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426

  可以肯定如今的诸葛亮有自己,有庞统,有大量的人才帮他分担,不会真的把自己累死,既然如此,刘毅又何必操这份闲心?老婆不美还是儿女不孝?
  “我看夫君比丞相更聪慧。”吕玲绮靠在刘毅肩膀上笑道。
  “这话可不能乱说。”刘毅摇了摇头,这东西没法儿比,而且上辈子带来的观念作祟,刘毅从来没想过跟诸葛亮、庞统这等人物比肩,自己只是个运气好的普通人而已,正是因为有这份心态,所以刘毅很知足。
  “夫君为大汉开疆拓土,这份功业,千古未有,丞相可比不上。”吕玲绮轻哼道,自己的男人,自然是最好的,谁都不能说,刘毅自己也不能。
  “西域加起来才多少人口?”刘毅摇了摇头,转身宠溺的将妻子抱入怀中笑道。
  “夫君,这里是外面……”
  “想什么呢?”
  “嗷呜~”就在刘毅与妻子你侬我侬之际,城堡下方突然传来一阵长嚎。
  “旺财都布满了。”刘毅笑着带着夫人来到栏杆处,朝着下方看去,正看到旺财在雪地里对天长啸。
  吕玲绮突然皱眉:“夫君,旺财的声音似乎有些不对。”
  “嗯?”刘毅皱了皱眉,低头看去,正看到旺财身前的雪地上红了一片,旺财却还在对天长啸。
  “快下去。”刘毅面色变了变,带着吕玲绮迅速从城堡中跑下来时,旺财已经趴在地上,却依旧在叫。
  “旺财?”刘毅看清楚了,旺财并没有受到外力攻击,鲜血是从它嘴里咳出来的,两人过来时,旺财已然奄奄一息。
  “汪~”旺财扭头,看向刘毅的目光里带着几分不舍和浓浓的依恋,身子却已经趴在地上,头默默地垂下去。
  “夫君……”吕玲绮蹲下身,摸了摸旺财的脑袋,随即看向刘毅,摇了摇头。
  刘毅沉默不语,默默地蹲下身子,摸着旺财还温热的身体,叹息道:“算起来……它跟了我也有三十年了吧……好长~”
第六百一十五章
新时代的钥匙
  生老病死,这一生,刘毅已经经历过太多,刘备死,关羽、张飞,这一次旺财死了,刘毅心里很难受,但情绪却没有较大的波动,毕竟对于一条狗来说,能活三十年已经算是长寿了。
  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刘毅在城堡下搭了座窝棚,帮旺财建了一座坟墓。
  虽然天寒地冻,但吕玲绮却一直跟在刘毅身边,哪怕离开城堡之后,温度骤然降低,也始终陪在刘毅身边。
  一直到坟墓建好,旺财被安葬之后,吕玲绮方才靠在刘毅身边道:“夫君莫要太过伤心,对旺财来说,其实已经很好了。”
  “是啊。”刘毅摸着墓碑,笑道:“旺财陪了我三十年,对他来说,我们家或许就是它的一生了。”
  虽是在笑,但眼神中却透着几分沧桑感,当年的旺财还是个小狗崽,当时的刘毅也只是一个窝在卧龙岗之中的小工匠,这一晃,便是三十年过去了。
  刘毅突然看向吕玲绮道:“等这边事了,夫人陪我回趟卧龙岗吧。”
  在这个世界,刘毅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故乡,但此刻,却突然生出一股回卧龙岗去看看的想法,毕竟三十多年了,当年认识的那些人,不知道还有多少活着?又还有几个还留在卧龙岗中,算起来,那里能算是自己半个故乡吧。
  “嗯。”吕玲绮轻轻地点头应了一声。
  大宛的这场雪下了好几天,这其实是个好现象,瑞雪兆丰年吗,对于百姓来说,哪怕日子苦一点儿,但至少有个盼头。
  大宛的百姓如今已经渐渐的安定下来,对于汉人的统治,他们已经开始渐渐接受,虽然双方语言不通,但这位汉人的高官确实是在一直为大家奔波,此前还承诺每年的税负会减去一半,虽然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真的,不过心中多少抱有一些希望的。
  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开始积极学习汉语,因为这或许是大宛日后的主流,大宛建有专门的书院,会有人在那里专门教授学习汉语,担任老师的却并不是汉人,而是刘毅特地挑选出来,会说汉语的大宛人。
  兴元十年的冬天,康居人发起过一次试探性进攻,被卢瑟带兵斩杀。
  十二月,康居派使者前来责难,要求赔偿,被刘毅命人斩了收集,悬挂在最显眼的地方。
  康居王得知消息之后大怒,亲自率兵前来攻打,被刘毅在妫河畔击溃,这一次,刘毅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冷酷,三万康居降兵被刘毅坑杀,康居王被生擒,送回长安,十二月末,刘毅挑选了一名懂得汉语并且亲善大汉的康居贵族作为康居王。
  至此,大汉之名,开始威震康居、贵霜等地,两国不敢再冒然前来寻衅,同时大宛之地,民心渐渐归附。
  刘毅又在长城未起之前,在大宛建设了几座专门供各地往来商客休息的小镇,作为大汉西面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贸易城池,刘毅对商业保持鼓励态度,但另一边,对于商税却格外重视。
