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426

  “太尉怎的回来了?”九岁的曹芳,对于这些时日朝臣们面红耳赤的争吵,只感到惶惑不安,九岁的他,现在能理解的也只是有敌人来攻,可能守不住,而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人顾虑到这孩子的感受,如今见到司马懿回来,顿时有种见到亲人的感觉。
  “罪臣司马懿,拜见陛下!”司马懿一路风尘仆仆,但依旧一丝不苟的对着曹芳躬拜。
  “太尉何罪之有?”曹芳想要站起来,下去搀扶司马懿,却被一旁的宦官以目光制止。
  “河阳一败,令我大军损失惨重,此乃臣之罪也!”司马懿叩拜道。
  “朕涉你无罪!”曹芳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对他来说,司马懿还朝,让他有种找到主心骨的感觉,至于治罪司马懿,曹芳更是想都没想便本能的拒绝了。
  如今司马懿对于曹芳来说事依靠,怎能治罪?
  “太尉此时还朝,可是前线已经溃败?”侍中何晏皱眉看着司马懿道。
  “尚未!”司马懿也没心思理会何晏,只是摇头道:“河阳虽败,然并州郭淮所部犹在,我已命郭淮守住延津,我儿司马师在朝歌布置防线,汉军目前忙于攻略河内,尚未继续进攻,臣得以喘息,特回朝来见陛下!”
  “大将军尚在江淮一带与敌缠战,太尉不思杀敌报国,反苟且偷安,这是何意?”何晏看向司马懿,森然道。
  从曹爽晋升为大将军开始,与司马懿之间便开始了争权夺利,何晏作为曹爽的支持者,自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打击司马懿的时间。
  蠢货!
  司马懿瞥了何晏一眼,这个时候,竟然还有心思内斗。
  “陛下,臣听闻朝中百官建议迁都,特连夜赶回。”司马懿没有理会何晏,只是对着曹芳躬身道:“如今我大魏与伪汉相争不只是争胜负,更是争国运,若此时迁都,不但前线将士士气受损,而且百姓也会认为我大魏将亡,迁都之事,万万不可,一旦迁都,届时民心向汉,大魏三代先帝数十年苦心经营之民望将会毁于一旦,届时不但士气低落,民心也会倒向伪汉,迁都之议,实属不智!”
  “但……”曹芳犹豫道:“朕听诸公所言,汉军兵马强盛,又有兵戈之利,我朝恐非对手!”
  “正因如此,更不能退!”司马懿朗声道:“如今尚可依托地利,与汉军交战,但陛下一退,三军军无战心,汉军再来,届时更无法与之匹敌,今日可退,但明日可还能退?先秦时,六国如何败亡?”
  吞了口唾沫,司马懿沉声道:“况且冀州境内尚有二十万雄兵,汉军虽强,但兵马不盛,再加上延津守军,便有三十万,汉军便是再强,也难以寡敌众,又有何惧之?反倒是此时若退,兵无战心,我大魏将再难抵敌!”
  事实上,如今延津一线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五万,但为了给曹芳信心,也为了给满朝文武信心,司马懿方才谎报了数量。
  河阳一败之后,刘毅动作之迅猛超出了司马懿对刘毅的认知,原本以为刘毅是那种稳扎稳打的人物,但河阳一战得胜之后,刘毅并没有留在原地消化战果,而是迅速渡河,河内各县并没能给司马懿拖延太多时间,延津五万真的不够。
  当年河洛之战,魏军的兵力是关羽的两倍还多,但不一样被关羽压着打?更何况如今对方是自家的两倍还多,司马懿必须尽快带着援军过去,否则延津根本守不住。
  “陛下!”司马懿看向曹芳,沉声道:“此时正是我大魏危急存亡之秋,当聚河北之兵与汉军拼死一战,或有可为,臣请陛下下诏,集结各郡兵马随臣前往延津与汉军决战!”
  “不可!”何晏闻言面色一变,站出身来厉声道:“若是如此,谁来拱卫邺城?”
  “邺城留有两万兵马驻守,防备伪汉偷袭便可,倘若将兵马尽数集结于邺城,何侍中难道要眼看着汉军兵临城下么?敢问何侍中,届时还有几人愿意拼死守城?这邺城之中,又有多少粮草,能够供养这二十万大军!?”司马懿豁然回头,那一瞬间所爆发出来的气势,令何晏下意识的退了一步。
  似乎觉得有些丢脸,何晏有踏前一步,只是司马懿所言,让他无言以对,若真的当伪汉兵临城下的时候,那就代表着邺城已经成为一座古城,就算有兵马又如何?汉军只需围困邺城,单是这二十万人马人吃马嚼,汉军甚至不用动手强攻,就能让邺城不攻自破。
  到这时,何晏也终于感觉到眼下局势的危机,不敢再多言,默默地退回班列!
