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426

  “那当然。”刘毅咧嘴一笑道:“往后余生,还请夫人多多关照。”
  “噗嗤~”吕玲绮忍不住笑了,只是随着笑声,泪珠子也忍不住滚落。
  “看这弄得,大喜的日子怎能落泪?”刘毅反手保住了吕玲绮道:“走,我们回去去。”
  ……
  司空府占地很大,自然不可能只有刘毅夫妻俩,不过女儿走了,人再多,都感觉有些空寂。
  接下来刘毅开始准备收拾西行的行装,为了避免夫人独守这家,这一次,刘毅准备带着夫人一起去西凉,不过这一次,刘毅要取得不再是廉县,这一次他去的地方更远,在武威郡那一带,具体位置,眼下却尚未定下。
  “经营西域?”刘禅看着刘毅,惊讶道:“司空怎会有此想法?如今朝政大局还需司空坐镇呐!”
  “朝政已然稳固。”刘毅摇了摇头,铺开地图道:“陛下请看,如今自长安去往武威的轨道已经铺好,全长约为一千五百里左右,若是往日里,便是快马赶路,也需一月,但如今轨道车日趋成熟,目前最快的轨道车,可日行五百里,从长安至酒泉也不过三日,陛下,这天下在变小,昔日我朝无法彻底掌控西域,乃是因为鞭长莫及,但如今,从长安至西域最快三日便可抵达,陛下觉得这距离还算远么?”
  刘禅摇了摇头,朝廷命令从这里传到南阳都不止三日,毕竟南阳到长安之间,还没有直通车,想要走轨道的话,得先去汉中,然后再去南阳,骑马的话,也不止三日。
  “陛下,随着技术的革新,这世界在我大汉眼中就越来越小,先辈所无法掌控的疆域,我大汉如今已有能力去掌控,为何不取,这西域疆域之大,几乎与整个中原相当,若能将这西域诸国尽数纳入我大汉疆土,不但可开疆拓土,更可重开丝路,与更远的乌孙、贵霜开通商贸,赚取大量资金!”
  “那司空是否要在西域也建设轨道?”刘禅苦笑道,他自然知道西域有多大,但也正是因为知道这地方大,所以才犹豫,这么远,光是建设一条轨道那得多少钱。
  “确有此打算,不过这个钱,不能我朝出。”刘毅笑道。
  “哦?”刘禅不解的看向刘毅,还有人愿意替他们出?
  “陛下,这西域虽然号称三十六国,但这只是个统称,各国贫富有异,据臣最新找到的情报,西域目前最小一国,户不过三十口二百七。”刘毅笑道。
  “还有这等小国?”刘禅惊讶道,他原本以为之前被刘毅灭掉的宋健那个平汉国已经够小了,没想到还有更小的,三十户人的国家也能叫国?
  “臣想以贸易之法来吸引诸国商贩,让他们了解到轨道,而后再挑选一些国家,愿意为他们修建轨道,以通大汉,但这钱财、物资需得他们出。”刘毅笑道。
  “若是趁机动手的话,恐怕西域其他国家会心生警惕。”刘禅皱眉道。
  “这一次,臣不想动用武力,我们与他们行商,但他们所用货币,所言之话乃至文字,却需要与我朝统一。”刘毅笑道。
  刘禅目光一闪,看向刘毅道:“妙。”
  刘毅虽然没有说全,但这套路,以前也有人用过,挑起各国争端,然后进行调解,以保护弱者的名义将弱者纳入大汉版图,而这其中,大汉所需要投入的财力和物力是最小的,甚至还有得赚,等到真的一统西域的时候,西域百姓用的钱,说的话,用的文字,跟汉人一般无二,无形中,就将西域给同化了,还能省去大批治理的时间。
  不过这个过程会很漫长,非一日之功,刘毅这次去,主要是与各国商议建立轨道之事,轨道完成了,这种同化的第一步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水磨工夫,哪怕刘毅不在那边坐镇,也会慢慢同化。
第六百章
边陲之地
  狭义上的西域就是后世的新疆这一片,东起居延泽,西至大宛,东西有六千余里,大汉很多地方东西距离都没这么长,这也是刘毅准备吞并的地盘,再远,就力不能及了,从长安到武威这边三日便可抵达,但从武威要到大宛,哪怕轨道车铺好,那也得半个多月,这还是中途不遇到什么问题的情况。
  这年代北方气温并不算太冷那种,西域这一代还不像后世那样沙漠化严重,也有沙漠,但还不至于大到让人绝望的程度。
  而广义上的西域,大宛只能算个开端,往西的欧洲诸国,如大夏、安息、贵霜、康居、身毒以及最远的罗马(这个时代应该称之为大秦),都算是西域之地,而这些地方,也是刘毅真正想要开通贸易的地方。