  兴元十一年(公元238年)春,这个时节是大宛的雨季,格外珍贵,刘毅从大汉招来了几名老农,跟大宛百姓交流农耕经验,来提升大宛之地的农业产量,同样作为农耕文明,大汉的农耕可比大宛先进很多。
  粪肥、沟渠、精耕,三十万人口绝不是大宛能够承受的极限,同时第一批从西凉调来的移民也被送来了,大量的汉人进来,双方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不少矛盾,整个春天,张源和卢瑟都在个城镇间奔波,安排汉民入住,安排耕田,调解各地出现的矛盾,选拔官员上报。
  至于作为大宛最高官员的刘毅,这段时间却很清闲,当然,也不是真的清闲,只是很少理会军政事物,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改良蒸汽机的制造,大宛这里的水资源相对西域来说还算可以,最重要的是,发现大量的铁矿、铜矿还有稀有金属,蒸汽机也在刘毅的不断精简下,对资源消耗量下降了许多。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对机关学的不断改进,蒸汽机现在已经可以在各处矿藏使用,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对人力的需求也相应降低了许多。
  蒸汽机:动力转化+68,密闭性+69,耗损-66,动力传递+61,工作效率+68
  看着眼前一人多高的器械,在属性的帮助下,终于勉强达到了刘毅的密闭性要求,热能转化率应该比前世的蒸汽机高一些。
  “司空,这……”张源一脸恐惧的看着眼前的钢铁怪兽,神色中兀自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的神色,虽然他知道这些年来刘毅一直在研究这个可以提供几十倍人力的机器,但蒸汽机真的出现并投入运用时,还是一脸的震惊。
  “可以做火车了!”刘毅严重闪过一抹兴奋的神色,虽然蒸汽机并不能代表工业时代,但它的出现,绝对是工业时代的标杆,未来进入蒸汽时代将不是梦,刘毅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蒸汽火车做出来,从大宛距离长安太远了,哪怕是轨道车,也得大半个月,而且轨道车运载量有限,若是将蒸汽火车做出来的画,大半个月的时间可以缩减到两到三天,如此一来,大汉进入机械化文明或许自己看不到,但未来的两三百年之内,绝对能够做到。
  “火车?”张源不解的看向刘毅。
  “你会明白的。”刘毅笑了笑,也没有解释,当下看向张源道:“通知西周各郡准备人手,未来三五年内,将有一项大工程要做!”
  火车或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轨道,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就算这里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刘毅也很把汽车给弄出来,所以未来很多年,火车出来后将会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至于铁轨,刘毅也想过,铁还是重要资源的情况下,要想完全杜绝人们对它的觊觎是不可能的,所以除了在律法之上,对进行偷盗铁轨者重罚之外,本身的保护也需要完善,刘毅准备建造一座甬道将想要盗铁轨者的犯罪成本提高,从大宛到长安,近七千里的路程,光是铁轨的制造就是一个恐怖的数量。
  还要穿过整个西州和西凉一些重要城池,这些目前来说,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无论是轨道的建设还是本身的冶炼以及甬道的搭建,这其中水泥和铁矿的消耗绝对是以万吨为单位计算的,当然,这年月是没有吨这个计量单位的。
  以眼下大汉的开采速度来说,光是所需求的铁矿,恐怕就得整个大汉两三年的开采量,这是朝廷不可能接受的,所以在建造轨道之前,刘毅先得把各地的铁矿产量给提上来,但可以先建甬道。
  “喏!”张源点点头,虽然不知道刘毅要做什么,但肯定跟这台钢铁怪兽有关。
  “接下来我会去各地走,大宛这边局势已然稳定,就靠你二人了。”刘毅拍了拍张源的肩膀笑道。
  “喏!”张源肃容一礼。
  刘毅也不多话,当下便带着吕玲绮收拾行装出发,第一战,先去于阗,那里的矿藏资源丰富,需要一台蒸汽机来开发矿产,第二站得去山城,然后是移支、敦煌、武威、金城、云州(河套)。
  刘毅带着吕玲绮,风风火火的踏上轨道车。
  ……
  “蒸汽机?”长安,朝堂之上,看着大宛送来的情报,刘禅有些茫然的看向群臣:“朕记得当年司空说过此事,并做过一个模型,只是这蒸汽机究竟是何物,诸公可有人知晓?”
