
  “最坏的后路我都给做好了,就算朝廷真的换帅,至少我们不会败。”刘毅笑道。
  “定是朝中有小人作祟!”魏延咬牙切齿道。
  “别妄下定论!”刘毅看了魏延一眼道:“你这个心态,很容易中了对手的离间计,临阵换帅,最大的受益者是魏朝,是司马懿,而不是朝中的人。”
  “是司马懿?”魏延看着刘毅道。
  “你先冷静下来,自己好好捋一捋,这问题不难吧?”刘毅好笑道:“这就跟下棋一样,心浮气躁,就容易陷入其中,不可自拔,若能冷静下来,跳出棋局,看看两边的棋路,就差不多知道了,你想想,司马懿现在在干什么?”
  “坚壁清野。”魏延想了想突然道:“这老贼当真阴险。”
  “你看,你冷静下来,自己就能想明白。”刘毅笑道:“很多东西,当局者迷,最愤怒的时候,别胡思乱想,肯定是敌人要你想的,冷静一下,然后把事情捋一捋,什么事儿,其实都不难看出。”
  “那都督,我们现在该如何做?”魏延看着刘毅道。
  “再等等,我给陛下写封奏书,让陛下配合我们演一出戏,司马老贼这么卖力的玩儿,魏郡都给我们腾出来了,可不能让他失望,这么大地盘,不要白不要。”刘毅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笑道。
  “都督要出兵?”魏延看着刘毅愕然道。
  “暂时不,看反应,如今河内被我营建的固若金汤,可以适当的冒失一下,假装中计,也让那司马老贼高兴一下。”刘毅笑道。
  魏延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去继续监视魏军动态,另外将魏郡地图给我,我得尽快把沙盘做出来,地图越详细越好。”刘毅笑道。
  其实按照刘毅制作沙盘的习惯来说,他更习惯实地考察之后,再做沙盘,但眼下,刘毅可不想冒险,那地方还是魏军的地盘,万一一不小心被魏军给抓住了,那朝廷还就只能换帅了,所以,他只能凭借地图来制作了。
  “喏!”魏延只能点点头,跟刘毅告辞离开。
  朝中那些东西,刘毅没跟魏延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破魏军,其他的恩怨情仇,都往后靠。
  ……
  数日之后,长安,皇宫。
  “丞相,司空这是何意?”刘禅看着刘毅送来的奏书,并没有挡着满朝文武去读,而是招来诸葛亮秘议。
  刘毅的要求也很简单,要朝廷宣布换帅,最好把李严派过去,这算是什么操作?
  对于兵法,刘禅了解不多,刘备白手起家,一辈子打过无数次仗,但刘禅算是在刘备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自然没机会接触战场,更何况大汉如今人才济济,也还用不着甚为天子的刘禅亲自上阵。
  “将计就计!”诸葛亮看着刘毅信中内容,微笑着对刘禅道:“此番长安流言四起,恐怕正是那司马懿的手段,那司马懿在对伯渊用计,而伯渊此番请陛下对外宣布换帅,显然也是想借着司马懿的计策,反制司马懿!”