  西域这一带南北皆有大山,中央有河,虽然后世这里都是属于新疆,但在这个时代,有城郭国家,也有游牧国家不一而足,无论是民俗还是语言,虽然统称西域,但实际上这里并非一体。
  自去岁刘毅平了河套,灭了拓跋鲜卑,收纳匈奴之众以后,河西鲜卑开始北遁,显然并不希望与眼下的大汉为敌,西凉到武威、敦煌这一带的道路方才得以贯通,在今年一年的时间里,轨道才有机会铺至武威,否则若河西鲜卑不走,这轨道很可能遭到鲜卑人破坏,只能绕令居而铺,那样一来,至少也需七日,而且还是不遇到其他问题的情况下。
  这次刘毅重回西凉,目标就是西域这一代,河西鲜卑北遁对于刘毅来说也是件好事,至少不用费心思去对付鲜卑人。
  过了黄河之后的景色几乎都是一样,隔着车窗看去,尽是一片沙地,给人一种粗犷豪迈之感,放眼看去,心胸似乎都变得开阔起来。
  欲落的夕阳好像一个已经过了壮年的男子,锋芒敛去,余下的只有温和的善意与包容,就如现在的自己一般。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心中莫名的想起这样的诗句,随即,刘毅却是摇了摇头,并没有拿出来显摆,毕竟不是自己的,有感而发,未必就要念出来,那样的感觉,多少有些负罪感,在旁人看来或许很有格调,但若是站在一个穿越者的角度来说,这样剽窃多少有些蠢,他已经过了需要这种东西来装饰自身的时候,如今的他,不管在哪里的宴会上,也没人敢在他不愿意的情况下要他赋诗。
  车行至武威之后,自有当地官员前来迎接。
  刘毅这次带来的人不多,若非魏延在刘毅动身前,将两个儿子强赛过来,刘毅这一次或许只会带百来护卫。
  关兴、张苞、赵广这些人已经独当一面,也算是大汉如今的中流砥柱,不可能再集体出动,而且刘毅这一次也并非是以征战为目的,大汉如今的精力在曹魏,而非西域,不可能投入太大的精力在西域展开战争,天下一统之前,大汉可以往这边投钱、物资,因为这个大汉现在不缺,但兵马是不可能的。
  算上各地负责维护治安的郡县兵,大汉如今的兵力在三十万左右,但这些兵马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投入战场,各地的治安必须有人维护和管理,大汉如今的摊子可不是十年前,在得到关中和西凉以及河套以后,光是各地维护治安的兵力就得用去一半,这两年开始训练和招募新兵,按照朝廷的计划,这三年中,会征募二十万兵马,但要以武力的手段将整个西域吞并,十万兵马再加上后勤运输,哪怕如今轨道车已经在西凉架开,但西域地域之广,都赶得上中原的总和了,真要出兵,能一下子将大汉朝抽空!
  “也就是说,敦煌如今已经不算我大汉朝疆域了?”姑藏,衙署,刘毅看着武威太守张源给出的地图,皱眉道。
  “司空所言不错,虽然我朝击败了魏军,西凉该算我大汉疆域,不过这里太远,那敦煌此前魏朝占据西凉时,说只忠于大汉,如今我大汉占据西凉,却又说只忠于魏朝,敦煌距此有一千四百里,很难聚集大军征伐,何况……”张源苦涩道:“如今这武威、张掖、酒泉三郡之兵加起来都不过两千,自保已是极难。”
  无兵无将,如今赵云虽然吞兵于令居,但主要精力是在西羌,暂时也无力对这边进行支援。
  “除此之外,张掖属国居延也基本脱离了。”
  居延?
  刘毅在地图上找到居延的位置,在合离山以北六百里,中间还隔着一片沙漠,的确不好插手。
  “去往张掖和酒泉的轨道铺设的如何了?”刘毅收回视线,看向张源道。
  “已经修至酒泉。”张源躬身道:“司空,这敦煌有强兵六千之众,若要收回,至少也需要万余兵马,不知司空此番前来……”
  “随行的两百余人,就这些了。”刘毅明白张源的意思,摇了摇头道。
  别看上万兵马不多,但光是后勤就没办法保障,敦煌拒绝铺设轨道,自立之心昭然若揭。
  “这……”张源苦涩的摇了摇头,现在唯一欣慰的,恐怕也只有河西鲜卑北迁,让武威郡、张掖郡以及酒泉郡能够免于鲜卑人的袭扰吧。
  刘毅也没说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兵没将的,想要收回有着六千兵马盘踞的敦煌,基本是行不通的。
  “这居延国呢?”刘毅点了点地图上的居延国,这应该是属于张掖郡的属国。
  “居延国户一千二百,口约六千,兵力的话,十年前约有六百。”张源想了想道。
  “十年前?”刘毅皱眉看向张源:“何意?”