  “陛下!”司马懿看向曹芳,沉声道:“伪汉军队的确强盛,但我朝在冀州经营多年,汉军未必能胜,我等如今所缺的,便是与汉军决一死战的气魄,臣要尽快赶回延津,恳请陛下调动河间、中山之兵前来助阵,以保我大魏江山!”
  曹芳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传朕诏书,冀州之内各部兵马,尽归太尉调遣,粮草供应务必充足,不得有误!”
  别看朝臣不将曹芳当回事,但曹芳毕竟是天子的身份,此刻曹芳既然拍板,又有司马懿在这里站着,一众朝臣也不敢再提反对意见。
  “多谢陛下!”司马懿领了诏书,心中微微松了口气,至少这样一来,他也有了与刘毅继续斗法的筹码。
  之前所言,虽是为了拿到兵权,但也确实是事实,如今的曹魏,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中原曹爽节节败退,自己这边必须尽快击败刘毅,挥师南下与曹爽合兵一处,才有可能击溃庞统,但开战以来所丢失的地盘,想要再夺回来却是难了。
  当日,朝廷诏书便快马加鞭传往各郡,清河、赵国驻军开始向延津集结。
  曹魏这边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刘毅,虽然刘毅已经加快了侵吞河内的速度,但终究还是没能在司马懿说服曹魏群臣之前,先把延津给拿下。
  “都督!”魏延快步进来,对着刘毅一礼道:“曹魏兵马已经集结了不少,应该还有更多的在往延津、朝歌一线集结,这延津怕是一时间很难攻破。”
  “无妨,没办法速攻,那就放缓进度,我们已经得了河内为落脚点,正好在此设营,老规矩,军队由你管,但记住,不要轻易出兵,司马懿这老贼,可非寻常,一不小心,便会中计,慎之再慎,我军虽强,但并非无敌!”刘毅点点头,这段时间以来,他只是下达了进攻命令,但却并未亲自参与指挥,真的自己参与了,效果未必有魏延指挥来的好。
  “都督放心!”魏延点点头,他和刘毅共事也不是一两次了,刘毅肯放权,也肯信赖部将的风格,魏延是很清楚的,也没有推辞。
  “另外,通知河内各县,我要征集雇工。”将事情安排下去之后,刘毅站起身来道。
  “呃……”魏延苦笑道:“都督,如今决战在即,不太好吧?”
  刘毅显然是要在河内搞建设了,这几乎是惯例。
  “大事找我商量,军事……你问我我也不懂,有何不妥?”刘毅反问了一句。
  魏延:“……”
  好有道理~
第六百三十二章
动兵
  姜维顺利拿下了河东,并且开始对上党郡展开了部署,司马懿挡刘毅调走了并州兵马,如今并州境内各郡守军并不多,多是临时征兆的民兵来戍卫城池,这些民兵,勉强可以守城,但真的面对汉军强悍的远程打击时,就撑不住了,往往姜维这边三轮箭雨射过之后,守军多半已经开始崩溃了。
  无论将领还是兵员素质方面,并州眼下集结起来的部队,真的只能算是乌合之众,而姜维也是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每下一城,先安抚民心,梳理内政,等到朝廷这边派来的官员接手之后,再继续攻打下一城。
  这也是刘毅的方略,可以败,但占据的城池,哪怕主力败了,依旧是我们的,另外就是要把官田和私田清算清楚,顽抗的世家私田尽数充公,作为官田,当然,愿意投降的世家也不能一杆子打死,至少保证他们财产的合法性,否则要是把所有私田充公,怕是真的得一城一城的打下去了。
  一开始或许会艰难,但河东被彻底攻占之后,上党的抵抗比之河东就弱了不少,魏国朝廷如今集结重兵全力与刘毅决战,根本没有余力去理会并州,也给了姜维充足的时间让他一点点将并州不断吞噬。
  不过并州战场只是辅助,能够牵引魏朝一部分兵力自然是最好,不能的话,至少一万兵马足以把眼下守备空虚的并州拿下,甚至威胁代郡一带。
  并州多山,战略上来说并非什么必争之地,不过能够拿下并州的话,太行山以西就都成了大汉的疆土,曹魏将面临再无险可守的境地,只要拿下并州,战争的主动权就算彻底落到大汉手中。