  “能成?”刘禅不确定的道,在刘毅的信中,曾再三说过司马懿的危险性,其能力极高,刘毅不止一次承认过自己论军略非司马懿之敌,原本按照刘毅的计划,应该是他对曹爽,庞统对司马懿,按照亲疏远近来说,曹爽作为曹魏宗亲,这国门理当由自己人来守,谁知道曹魏不按套路出牌,把曹爽放到了中原,反而让司马懿来守家,所以刘毅叶之鞥跟司马懿对上了。
  “就算不成,亦绝不会败。”诸葛亮微笑道:“伯渊既然用了此计,那便说明伯渊已经可以确定河内绝不会失。”
  别的本事未必有多高,但对于刘毅守的本事,就算再怎么鄙视刘毅的人,也在这方面挑不出毛病来。
  诸葛亮早年曾经常跟刘毅讨论兵法,当时的刘毅,对兵法才是真的一无所知,他也没想过要成为什么兵法大家,跟诸葛亮、崔州平,后来的庞统讨论的时候,他研究的就是怎么守才能尽善尽美,几十年来,刘毅就是研究这个,就算当时刘毅不行,但几十年过去,刘毅专门研究守法,自然有些心得。
  刘毅既然放心用计,以诸葛亮对刘毅的了解,绝对不是刘毅吃定了司马懿,而是刘毅对后方的防御颇为放心,这才选择继续前进,诸葛亮几乎可以想象河内的防御是什么情况。
  至于为何要捎带上李严……
  一来若真的换帅,李严确实是最佳人选,至于另一方面,恐怕刘毅也有借这个机会敲打李严的心思。
  跟刘毅的想法一样,诸葛亮也觉得这次就算李严不是真正的造谣者,也绝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这一点,诸葛亮没有说出来,甚至刘禅多少也明白一些。
  “既然如此,那便按司空之意吧。”刘禅笑道:“明日,朕会在早朝宣布李严替代司空为北军都督,司空负责后方粮草补给。”
  次日一早,当刘禅宣布李严替换刘毅为北军都督时,虽然满朝哗然,但并没有人反对,毕竟前段时间,满城风雨,虽然刘禅压下来了,但此刻刘禅派李严去前线代替刘毅,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正方为何闷闷不乐?”从朝堂上下来,李严面无表情的往前走着,擦身而过的费祎有些疑惑的看向李严,替代刘毅,这不是李严一直想要的么?怎么现在一脸有人欠他钱的架子?
  “司马懿非常人也。”李严黑着脸道,事实上,昨日刘禅已经将李严招进宫中,说明了事情原由,自己只不过是个幌子,还得听刘毅差遣,他能高兴才有鬼了。
  费祎莫名其妙的看着扬长而去的李严,有些摸不着头脑。
第六百三十八章
放权
  “这李严,搞得跟谁欠他钱似的!”河内,汉军大营,李严来的那叫一个大张旗鼓,但李严却是全程绷着一张脸,用计的事情,只有核心几个人知道,寻常将士都以为李严是真的来替代刘毅的,对于李严那副一脸高冷的表情,马秋和庞会在一旁看着,心中不爽。
  “本事不定有多大,都督这些年虽然在战场上名声不好,但起码人家没打过败仗,他李严带过兵么?”庞会不屑道。
  “还真带过,带着兵向先帝投降了。”马秋咧嘴一笑。
  毕竟军中有传言,这次朝廷之所以临阵换帅,就是李严在背后搞的鬼,不知道事情的始末,心里对于这位背后捅人刀子的新上司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
  虽说刘毅平日里也会骂人,不会直接说粗话,甚至还会捧你,但会捧的你特别难受,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但对于刘毅,军中将士却是颇为拥戴的,肯放权,骂过以后还会指导你该怎么做。
  大家年纪都不小了,好赖能分清,所以在将领阶层里,对于这次李严替换刘毅,抵触心理很大,至于底层将士就没什么感觉了,谁带兵都一样,刘毅固然好,但有时候会感觉憋屈,换一个激进一些的,也不是什么坏事,当然,小兵是没有说话权利的,他们只能被代表,跟谁打仗都一样,反正都是大汉的兵。
  另一边,刘毅的营帐里,李严对着刘毅抱拳道:“下官见过都督。”
  这是军中的规矩,不能省,没见魏延跟刘毅那么熟了,该有的规矩一样不落么?虽说名义上,李严是过来换帅的,但实际上,这里真正主事的,还是刘毅,他充其量就是个傀儡,这也是李严愤怒的根源。
  “正方兄不必多礼。”刘毅等到他行礼之后,方才伸手虚扶,派头做的十足,毕竟两人这么多年恩怨,就差最后撕破脸了,刘毅能给他好脸色就怪了。
  “不知都督此番调我前来,有何吩咐?”李严也不想跟刘毅虚头巴脑的废话,直入主题。
  “打仗啊。”刘毅笑道:“我知道,正方兄对于我能当主帅,一直心有不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