  蒸汽机的理念,在墨学院中已经有了一个很成熟的理念,如今各地少府之中不少人在研究,不过对于朝堂之上这些大臣来说,对此并不明了。
  “回陛下!”诸葛亮站出来,躬身道:“蒸汽机早在建安年间,伯渊便已经提出,可以通过燃烧将水煮沸,利用沸水溢出来的水汽通过机关来转化成机械之力,以达到替代人力的作用。”
  “司空如今做成了?”刘禅有些不可思议道。
  虽然各地书院都有人在研究这东西,甚至蒸汽机已经写进天工开物第十册之中,原理上精通这方面的人不难理解,力的传导和转化问题,但这么多年,一直没人能够做出来,刘禅一直以为只是空想,没想到刘毅做成了。
  “如今看来,确实如此。”诸葛亮笑道,他本身也喜欢在闲暇时研究这些,对于刘毅的这个理念一直很感兴趣,甚至做过几个简单的蒸汽机关,也能算是蒸汽机的一种吧,但真的将这种东西投入实际运用,诸葛亮也一直不得门径,如今刘毅既然做出来了,那也将代表着大汉将进入新的时代。
  “能有司空辅佐,真乃我大汉之福也!”刘禅感叹道:“传朕诏书,西周、西凉各地官府听候司空差遣,但有所需,当优先供应,不得有误。”
  “陛下,司空奏书中还言,这初期需要百亿钱来支持……”一旁的黄皓小心提醒道。
  “……”刘禅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良久方才默默地道:“一步步来吧,眼下朝廷除了钱,什么都有。”
第六百一十六章
归途
  西州的景物大多数时候是类似的,坐在行驶的轨道车里面,往窗外看去,可能连续几个时辰都看不到太多的变化,哪怕如今的西州比之以往已经有了很多的不同,但这里太大了,大到坐在如今最快的轨道车上,也会让你觉得这条路可能会永远走下去,没有尽头。
  兴元十一年,大汉改年号为延熙,这是大汉的第四个年号,严格来说,兴元只有十年,接下来就是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这是一个并不平凡的年代,或许对于整个天下来说,这一年很平静。
  但就在这份平静之中,在辽阔的西北大地之上,蒸汽机开始在各大矿场出现,替代了大量的人力,大汉的各种矿藏产量也在这一年开始飙升,一年挖掘出来的铁矿、煤矿还有铜矿是往年的近十倍之多,但投入的人力反而比往年少了不少,多余出来的人都开始在建设甬道,从大宛的贵山城堡一直到长安,中间会通过上百个城池作为衔接口,甬道是封闭式的,但却会留下小孔作为排气孔。
  没有人知道大汉为何要建这条甬道,甚至连大汉内部,也没人知道为何要建这座甬道,但这一年开始,大量的水泥从各地运往西周,甬道途径的百座城池开始新建站台,这又是一个新鲜词汇,没人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是为了衔接甬道。
  为了避免甬道将西域分割开,在甬道两侧还建立了大量的陆地桥来让两边的人通行。
  因为并不是直线,经过最终测算之后,这条甬道的长度,是一万两千二百三十一里,朝中大多数人或者可以说全部,都不太了解刘毅想朝廷张口要百亿之巨的钱款究竟要做什么,但刘禅最终还是同意了,刘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没有出过错,他相信这一次,刘毅要做的事情一定是为了大汉,他愿意相信刘毅。
  这一年三国之见虽然相安无事,但要说完全太平也不对,正月起,魏太尉司马懿便奉诏伐辽东公孙渊,公孙渊分别遣使向大汉和东吴求救。
  大汉以马岱为将,自云州定襄出兵,准备绕击幽州,却被乌桓以及鲜卑所阻,哪怕有着刘毅收降匈奴,灭族拓跋的威势在,但对于草原上的鲜卑和乌桓二族来说,显然还是更亲善曹魏多一些。
  加上这几年大汉在河西走廊以及定襄数次与鲜卑作战,双方积累了不少仇怨,如今随着西域拿下,大汉的骑兵数量在逐年增加,已经不再畏惧鲜卑、乌桓的骑战袭扰,对鲜卑和乌桓二族的态度也越发强硬,反倒是曹魏这些年在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不过相比于这个,刘毅更关注的是另外两件事,烧当羌王芒中起事,却被赵云迅速扑灭,而在这一战中,有一个名字却是不得不提的,刘诚在这一仗中,设计围困烧当羌,三战以三千俘获三万烧当降兵,并令烧当羌内部自相残杀,烧当羌王被注诣斩杀,献上人头,烧当羌至此彻底被收入大汉。
  而刘诚也因功被封为安西将军,年仅二十岁的安西将军,长门亭侯,可算是新汉最年轻的亭侯了,便是关兴和张苞,在这个岁数的时候也没被封侯呢。
  赵云决定将十六岁的女儿嫁给刘诚,是刘禅亲自做媒的,刘毅这次回长安,就是为了主持婚事。
  至于另一件让刘毅感兴趣的,却是发生在魏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