  时间便在刘毅与司马懿重新形成的对峙中,来到了七月,刘毅没有贸然进攻,他担心着了司马懿的道。
  而司马懿也没有展开进攻,而是加紧布置防线,南方的战事不容乐观,传回来的都是曹爽败退的消息,不过曹爽也不是真的是白痴,主动将广陵、九江让出,这样一来,看似丢了地盘,但却在无形中将汉军的战线拉长,这样一来,魏军的人数优势就能发挥作用了,更重要的是,整个庞统所部,就夹在了东吴和曹魏之间。
  东吴虽然至今没有动静,但庞统显然不得不顾虑背后,无法全力对付曹爽,让曹爽有了些许喘息之机,可以从容布署。
  只是这段时间,刘诚的进攻比较凶猛,不但尽得了被曹魏掌控的一部分南阳县城,更将汝南郡,上蔡以西的城池尽数攥在手中,并开始试着向曹爽寻求决战。
  “刘毅之子,不简单呐!”延津,司马懿帐中,看着南方传来的战报,司马懿有些苦涩的摇头叹道。
  从出兵开始,刘诚虽然归属于庞统,却始终是自领一军,并在兵力不占优,甚至可说是敌我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与占据主场优势的曹爽打了个旗鼓相当,而这少年,才刚刚及冠,所表现出来的战争天赋,却足以令很多名将汗颜。
  如今更是与庞统配合默契,主动承担起进攻任务,自定颍一带对曹爽形成压迫,令曹爽无法全力去对付庞统。
  真的一点儿都不像他老子!
  “父亲,那刘毅……”司马师对于刘毅的儿子不怎么关心,他现在更关心刘毅。
  “他怎么了?”司马懿皱眉道,不知怎的,一提到刘毅,他就头疼。
  “据细作来报,刘毅如今在河内建立厂房,还有木轨,挖沟渠引水灌溉田地,在怀县和射犬一带挖了一条连通大河的河道,建设水车……”司马师揉了揉太阳穴,苦笑道:“孩儿实在不知这刘毅意欲何为?”
  “搞内政,收束民心。”司马懿摇头苦笑道:“他这是准备跟我们继续耗呢!”
  “这与他有何好处?”司马师不解道。
  “因为他并没有把握能够击败我们,所以他选择步步为营,夯实后方,使粮道通常,使民心归附。”司马懿叹了口气道:“这也正是我等软肋所在,为父不怕他有何奇谋妙计,最担心的就是他以此法来与我军相持,中原战事于我军不利,曹爽并非庞统之敌,拖得越久,对我朝便越是不利。”
  大魏,耗不起啊!
  但要说进攻,刘毅没信心击败司马懿,担心被阴,但司马懿面对刘毅营建起来的高塔、箭楼,也是力不从心,大汉修养这些年之后,那弓箭的射程似乎又有了不少提升,而且司马懿仔细研究过刘毅设下的几座营寨,在这方面,刘毅绝对是当世顶尖的存在,堪称滴水不漏,想要攻,就只能强攻。
  营寨之间互为犄角,想要绕道,根本不可能,但若是直接强攻,魏军怕是要损失惨重。
  “父亲,我有一计,或可攻破敌营!”司马师想了想,看向司马懿道。
  “哦?”司马懿看向司马师。
  “父亲可还记得当年太祖于官渡战袁绍时,袁绍曾以掘地兵挖掘地道?”司马师想了想道:“我等可以从延津挖一条地道,虽然耗时久,但在城中动土,也不易被那汉军察觉。”
  司马懿想了想,点头道:“或可一试!不过计划得变一变。”
  “请父亲示下!”司马师躬身道。
  “先挖地道吧,这绝非一日之功!”司马懿摇头笑道。
  “喏!”
  当下,司马师领了命令,便召集千名兵士在城中开始挖掘地道,他这次可是专门将马均请来助阵,由马均测算方位,然后由将士开挖。
  如此,过了三日之后,刘毅正在怀县设计水车,却突然接到魏延传讯,请刘毅过去。
  “发生了何事?”刘毅接过马秋递来的湿巾,擦了把汗,这七月的天气可真是要命啊。
  “都督,您留下的地动仪这几日有些异常,末将也不知发生了何事,特请司空来看。”魏延对着刘毅拱手道。
  “地动仪?”刘毅目光一凝,点点头道:“带我去!”
  “喏!”
  刘毅造的地动仪并不大,属于简易的测量装置,但灵敏度却不低,魏延带着刘毅来到地动仪的帐篷里,正见将士将地动仪的机关归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