  “十年前张掖与居延之间还有来往,也会献上户籍,但最后一次是十年前了,如今居延如何,下官也不清楚。”张源摇了摇头道:“但以居延国力,若不出现天灾人祸的话,变化不会太大。”
  毕竟生存条件就这些,十年的时间里,居延也不可能突然就人口暴增。
  “那便先尝试收回居延,铺设从张掖去往居延的轨道吧。”刘毅敲了敲桌子道:“先派使者去接触一下,我去张掖、酒泉二郡巡视一番,有了消息,立刻回报。”
  “下官领命!”张源连忙躬身道。
  刘毅也没在姑藏久待,住了一夜之后,次日一早便收拾行囊往张掖方向而行。
  此番来武威三郡,是谋求发展,大汉如今就算天下一统,内部最多也只是铺设轨道的问题,它不可能把所有的城都拆了重建,最多也是充实内虚,但想要富国的话,还是得通过与外部的商贸来刺激,整合西域,算是为未来大汉迈入更强盛而做准备,否则只盯着这么一块儿地方,未来终究是有限的,不如将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
  张掖和酒泉的情况跟武威差不多,轨道目前也只铺设了一条,刘毅准备至少铺设五条来整合三郡资源,将所有的城池都疏通。
  其实这边地三郡的状况跟内地不同,大汉别说二都或是成都、江陵、岳阳、襄阳这样的城池,寻常城池中,万户的县城也不少,但在这边陲之地,能有千户已经算是大县了,目前也只有三郡治所能有千户人口,跟居延国差不多的水平,三郡总人口加起来都不到五万,真正的地广人稀,想要发展起来可不容易,只是修路还不够,刘毅既然准备在这边发展,自然要将三郡乃至敦煌好好经营,基础建设是少不了的。
  在从酒泉回到姑藏之后,刘毅就开始进行对三郡进行规划,百姓以何为生,适合耕作的土地有多少,哪里适合开荒,沙漠能否利用起来或者将植被改善,目前发现的矿藏有多少,水资源如何分配,能否引流,以及哪里的城池可以重建,水泥厂、冶炼厂之外,刘毅还准备做个琉璃厂,他这些年研究玻璃已经差不多了,可以投入生产,未来这琉璃厂可能就是这边的支住产业,生产出来的玻璃可以为这三郡带来大量的财富以及资源。
  “司空,去往居延的使者回来了。”张源来到刘毅身边,躬身道。
  “不同意?”刘毅抬头,看向张源道。
  “居延王说考虑考虑。”张源苦笑道。
  考虑吗,算是一种委婉地拒绝,也可以理解为坐地起价,待价而沽,总之对方显然也是吃定这边拿不出多少兵力来,有些有恃无恐的感觉,这边天高皇帝远,自己当王总比给人家当属国来的潇洒和舒坦一些,这个刘毅倒是可以理解。
  不过理解归理解,居延还是要的,刘毅研究过地图,居延的位置非常好,背靠居延泽,有丰富的水资源,四周也不完全都是沙漠,有可以耕作的土地,而且也是通往天山山脉的枢纽之地,天山一带的国家要过来,居延是必经之地。
  “为我准备一些丝绸、布匹还有瓷器,这居延城,我亲自去一趟。”刘毅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道。
  “您亲自去?”张源面色微变道:“司空是否太过冒险了?”
  “冒险?”刘毅看着张源笑道:“两百护卫作为商队,先不说居延的兵马是否过千,就算有,我这支护卫队便足以应付。”
  他的护卫有一百刘禅派给他的精锐,另外一百名则是吕玲绮自云南带回来的女卫,装备精良,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他这次是以商旅的身份去的,居延国就算不愿意重新当属国,也没这个胆量扣留大汉的商旅吧?
  “下官这就去安排。”张源点了点头,躬身告退。
第六百零一章
塞上风光
  无边的沙海中,偶尔能够看到一丛丛树木点缀着,听本地人说,那东西叫沙柳,能够在这样的地方生存的植物,生命力一般都很旺盛,它们的根茎深深地扎在沙土中,有的沈大十丈乃至几十丈。
  更远的方向是连绵的沙丘,一望无际,站在车上放眼看去,四野景物都差不多,辽阔,混沌以及寂静,仿佛回到了远古蛮荒时代,整个世界只剩下这支队伍一般,又好像被整个世界遗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